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你認為是舅親還是叔親?

農戶開心果


雖說叔叔和舅舅是差不多關係的親人,但是總會有親疏之分,一般是看來往密不密切,走動得多不多等等,遠親不如近鄰也是因為走動多,交流多自然關係也會好一些,但是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致,所以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我叔叔家就住在我們家旁邊,而舅舅家就住在500米開外吧,都比較近,也都比較親,爸爸這邊兄弟姐妹比較多,都還算親密,但是爺爺在世的時候比較偏心,我爸爸是倒數第二的,叔叔是最小的,爺爺就一直偏愛叔叔家,什麼東西都留給叔叔,給叔叔管傢什麼的,我們家就住旁邊,爺爺就算看到一些該管的事情也不會管,所以本身是有一點點介意的,但是我父親從未介意這些,後來叔叔的眼睛出問題了,視力越來越差,然後光線暗一點的地方都看不清,我們這邊的伯伯還有姑媽以及我父親都盡力幫忙,每次辦酒的份子錢也會退還,而嬸嬸是個比較小氣的人,我也經常在外,交流不是很多。

而母親家只有三個,舅舅是最小的一個,其實從小的接觸不多,在我小時候就去城裡面了,但是舅媽一回來就會給我買衣服,放暑假寒假就會接我去城裡住上一兩個月,後來長大了,也到了城裡,是舅舅送我去學校,那時候媽媽不會打錢,都是舅舅給我打錢,然後回家媽媽再給現金給舅舅,現在家裡一有好菜就會給我打電話。

其實舅舅和叔叔都是很親的人,只不過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差異,隨著生育觀念的不同,現在的親人越來越少了,我們應該珍惜這種關係。


樓盤網


爸爸從小跟著奶奶來到天津,那一年是1925年,爺爺去世後,奶奶帶著五個孩子來到天津,投奔哥哥,也就是我爸的親舅舅,我們的舅爺。在我的印象中,這是我爸爸在天津唯一的親人。我記得,五六十年代,去舅爺家拜年,那時候還興磕頭,每個人給兩塊錢壓歲錢。後來舅爺舅奶奶都去世了,我們與表叔表姑們年節還是有來往的。爸爸總說自己命苦,兩個哥哥一個姐姐早早的沒了,老家還有一個妹妹,就是我們的老姑。記得邢臺地震那年,老姑帶著小表弟叫小寶珠的來天津住了一個多月。老姑就和電影苦菜花中的大娘一模一樣,典型的山東婦女,她手裡有一個棗木的頂針,不停的幫媽媽做活。爸爸退休後急著回老家,就是看妹妹去。半個月後,爸爸回來了。人也瘦了,媽媽問,爸爸不說,後來說,寶珠幾個不孝順,讓他媽媽住碾房裡。過了兩年,爸爸還要回老家,媽媽不放心,對我說,老三,你能不能請個假,跟你爸爸回去一趟。我陪著爸爸去了,沒見到一個表兄弟。遠房親戚告訴爸爸,都跑了,怕挨舅舅打。我問,小寶珠呢?他跑車,成年不著家。這小寶珠那時候也是四十的人了。


俺是梁山人


在農村,你認為是舅親還是叔親?

叔叔和舅舅,都是我們的長輩親人,我們都需要尊重。按理來說,叔叔和舅舅都是一樣親,但是在我心裡,舅舅比叔叔親。為什麼?因為跟舅舅家來往比較多,逢年過節,都要去舅舅家待一段時間。雖說小舅已經去世三年了,但是舅舅在我心中的分量依然不減。叔叔呢,雖說也是長輩,而且同村,經常見面,但是來往很少,比如說我小時候每年在舅舅家至少待1個月,但記憶中很少在叔叔家吃過飯,所以感覺叔叔的親疏比不上舅舅。

其實,我們也知道“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的說法。雖然舅舅是母親的兄弟,是母親最為親近的人,同樣都是至親,在農村也有“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的說法,舅舅雖親,但是在傳統觀念裡一直是屬於外人的,一般坐席的時候,舅舅都是坐在主要的位置,在紅白喜事的情況下都是需要去請舅舅的!而且一般過了三代,沒有了老人們之間的牽連,舅舅這一門關係基本就結束了,後代之間很少有牽連的!

叔叔不一樣,叔叔和是同門宗族一脈相承,身上都流著自家的血脈,所以叔叔從來都不算外人,自家有事需要用到他的話,也絕不會用請的!而且叔輩過後,因為都在一個村裡,即使沒有了叔父這一輩,後代堂兄弟的關係還是能夠持續!

