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貴州龍裡:“雷鋒精神”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正是他們每個人的努力,才凝聚成戰“疫”磅礴的動力;正是這點點螢火,才匯聚成耀眼的星河。

正當全國人民滿懷豐收喜悅,喜迎新年,闔家團圓之時,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而來,位於祖國西部的貴州省龍里縣,全面打響了一場防控“保衛戰”。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那一抹“志願紅”成了龍里大地最鮮明的底色。14000多名志願者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的雷鋒精神,無私奉獻,築起龍里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衝鋒陷陣 打好疫情阻擊戰

“在感染科工作7年了,這裡才是我的主戰場,疫情來了,我應該上。” 2月6日,貴州省疫情防控定點救治醫院急需醫護人員,龍里縣人民醫院副主任護師黃海濤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前往貴陽將軍山醫院支援,拉開了龍里醫療系統黨員志願者奔赴一線的序幕。


貴州龍里:“雷鋒精神”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黨員志願者主動請纓上“戰場”

只要有需要,她衝在最前線。2月16日,黃海濤又從貴陽將軍山醫院轉戰湖北,立即投入到武昌方艙醫院疫情防控與救治中。

疫情就是命令,責任重於泰山。2月18日,來自龍里縣人民醫院、龍里縣中醫院的譚豔群、宋倩雯和陳雪三名醫務人員出征湖北,馳援災區。


貴州龍里:“雷鋒精神”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龍里縣三名醫務志願者出征援鄂

宋倩雯是龍里縣援鄂隊員中年紀最小的隊員。疫情發生後,她放棄在貴州省人民醫院的進修學習的機會,主動請戰。2月19日到達武漢後,她和援鄂隊員們接受了簡短而系統的培訓後,立即到武漢武鋼二院進入臨床開展救治工作。

截止目前,龍里醫療系統總計6名志願者出征支援一線,其中5人支援湖北,1人支援貴州將軍山醫院。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龍里在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全力保障縣域安全的同時,為全國的疫情防控工作貢獻龍里力量。

一日學醫,一生醫者情。在全縣醫療系統黨員志願者積極請戰支援一線的同時,一批曾接受過醫療護理相關專業訓練的志願者響應號召,給予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有力支援。

早在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臨床醫學專業畢業並有兩年臨床工作經歷的龍里公安局指揮中心民警鐘昆向黨委提交了請戰書;27日,他順利到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報到,投入到新的戰鬥中。

1月31日,龍里縣團委發出醫療志願者招募公告,號召年滿20週歲接受過醫療護理相關專業訓練的在校大學生、應往屆畢業生以及相關從業人員積極加入疫情防控醫療輔助志願者服務中,緩解全縣醫療人員緊缺的難題。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從事社保工作的李海、鄒建波都是臨床醫學畢業,畢業後均從過醫。當他們看到招募公告後,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報名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一聲號召,全縣各行各業的人員積極響應,主動報名加入志願者團隊。最終,招募到符合條件的醫療輔助志願者48人,他們與全縣1300餘名醫務工作者共同戰疫,守護全縣23.5萬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忠於職守 萬眾一心共抗疫

“同志,請你打開車窗測量一下體溫,並做一下登記,感謝你的配合!”眼前這位佩戴 “軍魂”志願服務隊字樣紅袖章的工作人員叫鄭厚超,是一名退役軍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他主動請纓到龍里抗“疫”一線。


貴州龍里:“雷鋒精神”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退役軍人志願者在防控點排查(馬成鋼 攝)

疫情的暴發牽動著無數退伍老兵的心。在龍里,像鄭厚超這樣不畏病毒,每天志願堅守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退役軍人“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優良品質,書寫 “老兵新傳”的故事還有很多。

2月3日,龍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向全縣發出招募組建龍里縣退役軍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軍魂志願者服務隊公告後,有300多名退役軍人踴躍報名,自願加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來。

他們中有自主擇業的軍轉幹部、“兩參”人員、轉業士官、退役士兵等,大家都化整為零,服從安排,分散到各個鎮辦、社區防控隊伍中。

在龍里各個社區、村鎮,每天都能見到退役軍人們忙碌的身影。對過往行人及車輛逐一進行檢查,同時開展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測量體溫,隨同村、社區幹部對監測的重點人員進行上門巡查居家隔離情況,指導口罩佩戴、進行村寨消殺等成為他們近期的工作常態。


