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文 / 洋松果職場說(個人第77篇文章)

閱 / 總計3100字(閱讀5分鐘)

前幾天寫了一篇B2B有沒有可能規模化增長的文章,有朋友來問能不能有一些更詳細的介紹,正好近期B2B行業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就拿其中的一個重點,展開講講如何正確理解B2B業務的全生命週期。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一、疫情下的B2B遠程辦公,是紅利期到來的標誌嗎?

今年疫情影響了很多公司的辦公模式。

員工自我隔離期間開始進行遠程辦公:日常工作的溝通、跨部門的協作、公司重點的會議、與合作伙伴的工作開展等等。

在這樣的場景下,有很多B2B的業務開始在企業和員工之間嶄露頭角,獲得比以往更加廣泛的傳播和影響力。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以飛書為例,不但開啟了中小企業免費使用3年的暖心活動,也切切實實為很多企業帶來了協作的便利。這樣的例子在很多細分領域也都存在,這些都為整個行業未來長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臺電腦、一部手機,搭配遠程辦公工具,理論上可以解決大部分工作時需要面對的溝通和協作的問題,從生產工具層面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不過在和很多朋友交流的時候,依舊發現:很多人並不太理解遠程辦公的價值,也未能有好的生活習慣來支持這種辦公模式,導致最終大家的效率,並不一定可以獲得很大的提升,只是相當於換了一個地點辦公,幫公司省掉一些水電費而已。

和很多B2B業務類似,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

遠程辦公的B2B業務如果想獲得持續的突破性發展,只靠一兩款工具是沒有辦法解決所有問題的。

尤其是企業合作中如何解決信任的問題、如何適配大家各自的生活習慣、如何避免工具對生活帶來如007工作模式的反向影響。這個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複雜程度,遠大於常規的B2C業務。

雖然在這個時間段有一些紅利,但B2B業務始終是需要穩紮穩打,才能持續發展。這一切都需要B2B企業在互相競爭的同時,能夠聯合起來,去整合行業、賦能服務的企業去一起去面對和解決問題,才有可能最終提升整體生產力。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二、正確理解B2B業務的價值和發展週期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前面介紹了遠程辦公的B2B業務現在的紅利期。也有必須要冷靜下來面對的一些問題。

從用戶全生命週期,看起來從刺激興趣引起關注,到最後的交易和服務體驗,類似於B2C的業務。但實際上B2B業務的整個生命週期,有很多的不同。

同時,B2B業務和產品的實用價值,未來一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這個未來要多久到來,紅利期能持續多久,也需要做好長期的準備。

基於這兩個問題,我們先來理解B2B業務用戶的生命週期。

1、刺激興趣,引起關注:

B2B業務分為2種,一種是有企業已經做過,現在對效率進行了升級。另外一種是全新的業務。

2種業務看起來更容易推廣一些,但除了那些已經有較為普遍認知度的業務,在初期實際上差別不大。都需要通過線下的銷售或線上的市場渠道接觸到用戶,向目標企業的重點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刺激到企業痛點。

2、多位參與者考慮與對比:

在企業對痛點有一些興趣之後,需要不斷的通過渠道觸達企業,促使企業從最初的興趣,進行內部部門的溝通與探討。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研究企業的痛點,提供新的內容,不斷進行1對1,或者1對幾的諮詢服務。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這個過程,除了銷售人員,也需要市場人員、運營人員的投入,利用品牌與內容傳播、體驗優化等內容,減少客戶的顧慮和內部溝通成本。

3、研究與發現飛輪:

因為B2B業務需要多個組織參與溝通和決策,整個時間線也拉的比較長,前兩個過程是需要不斷進行重複和鞏固的。優秀的銷售會在有潛力的目標企業剛成立時,就不斷投入關注和資源,雖然初期回報不大,但幾年之後就可能獲得成百上千倍的增長。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借用現在熱播劇《安家》,徐姑姑賣老洋房的例子。每一套老洋房相當於一個大型B2B產品,因為存在交易潛力的買賣雙方並不多,每一次成交之前都是長期溝通和協作的過程。

4、成功交易:

有了前面的不斷的溝通和推進,才有可能達成交易。

但交易的核心,是能否提供專業的適配企業需求的解決方案。To小企業業務的解決方案一般比較輕簡,大企業的業務就需要更多產品和技術的參與。

比如現在新露頭角的飛書,雖然涉足的不是一個全新的行業,但在用自己的理解,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來做好企業服務。

