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冷槍冷炮殺敵,狙殺214名美軍,志願軍戰士創造戰史最高紀錄

在上甘嶺戰役進行前後,志願軍的神槍手們給“聯合國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打擊和人員損失。

志願軍給狙擊活動起了個極富中國特色的名字:“冷槍冷炮殺敵運動。”

冷槍冷炮殺敵,狙殺214名美軍,志願軍戰士創造戰史最高紀錄

狙擊手在世界戰史上早已有之,但在朝鮮戰爭之前,各國軍隊都只將少數狙擊兵進行的這種獵殺行動作為一種戰術補充,像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這樣,將其作為一種群眾性的、帶某種戰略色彩的大規模狙殺運動,是世界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這種爭取戰略主動權的狙殺行動一直活躍到整個戰爭結束。

1952年5月間,坑道工事的形成為狙擊活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有了堅固的工事,狙擊兵們就不怕敵軍炮火報復了。志願軍那些槍法精準的射手們早就對那些猖狂之極的“聯合國軍”士兵在陣地上的肆意妄為忍無可忍了。

那時,第40軍接替第64軍陣地,擔任第一線防務,駐守黃雞山前沿的第355團第9連有個副連長叫徐世禎,看見陣地前的英國兵肆無忌憚的招搖,實在咽不下口氣,決定犯回“不隨意開槍”的紀律出口惡氣,結果一天下來打中7名英軍大兵。

很快,這種機動靈活的狙擊活動在全部隊推廣開來。從未受過專業狙擊訓練的志願軍戰士,在老射手們的帶領下,邊打邊摸索,怎麼測距,怎麼定標尺,怎麼算提前量,怎麼打上山的,怎麼打下山的,夜間射擊有些什麼要領……不知不覺地打出了許多狙擊高手。

據第12軍統計,從7月下旬到10月底,第12軍全軍狙擊殲敵2506名,消耗步槍子彈5843發,狙擊手傷亡11名,對100米內目標射擊命中率普遍達到80%。

冷槍冷炮殺敵,狙殺214名美軍,志願軍戰士創造戰史最高紀錄

戰線上頓時槍聲四起。沒有幾天,“聯合國軍”的士兵們就被打蒙了。他們在陣地上只要一露頭,就得吃上一顆不知從哪兒射來的要命子彈,甚至是一顆尖嘯著落下的炮彈。以前“聯合國軍”從不大修工事,靠坦克擋著就行了,現在可不敢那樣幹了。

美國兵、英國兵、南朝鮮兵紛紛咒罵著挖開了工事。挖了工事也不管用,總得離開工事吃飯喝水、拉屎撒尿吧?只要一出工事就性命難保!個把月後,“聯合國軍”的前線士兵們晝間活動全線受制,連吃飯喝水都發生困難,屎尿都只敢拉在空罐頭盒裡往工事外扔。這是當時朝鮮戰場上的一大奇觀。

“聯合國軍”士兵們惶惶不可終日,士氣降到朝鮮戰爭中的新冰點,而對面志願軍陣地上無數的狙擊英雄們則揚眉吐氣,爭相立功。


冷槍冷炮殺敵,狙殺214名美軍,志願軍戰士創造戰史最高紀錄

在上甘嶺戰役進行前,第15軍第135團將537.7高地陣地打成了一個響徹世界狙擊作戰史的名字。

第135團剛上陣地時,對面的美第7師天天都是其樂融融的野餐會,摔跤競賽,甚至還有裸體日光浴……一個名叫陳鳳樓的新兵一氣之下,一槍就將一個正在做裸體日光浴的美兵打得腦袋開花。這下第15軍的士兵們彷彿運動員聽到發令槍,紛紛幹開了。

第15軍駐守上甘嶺537.7高地的第135團第1連兩個月冷槍殺敵幾百多,美國人被打得實在受不了,只好讓南朝鮮第2師換防當替死鬼。換防時,美國大兵哆哆嗦嗦告訴南朝鮮士兵:“對面那座山是座‘狙擊兵嶺’,隨時都可能沒命!”果然,南朝鮮第2師僅僅接防幾天就吃盡了苦頭,他們將對面的山頭稱為“狙擊稜線”。

後來據統計,第135團9個月冷槍殲敵上千,幾乎把當面南朝鮮一個整編滿員的聯隊(團)打成半殘,不得不換上一支新部隊替守。他們打出的“狙擊兵嶺”和“狙擊稜線”是朝鮮戰爭中最響亮的幾個地名之一。

這一仗打出了震撼世界戰爭史的狙擊戰例。同期第15軍全軍殲敵19921人,其中40% 以上是冷槍造成的,而自己全軍傷亡只有35人。秦基偉看到傷亡報表,高興得合不攏嘴。