貴州龍里:“雷鋒精神”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志願者在洗馬鎮貓寨村消毒殺菌

說到防控工作的辛苦,龍里退役軍人們沒有多餘的話語,有的是更多的擔當和責任。他們紛紛表示:“軍人召必回、戰必勝的精神要繼續發揚,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是軍人一生的職責和義務。”

在部隊他們是保家衛國的守護者,回到地方後他們跨界做志願者,同樣踐行著“疫情不走,我們不退”的錚錚誓言,讓龍里疫情防線更加堅固有力。

“我們社區人員非常緊張,防控工作需要一人兼多職,工作強度很大,退伍軍人志願者加入到防控工作中,給社區減輕了很大的壓力。”龍里縣西城社區黨總支書記國洪英由衷地說。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像“軍魂”志願服務隊一樣,社會各界樂於奉獻的熱心人,也紛紛加入抗疫行動,甘願成為逆行隊伍背後最堅實的後盾。

在龍里,洗馬鎮龍場村牛場片區宣傳志願者楊雲,灣灘河鎮走馬村山歌宣傳員和村醫志願者楊永勝,編寫布依山歌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的志願者羅麗萍,以及各村寨、城中小區的志願者等,身穿紅色“戰衣”的他們成為龍里縣疫情防控一線上一道獨特風景。


貴州龍里:“雷鋒精神”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冠山街道志願者向群眾發放防控知識宣傳單

截至目前,全縣已招募以退伍軍人、社區群眾、心理諮詢師、黨員幹部、個體經營戶、愛心義剪等為主體的110支志願服務隊共14309名。他們拿出了十八般武藝為疫情防控築牢了一道道堅固的“防控牆”。


貴州龍里:“雷鋒精神”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冠山街道志願者組建沿寨宣傳的車隊

愛心代購 解了群眾煩心事

他們不是超人,但是居民有需要,他們隨叫隨到,風雨無阻。

他們不是勇士,但是面對疫情,他們毫無畏懼,逆風而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龍里縣實施全面管控,廣大市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疫情當頭,不外出、不聚集、不添亂,自動居家隔離,減少外出。

然而,在空空蕩蕩的城市街道、鄉村角落,總有那麼一群身穿紅色馬甲的志願者,他們毫無報酬的為群眾的基本生活物資需求,每天奔波於超市、藥店、車站,穿梭在社區和村寨之間。

“愛心代購員”就是他們最響亮的名字,但群眾都樂意的稱呼他們為當代 “活雷鋒”。


貴州龍里:“雷鋒精神”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社區志願者在超市為群眾代購生活物資。(楊娜 攝)

“張大媽,這是您要的新鮮蔬菜,疫情期間請儘量減少出門,需要什麼生活用品就給我打電話,我們一定及時送到。”2月3日起,冠山街道龍坪社區的志願者挨家挨戶為轄區內居民“跑腿”,採購鮮蔬菜、醫療用品等生活物資。

疫情期間,類似的志願代購不僅在縣城每個角落出現,在農村也同樣悄然發生著。

“幫我帶兩包湯圓、兩包餃子、一斤生薑……”灣灘河鎮金批村苗頭寨的微信群裡代購消息一發出,志願代購員羅宗錄和羅宗躍就詳細記錄著每一位村民需要物品,他們將會分上下午兩個時段給村民們送去他們所需要的生活物資。

“特別開心,每次把村民們需要的物質送到他們的手裡,看著群眾滿臉笑容、聽著他們連連道謝,心裡暖洋洋的。希望疫情早些過去,大家夠能健健康的恢復正常生活。”羅宗錄說道。

2月3日,一輛滿載煤炭的皮卡車停在了洗馬鎮金溪村谷仗寨,志願者們三三兩兩把煤運到羅順剛家門口,羅順剛在暖和的爐火邊一邊燒水泡茶,一邊連連道謝:“有了這些煤炭,在家才能‘宅’得住啊,感謝你們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

