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今年肺炎疫情对桃农有影响吗?

祥云153877807


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消费行业。果品消费受到重创,贮存果品受到冲击,时令水果如芒果、草莓严重滞销。农产品“卖难”问题提前出现。疫情给桃产业带来哪些影响、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我们怎么从对桃产业发展的认知升级实现真正产业升级的转换?这是值得桃产业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笔者找了几个关键词,试图领悟桃产业接下来的应对和效益点。

疫情期间超市水果区缺少人气

1.健康与自由

健康、自由是生命的基本标准,也是终极标准,疫情让消费者从焦虑中清醒,岌岌可危时才切实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健康?“健康真空”时才知道应该健康,我们保持健康的外在必备品是什么?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用水、安全的食品、美味的果品。消费高品质的健康必需品远比花钱吃药、生病住院、拿钱续命更重要。

桃农应该抓住高质量健康必需品的供给,为消费者提供放心、营养、美味的果品,在高品质的消费潮流中找到实现高效益的立足之地。桃汁多味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但“石油农业”的高产带来品质下降,“化学农药”的滥用使害虫肆虐,生态环境的系统污染给消费者带来消费疑虑和生活恐慌。如何围绕生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围绕自由提供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围绕健康生产优质桃果?这些都是高端果品生产者盈利的亮点。所以,这里疾呼,桃主产区在现状下产量减半、化肥减半、灌水减半,使果品风味自然好起来,价格自然升起来,效益自然高起来。

(1)减少产量,每亩控制在1500-2000公斤。

(2)多施有机肥,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5-10方或生物菌肥250公斤。

(3)适量灌水,果实生长发育周期保持“供-保-控”水分供给节奏。

(4)应用综合农艺防控措施,加强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减少化学防治。

(5)选择特色桃品种,占领制高点,生产风味与外观品质优良的黄肉桃、蟠桃、油蟠桃等,逐步提高占有率。

(6)发展城郊生态观光休闲产业,为消费者提供享受大自然美味的理想空间。

2.需要与选择

交通受阻、人工稀缺,消费者基本生活受到影响。何种途径能够获得粮、菜、果等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就在手机里翻朋友圈、电商平台搜索,找信赖的品牌。当普通农民一筹莫展,农产品可能被“堵”成垃圾时,已有微信朋友圈销售经验的果农把危机变成了商机,手机把生产与需求紧密连接起来。朋友孙先生在郑州郊区经营着近200亩的农庄,以绿色健康为卖点,主要靠采摘、餐饮盈利,生意平时还算红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产销隔离,餐饮停业,他就利用朋友圈把最新鲜、最美味、最健康而又平价的蔬果及时送到小区,忙得不亦乐乎。消费者拿到产品后,鞠躬致谢。疫情催生线上消费,培养了消费习惯,将来电商平台上的好桃就能卖个好价钱。但愿在设施桃上市前疫情受到控制,生活回归正常。

3.时间与智慧

(1)调整上市时间:疫情期消费受到影响,过后可能反弹,所以从事保护地生产的桃农,要研究好上市时间节点。合理调控棚内温度,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光合效能,根据品种果实发育期,可分别在4月20日、5月1日、5月底三个时间节点上市。另外,还要考虑部分西南地区冬季下雪,桃树需冷量得到满足而增产。所以必须尽早布局产销渠道和考虑市场竞争问题。种植极早熟迷你桃如中油蟠11号的果农可以开创整枝带叶卖 “串桃”的销售模式。举办桃花节的地方,可以利用晚剪、喷石灰含量高的石硫合剂、灌水等延迟开花。

(2)更新品种:疫情对普通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有影响,购买力可能会下降,与产能过剩叠加,桃农可能出现经济效益下滑的情况。产能过剩,桃果供应市场面临重新洗牌,特别是品种不对路的桃园,要尽快改换优质、特色品种,如中油金缘、中桃金魁、中桃金甜、中桃金怡等。将来健康型、高品质、差异化果品才是获取高效益的关键。

(3)不误农时:疫情当前,产区和果农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冬剪、清园、防治越冬害虫出蛰等必不可少,尽量弥补疫情带来的延误。做好疫情过后消费反弹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