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電,晚上都在幹什麼?

無心插柳53


1831年,邁克爾·法拉第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發電機,從此把世界帶到了另一個高潮,隨著電衍生物的出現,現代人的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白天用電腦、手機學習、工作打發生活,晚上燈紅酒綠、多彩繽紛,酒吧、城市燈光秀以及連綿不斷的路燈,現代人幾乎很少想過沒有電是怎麼生活的。那麼在遙遠貧困的古代,對於沒有電的他們是怎麼生活的呢?

1,古代的對於沒有電,他們生活並沒有枯燥和貧瘠,反而多了一絲光明。對於沒有電的古代人,黑夜是否顯得更加乏味和難受呢,其實不然,對於讀書人夜晚是努力奮鬥、發奮讀書之時,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於那些上進、想考取功名之人,時間就是金錢,哪怕是黑暗的夜晚,照樣可以讀書寫字。古代貧寒之士夜晚發奮讀書的事蹟比比皆是,例如鑿壁偷光的匡衡、映雪讀書的江泌、囊螢映雪的車胤……

2說起夜市,古代人毫不遜色,似乎比我們現代人更加要玩得開。說起夜市,無非是幾個親朋好友一起集結起來喝喝酒、吹吹牛,侃侃而談,或者互相傾訴等等,在芸芸眾生的繁華熱鬧的街道中顯得更加閃亮精彩。唐朝早期是施行“宵禁”的,在一更時暮鼓敲響以後就不能夠隨便出門走動了,直到五更時晨鐘響時才開禁通行,如果你二更天到四更天這個時間段瞎逛,一旦被抓,直接就按“犯夜罪”處罰了,笞打四十下!唐中時開始結束“宵禁”,據《輦下風時記》記載:“長安務本坊西市是鬼市,或風雨曛晦,皆聞其喧聚之聲。秋冬夜多聞賣乾柴,雲是枯”。由此可知,古代的也要生活是多多生龍骨虎和繁華。大家都知道宋代的經濟是非常繁榮的,到了宋代已經完全解除了“宵禁”制度,除了白天營業,還出現了小市和夜市,整個夜晚變得熱鬧非凡,呈現出一片喧囂、人聲鼎沸的市井生活,酒樓、商鋪載歌載舞、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一片繁華。

3,俗話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沒有夜市的朝代時,古代的大部分人完全是按照這個習慣來生活的,在古代簡陋而漫長的歲月裡,時間無疑是令人失望的,在那個亂世和貧困的日子裡,能活下去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對於那些平寒子弟和生活不易的家庭來說,黑夜如同另一個惡魔,一步一步侵食人們的肉體和靈魂,使他們擺脫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