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今年肺炎疫情對桃農有影響嗎?

祥雲153877807


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消費行業。果品消費受到重創,貯存果品受到衝擊,時令水果如芒果、草莓嚴重滯銷。農產品“賣難”問題提前出現。疫情給桃產業帶來哪些影響、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我們怎麼從對桃產業發展的認知升級實現真正產業升級的轉換?這是值得桃產業從業人員思考的問題。筆者找了幾個關鍵詞,試圖領悟桃產業接下來的應對和效益點。

疫情期間超市水果區缺少人氣

1.健康與自由

健康、自由是生命的基本標準,也是終極標準,疫情讓消費者從焦慮中清醒,岌岌可危時才切實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健康?“健康真空”時才知道應該健康,我們保持健康的外在必備品是什麼?清新的空氣、潔淨的飲用水、安全的食品、美味的果品。消費高品質的健康必需品遠比花錢吃藥、生病住院、拿錢續命更重要。

桃農應該抓住高質量健康必需品的供給,為消費者提供放心、營養、美味的果品,在高品質的消費潮流中找到實現高效益的立足之地。桃汁多味美,營養豐富,老少皆宜,但“石油農業”的高產帶來品質下降,“化學農藥”的濫用使害蟲肆虐,生態環境的系統汙染給消費者帶來消費疑慮和生活恐慌。如何圍繞生命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圍繞自由提供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圍繞健康生產優質桃果?這些都是高端果品生產者盈利的亮點。所以,這裡疾呼,桃主產區在現狀下產量減半、化肥減半、灌水減半,使果品風味自然好起來,價格自然升起來,效益自然高起來。

(1)減少產量,每畝控制在1500-2000公斤。

(2)多施有機肥,每畝施用腐熟的有機肥5-10方或生物菌肥250公斤。

(3)適量灌水,果實生長髮育週期保持“供-保-控”水分供給節奏。

(4)應用綜合農藝防控措施,加強物理防控、生物防控,減少化學防治。

(5)選擇特色桃品種,佔領制高點,生產風味與外觀品質優良的黃肉桃、蟠桃、油蟠桃等,逐步提高佔有率。

(6)發展城郊生態觀光休閒產業,為消費者提供享受大自然美味的理想空間。

2.需要與選擇

交通受阻、人工稀缺,消費者基本生活受到影響。何種途徑能夠獲得糧、菜、果等生活必需品?消費者就在手機裡翻朋友圈、電商平臺搜索,找信賴的品牌。當普通農民一籌莫展,農產品可能被“堵”成垃圾時,已有微信朋友圈銷售經驗的果農把危機變成了商機,手機把生產與需求緊密連接起來。朋友孫先生在鄭州郊區經營著近200畝的農莊,以綠色健康為賣點,主要靠採摘、餐飲盈利,生意平時還算紅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產銷隔離,餐飲停業,他就利用朋友圈把最新鮮、最美味、最健康而又平價的蔬果及時送到小區,忙得不亦樂乎。消費者拿到產品後,鞠躬致謝。疫情催生線上消費,培養了消費習慣,將來電商平臺上的好桃就能賣個好價錢。但願在設施桃上市前疫情受到控制,生活迴歸正常。

3.時間與智慧

(1)調整上市時間:疫情期消費受到影響,過後可能反彈,所以從事保護地生產的桃農,要研究好上市時間節點。合理調控棚內溫度,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光合效能,根據品種果實發育期,可分別在4月20日、5月1日、5月底三個時間節點上市。另外,還要考慮部分西南地區冬季下雪,桃樹需冷量得到滿足而增產。所以必須儘早佈局產銷渠道和考慮市場競爭問題。種植極早熟迷你桃如中油蟠11號的果農可以開創整枝帶葉賣 “串桃”的銷售模式。舉辦桃花節的地方,可以利用晚剪、噴石灰含量高的石硫合劑、灌水等延遲開花。

(2)更新品種:疫情對普通消費者的經濟收入有影響,購買力可能會下降,與產能過剩疊加,桃農可能出現經濟效益下滑的情況。產能過剩,桃果供應市場面臨重新洗牌,特別是品種不對路的桃園,要儘快改換優質、特色品種,如中油金緣、中桃金魁、中桃金甜、中桃金怡等。將來健康型、高品質、差異化果品才是獲取高效益的關鍵。

(3)不誤農時:疫情當前,產區和果農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冬剪、清園、防治越冬害蟲出蟄等必不可少,儘量彌補疫情帶來的延誤。做好疫情過後消費反彈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