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楊玉環原本為壽王李瑁的妻子,後來為何成為了李隆基的貴妃?

狂嗨之後的寂寞


楊玉環本是壽王妃,怎麼後來成為李隆基的貴妃了呢?

事情從頭說起!

李隆基常常在宮裡設宴款代兄弟們。

那一次,還特別叫寵妃——梅妃跳舞助興。又叫梅妃給眾皇兄皇弟斟酌酒!當時寧王已醉,在梅妃倒酒時不小心踢到了梅妃的玉腳,梅妃生氣走了!

回到府上,寧王擔心梅妃會向李隆基告狀說非禮於她,又驚又怕,就派人去請足智多謀的附馬楊回來商量!

楊回立即授計寧王二計,如此如此。

第二天,寧王主動向李隆基檢討昨晚喝酒多了,不小心碰到了梅妃請求處罰。李隆基哈哈大笑,以無心之失說不加怪罪。

寧王又向李隆基說,現在高力士選美如何?

李隆基嘆了口氣,人雖有三萬,但姿色平庸!

寧王就趁機說,壽王妃楊玉環可是姿容蓋世,無人能及!

李隆基很高興,那與梅妃相比如何?

壽王曾寫詩讚美楊玉環:三寸橫波回幔水,一雙纖手語香弦!寧王如此回答!

李隆基更加高興得像一個小孩子,立即下令叫高力士去宣壽王妃前來晉見!

當高力士帶著害羞的楊玉環拜見李隆基時,那楊玉環的花容月貌,媚眼如絲,李隆基看得入迷了,也醉了。

然後,李隆基就以為太后祈福為由把楊玉環留在了宮中,再一步步發展成貴妃!





媚之夭夭


事情是這樣的。

楊玉環,從小跟隨父親在四川生活,10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就到洛陽跟隨叔叔。17歲時,咸宜公主介紹弟弟壽王李瑁認識,武惠妃也比較認同,因此唐玄宗冊楊玉環為壽王妃。



婚後生活比較幸福。然而,三年後的737年武惠妃死,唐玄宗覺得日子沒有意思,此時身邊太監就說,壽王妃如何如何。

四年過去,當初沒怎麼在意的青澀楊玉環變為成熟美女,經過華清池的故意偶遇,唐玄宗不禁色心大起。

在這裡,顯然是仇恨武惠妃及壽王的勢力在故意推動,因為唐玄宗奪取兒媳婦,顯然就不可能再冊壽王為太子。

唐玄宗想是想,但也得經過洗白才能納楊玉環入宮。因此採取下列流程:

1、派遣大臣啟發壽王讀孝經。

壽王最後同意楊玉環帶發出家當道姑,為唐玄宗母親竇氏祈福。

740年,唐玄宗冊楊玉環為楊太真,正式入皇宮出家,從法律上與壽王離婚。

2、重冊壽王妃。

從禮法上斬斷李瑁與楊玉環的關係。

3、楊玉環還俗

楊玉環迴歸楊家成為叔叔楊玄檄的女兒,從宗法上與楊玉環的身份做了了斷。

4、冊封楊玉環為妃。

自737年武惠妃死,至745年楊玉環封妃,前後歷時八年。

雖然現代看來完全是掩耳盜鈴,但這符合當時的法律規定,何況李唐本就草原混血,視禮法為無物。當時,大多數人並不清楚楊太真就是前壽王妃,知道的則不敢說。


四川達州


帝王之家的權術體現在方方面面,李隆基看中了兒媳婦,兒子還雙手奉上,博取歡心。

帝王之家,皇帝就是天下第一號人物,可以說是為所欲為,而且都有合適的理由,即使沒有理由又怎麼了,還是一樣得到自己想要的。李隆基看中了自己的兒媳婦,只要露出風聲,兒子就會主動獻上,這就是皇帝的權威,很正常。

古代女子也沒有什麼社會地位,只是男人的附屬品,可以放做禮物贈送的。古代皇帝可以把自己的妃子送給大臣,古代有錢有地位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算什麼?就是件衣裳,穿脫很隨意。楊玉環身為女人,她也明白這些,何況她還樂意去做李隆基的妃子呢!

唐代也屬於開放的朝代,男女關係並不像後世的明清,三從四德並沒有那麼禁錮人們的思想行為,女人再嫁情況很多,法律也並不制止,唐朝有幾個公主都再嫁過,有的還不止一次,並不拿這個當回事。


所以李隆基看中自己的兒媳婦並且納入宮中,在唐朝也就是不大的個事而已,我們不必大驚小怪!


