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又是一年桑椹红

周末,与几位好友相约到郊外采风。远远地看见一大片青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桑葚挂满枝头,在树叶的掩映下忽闪忽闪,左右摇摆。遂走近,观之晶莹剔透,闻之沁人心脾,食之香甜微酸,很有童年时的味道,超市里买的桑葚是吃不出这种感觉的。

以前,台儿庄当地人都管桑葚叫做桑葚子。记得30年前,我还上小学的时候,爷爷家的屋后边是一条小河,岸边杨柳依依,百花遍地,更有一棵大桑树矗立其中,格外引人注目。有一种“桑舍幽幽掩碧丛,清风小径露芳容”的感觉。每逢春末夏初的时候,这里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园。我们会天天到桑树下看看桑葚子长出来了吗?长大了吗?变红了吗?变紫了吗?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于孩子们来说,桑葚子是极好的零食啦。

又是一年桑椹红

天气变热了,树叶变密了,桑葚子也陆陆续续变紫了,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我们几个小伙伴都是约好一起去摘,每天只摘几个紫得发黑的,没有熟透的都不舍得摘。摘完后大家都是平均分着吃,从不争抢。吃着熟透的桑葚子,看着布满灰尘的小手,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感觉这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享受美食过后,有的时候我们回到家中还会被父母批评,因为我们的衣服经常被桑葚子染红,很难洗掉的,那时候做身新衣裳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虽然说这里地处城镇中心,但是与农村没有太大区别,到处是庄稼、菜地、树丛、花草、河流,当然也有很多篱笆、女人和狗。有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和往常一样摘桑葚子,正在说说笑笑,畅谈摘桑葚子的伟大壮举的时候,忽然蹿出一条大狗,在树边踱来踱去,就是不离开。它可能被我们的欢笑声惊醒,来分享快乐;可能是闻到了桑葚子的香气,来分享美食;也可能是犯了狗脾气,来吓唬我们......这些都不得而知。我们几个吓得大喊大叫。巧合的是,邻居家卖狗肉的张家二叔骑着自行车,带着打狗工具从路边经过,他闻声走过来。说来也奇怪,那条狗竟然摇摇尾巴慢悠悠地离开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刻,悬着的心一下子落地了,我们都不约而同地飞奔回家了。第二天,大家好像忘记了狗的可怕,又一次来到桑树下,因为桑葚子太有诱惑力了。而此时非彼时,我们多了一个心眼,把我的爷爷拉到桑树下保护我们了。爷爷还告诉我们说,不能光在这边玩,那边还有梓树,也可以去玩啊。可是当时,我们对梓树真的没有什么兴趣。

又是一年桑椹红

如今,作为国家5A级景区的台儿庄古城,已经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着数百万名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游览。而土生土长的当地百姓全部搬出了古城,住进了政府安置的住宅小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我经常漫步古城,徜徉于古老运河之畔,穿梭于亭台楼榭之间,呼吸着没有杂质的清新空气,思索着充满变数的五味人生,品味着清光绪版《峄县志》所言“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盛况。

又是一年桑椹红

走在“后大路”上,驻足于“兰祺码头”前,忽然想起这里曾经是我爷爷家所在的地方,当年的那棵桑树就在这附近。看一看郁郁葱葱的树木,摸一摸码头旁的座椅,听一听船妹子优美的歌声,真是如痴如醉。河边时隐时现的虫鸣蛙叫,似乎在给人诉说着古街古巷逝去的古老故事,同时又是在演奏新时代的乐章。仰望星空,忽见古城里的灯光与天上的星星融为一体,美轮美奂,很有杜甫在《旅夜书怀》中所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气势。这时,耳边响起了“星星咋不像那颗星星呦,月亮也不像那个月亮。河也不是那条河呦,房也不是那座房”的优美旋律。难道这首歌是张藜、徐沛东等老一辈艺术家专程为我创作的吗?

这可能就是我爷爷所说的“桑梓情怀”吧!

  • 孟凡法
  • 成人组
又是一年桑椹红

主办: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协办:山东省作协 澳洲山东同乡总会 澳中文联

法国山东商会 德国山东同乡会 加拿大齐鲁同乡会

执行团队: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