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50歲以上者是跑步好還是走步好?為了健康,跑量,配速多少合適?

在我們小區50多歲的人,走步者為多數,跑步者為少數,比例為4:1。這說明了多數人對跑步產生疑慮,用我家人的說法是怕傷了膝蓋。我在2OO8年為了健康,開始跑步。2013年又參加了馬拉松比賽,第一次以1小時57分的成績拿下了第一個半馬。家人始終反對我跑步,在2014年被迫仃跑6個月。後來在我的堅持下又恢復了跑步。

很多朋友反對我跑步的理由是年令大了,還是走路比跑步安全。我為此做過試驗,體驗到了走路與跑步的區別。我曾利用一個月時間進行對比,結論是在同樣時間內,跑步比走路效果好六倍。

我以配速10:00走路六公里,用時60分鐘,減重O.2斤,以配速7:OO跑步用時42分鐘,減重0.8斤。以減重數量計算,跑步效率比走步效率高六倍。

我跑步的目的是為了排溼,以減重i作為效率標準是合適的。這證明了我跑步的選擇是正確的。對於減肥為目的者也可適用的。

如何保證跑步安全,不受傷害就是同樣關鍵的向題。資料介紹,跑步本身不但不能造成膝蓋傷害而且還可防止骨質疏鬆,更利於骨骼吸收營養。如何做到呢?

我堅持跑步十年,很注意安全跑步,重來設有傷過一次,腿不疼也不酸,也不太累,三分鐘內就恢復正常。我的原則是慢跑,循序漸進,加強力量訓練,使五

50歲以上者是跑步好還是走步好?為了健康,跑量,配速多少合適?


50歲以上者是跑步好還是走步好?為了健康,跑量,配速多少合適?


50歲以上者是跑步好還是走步好?為了健康,跑量,配速多少合適?

分勁,不主張堅持。

慢跑,就是配速平均保持在6:20以下,大多數保持配速7:20左右,每天跑十公里不超量,第一公里為預熱跑,弟十公里為拉伸跑,配速在8:00左右。周跑為變速跑,週一配速為8:O0,週日為6:20,週中為漸近跑。

循序漸進,跑量配速逐年緩慢增加,十年中每天跑量由2公里增加到10公里不再增加,配速由8:O0增至今年6:20,最高不超6:O0,2O22年(80歲)後不再提速。

加強力量訓練,每天跑步就是力量訓練的一部分,但這是不夠的,還要做俯臥撐,啞鈴操,下蹲。站樁,以彌補力量的不足,沒有力量訓練就有安全保障。

不主張堅持,每天跑步只用五分力,感覺累就休息,跑馬拉松也只用五分力量,累了就休息,去掉堅持二字。

十年跑步體會,跑步比走步好,堅定不移。慢跑好,不求配速好,只求跑得久,循序漸進是個寶,力量訓練少不了,堅持二字要忘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