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目前是剛需嗎?

風乾了的跑男


現在的社會發展的很快,人們追求的都是越來越便捷的生活,無線充電肯定會成為手機用戶的,下一個剛需的。從手機的發展歷程就可以看的出來,以前手機都是那種個頭特別大,攜帶特別不方便,然後充電還特別慢的那種,人們用那種就感覺特別累,因為什麼都幹不了,而且帶著她還是個累贅。

但是現在的手機,發展的就越來越好啦,一般充電的話,最慢的也就是半個多小時就能充滿,而且可以用一天,這樣的話很多人都會感覺這種手機就是自己的需要。因為充電快的話也就不耽誤自己什麼事情,就算自己那半個小時之內不玩兒手機,但是半個小時真的對於我們來說也耽誤不了什麼事情,就是手機沒電了趕緊充上半個小時之後再拿起來幹事兒。

人們追求的就是方便,現有的手機都是,通過有線充電的,有的方面的也是就是帶一個充電寶,然後但是也得需要數據線,而且攜帶的時候也可能方便,數據線長的短的都會影響自己的心情。如果有無線充電的話,肯定會火起來的,能不能告別數據線的時代?就是自己玩著手機就已經充了電啦,而且,手機就相當於基本不用充電的東西啦,肯定會更加方便很多,人們會更加需要這個東西的。

就拿以前的耳機來說,咱們都是不怎麼喜歡那種有線的耳機,因為帶著的話會有很大的限制,線長線短都會影響自己的使用。慢慢的來,耳機就出現啦,耳機已經告別了線,然後就火了起來。如果手機充電也告別線的話,肯定比耳機更火,所以我覺得無線充電一定會成為手機用戶的下一個剛需。


高奕晨的老高


不是剛需,但有必要存在,我們也堅信無線充電將會引領下一輪手機充電的革命

無線充電。無線充電目前並不能完全代替有線充電。原因就是一個字——慢,安卓普遍支持Qi最新標準10W,蘋果支持7.5W。這都和有線快充28W有很大差別。不過這裡力挺無線充電的原因也是有的。

使用場景

車載更贊,免去了插線 更安全

便利店裡使用電贊無線充電看直播的倆小夥

我們認為,在使用場景上無線充電比有線充電好了太多。

辦公區域頻繁拿起放下使用、床頭桌面用來代替有線充電、車上代替傳統支架同時充電、便利店休息時看一段視頻同時充電等等。

技術上更有發展空間

相較於多年停滯不前電池技術無線充電技術在近年有了跨越式的發展,不僅是商用Qi標準從5W提升到了10W,手機端已經可以享受到比較快的無線充電。而目前除了Qi之外,弘益智電已經聯合臺灣jjPlus和美國WiTricity做到無線磁共振技術6cm距離傳輸,功率35W,並可以做到多臺設備智能分配。目前已經可以實現的場景是將無線發射器放置在桌面下(只要不是金屬材質)完全隱藏供給桌面設備如無線鍵盤、鼠標、桌面風扇、檯燈、音響、手機等等。

而上述這些還只是技術發展的初期,更多應用設備、場景依然有待開發。

目前手機支持程度:縱觀今年發佈的新手機,貌似只有oppo vivo 魅族 一加不支持。剩下常見手機幾乎都已經支持了無線充電。

期許:當然是拋棄/隱藏掉充電底座做到手機無感而充電。在這些還未達到的現在,買一個10W立式無線充電器放在你的辦公桌上試一下吧(當然手機要支持),你會回來同意我的答案。


宅小木


無線充電,又稱作感應充電、非接觸式感應充電,是利用近場感應,也就是電感耦合,由供電設備(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用電的裝置,該裝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對電池充電,並同時供其本身運作之用。由於充電器與用電裝置之間以電感耦合傳送能量,兩者之間不用電線連接,因此充電器及用電的裝置都可以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

市場需求

1、隨著iPhone、iPad等對電量充滿“飢渴”的設備迅速興起,研發無線充電等突破性充電技術的需求日益提高。富士通在一份聲明中說:“這項技術將為手機集合緊湊型無線充電功能以及同時為多個便攜式設備充電鋪平道路。對多個設備充電時,設備相對於充電器的位置沒有任何限制。”

2、當前的很多無線充電系統依靠線圈之間的電磁感應,這種方式工作距離太短,設備需要放置在充電座上,同時也會消耗大量電量。富士通的充電系統立基於磁共振,電量可以在以同樣頻率發生共振的線圈之間進行無線傳輸。



曾天高


目前來講非剛需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無線充電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

蘋果還未上市的AirPower,就是把手機設備放在AirPower上任意位置即可無線充電,那麼如果把AirPower內嵌進桌面裡呢?內嵌到任何觸手可及任何可以放置手機的地方,即手機不用的時候就在充電,就像AirPods一樣,不用的時候在盒子裡就會充電補充續航。

