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P2P網貸去剛兌之勢愈演愈烈,投資人如何應對?

趙南通


去剛兌是金融市場發展走向成熟的必然趨勢,這個過程會很痛,也是投資人必須要承受的,投資人需要認清形勢,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

剛兌阻礙經濟發展,是造成企業融資貴的主要推手

包括p2p,信託,債權類私募在內,過去十幾年的持續剛兌讓投資人們放鬆了對風險的考量,選金融產品的時候只選收益高的,其他一概不看。反正最終能剛兌,選少了就是少賺了。

這樣就會導致大量資金配置在高利息領域而使得低風險低收益的產品無人問津。低風險低收益的產品對應的企業通常質地較優良,然而,市場資金的喜好導致他們無法借到錢,借不到錢的企業沒有辦法只能提高利息去借錢。從而推高了市場的整體借款利率。

放開剛兌,讓風險跟收益對等,才是解決融資貴的唯一途徑,從而讓市場更健康

放開剛兌以後,很多高息平臺因為倒閉而使得投資人血本無歸,高息=高風險才會重新變成常識。

一旦人們意識到高息的風險,很多沒有風險識別能力的人就只能將錢投向低風險的領域,慢慢的,願意買低息理財的人多了,一些優質企業就能更容易借到錢,解決融資貴的問題。

剛兌無法阻擋,投資人需要認清形勢

明白了剛兌對社會的重大意義,投資人們就不要幻想以後出問題的平臺由政府來兜底的事情了,為今之計,只能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重新購買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金融筆記


P2P平臺去剛兌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絕大多數P2P平臺的項目都存在質押混亂,單純信用借款這些情況,基本的質押都沒有,試問平臺有能力兌付。雖然取消剛兌是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然,但下面幾個因素也不能排除。

更看到有黃色大V提出來去剛兌有助於企業融資成本降低,你見過哪個企業能在銀行貸出來錢還非要出來借高息?還不是銀行那幫孫子捧高踩低,讓企業出來找擔保公司,回頭在吃回扣!另外,剛剛有新聞報道國有銀行縮近企業貸款,房寬房地產開發企業貸款,房貸有關業務佔比達到7成,這是不是有悖於中央金融行業要回歸本質,服務於實業的思想,你就這麼確定取消剛兌企業就更容易貸款了?

取消剛兌有沒有懶政嫌疑?本身對金融機構的審核應該是銀保監會的重點工作,入市機構信用的第一保障就應該是銀保監會的嚴格審核,將信用風險排除呀准入門檻之外。現在呢?完全推向市場,用市場優勝劣汰,試問銀保監會你們保什麼?監什麼?難道也跟保險一樣這也不保那也不保?這是不是推卸責任的表現?真要是完全市場化,還要這個機構何用?

最後,還是那句話,參與理財投資必然要承擔風險,想要避免風險,必要的知識儲備很重要,別人會理財也不是天生的,都是後天逐漸學習的,前面一個大坑,別人不挑,偏偏你跳了?難道責任都在坑?

我是俗話說金融,一個用大白話讓您明白投資融資那些事兒的從業者。如果您有任何關於融資與投資方面的問題,歡迎關注本人賬號,私信諮詢。我將免費為您解答與解決相關問題。


正版叱吒紅人


p2P,必須連本帶利的兌還投資人!這個社會,別輕意相信理財!


用戶5931582034070


e速貸把我騙了!別再相信P2P了,都是騙子!投進去的錢血本無歸!不知道以後能不能追回一點!


3月花開


這個問題本要好好說說,提起筆來又不知道從何說起,更不知道能怎麼說。從開始到現在即將落幕,該東西就如猶抱琵琶半遮面,既不知道他是啥又不知道他是何身份。他開始的出現是合法還是不合法,他落幕的結局是悲哀還是滑稽。我只明白這一點,開始不知道他的結局,現在不知道他的開始。彷彿一幅美麗畫卷,一條清清的大河裡滿是人,他們都彎下腰摸石頭,有人拿起一塊石頭說好,又有人拿起一塊石頭說比前面那塊好,過了一陣子,大河的水就渾了。最後言歸正傳,用一句話評評該東西,那就是“成也普惠金融,敗也普惠金融。”


金色照長空


是出借人,不是投資人


鑫達搬家15092179815林德明


投資到回報高的產品,那首先要承受更高的風險,高回報產品都又違規操作,高利息放貸,砍頭息等,借貸人發覺這個秘密之後就會選擇不還錢。


荒115261326


去剛兌了,那肯定就不投了。


氵每60267


遠離!


海陸變遷


還是老老實實幹活實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