03.02 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出土於何家村,背後那段令人嘆息的故事

歷史是迷人的,她就好像一個美麗的女子,總會在不經意間撩起面紗的一角,露出驚豔的一面,引得後世的我們心癢難撓,急於探求全部的真顏。

1970年10月,在對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進行挖掘時,工作人員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陶甕和一個提樑銀罐,裡面滿是金銀珠寶。物品的精美震驚了現場工人,他們急忙向陝西省博物館報告。很快文物工作者就趕到了現場,經過數日發掘,共出土兩甕一罐,裡面藏有金銀、玉石、藥材、錢幣共計1000餘件。其中有件寶物叫做獸首瑪瑙杯,讓人歎為觀止,現在是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那麼這些寶物究竟是誰的?又是何人所藏呢?

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出土於何家村,背後那段令人嘆息的故事


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出土於何家村,背後那段令人嘆息的故事


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出土於何家村,背後那段令人嘆息的故事

一、志大才疏的唐德宗

唐德宗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重孫子,自從李隆基寵愛楊貴妃,錯用安祿山引發安史之亂以後。後面的幾任皇帝就只有一項中心工作,平叛和削藩。一直到了唐德宗的爸爸唐代宗李豫,安史之亂的餘波才算基本平息。但是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又產生了另一項弊端,就是藩鎮勢力不斷坐大。

李豫本人軟弱可欺,對於各節度使一直是放任的態度,甚至默許了節度使的職位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把一個好端端的唐帝國弄的四分五裂。李豫死後,兒子唐德宗李適繼位。李適一改父親的軟弱作風,勵精圖治,選賢任能,發誓要重現開元盛世的景象。

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出土於何家村,背後那段令人嘆息的故事

李適什麼都好,就是有一個缺點,不會看人。要說這也算不得什麼太大的毛病,知人知面不知心嘛,看走眼這事大家都犯過。問題是李適是皇帝,皇帝可以好吃懶做,可以荒淫無度,但就是有一點,一定要會用人。可偏偏這是李適最大的問題。

他在用人上昏招頻出,本來手下是有不少能吏的,比如說吏部尚書劉晏,此人極有能力,不光負責官員選拔任用,還把政府租稅管理的井井有條。他從小就被稱作神童,就是三字經中那個“唐劉晏,方七歲”。幼年時在唐玄宗和楊貴妃面前獻過詩,被楊貴妃摟在懷裡好一番疼愛。這都是唐玄宗留給後世子孫的肱股之臣啊,可是到唐德宗手裡就全毀了。

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出土於何家村,背後那段令人嘆息的故事

德宗即位沒多久,就聽信讒言,賜死了劉晏,改用楊炎為相。要說這個楊炎雖然心眼小點,做官也還是有一套的,他發明了著名的兩稅法,博得了老百姓交口稱讚,充盈了政府財源,為削藩提供了財力保障。但是楊炎也沒用多久,唐德宗又聽信盧杞,弄死了楊炎,改任盧杞為相。

有句成語叫相由心生,這話用來形容盧杞再合適不過了。盧杞小人之心,長得也是奇醜無比。據說他去拜訪郭子儀的時候,郭令公都讓自己的女眷躲起來,因為怕女人看到盧杞的樣貌會忍不住笑出來,給家族招來大禍。

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出土於何家村,背後那段令人嘆息的故事

二、越削越亂的削藩戰爭

盧杞為相以後,神操作頻出,驅逐忠良濫用奸臣,本來已經大有起色的削藩工作也因為他的指手畫腳又變的混亂不堪。

當時的田悅、李納、李惟嶽三大節度使抱團取暖,共抗唐軍。范陽節度使朱滔在征討叛軍的路上也變了卦,一起作亂。這時候,唐德宗的又出了昏招,不顧群臣反對任用李希烈為數州的節度使,帶大軍出征平叛。不出所料,這次德宗又看走了眼,沒多久,李希烈就擁兵自重,自立為王。

整個帝國的東部幾乎亂作一團,除了一座東都洛陽尚苦苦支撐,其他的城池差不多都在各路叛軍手裡,形勢十分不容樂觀。住在長安的唐德宗有些坐不住了,這種形勢要持續下去,萬一東都洛陽陷落,叛軍就能直抵潼關,進而威逼長安,這一下削藩不成反被削,丟人事小,掉腦袋事大。