敏學訥言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是我們中國用來形容美麗女子的一個美好的比喻。而這兩個成語的主人公便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四大美女。當然,我們今天話題的主角也在其中,那就是楊貴妃楊玉環。楊玉環原本本是壽王王妃,但是卻被唐玄宗看中,然後玄宗用盡心思將其挖到自己的床頭。要說這個過程,非常的曲折,而這一切要從楊玉環的人生從頭說起:



楊玉環生平

楊玉環對音樂旋律非常的精通和喜愛,也非常擅長舞蹈。而這一切都因為她出生於一個官宦人家,父親曾經做過蜀州的官員,所以楊玉環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自幼學習舞蹈音樂。在良好的家庭中成長,楊玉環長大以後自然有著較高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審美。再加上母親的優良基因,故楊玉環長大之後美麗動人,風姿綽約。



後來有一次朝廷集中出去搞團建活動,這個楊玉環出現了。她獨自騎著一匹馬在外面遊玩,然後恰好此時壽王李瑁一行人發現了她。李瑁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看的女子,有如天仙下凡那麼美麗。於是壽王當即決定要娶了這個女子。隨後壽王便和自己的母親講要提親,接著玄宗因為壽王母親的原因也同意了。楊玉環也沒有拒絕,於是接下的故事便開始了。



楊玉環嫁給了壽王李瑁之後,兩個便開始了幸福簡單又美好的生活。但是卻沒有持續多久。在一次皇室家庭聚會中,玄宗被楊玉環迷倒了,深深陷入無法自拔。這一切都被皇帝身邊的太監看在眼裡。在玄宗的一個最喜愛的妃子死去之後,玄宗茶不思飯不想。他身邊的太監便悄悄的提議,要不要安排楊玉環進宮呢?玄宗默許。於是在太監的安排下,楊玉環先是以出家為名,進入宮中的道觀,法號:太真。再接著又安排楊玉環還俗。楊玉環還俗之後便光明正大的和玄宗生活在了一起。玄宗非常的喜歡楊玉環,不顧一切地給了她貴妃的封號,並且將楊氏一族盡數賜予榮華富貴。



這便是楊玉環從壽王妃變成唐朝貴妃的過程了。玄宗能為了楊玉環而棄禮法眾人的眼光而不顧,這樣也算是可歌可泣。但是玄宗將自己的精力盡數放在女人身上,導致了後來的結局。他又是一個不夠負責的皇帝。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弋北談古今


要說這世上,男人才是最專情的動物,那怕80歲都專注地喜歡年輕的女人。而對於50多歲喪偶的唐明皇李隆基來說,更需要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來撫慰他寂寞而憂愁的心。

創造了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到了中年後,開如滿足於自己的功勞,日漸沉溺於了享樂之中。偏偏在公元737年,也就是他52歲那年,他最寵愛的妃子武惠妃病死了。

美人一去,君王寢食難安,日夜憂傷。李隆基多麼喜歡有一個美麗無比的溫柔女子來安撫他潮溼的心,可是後宮中美女無數,卻誰也無法激起他的興趣。

話說這一天,明皇隆基又在後宮中看著武惠妃的遺物長吁短嘆。看著君王日漸瘦的容顏,旁邊的一個太監告訴他,聽聞長安城中有一美女,生得明豔動人,身段婀娜,能歌善舞,見者皆驚為天人。

聽說有如此美人,李隆基急呼召見,身邊人急忙將那美人喚至宮中。待傳至宮中,李隆基一看,不是別人,卻是他的兒媳婦——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

其實,對於楊玉環的美,李隆基早有見過。想當初,李瑁驚豔於楊玉環的絕色,其母武惠妃示李隆基將她許配於李瑁時,李隆基也曾為楊玉環的美所吸引。可當時,有武惠妃作伴,加之李瑁有意,李隆基也就沒打楊玉環的主意。

