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今年冷空氣特別活躍,想起了古人說的一句話:"六月六日帶寒衣",怎麼解釋這句話呢?

銀都銀坊


今年的氣候確實在玩,剛剛在昨天,甘肅地區又下起了大雪。而且這是五月份入夏以來第三場雪了!農民朋友們不得不拼盡全力,保護瓜果蔬菜,保護農作物。

即使在我們這裡,別看這幾天是高溫乾旱,剛剛五月入夏的時候,本來五一假期溫度一度達到了32度,可是有榆社縣的一個鄉卻下起了冰雹,溫度也降到了零度以下,一霎那全鄉的梨樹蘋果樹全部被打成了光桿兒。



按照氣象專家的說法,這些都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應。今年不少地方都出現災害性天氣,南方不少地區連續多天陰雨天氣,有的地方連續高溫乾旱,有的地方下起了夏天雪!氣溫驟熱又驟冷,一天之間就過完了一年四季!這一次的厄爾尼諾現象從去年冬天就開始了,預計會一直持續到今年冬天。

有句古話“六月六帶寒衣”,6月6日就是芒種節氣了,說的是即使到了到了芒種、夏至這樣的盛夏日子, 出門的時候也要帶好防寒的衣服,這是老百姓“熱不忘帶衣,飽不忘帶食”經驗的拓展。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老天的臉說變就變,說明從古到今都有許多這樣的反覆!說明厄爾尼諾現象自古就有,重要的是人們思想上要做好隨時準備,防範災害性天氣!

靠天吃飯是農業社會的顯著特點,如今社會發展,科技發達了,農業的抗災能力也增強了,但天氣的變幻莫測,依然是人力不可抗拒的!

你認為呢?


村姑說村事


這句話應該是六月六日曬寒衣吧。

關於六月六日節日的說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就叫做洗曬節,許多人都會在這一天曬寒衣。六月的天氣已經非常悶熱,加上正值夏季多雨時節,氣候溼潤,東西很容易發黴變壞。

所以從古代開始的這一天,無論是皇宮還是民間,城鎮或者鄉間,都有洗浴和曬東西的習俗。民間就有諺語:“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等。這個“紅綠”指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衣裳。

此外,六月六日那天,很多居民都會翻箱倒櫃,拿出衣物,鞋帽,被褥來晾曬。因此,六月六日也被成為“曬衣節”或者“曬伏”。


文學品讀


以前的天氣不像如今反常,廣州一般相對要比北方天氣熱得早,所以天氣諺語也打了一個月的提前量,廣東人是這樣講的。未吃五月粽,寒衣唔敢入籠(籠指大木籠,舊日收藏冬天棉被冬衣用的大木箱〉。

在端午前,我試過有兩年,要出外勤,早出晚歸,見近日天氣已很熱,早上出門時只穿了件涼快的薄薄的長袖衣,另一年還只穿了短袖,誰知老天爺一下把臉沉下來,越晏越冷,氣溫驟降到少見的攝氏9度,一起去的人個個都中招。遇到了這兩次一天之內氣溫大上大落,以後在這個時段只要是早出晚歸的就多提防點,不要怕麻煩,有備無患隨身帶多件薄外套。


小笙常談


六月六,五月五!農曆五月五,祖輩們視之為春夏分界日,這些傳統的注重季節變化的防患保險意識,非常值得學習!

現在天氣預報很是高清精細,但古人的大季節意識,還是有作用的。比如:家庭有條理清舍和添加。都以季節為分界,比較有效地防患疾病和保護健康。

現代人的健康水平有較高的起點,季節上的各種各樣的穿著都有,有的廣州人一年四季短袖,但季節觀念必須有,夏防蒸發多喝多飲,少些結石毛病。生活方式決定人的健康程度。適應季節變化更需要提升自身的理解和科學的準備。廣州在迎接夏天的高溫和細菌挑戰上,都在高度警戒中。


閒適人家


“六月六曬寒衣”也稱為“六月六龍曬衣”。

在民間有些地方還把這天當做節日來過,如“曬龍節”、“曬紅綠”、“曬書節”等。



農曆六月六是夏季裡最熱的時間段,剛過長江中下游的梅雨季節,大伏天,太陽最火辣,人在炙熱的太陽底下曬幾分鐘就受不了,人們認為在這一天曬衣物可以防黴防蟲。

有關“六月六”的民風習俗有很多,它的由來也頗具神話色彩。 “六月六龍曬衣”這句俗語還跟另一句俗語“你不借我磨刀雨,我不准你龍曬衣”有聯繫。



相傳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是關老爺磨刀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關羽斬貂蟬的日子,其前後時節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日子,這一天,老天爺也要下幾滴雨為關帝磨刀斬貂蟬之用。

根據古時民間生活的經驗總結,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三如果天降大雨,那麼,六月初六一定是晴天。傳說老龍王會在這一天曬衣服,民間也會跟著龍王在這一天曬衣物,以求風調雨順。

這些傳說後來成為老百姓觀察天氣,安排農事活動的一個重要標誌。



“六月六”的民俗在很多地方都不盡相同,且已經慢慢被遺忘消逝,但作為一種地方的傳統習俗,仍留在一些鄉村老人們的記憶中,並代代相傳。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和我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