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單及三款256G M.2 SSD對比

朋友的銳龍平臺最近想換M.2 NVMe固態硬盤,讓我幫他搞一塊並裝好系統。然而縱觀這次京東618,電腦硬件類的優惠力度並不是很大,甚至有網友說這次過了一個假的618,不過相比平時的價格,特別是固態硬盤之前漲了這麼長時間,現在算是回落到比較合適的價位,對於裝機剛需的配件來說,現在入手感覺也是時候了。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目前人氣和口碑比較好的M.2 NVMe固態硬盤裡面,浦科特M9PeG 256G和Intel 760P 256G是我的首選,目前兩款都是歷史最低價,但Intel 760P 256G我之前已經買過一塊(後面會有對比評測),本著幫朋友省錢的原則(其實是我想對比一下手上的盤子),這次給他選了浦科特的M9PeG 256G。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539含稅包郵到手,可惜不能用任何全品類東券,充其量也就在結算環節用了一張99-5的白條券,不過539也算近期好價了。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包裝就簡單曬曬,京東裝在信封中就送過來了,弄得盒子有點壓痕。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18年5月臺灣生產,剛出廠不久,固件是1.04版。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盒子裡面是透明壓塑盒子,附件除了安裝螺絲以外就沒有其它東西,所以開箱其實也沒啥好曬的。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本文重點放在測試部分,手上的M.2 NVMe 256G固態盤除了新到的浦科特M9PeG以外還有一塊Intel 760P和建興T11,這三款固態盤分別使用了不同的主控芯片,算是目前M.2 NVMe固態盤裡面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浦科特 M9PeG 256G

評測就按照新到手先測的順序來吧,首先是浦科特M9PeG 256G,使用Marvell 88SS1093主控+TOSHIBA BICS3 3D TLC顆粒。綠色PCB外加紅黑配色波紋金屬散熱片,如果能換成Intel那種黑色的PCB我感覺顏值會更高。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盤子背面是銘牌,散熱片和PCB的邊緣有一塊防拆標籤,即使用電吹風加熱也很難無損撕下來,保修還想要的話建議別手癢了,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散熱片和PCB之間有一塊導熱膠,厚度跟PCB差不多,而散熱片看上去就比較苗條了。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在我自己的機器上,開機一次點亮,通電次數1、通電時間0小時,新盤無疑,在待機狀態下檢測出的盤體溫度為39℃,當時室溫是27℃,機箱側板打開。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測試分別使用了CrystalDiskMark6.0、TxBENCH 0.95b、AS SSD Benchmark和FastCopy四款軟件。

CrystalDiskMark6.0和TxBENCH 0.95b的跑分結果相當直觀,大家看圖即可,我就不做過多說明了。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AS SSD Benchmark分別測試了1G的數據寫入和10G的數據寫入,10G數據測試主要是考驗三款固態盤在SLC cache耗盡之後的實際性能表現,測試耗時較長,數據讀寫量也較大,平時沒事不建議跑10G,畢竟固態盤是有擦寫壽命的。

對比1G測試數據量,在跑10G測試時,浦科特M9PeG 256G的持續寫入速度有較大的衰減,但持續讀取速度就沒有什麼變化,4K零碎文件的讀寫速度也沒有什麼影響。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除了常規的跑分測試外,我還使用了FastCopy軟件測試了三款固態盤的盤內讀寫性能,測試樣本選取了包含零碎文件較多,總容量為21.3G的Windows文件夾。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其實這個測試不單單測量固態盤的盤內文件讀寫性能,另外在複製過程中也能順便看看固態盤的工作溫度。浦科特M9PeG 256G的工作溫度實測46℃,比待機高了7℃。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Windows文件夾複製總耗時2分01秒。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Intel 760P 256G

作為Intel 600P的升級版,Intel 760P 256G也是目前銷量比較高的一款M.2 NVMe固態盤,使用SMI SM2262主控+Intel自家第二代3D TLC顆粒。標籤銘牌直接貼在盤子的正面,背面沒有顆粒,黑色PCB看著舒服,要是自帶散熱片就更好了。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在同樣的測試環境下,Intel 760P 256G待機溫度實測43℃,比浦科特略高,畢竟沒有散熱片,而且標籤貼在主控和顆粒上面也稍微影響了散熱。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CrystalDiskMark6.0跑分,持續讀取速度稍遜浦科特,但持續寫入則反超。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TxBENCH 0.95b的測試結果與CrystalDiskMark6.0差不多。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AS SSD Benchmark 10G測試,持續寫入跟浦科特一樣有較大幅度的衰減,這也是使用TLC顆粒的通病,當SLC cache耗盡之後無可避免地露出原形。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盤內複製過程中,溫度飆升到53℃,比待機高10℃,看來散熱片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Windows文件夾複製總耗時2分02秒,比浦科特多用了1秒。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建興 T11 256G

建興T11是去年上市的產品,相對前兩款盤子規格要保守一點,使用Phison PS5008主控+TOSHIBA TLC顆粒。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T11是三款固態盤裡面唯一支持M.2 2242/2280兩種長度的盤子,是目前僅支持2242長度的超薄筆記本為數不多的選擇。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PCB兩面都貼有標籤,盤體直接卡在散熱片上面,沒有使用導熱膠,也沒有防拆標籤,盤體可以隨意從散熱片上取下。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建興T11 256G的待機溫度實測40℃。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和前面測過的兩款盤子相比,建興T11 256G明顯不是一個檔次的,速度高於2.5寸SATA固態盤,但在M.2 NVMe固態盤裡面只能算是入門的水平。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10G數據測試,持續寫入速度同樣出現較大衰減。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工作溫度與同樣帶有散熱片的浦科特一樣。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同樣的文件複製時間比前面兩款多花了50%以上。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總結

為了方便大家進行對比,我將三款固態盤的主要規格參數跟測試結果做了一個彙總,其中數據最好的用加粗字體標識,而數據墊底的用了紅字標識出來。

浦科特M9PeG 256G SSD晒单及三款256G M.2 SSD对比

從測試的數據彙總可見,浦科特M9PeG 256G與Intel 760P 256G在三款測試軟件的多項測試中是互有勝負,浦科特在其中15項測試中勝出,而Intel勝出了其中10項,但仔細對比發現,浦科特在持續讀取速度方面有優勢,而Intel的優勢在於持續寫入速度,但勝負之間的差距也不算很大,加上同樣都是5年質保,產品在使用體驗可謂不相伯仲,拋開性能而言,浦科特有散熱片加持,在價格方面也有優勢。建興T11 256G在多項測試中成績墊底,但因為它能同時兼容2242和2280兩種尺寸,在只能安裝2242尺寸固態盤的機器上面,它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