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老舍先生一生中的最後一部小說《正紅旗下》,他把一生寫進了這裡

老舍先生一生中的最後一部小說《正紅旗下》,他把一生寫進了這裡

《正紅旗下》是老舍先生一生中的最後一部小說,是其未完成的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創作於1952年,亦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說手稿共十一章,一百六十四頁。四年後,這部作品隨著老舍的人生,戛然而止。


老舍先生一生中的最後一部小說《正紅旗下》,他把一生寫進了這裡

△老舍手稿


老舍隸屬“滿洲八旗”的“正紅旗”,這部自傳體長篇小說故以此命名。《正紅旗下》中的“正”字讀音可能不少人會讀錯,誤讀成第四聲。其實,這個“正”字應該讀第三聲。


1962年,老舍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他正在創作《正紅旗下》,寫這部小說寫得很慢很慢,一天只能寫幾百字,每個標點符號都要想很久。這部包含老舍家國情懷的自傳體小說雖然最終沒有寫完,但仍是一部偉大的恢弘劇作,體現出了極高的藝術價值。


老舍先生一生中的最後一部小說《正紅旗下》,他把一生寫進了這裡

△老舍手稿


《正紅旗下》於2000年首次被改編為話劇,2020年是它首演20週年紀念,屆時,這部經典話劇將於今年春節後迴歸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正紅旗下》

Beneath the Red Banner

老舍先生一生中的最後一部小說《正紅旗下》,他把一生寫進了這裡


故事梗概


見證歷史 心懷家國

1899年,光緒二十四年臘月,一個嬰孩呱呱落地,他就是這個大清王朝殘燈末廟屈辱歷史的見證人老舍先生。


清朝末年,社會動盪,民風腐化,旗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窘迫。庚子年間,隨著義和團的到來,老北京順民們看似平靜的生活陡起波瀾,而此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更讓老百姓百思不解、顏面掃地,官軍和團民圍攻東交民巷,旗兵們盡了職責,報國寺的老方丈也帶著滿腔的怨恨走進了熊熊烈火……面對這破碎的河山、殘存的家園,經受了劫掠的老北京只能將這段落歷史永遠地銘記在心。


老舍先生一生中的最後一部小說《正紅旗下》,他把一生寫進了這裡

△排練現場


隨著老舍先生的筆呈現在舞臺上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溫和老實的父親、勤儉樸實的母親、尖刻自大的姑母、吃喝玩樂的大姐夫、蠻橫無理的大姐婆婆、無過是福的正翁、聰明能幹的福海二哥、奸滑鑽營的多老大、性格直率的多老二、正直善良的老王掌櫃,倔強耿直的王十成、養尊處優的定大爺、逍遙自在的博勝之、能說會道的索老四、身殘“志堅”的查老二、妄自尊大的牛牧師……一朝子民,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都活得有滋有味無憂無慮,可當他們賴以支柱的大清王朝搖搖欲墜破碎飄零時,他們的命運就同樣不濟了。


所有的一切,都在老舍的心裡,可是未能完成《正紅旗下》卻成了老舍一生最大的遺憾......


重見經典


開臺大戲 良心重製

老舍先生一生中的最後一部小說《正紅旗下》,他把一生寫進了這裡

“《正紅旗下》首演於2000年,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話劇大廈的開臺大戲。20年過去了,這部戲將在2020年上話成立25週年之際上演,很有意義。無論從演員還是舞美、服化等臺前幕後各方面來說,這個戲是可以體現我們上話整體實力的作品,我希望並且相信2020年的《正紅旗下》將會有很好的舞臺呈現。”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總監製田水

老舍先生一生中的最後一部小說《正紅旗下》,他把一生寫進了這裡

“當年《正紅旗下》劇組經歷過太多的酸甜苦辣,這次,我希望不留遺憾地把這個戲呈現在舞臺上。”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正紅旗下》導演周小倩


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一部闊別舞臺十六年的經典話劇,一個久違了的劇組,《正紅旗下》正式建組了。


老舍先生一生中的最後一部小說《正紅旗下》,他把一生寫進了這裡

△排練現場


《正紅旗下》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2000年話劇大廈落成之開臺大戲;之後於2001年內演出四輪,同年榮獲第十四屆“中國曹禺戲劇獎”劇本獎;2002年榮獲第五屆“上海文學藝術優秀劇目獎”、第二屆“老舍文學獎”優秀戲劇劇本獎;2003年赴臺北演出;2004年作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赴京展演劇目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都劇場演出。


老舍先生一生中的最後一部小說《正紅旗下》,他把一生寫進了這裡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人文之光演出季

話劇《正紅旗下》


演出時間:2020年2月18日-3月1日 19:30

(週一無演出,週日僅14:00下午場)

演出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

(徐彙區安福路288號一樓)



更多精彩視頻及文章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