於是只好拆西牆補東牆,緊急調遣涇原(今寧夏固原市一帶)節度使姚令言,命令他率領涇原兵速到長安護駕。姚令言接到命令後,率兵五千急急忙忙奔京師而來,這可是勤王啊,幹得好就是大功一件,高官厚祿,金銀珠寶那還不是應有盡有。揣懷著美好的願望,士兵們不顧十月的西北的寒冷天氣和一路上不停的大雨,飢寒交迫,風餐露宿,終於趕到了長安。

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出土於何家村,背後那段令人嘆息的故事

在長安門前,他們見到了奉旨前來勞師的長安市長王翃,期盼已久的金銀珠寶一樣不見,就連一頓飽飯一杯熱水居然都沒有,放在士兵眼前的是一些殘羹冷炙。士兵們憤怒了,我們拼命前來救駕,皇上就是這樣對待我們的麼?

我輩將冒死赴敵,乃一飯且不使飽,尚能以微命相搏麼?

既然你們不給,國庫裡什麼都有,自取便是。姚令言正要去見德宗,猛的聽到士兵譁變的消息,急忙前來勸阻,可是憤怒的士兵這時早已經聽不進長官的命令,反而擁著姚令言一起去劫國庫。

德宗得到消息,忙召禁衛軍護駕,無奈禁軍大半都是吃空餉的,危急時刻哪裡能有人。德宗只好帶著王公貴族和諸大臣倉皇出逃,直奔奉天避難。叛軍看到皇帝跑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擁立罷官在家的前涇原軍主帥朱泚為王,這就是著名的涇原兵變。

可笑的是,逃亡的德宗皇帝依然堅信朱泚不會反,認為自己不會看錯人。

說實話,一輩子看錯一次人很容易,但要像唐德宗這樣次次看錯人,也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三、寶藏的守護人,保守了千年的秘密

話題拉回長安城,當時的城裡已經亂作一團,人人閉戶以求自保。但是卻有一個人還心心念念著國家的財產,那就是租庸使劉震,大概就是國庫管理員。劉震我們可能不熟,但是他有一個女兒叫無雙,恐怕多少喜歡點傳統文化的朋友都有所耳聞,就是唐傳奇無雙傳的原型,現在還改編成了著名的評劇無雙傳,劇中新鳳霞老師的扮相極為驚豔。

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出土於何家村,背後那段令人嘆息的故事

好了扯的有點遠,繼續說回劉震。看到德宗走了,這麼多寶貝可怎麼處理?他急中生智,趕在叛軍到來之前偷偷用駱駝將大件珍寶緊急運出了長安。當他打算隨身攜帶體積小的寶物出城追隨唐德宗時,卻發現城門早已緊閉,任何人員不得進出。無奈之下,劉震只好返回他在西明寺東邊的家中,將剩下的財寶用大甕和銀罐裝起來,深埋在了地下。而埋寶地點西明寺,就是後來發現財寶的何家村。

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出土於何家村,背後那段令人嘆息的故事

為了自保,等待德宗迴歸,劉震違心歸附了朱泚,當了叛軍的官員,耐心的潛伏著,在亂世中保下了性命。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年七月,德宗終於擊敗朱泚,重新返回長安。興高采烈的劉震迫不及待的想要去面見德宗,彙報財寶的下落。可是造化弄人,還沒等他有機會見到皇帝,全家就被認定為叛賊處死。就這樣,直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這批財寶才重見天日,而他們背後埋藏的那個令人心酸又無奈的小人物的故事,也在專家們層層的考證之下,被世人所瞭解。

生物君說:唐德宗李適是個十分糾結的人,他這一生想做許多事,但卻沒有一件能夠做得好,但是後世學者對其評價還是頗高的,認為他在位期間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藩鎮的勢力,為後來的元和中興奠定了基礎。可是我並不認可這種說法,如果李適多少有點眼光,不偏聽偏信,憑他手下的良臣猛將,根本不會鬧到這個地步,很有可能早就終結了藩鎮之亂。而且從何家莊出土的財寶來看,當時的國庫還是有東西的,但是李適卻吝嗇不願賞給前來護駕的涇原軍,導致了朱泚叛亂,如果不是後來一系列陰差陽錯,很有可能大唐就亡在他的手裡,這一切,唐德宗難辭其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