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又是一年桑椹紅

週末,與幾位好友相約到郊外採風。遠遠地看見一大片青色的、紅色的、紫色的桑葚掛滿枝頭,在樹葉的掩映下忽閃忽閃,左右搖擺。遂走近,觀之晶瑩剔透,聞之沁人心脾,食之香甜微酸,很有童年時的味道,超市裡買的桑葚是吃不出這種感覺的。

以前,臺兒莊當地人都管桑葚叫做桑葚子。記得30年前,我還上小學的時候,爺爺家的屋後邊是一條小河,岸邊楊柳依依,百花遍地,更有一棵大桑樹矗立其中,格外引人注目。有一種“桑舍幽幽掩碧叢,清風小徑露芳容”的感覺。每逢春末夏初的時候,這裡成了孩子們的遊樂園。我們會天天到桑樹下看看桑葚子長出來了嗎?長大了嗎?變紅了嗎?變紫了嗎?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對於孩子們來說,桑葚子是極好的零食啦。

又是一年桑椹紅

天氣變熱了,樹葉變密了,桑葚子也陸陸續續變紫了,這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情。我們幾個小夥伴都是約好一起去摘,每天只摘幾個紫得發黑的,沒有熟透的都不捨得摘。摘完後大家都是平均分著吃,從不爭搶。吃著熟透的桑葚子,看著佈滿灰塵的小手,聽著潺潺的流水聲,感覺這是人世間最幸福的事情。享受美食過後,有的時候我們回到家中還會被父母批評,因為我們的衣服經常被桑葚子染紅,很難洗掉的,那時候做身新衣裳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雖然說這裡地處城鎮中心,但是與農村沒有太大區別,到處是莊稼、菜地、樹叢、花草、河流,當然也有很多籬笆、女人和狗。有一天,我們幾個小夥伴和往常一樣摘桑葚子,正在說說笑笑,暢談摘桑葚子的偉大壯舉的時候,忽然躥出一條大狗,在樹邊踱來踱去,就是不離開。它可能被我們的歡笑聲驚醒,來分享快樂;可能是聞到了桑葚子的香氣,來分享美食;也可能是犯了狗脾氣,來嚇唬我們......這些都不得而知。我們幾個嚇得大喊大叫。巧合的是,鄰居家賣狗肉的張家二叔騎著自行車,帶著打狗工具從路邊經過,他聞聲走過來。說來也奇怪,那條狗竟然搖搖尾巴慢悠悠地離開了,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刻,懸著的心一下子落地了,我們都不約而同地飛奔回家了。第二天,大家好像忘記了狗的可怕,又一次來到桑樹下,因為桑葚子太有誘惑力了。而此時非彼時,我們多了一個心眼,把我的爺爺拉到桑樹下保護我們了。爺爺還告訴我們說,不能光在這邊玩,那邊還有梓樹,也可以去玩啊。可是當時,我們對梓樹真的沒有什麼興趣。

又是一年桑椹紅

如今,作為國家5A級景區的臺兒莊古城,已經成為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每年吸引著數百萬名中外遊客來此觀光遊覽。而土生土長的當地百姓全部搬出了古城,住進了政府安置的住宅小區,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我經常漫步古城,徜徉於古老運河之畔,穿梭於亭臺樓榭之間,呼吸著沒有雜質的清新空氣,思索著充滿變數的五味人生,品味著清光緒版《嶧縣誌》所言“商賈迤邐,入夜,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盛況。

又是一年桑椹紅

走在“後大路”上,駐足於“蘭祺碼頭”前,忽然想起這裡曾經是我爺爺家所在的地方,當年的那棵桑樹就在這附近。看一看鬱鬱蔥蔥的樹木,摸一摸碼頭旁的座椅,聽一聽船妹子優美的歌聲,真是如痴如醉。河邊時隱時現的蟲鳴蛙叫,似乎在給人訴說著古街古巷逝去的古老故事,同時又是在演奏新時代的樂章。仰望星空,忽見古城裡的燈光與天上的星星融為一體,美輪美奐,很有杜甫在《旅夜書懷》中所言“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氣勢。這時,耳邊響起了“星星咋不像那顆星星呦,月亮也不像那個月亮。河也不是那條河呦,房也不是那座房”的優美旋律。難道這首歌是張藜、徐沛東等老一輩藝術家專程為我創作的嗎?

這可能就是我爺爺所說的“桑梓情懷”吧!

  • 孟凡法
  • 成人組
又是一年桑椹紅

主辦:山東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協辦:山東省作協 澳洲山東同鄉總會 澳中文聯

法國山東商會 德國山東同鄉會 加拿大齊魯同鄉會

執行團隊:山東海岱傳統文化研究發展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