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自己周圍買了新能源汽車的人都不想換回燃油車了?

銳動泉水


之前我有臺帝豪,主要是上下班代步,6年之中就跑了一次來回600多公里的長途,17年給我愛人買臺新能源汽車,續航150公里,後來自己加組電池可以開270公里。去年六月我把油車賣了,自己也買臺150公里的新能源汽車,兩臺車加一起10萬塊錢吧。兩臺車加一起開4萬多公里了,總體來說,挺好的。目前電池沒有衰減,保養也便宜,購置稅車船稅全無。家裡和單位都能充電,摺合百公里電費7塊錢,之前油車50塊錢吧百公里。有人說你這車不能長途,還真沒有長途,自駕遊也不去,旅遊跟團就挺好。續航什麼的,夠用就行了,每天上下班30多公里,可以了。而且這車說150公里,春夏秋可以開出180公里甚至還多。這車準備開個6 7年就換了。油車也是這個年頭吧。沒有開一輩子的。我是不會再換油車了,每次加油都是真心疼啊😂😂我認為新能源汽車是趨勢,有人認為油車繼續趨勢,見仁見智吧,不要強求別人按你的想法來。有的人就覺得油車好,加油不差錢,那就繼續開油車好了。像我這樣的工薪階層賺錢不易,還貸壓力山大,不出去自駕游到處浪,新能源汽車就很合適。


秋風真不掃落葉


哈哈哈,還有人吹電動跑長途,東部地區我不說,那邊設施可以,你來西部地區玩玩,川進青出怎麼充電,那曲出來到格爾木,八百多公里,中間充電樁就別想,沱沱河經常都加不上油更別說充電樁,只能用民用電,海拔四五千多逗留幾個小時都是恐怖的……然後青海環線,川西環線,新疆,甘肅這些地方充電都不可能有那麼方便有樁子,哪怕就是樁子多,那麼車多的情況下,排隊絕對不是一兩個小時的事,一個高速服務區頂多50個樁子,對於節假日,排隊排到吐差不多,所以電動僅是個發達地區,配套齊全的情況跑長途,想自由的全國自駕遊,雖說並非不可能,但絕對的痛苦……

電動車就老老實實的500公里內買菜吧,詩與遠方並不適合電動


Frank牛蛙


因為用過真香呀。。。

我買過三臺油車,三臺電動車。。

從15年買了第一臺EV160開始,我就基本放棄了油車。現在由於需要拖掛房車我在考慮買皮卡。

而隨著續航里程的提升,到現在我買了第三臺MODEL3。

一、電動車的加速性是油車很難比的,當然一定要拿一兩百萬的車來比我也無語。

二、關於電動車不好的人,我發現大多數都沒開過新能源車,光靠想象就能給新能源車想出一堆問題。

三、充電並沒有大家想的難,在很地方有人,但不一定有加油站,這時油車可能會出問題,但在中國,有人的地方一定有電,有電就一定能給車充電。像北上廣深這樣的地方,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可以滿足兩公里內都有充電樁。而三線和以下城市,車位安裝充電樁的條件容易滿足,充電就更不是問題了。

四、使用成本真的低,平均下來我開車成本0.07元/公里,對比油車隨便十倍的差異,按一年開4萬計,一年隨便就節省三萬多,十年就三十多萬。。。

五、保養成本低,由於沒有油路,保養就是換個空調濾芯什麼的,MODEL3還有指導客戶更換視頻,基本上一百多買一個自己就能解決了,而且兩萬公里才保養。。


happy特斯拉


14年買的純電,至今5年多了,電瓶衰減不到10%,行駛總里程15萬公里,純電操控性好,加速快,提速超車秒殺99%以上的油車。維護保養費用低,15萬公里的保養費用沒超過1萬5。專用充電樁充電免費,1度電平均行駛5km。如果純電實際行駛里程能達到600到800公里,估計真沒油車多少事了。


手機用戶路人甲乙


18年的新能源汽車主,說實在的,其實看個人用車習慣,新能源車和油車相比,各有利弊,只要看每個人每個家庭合不合適。新能源車如果主要在市內通勤,上下班,家裡有車位充電方便或者200公里內短途旅行,我個人覺得新能源車好,在市區開新能源車比較舒服,車內安靜,加速快,味道輕,經濟。我18年換的新能源車,品牌福汽雲度,主要上下班,距離在40公里,還有幾次的上高速200,現在已經快25000了,總覺得作為大部分上下班用車還是可以的,我家樓下有充電站,單位也有國網充電站,就直接當作停車場停車了,目前車況良好,續航沒衰減,工況續航361,平時上下吧可以開到410左右,冬天氣溫低有30公里的誤差,上高速差不多有20公里的誤差,1萬里作過一次保養。總的來說,新能源汽車的適應人群主要看自己,知道新能源汽車的利與弊在去選擇它。



