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醒醒吧!还在吹嘘所谓“摇滚精神不死”的伪“摇滚迷”

困在家中已十几天了,情绪早已压抑到极致。

刚才和老婆吵架,心情也是更糟。

又看到有人吹嘘“真正的摇滚已经死了”、“摇滚精神不死”!

好吧,今天就怼你们啦!


什么是真正的摇滚?


醒醒吧!还在吹嘘所谓“摇滚精神不死”的伪“摇滚迷”

说破大天,摇滚只是舶来品;源自欧美

按字面意思理解的话,欧美的摇滚才是真正的摇滚。

如果拿中国的本土艺术和摇滚乐做对比的话,我认为:

欧美摇滚乐=东北二人转


学生时代,不懂摇滚,只是单纯的认为那些歌手很帅。

光着膀子弹吉他、脱了裤子猛摇头,

不羁、放荡,恰似年少的我们。

但是各位,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不能一直抱着那些老古董不撒手,你是要盘它们还是怎么哋?能出包浆吗?


挨骂的永远是汪峰


醒醒吧!还在吹嘘所谓“摇滚精神不死”的伪“摇滚迷”

汪峰


曾经,汪峰被认为“真正摇滚”的接班人。

“鲍家街43号”乐队在1995年隆重登场以后,便引起巨大反响,并在中国摇滚乐坛占据一席之地。

2000年,汪峰签约华纳,乐队也解散了。

从《飞得更高》开始,汪峰开始忍受一些所谓“摇滚粉”的谩骂,

“伪摇滚”和“摇滚叛徒”是这些人给汪峰按上的标签。

汪峰也曾有过回应:这些的人都是孤陋寡闻,如果他们都像我一样身体力行、表里如一,摇滚乐不知道好成什么样。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汪峰,中国的摇滚乐早就安息在一个不知名的臭水沟里了。

汪峰的巨大成功,才让更多人知道摇滚乐。

如果没有汪峰,谁能引领年轻大众去认识摇滚呢?

老了的崔健?

还是修仙的窦唯?


特定的时期,造就了那时的摇滚

1990年,当台湾音乐人张培仁,第一次到北京,看到崔健蒙着双眼唱起那首《一块红布》的时候,他抱着柱子失声大哭,在全民的精神生活极其匮乏的九十年代,突然看到有年轻人,干这样理想主义的事情,他突然有点感动。而此后的十年,也成为中国摇滚的黄金十年。


醒醒吧!还在吹嘘所谓“摇滚精神不死”的伪“摇滚迷”

我认同这么一句话:社会价值已随社会发展变迁,理想主义已逝,摇滚年代不再。

有“中国摇滚教父”之称的崔健,也有过这样的愤愤语:说白了,在中国,摇滚乐的审美根本就不被接受,批判在中国的历史里边就不是美。这是几百亿中国人——不是一代人——的文化思维方式。

很多老的摇滚人在感慨:摇滚爆发的十年,是理想主义的十年;再往后的中国,只有商业化,大家不谈理想,谈利益。

理想主义,也是“真正摇滚人”慰藉心灵的最后一片面包。

"艺术肯定是建立在理想主义上的,当理想主义没有了的时候,那艺术他妈的就没有了",他们会这样愤愤不平的说。


再次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摇滚?


醒醒吧!还在吹嘘所谓“摇滚精神不死”的伪“摇滚迷”

魔岩三杰

魔岩三杰是真正的摇滚人;没人反驳吧!

疯了一个,废了一个,仙了一个。

何勇,曾经是一个不喝酒就写不出歌的浪荡少年,也是满脸的纯净,但是因长期的服用药物而导致精神不稳定。


看过一个张楚的记录片,异乡湖水的舟上,望着黑暗一片的四周,张楚说到:

“你说有一天全世界都这样了,咋办。”

“可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这就是……”


关于窦唯的新闻相对会多一点,当年的窦唯,有他标志性的酷和疏离;

那是一种气质;

不!更准确的说,是心气儿。

再看窦唯,油腻中年男,一个我们更加看不懂的大叔。

修行就像褪掉身上的一层伤疤一样,然后变成一个简单的人吧!

或许窦唯只是想变成一个简单的“人”!


很乱

写了很多,也很乱。

想一个结尾:

不羁的,只能是少年,

中年还不老实,就是不着调。

在理想中追求艺术,就是把面包放下,把人生理想化;要不饿死,要不被理想打趴!

“真摇滚”也好,“伪摇滚”也罢,佛曰:放下、放下。

哎,惹老婆生气啦,去跪搓衣板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