2月6日,灣灘河鎮桂花村駐村第一書記韋彥廷和駐村幹部劉行在村裡走訪排查過程中瞭解到,村民王恩付一家因擔心春運期間車票緊張,在年前就購買好2月8日返回浙江寧波的高鐵票並取了車票。  因通村通組道路均設置防控點不能通行,王恩付一家便開始擔心1600多元的車票退不回來。韋彥廷和劉行兩位同志為此主動請纓,前往龍里北站代辦退票手續,並將所退現金1647元一分不少交到王恩付本人手中。  隔離不隔愛。疫情下的龍里縣,志願服務愛心代購切實解決了居家群眾的操心事揪心事。截至目前,全縣招募愛心代購志願者573名,組建隊伍23支,開展愛心代購服務1000多次,服務群眾12000餘人(次)。


貴州龍里:“雷鋒精神”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洗馬鎮黨員志願者周華珍向縣民政局捐獻2噸蔬菜

感恩有你 守望相助渡難關

“大清早好心人送來愛心早餐和熱水,還有什麼不能戰勝。”

1月30日,在谷腳鎮貴龍大道值守點,從昨夜12點值班到清晨8點的黨員幹部厲忠鑫和袁晨鼎,看到好心人悄悄把一壺熱水、兩碗粉、雞蛋和水杯放在路邊時,厲忠鑫感動地發了朋友圈。

有偶無獨,在谷腳鎮龍里西出口,值守夜班的黨員幹部國興文在對過往車輛檢測體溫後,意外收到好心人的新年紅包,這讓國興文感動不已。次日,他將紅包如數捐贈了出來,只把群眾的心意藏在心裡。

在疫情和寒風的交織下,今年的冬天格外冰冷,但是在艱難面前,這些愛心人士的小小善舉,卻讓堅守崗位的人們感到無比的溫暖,也堅定了堅守的信心。

疫情防控期間,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無處不在,“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志願服務精神無處不在。這些默默無聞的善舉鼓舞著幹部群眾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同戰疫。

2月8日是元宵節,一輛特別的三輪車出現在在洗馬鎮哪嗙社區疫情交通值守點,車上裝有一口正在加熱的大鍋,鍋裡冒著熱騰騰的白氣,一陣甜酒的香味撲鼻而來。

“你們日夜堅守在這裡,節日也不能回家,我們老百姓是看在眼裡,記在心頭的。我們也為你們服務一次。”三位群眾停好車後,給值守點的同志們端來熱騰騰的湯圓,“請大家趁熱吃啊,還有多的!”


貴州龍里:“雷鋒精神”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洗馬鎮志願者為值守人員送湯圓

邱克武、陳榮興、陳元林三人都是洗馬鎮哪嗙社區的群眾。元宵節前一晚,他們商量好,特地為堅守防疫點的工作人員送湯圓,表達對抗疫一線的感恩之情。

吃到熱滾滾的湯圓,值班組長鄭傳賢感動地說:“這是我吃得最甜的湯圓!也是最難忘的一個元宵節!”

在疫情期間,谷腳鎮巖後社區的70歲黨員志願者王遠英把家裡800斤大白菜捐給谷腳鎮政府;洗馬鎮平坡村77歲黨員志願者周華珍向縣民政局捐獻2噸蔬菜;醒獅鎮元寶村20餘戶村民自發將蔬菜捐贈給縣城小區,解決居家隔離群眾買菜的燃眉之急。冠山街道奮進社區易地扶貧搬遷戶為街道幹部贈送220個口罩;愛心企業聯合為灣灘河鎮雲霧山村捐贈口罩260個、碘伏消毒液5件、84消毒液5桶及水果、方便麵、防護手套等物資……不勝枚舉志願服務身影,處處彰顯著“德行龍里”的文明品質。


貴州龍里:“雷鋒精神”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灣灘河鎮大學生志願者開展“雙語”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當前,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和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龍里縣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與傳承雷鋒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發揚“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志願服務精神,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全力推進春耕生產和脫貧攻堅工作,讓雷鋒精神在龍里大地上煥發新時代光芒。

( 潘希來 袁鵬 龍毅 龔東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