子非此魚00


用上電動車確實不太願意再用燃油車了。我是用北京汽油牌兒指標買的電動車,而且是不到5萬塊錢的兩座電動車。現在用了半年,除了充電有點費勁,別的都還挺好。提速快、安靜、沒味兒、好停車、好鑽縫兒,平時基本上就一個人開,而且在北京五環以內,也不會出現里程焦慮。標稱250公里,今年冬天實際里程160公里左右。充一次電30塊錢左右,需要10個小時。有兩個缺點:一是安全性差,二是不好找充電樁。 第1個缺點本來就是悖論,無法解決。如果北京市能把充電樁問題解決好那,電車對我而言就完美了。至於絕大部分人說到的電池問題,作為一個買菜車完全不存在。天天跑長途、家裡人口多或者在意電池的人還是不買為好。



尹老師說


電動車當下普及的阻力如下:

1.因電子系統造假成本低於檢驗成本,換句話說影響檢驗只需要改下模塊數據,但收益巨大。檢測出問題難度很大但收費不高,至少遠沒有造假的收益高。所以電動車二手車價格低。

2.機動車如果使用得當,平均壽命是遠超十年的。但電動車6-8年就需要更換電池組,而電池組往往佔車價的60%甚至更高。這也就是現在大家笑稱的省再多也得吐出來。這時有人可能要說有車企保修8年或30萬公里電池組。這裡是修,不是換。而且是按照國內虛高的續航基礎上保7-8成的續航。實際使用中不低於出廠續航的5-6成是很難達到保修標準的。而且這也最多能撐到第八年,到時汽油車還能剩車價的40%左右,但電動車肯定值不了60%的電池錢,也就是說8年殘值接近0。

3.更新換代快,淘汰快。想想北汽第一批北京電動出租車。。。

4.北方氣溫低時續航低充電慢,空調不捨的開。

5.真心上不了高速。。。。200多公里是個坎,而大部分地級市之間的距離大於300公里,也就是說電動車基本告別高速路。

6.再牛逼如特斯拉的快充,30分鐘充到80%跑200多公里。但汽油車2-3分鐘加滿又能跑600-1000公里。而且加油站在幾年內還是要比快充站多百倍不止。

7.道路救援難度高,除了換輪胎,拋錨了基本沒有維修工有能力在路上給修好,因為很難在近處找到配件。

8.智能化和技術普及的初期,機械結構往往更可靠。。。我不會擔心我的汽油車有一天染上熊貓燒香。而且電子錶,電腦,電話等等初期並不一定比機械方式好用,也許電動車是趨勢,但誰敢說眼前就很成熟?



可白說了


沒車之前經常想,要買什麼車。選擇好久,碰上廣州開四停四,果斷選擇純電汽車,結果,後悔了。後悔為什麼不早點買,首先,使用真的好爽,一踩踏板,馬上有響應。而且保養只需要100 多元,已經使用了快2年,中間沒有所說的電池損耗。說實在的,如果你不是經常去公幹旅遊,開車是代步的,南方使用電動車真的太適合了。


Ying133432446


這個問題很搞笑

一,買電動車要有充電的條件。

上圖是特斯拉拋錨

二,哪怕充電只要兩個小時,都是不能忍受的缺陷,上次回老家,高速服務區就碰到開電車在服務區充電的老鄉,離家一百二十公里,我都回半小時了,他還在充電。幾十萬的傢伙,沒有給他的主人帶來榮耀,反而丟了臉面。

三,同事只有一個買電車的,已經換燃油大越野了。

四,路上經常看到電車拋錨,一般都是滴滴。速銳,e6等。

這可是要命啊,這東西不是加點油就走的,必須充電樁。

五,這個帖子充斥著電動水軍,題主的目的達到了。


逆山野


我是燃油車和新能源都有,個別說因為沒指標才買電動車的人你可以剎閉了。

我這個是油電混合的,主要是價格便宜,不到20萬就能享受到暢快淋漓的加速感受,經濟性放一邊不提了,我用純電也跑過的,關鍵純電的平順性,舒適性 靜謐性 可控性是傳統燃油車沒法比的,管你是AT DCT CVT, 四缸六缸大八缸,根本沒法跟電動車去比的。邊都碰不上,我也總算知道了特斯拉是個好東西了。這個東西都有優缺點,所以一樣一輛不糾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