但是觀念大不過現實,親情是需要時間維繫的,不管是叔叔還是舅舅都是屬於至親長輩,都尊敬維護,親情才會長久的延續。


湘妹子小霞


我認為是舅舅親,上舅舅家去什麼時候舅舅都管吃管住,前提得孝順聽話,叔叔家就行不行了,不信你試試,我鄰居小孩,18歲父死娘嫁人,打工住舅舅家一月沒什麼事,回來了四個叔叔都不想管飯吃,還都想種他的地。有的說有什麼事情叔叔可以作主什麼事,出錢的時候沒有一個多拿的,,隨個分子錢,他舅舅家就不行了,他父親死的時候拿了兩千塊錢,不是錢多錢少,是在困難的時候拉你的人才是親人。


用戶5093721430281


在農村舅舅親還是叔叔親這個要看各自情況

沒有肯定的答案,因為各自情況不同答案就不同。

我的情況是舅舅親,我父親兄妹9人弟兄六人都是農民,由於年紀都比較大已經有兩位伯伯去世多年,剩下的叔叔們也很少往來誰過誰的生活互不打攪。我小時候是在姥姥家長大的我母親又是老大在家中也沒少幹活,我舅舅就對我比較親,我家每到農忙的時候三個舅舅都去幫忙,家裡有什麼困難舅舅們也是不留餘地的幫。

所以這個要看個人情況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


回頭無岸


叔叔是外人,舅舅也是外人,小孩子最務實,誰對他好就跟誰親,別說什麼舅舅是母親孃家人,是外人,叔叔是同姓同家族的,是親人,完全是扯淡,父母沒錢,那些人都是外人,你家遇到麻煩,他們有誰會幫你?根本沒有,我家裡父母是農村的那種老實本分的那種人,所以說我家裡沒什麼親戚,那些人都不親,我從小跟他們也沒感情,他們對我都感覺像是一個陌生人一樣,都是能算記不能吃一點虧的主,所以也不想跟那些人打交道,也許父母將來老去死去,那些所謂的親人就都是陌生人了,過好自己的當下的生活吧,人應該懂得感恩,誰對你好,你將來就對誰好,誰對你不好,你就當一個過客,以後就不用來往了……[摳鼻][摳鼻]


smile國哥


一個是爸爸的兄弟,一個是媽媽的兄弟,從關係來看,兩個都是一樣的。叔叔同姓是家門,說來是很親,舅舅隔得遠是親戚,人都是遠香近臭,叔叔隔得近,為瑣事鬧矛盾吵架是不可避免的,從感覺上來說,又好像舅舅要親熱一點。這個問題說不清楚,我個人覺得誰對自己好就親。











1385623182868


在農村人的眼裡,叔叔比舅舅親。因為在農村永遠存在著濃厚的家族關念。

一,叔叔是本家族人,同姓,同根生,所以始終認為叔叔親!

二,舅舅不是本家族人,不同姓,不是一個祖宗,不是同根生,所以只認為舅舅是最親的親戚。我們這裡是這樣,但不知其它地方是怎麼的。


liujianweng


一哥“俗眼看社會”之――

舅父叔(伯)父都是“父”

舅父是母親的弟兄,伯(叔)父是父親的弟兄,相對於我們而言都是血濃於水的至親、血親,是根本沒有答案可尋的,既然沒有理性,那俗人就說一些感性的東西,一同品味吧。

孩提時,姥姥家的飯香,舅舅親情直白真切,小孩子親姥姥、親舅舅、親姨姨,多數家庭都是這樣,而父親這邊除了爺爺奶奶,其他的伯伯叔叔姑姑好象有點不親,有時還會因兄弟姐妹妯娌間出現糾紛而影響了孩子對親情的認知,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的歷煉,很多孩子又扭轉過來,親父親的親族,親伯父、叔父、姑姑,其實這不難理解,俗人說――

親情就是一床被子,舅舅的親是“表”,伯叔的親是“裡”,被子表上親的是花團,被子裡邊親的是貼肉

親情就是一棵樹,舅舅的親是“枝葉茂盛、唦唦聲響”,叔伯的親是“根鬚相連、默默無聞”

親情就是一風景,舅舅的親是“流水”,叔伯的親是“靠山”

親情就是一桌飯,舅舅的是“客席”、“大宴”,叔伯的是“白米飯”、“撈麵條”

親情就是一首詩,舅舅的是“陽春白雪”,叔伯的是“深沉偉岸”

親情是一杯酒,舅舅的是“清香”遠播,叔伯的是“醬香”醇厚

……

其實舅舅是母親的翻版,叔伯是父親的複製,我們是父母生命的延續。

親情這本書,沒有現成的答案,唯有年齡與見識、交往與感受觸摸著情感,唯有用心去感悟這似是而非的答案。





一哥於一


叔叔和舅舅,都是至親。論血緣關係一樣遠近。至於誰更親一些,不能光看平時怎麼說。要到關鍵時刻,看誰是真心幫助你,誰是假意只會說好聽話。

人的一生,難免有個七災八難。到你需要伸手拉一把的時候,能夠伸出手來拉你一把。那就是真親。

當然,人的能力有大小。當你有過不去的坎的時候,無論是叔叔還是舅舅。能夠盡全力來幫助你,就算是盡了心了。你都要記住這份情分。

親情這個東西,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至近親戚。有時候也會鬧矛盾,甚至鬧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如果家族有人受了欺負,一家人很快團結起來。共同對付外人。

這就是親情,在現實生活一定要珍惜這份親情,無論是叔叔還是舅舅,以及其它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