冷槍冷炮殺敵,狙殺214名美軍,志願軍戰士創造戰史最高紀錄

在狙擊活動最頻繁的1952年4月至8月,志願軍狙擊殲敵數竟達1.3萬多人,打冷槍已成了志願軍最喜歡的群眾性體育活動,老戰士打,新戰士打,連炊事員都改行當了狙擊手。

第68軍第204師有個叫龐子龍的炊事員,原本是給狙擊手送飯,看人家打得痛快很是眼熱,忍不住說:“我也來打兩槍試試。”結果一打就收不了手,3個月內一人冷槍斃敵54名。

為了總結狙擊戰術,一位名叫蔣中清的戰士甚至還編起了快板:

“打冷槍,要提倡,這個戰術真正叫吃香;代價小,勝利大,這是敵人致命傷!射手找好隱蔽位置,射擊之前先把子彈裝;注意敵人活動眼看四方,發現情況沉住氣不要發慌;先瞄好準到有效射程再放槍,一槍撂倒一個,兩槍撂倒他一雙;你也打,我也打,打得鬼子暈頭轉向,為了世界和平堅決把侵略者消滅光!”

不但打冷槍,還打冷炮。志願軍一些神炮手不甘落在步兵老大哥後面,扛著一些輕炮上了山,進行“遊動炮”射擊。這些炮手們滿山轉悠,打一炮換一個地方,7個月殲滅了上千敵軍。

一個名叫彭良義的19歲迫擊炮手用86發迫擊炮彈殲敵121名。不僅如此,還用盡心思引逗敵軍炮兵還擊,消耗敵人軍火。82迫擊炮狙擊手唐鴻章曾經打死打傷敵人100多名,他將當面的敵工事、掩體的距離方位寫在木牌上,只要敵人一露頭,炮彈就像長了眼睛一樣在敵人身邊開花。他把這稱作“閒時準備忙時用”。

冷槍冷炮殺敵,狙殺214名美軍,志願軍戰士創造戰史最高紀錄

“冷槍冷炮運動”和擠陣地活動,使志願軍徹底控制了僵持階段的戰場主動權,“聯合國軍”士氣已低落到極點。一個投誠南朝鮮兵交代:“我是新兵,老兵告訴我,沒事就乖乖蹲在工事裡,別到外面亂跑,志願軍的冷槍厲害,說打你的頭就不會打在你脖子上!”

一次夜襲中,志願軍一個小分隊很輕鬆地奪下了美軍一個地堡。一個美國兵的表現極其古怪,他是這個地堡中唯一正在值勤的哨兵,卻把槍架在地堡頂上,扳機上拴根繩子拉在手上,不時扯動一下發射幾顆子彈,頭卻埋得低低的。

這個地堡當然是被一鍋端了,當志願軍戰士問這個美國哨兵為什麼不觀察外面時,他答道:“不敢抬頭……”

第24軍則打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狙擊英雄”。

上甘嶺戰役剛結束,第24軍剛從國內開上來接手第15軍的五聖山一線陣地。敵人那邊也是剛換防,上來的美國大兵們不太知道志願軍狙擊兵的厲害,仍然大搖大擺地修工事,三五成群地四仰八叉躺地下曬太陽,瘋狂地唱歌跳舞。

有“皮老虎”之稱的軍長皮定鈞一連瞅了幾天,最後發了狠:“老子要關他的禁閉!”

第24軍的冷槍戰很快就打得熱熱鬧鬧了。一個多月後,第214團報上來,說第8連有個戰士張桃芳,用247發子彈,擊中71個敵人。連裡的幹部發現張桃芳是一名可造之才,立刻選送他到團裡舉辦的射擊訓練班深造。在訓練班中,他與其他狙擊手們相互交流體會,經驗和技術又進一步。

訓練班結束,團長親自考核射手們的槍法。輪到張桃芳時,他沒有打靶子,卻5槍打落4只飛鳥,讓所有人嘖嘖稱奇。

冷槍冷炮殺敵,狙殺214名美軍,志願軍戰士創造戰史最高紀錄

事蹟傳開後,第24軍人人都學張桃芳,全軍堅守陣地5個多月,大仗沒撈著打,冷槍冷炮沒少殲敵。據統計,張桃芳用一杆沒帶瞄準鏡的蘇制莫辛·納幹步槍,打了3個月的狙擊,斃敵214人,譜寫了現代戰爭史上狙擊敵人的最高紀錄,成為志願軍中名副其實的“狙擊之王”,他因此而榮獲志願軍特等功臣、二級狙擊英雄稱號。

至今,還有人對張桃芳狙殺214人的數字提出質疑,事實上,狙擊戰果統計本就是個世界級的難題,當時志願軍規定,擊中目標後倒地15分鐘不起或有人拖走均算擊斃。這個數字是否精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張桃芳作為志願軍頂級狙擊手的代名詞,永久載入了戰爭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