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不好,是我想太多?

情緒不好,是我想太多?

生活中,常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當你特別難過找朋友傾述時,


他安慰你說:“這沒什麼,你想太多了。”


當你有些小情緒,


想發個朋友圈狀態,



自我嘲諷說“是我太矯情,想太多。”


在諮詢中,也會有來訪者疑惑


“我在這裡討論這些不好的感受,


是不是把它放大了?“


真的是


想太多導致情緒不好,


不想不說就好了嗎?


情緒是有「記憶」的


情緒不好,是我想太多?

Paul MacLean博士提出三位一體的腦結構模型(Triune Brain),根據進化的順序將人類的大腦分為爬蟲腦、古哺乳動物和新哺乳動物腦。爬蟲腦(Reptilian Brain)是最古老最原始的腦結構,主要是為了生存和繁殖,沒有感覺、思考;古哺乳動物腦,又稱邊緣系統(Limbic Brain),是情緒腦,參與情感的調節;新哺乳動物腦,又稱新皮層(Neocortex),是理性腦,可以進行邏輯推理、思考等

在邊緣系統中,杏仁核負責產生情緒和相關的記憶,海馬負責長時記憶的轉換存儲。例如小時候你被狗咬了,而這段經歷和被激發的情緒會留在記憶中,那麼你再見到狗,或者聽到關於其他人被狗咬,相關的事件、事物都可能會激發你的恐懼情緒。也就是說情緒是有記憶的,一個小嬰兒從出生開始,被激發的情緒和相關的內容會儲存起來,留下印記。

再舉一個例子,A女士特別害怕與男友分離,當男友要出差,或者甚至她想象中的分離發生時,她就會陷入恐慌之中。男友可能會安慰她說,我不會離開你,你別亂想,她試圖控制自己不要瞎想,但是那個分離的恐慌就不存在了嗎?並不是。當A女士在還是一個小嬰兒時,父母就經常爭吵,媽媽就會因為憤怒離開家,拋下A女士。雖然小嬰兒還不會表達,但是這些經歷和情緒體驗都會儲存起來。而後無論是現實還是想象層面的分離都會激發這種創傷性的體驗。

也就是說,無論你想或者不想,「情緒記憶」就在那裡。只是當下發生的情景或者你的想法促使你體驗到了它。


「情緒記憶」在推動我們的生活


也有人會說,那我們就不去觸碰那些痛苦不就行了嗎?但是,如果不去想,我們的生活仍然會被這些未被意識到的「情緒記憶」影響

當你在做一個選擇的時候,進行了很多思考和分析,但是最終決定的時候卻完全沒有按分析的結果出牌;你完全知道處理某個問題的最佳方法,該怎麼做,怎麼做是好的,但卻做不到。我們聽了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如果沒有帶著覺知,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無意識的推動下生活,其中就包括那些從出生就開始儲存的我們並未意識到的「情緒記憶」

我們還可能會採取某種方式去避免重新體驗到痛苦,並且這些方式是對我們有害的。例如A女士在一段關係中感到不安全時,就會迅速跳到新的關係中,不管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雙方是否合適,但她並未意識到自己是因為害怕被拋棄,而頻繁地換男友,以為自己只是喜新厭舊,對男友失去新鮮感。如果不去觸碰對被拋棄的恐慌,那麼她可能永遠無法建立深刻而持久的親密關係。


如何改變負面「情緒記憶」的影響?


想多了並不直接導致負性的情緒體驗,但是換一種想法卻可以調節情緒體驗。在「情緒記憶」浮上意識層面的基礎上,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發揮新皮質,也就是理性腦的功能,發展新的思維方式來調節情緒,另一方面也可以創造新的體驗、經歷,慢慢覆蓋原有的情緒記憶。

回到A女士的例子,如果她在和男友的相處中,能意識到自己被拋棄的恐懼,並且能夠一遍一遍地通過對男友的行為進行新的解讀“他並沒有要離開我的意思,這只是我的恐懼”,然後她繼續留在這段關係中。 而事實是,男友也的確沒有離開她,新的經歷、體驗會慢慢修復她小時候的創傷性體驗。


用新的經歷、體驗、思維方式去替換那些小時候就形成的記憶,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改變就此真正地發生,我們不再被過去的陰影所困。


**部分內容整理自南希《精神分析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