交易的過程,也需要供需雙方不斷磋商,解決內部和外部的種種問題,才能最終圓滿交易。

5、採購者及使用者服務體驗:

無論對於B2B還是B2C業務,交易不是終結。交易的完成,代表著服務和體驗的開始。

B2B業務沒有潛在的海量客戶,做好拉新的同時,做好老客戶的存量和增量,重要性要更高。

客戶包括了採購的部門以及實際使用產品的部門,在整個使用過程中,服務能否滿足需求,日常響應及不及時,使用反饋如何,以及能否最終為企業帶來了效率提升,都是很重要的服務體驗。

6、忠誠度飛輪:

使用和服務的體驗,代表著下一年客戶會不會繼續簽約,甚至開展更大規模的服務。好的體驗會讓客戶產生更多的信賴,優秀的體驗可以讓客戶建立忠誠。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隨著信賴和忠誠度不斷夯實,口碑的作用會更加明顯,客戶不但會成為更加忠實的用戶,還會主動幫你做宣傳,幫你引入新的成交機會。

這樣的結果,才是代表著對整個業務上下游的認可。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三、關注全生命週期,輔助業務制定更加穩定的增長模式

前面介紹了一個典型的用戶全生命週期旅程,因為B2B業務的客戶會進行比較精細的劃分,未必所有的客戶都需要按照這樣的模式去重度參與,也需要定製不同的解決方案,來服務不同的客戶。

眾多B2B在線類業務和工具,取得了比往年多出很多的關注度,但要得到企業的認可,一定是可以幫助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這裡的成本不只是公司的顯性成本,還有如學習成本等隱性成本。

從各部門的協作、從幾個重點的角色、容易陷入的誤區,來理解全生命週期。

1、不同類別的目標企業,提供不同的產品和營銷解決方案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B2B業務都會有主攻的行業和領域,如果目標企業都是頭部大客戶,那需要銷售去攻城略地。如果覆蓋了中型企業,需要銷售+線上通力合作。如果重點是小企業甚至小微企業,那線上的營銷和傳播尤為重要。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也就是老生常談的LG和ABM增長模式。

企業需要針對不同客戶的解決方案,制定不同的增長方案。通過線上和大量砸錢帶動大客戶增長,或者依靠幾萬名銷售進行小微企業挖掘,這樣的增長方案未必對所有企業都合適。

不從客戶數量,從交易規模上看,核心交易一定是需要銷售去攻克的,其他市場、運營、產品部門要做好輔助工作。

2、各部門要能夠向前看向後看,關注所在部門目標的同時關注整個業務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從全生命週期的角度,來理解業務,看起來比較簡單。但實際上各個企業之間的,尤其是核心的銷售、技術、產品、運營、市場這幾個部門,很容易因為對於整個生命週期的理解不一致,對整個業務帶來壞的影響。

銷售努力跟進客戶達成交易,產品和技術努力解決Bug、根據需求開發更好的解決方案,運營優化企業服務過程中的體驗、提升效率,市場做好對外的傳播,做好拉新、擴大影響力和認知度。

大家都有著各自最本職和最專業的領域,也都有各自的OKR,但未必能夠對最終的目標達成一致。比如為了關注體驗,就有可能犧牲銷售成交的機會。比如市場做了很多傳播和拉新,但銷售可能發現帶來的Leads質量並不高,等等。

這要求各個部門在各司其職的同時,能夠向生命週期的前面和後面更多一些瞭解和關注。這其實也對各個部門的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做好B2B增長,需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對於B2B業務,因為整個流程很長。如果內部損耗過大,會嚴重影響客戶的成交。除了上一部分介紹的各部門之間協作要更加緊密和高效之外,更需要大家可以理解各自的工作目標,以及可以獲取到的資源支持。

以市場(營銷)部門為例,銷售有可能通過一己之力成交一些客戶。但如果想更高效的增長,離不開市場部門提供的數字營銷渠道、內容(案例和白皮書)、官網、品牌傳播的支持。

同時市場部門也不是可以最終達成交易的鑰匙,一定是多個部門協力達成的效果。

這裡面沒有標準的解決方案,對於企業,對於各部門都有一段要去不斷探索的路。

ToB不易,且探索且珍惜。

疫情下的B2B何去何從?先從理解用戶全生命週期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