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新理論:黑猩猩可以發出元音,證明人類語言源自2700萬年前

聲音不會變成化石,語言也不是。

語言是系統的,由字、詞、句子和語法組成,通過人發出的聲音傳遞給其他人。即使人類發展出書寫系統,這也只是代表了功能性語言的成熟,而不是發展語言的第一步。

因此,如果您像語言學家那樣相信語言是人類與其他聰明動物之間的基礎區別,那麼我們如何研究它在祖先中的出現?

新理論:黑猩猩可以發出元音,證明人類語言源自2700萬年前

令人高興的是,研究人員確實對語言(單詞,句子和語法)以及說話(活著的人中將語言傳遞到下一個人的耳朵的聲音)瞭解很多。因此,我們應該能夠將語言與不太複雜的動物交流進行比較。

研究人員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猿猴如何用嘴巴和喉嚨發出語音中的元音?人類的口頭語言是一串複雜的音節、輔音附加在音節的核心元音上,因此掌握元音是語音出現的關鍵。研究人員相信,多學科結合的研究結果將語言發展這一關鍵步驟的日期推進到了2700萬年前。

說話的聲音

比如我們說“but”。不是“bet”,“bat”,“buyd”,“boot”。

單詞的開頭和結尾都相同。是元音之間的差異使它們在語音中保持鮮明的區別。

現在放下輔音,說元音。您會聽到不同的元音具有獨特的音質。您還可以感覺到它們需要下巴、舌頭和嘴唇的不同特徵位置。

因此,聲道的結構(喉部共鳴管和嘴巴,從聲帶到嘴唇)決定了聲音。反過來,這意味著聲音會攜帶有關構成它的聲道配置的信息。這種關係是理解語音科學的核心。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研究並開發瞭解剖和聲學建模技術,語音科學家通常可以對聲道進行建模並計算將產生的聲音,或者以其他方式運行,分析聲音以計算出聲道的形狀。

因此,對一些靈長類動物的聲道進行建模,記錄一些語音,您就會知道人類語言是如何進化的嗎?抱歉,沒有那麼快。

現代人體解剖學是獨特的

如果將人的聲帶與其他靈長類動物進行比較,會有很大的不同。以狒狒為例。

新理論:黑猩猩可以發出元音,證明人類語言源自2700萬年前

狒狒的聲帶與人的聲帶具有相同的組成部分(包括以綠色圈出的喉頭),但比例不同。認知心理學實驗室(CNRS和Aix-Marseille University)和GIPSA實驗室(CNRS & University Grenoble-Alpes),CC BY-ND

從狒狒的喉嚨和聲帶(高且接近下巴線)開始,穿過僅幾步之遙稱為咽部的腔,然後離開水平的口腔需要很長一段距離。相比之下,對於成年男性而言,它位於咽部上方的距離與從唇部伸出的距離一樣遠。同樣,狒狒的舌頭又長又扁平,而人的舌頭卻很短,然後彎曲到喉嚨。

因此,在進化過程中,人類喉部在我們的喉嚨中向下方移動,打開了比其他靈長類動物更大的咽腔。

大約50年前,研究人員抓住了這一觀察結果,提出了所謂的元音產生的喉部下降(laryngeal descent)理論。在一項關鍵研究中,研究人員從獼猴的石膏模型中開發了一個模型。他們操縱了一隻麻醉過的獼猴的嘴,以瞭解聲道形狀可以變化多少,並將這些值輸入到他們的模型中。最後,他們計算出特定配置產生的元音。這是一項功能強大且具有開創性的研究,至今仍被技術更新複製。

那麼他們發現了什麼呢?