今日一見,沒了武惠妃的李隆基,再無法剋制內心對楊玉環的渴望。只覺六宮粉黛再無顏色的李隆基只有一個想法,兒媳又怎樣,老子是皇帝,一定要把楊玉環搶到手裡。

於是,這個老男人,這匹想吃嫩草的老牛,開始打起了兒媳的主意,開啟了與兒子搶老婆的無恥模式。

  • 第一步,把楊玉環從壽王李瑁身邊弄進道觀,造成兒子與媳婦事實上的分居,李隆基則暗中與之雲雨廝混

就在公元741年,也就是開元二十九年大年初二,是李隆基的生母竇太后的忌日。李隆基遂昭告群臣,希望有年輕的女道士為太后每天祈福。

此命令一下,群臣中有人遂進言,說壽王妃年輕貌美,賢良淑德,當時為太后祈福的不二人選。召楊玉環徵詢意見,早就明白其中“貓膩“的楊玉環自然是滿口應承,自願出家為道姑為太后祈福。李隆基遂頒下一道聖旨,著楊玉環度為女道士。詔書內容發下:

壽王妃楊氏,素以端懿,作嬪藩國,雖居榮貴,每在精修。屬太后忌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雅志難違。用敦宏道之風,特遂由衷之請,宜度為女道士。(《全唐文》)

可憐的壽王李瑁雖明白父親與老婆的小九九,可是,面對高高在上的父皇,也只有心不甘情不願的把一頂綠帽子戴在了頭上。

李隆基專門在大明宮中給她修建了一座道觀,給道號“太真”的楊玉環居住。滿朝文武雖然都心知肚明,可是誰也沒說透。

  • 第二步,搶了老婆給個棗,李隆基為兒子壽王另冊立了一位王妃。李隆基也順理成章地將楊玉環納入宮中,封為貴妃

為了安撫壽王李瑁那受傷的心靈,公元745年,李隆基給李瑁重新找了個老婆,將大臣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了壽王妃。此時,李瑁已早知父親的打算,也就安心地接收了韋昭訓的女兒為妃。

至此,楊玉環與過去的壽王妃徹度脫離了關聯,而朝中大臣也淡忘或者是有意識地接受了李隆基與楊玉環的關係。

公元745年(天寶四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正式冊立楊玉環為貴妃。由於李隆基自廢掉王皇后之後,再沒有冊立皇后,於是,深得李隆基喜愛的楊玉環成了事實上的皇后。

當然,最後我還要總結一句,李隆基的行為實際上是有家庭“優良傳統”的。當初,高宗李治就將太宗的才人武媚娘變成了自己的女人,用的其實也是出家這招。看來,李唐的皇帝都好這口啊。


摯守靜篤


這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人生汙點之一。故事的領銜主演為李隆基,特別客串為李瑁的母親武惠妃,傾情演出為楊玉環,悲劇龍套為李瑁。視覺會先從李瑁和楊玉環的邂逅展開。

(楊玉環)

悲劇龍套李瑁版:人生若只如初見

《新唐書·卷八十二》載:壽王瑁,母惠妃頻姙不育,及瑁生,寧王請養邸中。

李瑁從小命運多舛,由於他的母親產兒多數夭折,所以李瑁出生後,就寄養於大伯寧王府中,由寧王妃元氏代養,以避開夭折的厄運。李瑁在寧王府一呆就是七年,但總算是避開了夭折的危險期,獲唐玄宗封為壽王。

(李瑁)

日子就在無波中渡過,壽王也逐漸長大。開元二十二年,年方15歲的壽王已是青蔥美少年,盛裝出席皇姐咸寧公主的婚禮,出身在仕宦之家的楊玉環也在受邀之列。此時玉環姑娘年方16,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翩翩美少年李瑁眼兒賊尖,一眼就相中了花兒般的玉環姑娘。

得天獨厚的皇子身份,不需要走哪些繁瑣的流程,武惠妃對兒子的要求自然有求必應,枕頭風一吹,唐玄家沒有怠慢愛妃,自然是下詣賜婚,李瑁也抱得了美人歸。

婚後小兩口郎情妾意,就這樣渡過了幾年幸福時光。這時侯,特別客串武惠妃開始了作死坑兒之旅。

武惠妃的坑兒操作

在後宮中,武惠妃極得唐玄家寵愛,但由於出身於武氏,讓武惠妃的身份特別敏感尷尬,唐玄宗廢了王皇后,想將武惠妃推上皇后的寶座,遭到了群臣的極力反對。另外,朝中大臣也是因為武則天的前車之鑑,恐防惠妃封后後會趁機打壓太子,好讓李瑁上位,所以封后一事最後也只好作罷。

