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戀愛中給對方的錢或物,分手後能要回來嗎?法律如何規定的?

戀愛中的人們,往往為了表達愛意,難免少不了禮物和鮮花,或是送一些小禮物,或是名牌包包、首飾,或是現金、信用卡,甚至汽車、房屋。但戀愛關係,並非我國法律規定的人身關係。如果分手,往往會想,之前給對方的東西比較貴重或者給對方的錢也不少,如果不要回來,自己心裡也實在想不過。那麼,法律上對這種事如何規定的?能不能要回來呢?

戀愛中給對方的錢或物,分手後能要回來嗎?法律如何規定的?




案例一

王某與賀某於2018年2月20日因朋友聚會相識,王某第一眼就對賀某產生了好感,相識當天就留下了電話和微信等聯繫方式。王某得知賀某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後來為了能與賀某確定戀愛關係,王某對賀某展開了追求。為獲取賀某的好感,王某多次通過微信給賀某轉錢,從2018年2月至2018年9月,共計轉賬193256元。雙方交往過程中從未同居共同生活;2018年10月,因賀某家庭原因和工作調動,無法進行正常的戀愛交往,雙方分手。王某認為,自己追求賀某,但賀某一直沒有表示接受或者拒絕。自己給賀某的錢是為了追求賀某,並達到結婚的目的。現自己結婚的目的不能實現,有理由要求賀某歸還錢。

作者觀點:

本案中因涉及的金錢數額較大,且王某與賀某實際是戀愛關係並不明確。王某與賀某在相識過程中,王某支付金額較大的錢款給賀某,是為了建立或者鞏固戀愛關係和戀愛感情,從而達到締結婚姻關係目的,其支付金錢的行為應當認定為附有解除條件的贈與,現雙方沒有再繼續交往,已經分手,王某的維持戀愛關係和結婚的目的不能實現,故原告主張被告返還其贈與財產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定,因此法院予以支持。

戀愛中給對方的錢或物,分手後能要回來嗎?法律如何規定的?




案例二

張某系離異後一直一個人生活,在社區組織的廣場舞比賽中,結識了同樣離異的李某某,兩人結實後,很快確立了戀愛關係。張某做生意掙了不少錢,告訴李某某自己在北京上海均購置有房產,且自己光用來炒股的錢就有好幾百萬,為了顯示自己的經濟實力,張某將100萬元轉給了李某某,並口頭表示讓李某某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後張某與李某某辦理了結婚登記,可結婚後才一個月,李某某發現張某經常與微信中的“乾妹妹”相談甚歡,後因此事雙方大吵大鬧好幾次,後雙方協議離婚,並辦理了離婚登記。離婚不久,張某將李某某告上法院,要求李某某返回自己婚前交給李某某保管的100萬。李某某認為100萬元系張某贈與給自己的,自己沒有義務償還。

戀愛中給對方的錢或物,分手後能要回來嗎?法律如何規定的?

保管與贈與


作者觀點:

本案爭議的焦點系雙方是保管合同關係,還是贈與合同關係?李某某是否需要歸還100萬元。張某主張系保管合同關係,沒有法律依據。雙方從相識到結婚,均沒有意思表示該筆100萬元系張某給李某保管的。而李某某主張的贈與合同關係更符合社會情況。我國婚姻習慣中,大多數地方均存在彩禮的結婚習俗。張某在結婚前支付給李某某的100萬元,符合彩禮的構成條件。應該認得為贈與的彩禮。張某與李某某已經辦理結婚登記,且共同生活。張某無權要求李某某返還彩禮100萬元。




關於戀愛中的金錢或物品往來,給大家一下法律意見

在戀愛中的金錢往來,在分手後往往存在下面兩種情況。

一是戀愛關係中的贈與行為,

二是戀愛關係中的借款行為。

往往戀愛關係中,因為雙方的特殊關係,不會存在借條或者合同。因此,在發生糾紛後,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就存在舉證困難的情況。

戀愛中給對方的錢或物,分手後能要回來嗎?法律如何規定的?


解決方案

一、戀愛中贈與金錢或物品是否需要償還,法律上一般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1.贈與的金額大小。如果贈與金額比較大,人民法院一般會支持返還。如果贈與的僅僅是鮮花或日常生活用品,一般無需返還。又或者是情人節通過聊天工具轉賬的“520”或“1314”等表達愛意的金額,法院也不會支持返還。

2.贈與人的贈與目的和贈與性質。若贈與人的贈與目的是為了結婚或者結婚後購買共同生活需要的物品,雙方沒有結婚的,一般需要返還。若是一方支付給另一方的彩禮,根據法律規定,只有在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或者結婚登記後沒有共同生活的情況下,才需要返還。

二、戀愛中借款關係,如何處理

如何證明存在借款關係:人民法院審理借款關係一般需要借條、欠條、支付憑據等證據。但這些證據在戀愛關係中往往不會形成。為了維護權益,作者給大家如下建議:

第一,親兄弟都明算賬,戀愛關係中既然是借款就要寫借條。借條應當載明借款人,金額,支付方式,借款用途,日期等。

第二,借款都通過銀行轉賬給對方,並在備註信息中,註明是:出借款。

第三,如果沒有借款或者轉賬記錄,在分手時,一定要讓對方補寫借條。這個時候,往往對方還是會寫的。

第四,通過微信、電話、短信等方式向對方催款,並留存好對方聊天記錄和通話錄音。注意催款過程中,最好能夠把事實和金額說清楚。

第五,及時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法律規定一般情況下,訴訟時效為3年,從應當還款之日起計算。如果三年你都沒有找對方還錢或起訴,就喪失了勝訴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