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觀看《天道》,解讀《天道》,參悟天道。(33)

觀看《天道》,解讀《天道》,參悟天道。

我看《天道》,其實就是為了看丁元英;我讀《遙遠的救世主》,無非就是想讀懂丁元英。劇與書我都已追了兩遍,正計劃著再來第三遍,古話說“書讀三遍、其義自見”,我相信自己遲早都會真正的弄懂丁元英。

假如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丁元英,我不會用“神、鬼、魔、帥、酷、牛”等字眼,而是會選用獨一無二、獨來獨往、獨具特色、獨樹一幟、獨步天下、獨孤求敗的“獨”字。

丁元英這個人很獨,絕不是說他好吃獨食,而是指他很孤獨。正如西方哲學家尼采說過的那句話: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縱觀《天道》全篇,能跟丁元英正常接上話的,也就是他的靈魂伴侶芮小丹、莫逆知己韓楚風以及五臺山得道高僧智玄大師三個人。當然在《天道》中還有一個高人,他的才華與丁元英旗鼓相當不相上下,可惜兩個人未曾正面打過交道,此人就是林雨峰的大哥 —— 周劍華。

林徽因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如果想衡量一個人的內心有多強大,就看他能不能一個人獨處。”

要麼庸俗,要麼孤獨。丁元英就是這樣一個清高之人:寧可選擇獨孤、也不隨波逐流。

獨來獨往安貧樂道才是強者的生活方式,因為像丁元英這樣受強勢文化影響的人心裡明白,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靠誰都靠不住,唯有自己才能給自己最好的安全感。

像丁元英這樣喜歡擁抱孤獨、享受孤獨的人,他們其實過得比誰都充實,活得也比誰都通透。世上真正強大的人都喜歡獨處,他們的“不合群”,正是庸者與俗人永遠也無法高攀上的精神境界。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於獨處的日子裡活出自己內心世界的繁花似錦,在孤獨的時光裡中塑造出一個更好的自己。

在人生路上,永遠也別期待下一刻會遇到救主與貴人。凡事要靠自己,努力優秀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才是天道。

強人之所以強大,往往是從獨來獨往開始,於漫漫孤獨中修來。丁元英,夠獨,也夠牛。

看《天道》,讀《天道》,悟天道。

人生悟道,悟道人生。

朝聞道,夕死足矣!
觀看《天道》,解讀《天道》,參悟天道。(33)

觀看《天道》,解讀《天道》,參悟天道。(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