工作時候在電腦前,偶爾拿起手機看一下,放下即可開始充電,有事要離開時直接拿走即可,省去插拔線的步驟,例如辦公室每個員工桌面上都有無線充電區域,我到同事的位置打印東西,(同事不在的情況下)我拿著手機,通過微信把文件發送到同事的電腦上以後,手機就放無線充電區域開始充電,然後我等待打印。可能這麼一會時間,只能充百分之1的電,但是架不住像這樣的碎片化時間實在是太多了哇。如果再過一段時間Qi足夠普及以後,想一下每家餐廳的桌面都有無線充電區域,甚至咖啡廳,KTV,所有的娛樂場所,隨身帶充電寶,到處找充電器插座這樣的問題再也沒有了。那麼為什麼這以上些場所目前沒有配備免費公用線充?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1.數據線短了用著不舒服,長了佔空間,放置不好很凌亂,不整潔。2.數據線接口是損耗品,且不說損壞以後沒有及時發現會有短路、觸電等危險,就正常的損耗、維護,費用也是很高的,而無線充電內嵌桌面的話除非密封不好有進水(可以從桌面底下打洞嵌入,桌面上幾毫米不打通),不然一般不需要經常性的維護。3.各家手機的快充標準各不相同,而無線充電有Qi這樣統一的無線充電標準。4.如果去喝咖啡時候我發現白色數據線髒兮兮的話,除非我手機快沒電了,不然我是不會用它來充電的,而餐廳這樣的地方,數據線擺在外面又是公用的,肯定很容易髒。5.數據線除了充電,還有傳輸數據的功能,公用充電線,無法保證手機數據安全(當然也不排除以後有無線充電內嵌數據傳輸增加便利性的同時增加安全隱患)。6.數據線搞不好會被偷走(滑稽臉)。現在很多車輛已經在雜物盒裡配置了無線充電,即上車,手機放進儲物盒,就自動充電,下車拿走手機即可,省去插拔線的步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用以充電。總結來說我個人認為目前的Qi標準的無線充電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充分利用起碎片化的時間用以充電,以上也只是我的個人看法和理解,文筆拙劣,如果有錯誤和想法,歡迎指正和討論。


不一樣的程序猿


首先從宏觀方面分析,根據市場調研的數據表示,2018年無線充電發射端、接收器規模分別可達5.5億美元、16.6億美元,其中智能手機行業的無線充電市場規模就有6億美元,2020年預計這個市場可達127億美元,複合增長率高達40%,發展速度驚人。

其次從日常使用方面來說,無線充電設備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便利性,解放了有線充電帶來的線材束縛,可以隨時隨地充電,辦公室的辦公桌上,客廳裡的沙發上,甚至臥室的床頭,即放即充,使用體驗比有線充電更好,更符合現代人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方式。同時,也免去了手機接口頻繁插下帶來的手機接口的順壞,和線材彎折帶來的損耗。

由此可見,無線充電成為手機用戶的剛需或許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另一方面,無線充電雖然優勢明顯,但它並不完美。相比目前主流的有線充電,要想讓消費者離不開無線充電,還需要解決幾個問題。首先就是充電效率,目前有線快充已經可以做到30W-40W功率,甚至有55W的超高快充技術正在研發中,相比之下無線充電受限於現有技術,功率普遍較小,蘋果目前只有7.5W而已,無線充電的速度跟不上主流需求;二是價格,無線充的價格比有線充的價格普遍要高。如何在提高充電效率的基礎上有效降低成本是無線充廠商們亟需解決的。


用戶91713690987


你好,我是世歡科技,關於無線充電器是否需要,我覺得我覺得我覺得因人而異吧,比如在公司上班的人可以用,比如我們平常的人在家裡面幾乎都沒有用到那個無線充電器,比如我這個iPhone XR的無線充電器幾乎沒有用過,而且我感覺那個充電器的充電,速度是相對比較慢。

我是世歡科技 很高興能能回答你的問題,謝謝



世歡科技老田


其實對於消費者來說,無線充電只是一個噱頭,也就是說實用性不是那麼的高。但是,作為手機廠商,目前銷量排行前三的旗艦機無一例外都配備了無線充電。

用戶: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沒有!

所以,有好多用戶都會有這個態度,你可以貴一點,但功能不能少。無線充電作為使用用途不是剛需。但作為裝逼利器不許剛需。

大家在選購手機的時候還是要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再選擇具體手機型號購買。


U科技


無線充電設備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便利性,解放了有線充電帶來的線材束縛,可以隨時隨地充電,辦公室的辦公桌上,客廳裡的沙發上,甚至臥室的床頭,即放即充,使用體驗比有線充電更好,更符合現代人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方式。同時,也免去了手機接口頻繁插下帶來的手機接口的順壞,和線材彎折帶來的損耗。

由此可見,無線充電成為手機用戶的剛需或許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路途75591


當然不是剛需,無線充電雖然感覺很好,但是也有缺點,目前來說,外面公共場所無線充電設備沒有多少,而且無線充電,電能損耗大,充電比較慢,耗時時間長。還有目前無線充電標準不一樣,各牌子手機使用無線充電標準不能同一,所以兼容性很難達到通用性。個人覺得無線充電用途不大,不過這是新科技,關注的人比較多。剛不剛需還要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了,相信大部分人暫時都不會需要,所以不是剛需。


DZ科技


大家好,我是root,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無線充電目前是剛需嗎?
我的回答是:不是。

原因有兩點:
第一,效率問題
無線充電比較慢,現在有線充電都非常快了,基本上半小時左右電量可以從20%充到90%以上了,基本上刷牙洗臉的功夫,手機就充滿電了



第二,價格問題
還要再花上百元買個無線充電,還沒有線效率高,然後就擱置了,浪費資源。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6dc0a8d7bcf4cb4a8064b26f9d5cae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