封后不成,但太子李瑛躺槍了,武惠妃認為太子是她們母子倆前途中的攔路虎,從此便把太子記恨上了,並且以“有刺客”為藉口,讓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等人幫忙抓刺客為虛,構陷太子李瑛意圖謀反為實,謀害了太子。

開元二十六年,太子李瑛“意圖謀反”被殺。說來也是奇怪,此後武惠妃夜夜惡夢纏身,並因此藥石難以醫治, 不久之後便香消玉殞,年僅38歲。

(武惠妃)



武惠妃的死,對唐玄宗是個沉重的打擊,常常在宮中梨園睹物思人,形態也日漸消沉憔悴。也是在這段時間裡,唐玄宗見到了壽王妃楊玉環。

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洗白”之路

本來惠妃一死,唐玄宗有種心如死灰的味道,後宮縱有佳麗三千,心裡也泛不起半點漣漪。某一天,唐玄宗像往常一樣,到梨園中尋找昔日和惠妃相親相愛的印跡,剛巧見到了同在梨園中的兒媳楊玉環。

經過了幾年壽王妃生涯,此時的玉環姑娘出落得更加美麗動人了,倆人一相遇,便擦出了愛情的火花。隨後唐玄宗祭出一系列亮眼操作,演了一出“愛情可超越任何世俗枷鎖”的戲碼。

開元二十八年,唐玄宗以為母親竇太后祈福為名,下詣讓楊玉環出家於“太真觀”,為期五年。此後五年,壽王府少了一位太子妃楊氏,太真觀多了一位楊氏女道士。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侯,李瑁的養父寧王病重。

《舊唐書·列傳五十七》載:開元二十九年,讓帝薨,瑁請制服,以報乳養之恩,玄宗從之。

這李瑁也是有孝心,養父寧王李憲病重,李瑁請示返歸寧王府盡孝,獲得了玄宗批准。病重的寧王最終於一年後逝世。也是夠巧了,李瑁都不用回壽王府了,又為寧王守孝三年。

(玄宗和貴妃)

母親、養父逝世,老婆出家,連番的打擊接踵而來,幸好,李瑁有一個體貼的“好爸爸”。唐玄宗為兒子挑了一媳婦,這女子是右郎將軍韋昭訓的女兒,聖詣一到塵埃落定,壽王府又從新有了壽王妃。

辦完兒子的婚事,該輪到自己的婚姻大事了。五年齋期期滿,楊玉環恢復了“自由身”,此時玉環姑娘年方二十六,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唐玄宗送佛送到西,不忍玉環姑娘就此虛度了光陰,將她接回了皇宮,並冊封為貴妃。李隆基和李瑁父子各得所愛,可謂是“雙喜臨門”了。

前朝有李治從感業寺接回武媚娘,後有李隆基以從孝道出發,最後“體貼”地從太真觀接回楊玉環,這李唐皇室也算是一脈相承,繼承祖訓了。


小刀刀說史


唐天寶年間,唐玄宗李隆基的愛妃,武惠妃去世了,這給李隆基帶來很大的傷痛,武惠妃是武家的後人,她憑藉自己的美貌和才智,深受皇帝喜愛,並設計陷害了三位皇子,想讓自己的孩子李帽當太子,最後自己在驚嚇中死去,她死後皇帝很傷感,皇帝身邊的高力士看在眼裡,在一次宮中設宴時,皇帝看上了李帽的媳婦楊玉環,從那以後皇帝鬱鬱寡歡,身邊的高力士看到了,便一有機會讓楊玉環到宮中學習音律,本身楊玉環很喜歡舞蹈和音律,然而皇帝又是這方面的專家,時間長了都產生了感情,皇帝喜歡玉環的美貌,玉環喜歡皇帝的才華和威嚴。畢竟是一國之君,時間長了,皇帝感覺這也不是長久之計,便讓李帽和玉環解除了婚約,把玉環下放道觀,納入後宮,成為貴妃,並給後人留下了長生殿,貴妃醉酒的愛情故事。由於玉環的聖寵,其哥哥楊國忠走上歷史舞臺,陷害忠良,禍亂朝綱,皇帝晚年沉迷酒色,最終爆發了安史之亂,唐朝走向了衰退,皇帝和玉環被叛軍趕出了京城,玉環被處死在馬嵬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玉環作為女人是幸運的也是很不幸的,幸運的她得到了皇帝的真愛,享受了人間的富貴,不幸的是最後都是過往雲煙,身首異處。楊玉環也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值得後人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