他們聽到了schwa(在“but”一詞中聽到的元音)和一些非常接近的聲音。沒有多個元音的區別足以使人類語言中的單詞分開。他們將其歸因於缺乏像人的低喉和大咽腔。

隨著理論的發展,它聲稱要產生完整的人類元音庫,需要一個具有大約相同長的口腔和咽腔的聲道。這種情況僅在大約20萬年前的解剖學上現代人類的到來中發生,並且只有現代人類中的成年人出現,因為嬰兒出生時的高喉頭位置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該理論似乎解釋了兩種現象。首先,從1930年代開始,一些(失敗的)實驗在人們的家中飼養了黑猩猩,以試圖鼓勵類似人的行為,特別是語言和講話。如果人類元音需要喉部下降,而語言又需要元音,那麼黑猩猩就永遠不會說話。

新理論:黑猩猩可以發出元音,證明人類語言源自2700萬年前

其次,似乎只有在解剖學上現代的人類及其後裔出現之後,才開始出現“現代”人類行為的考古證據,例如珠寶、墓葬、洞穴壁畫、農業和定居。這個想法是語言提供了更多的合作,使這些行為成為可能。

用新證據重新思考理論

因此,如果喉部下降理論說孩子和猿猴以及我們較早的人類祖先不能產生對比的元音,而僅僅是schwa,那麼是什麼解釋了例如Jane Goodall關於黑猩猩發聲中明顯對比的元音質量的觀察?

黑猩猩在尖叫聲最大化之前在元音之間切換。

但是,這種證據並不是喉部下降觀念的終結。為了使科學家們達成共識,特別是放棄長期存在的有用理論,我們需要一致的證據,而不僅僅是軼事或傳聞。

Louis-JeanBoë花費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才根據喉部下降理論對這一案子進行了整理。跨學科團隊的工作涉及發音和聲學建模、兒童語言研究、古生物學、靈長類動物等。

關鍵步驟之一是對狒狒“元音空間”的研究。人們記錄了1300多個狒狒的聲音,並分析了其類似元音的部分。結果表明,某些語音的元音質量與已知的人類元音相當。

新理論:黑猩猩可以發出元音,證明人類語言源自2700萬年前

比較某些狒狒的語音(橙色橢圓形)和美式英語的選定元音的示意圖,其中的語音符號/ i æ ɑ ɔ u /代表beat, bat, bot, bought, boot中的元音。 Louis-JeanBoë,GIPSA實驗室(CNRS & University Grenoble-Alpes),CC BY-ND

最新的文章對整個案例進行了介紹,相信它最終使研究人員從語音、語言學、靈長類動物學和人類進化中擺脫了喉部下降理論,這在當時是一大進步,但事實證明它是錯誤的,並且已經過時了。

動物的語言和講話?

人類語言要求的詞彙表可以是具體的(“我的左手拇指”),抽象的(“愛”,“正義”),其他地方或其他(“林肯的鬍鬚”)甚至虛構的詞彙(“甘道夫的鬍鬚”),所有這些詞彙都可以根據需要放入具有內部分層語法的句子中。例如,“黑狗”和“印花布貓”無論“X追逐Y”還是“Y被X追逐”都保持相同的順序,其含義保持不變,但句子的組織卻相反。

只有人類擁有完整的語言,關於任何靈長類動物或其他動物,或者我們現已滅絕的祖先,是否具有語言的關鍵要素的爭論也很活躍。一種流行的情況是,大約20萬年前,理解語法層次結構的能力導致現代人類的物種形成事件。

另一方面,語言是關於通過空氣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的聲音。這就要求聲音的對比度足以使單詞保持鮮明。口語語言在元音和輔音中都使用對比,將對比音組織為以元音為核心的音節。

猿猴可以產生相對的元音質感,因此可以“交談”。從這種嚴格但具體的意義上講,講話的開端不是20萬年前,而是大約2700萬年前,這是我們最後一個祖先與狒狒和獼猴這樣的舊世界猴子分開時間。這比我們現代人類形式的語言出現要早100倍以上。

研究人員有很多工作要做,以弄清楚自那時以來語音是如何演變的,以及語言最終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