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窩後很久沒一口,想要快速發窩就要這樣做,魚鉤剛剛下水就咬鉤

很多釣魚人朋友們在垂釣時看見別人打窩釣魚會釣很多,但是自己實際垂釣時卻效果並不理想,那麼,我們在垂釣時,如果說幾個小時還沒有一口,想要快速發窩,應該怎麼做呢?其實打窩也是垂釣中的一門很大的學問,我們如果學會了打窩技巧,我們有時候魚鉤剛剛入水就會有魚過來咬鉤的,今天釣魚人大熊就教大家平時如何去操作打窩。

打窩後很久沒一口,想要快速發窩就要這樣做,魚鉤剛剛下水就咬鉤

1.頭天晚上打大窩,第2天早上補小窩。這個方法其實是非常有效的,我們可以在垂釣的前天晚上的七八點鐘打入1~2斤左右的一些不容易霧化的窩料,例如像一些玉米粒,或者小麥粒,甚至米飯都是可以的,不容易霧化是為了讓魚在釣點經過一晚上的吃窩料還能剩下一些,而早上打小窩則是我們在早上一些不霧化的窩料被吃得差不多的時候補一點點霧化窩料進去,讓魚陸陸續續的又進入我們的窩點,這個方法,雖然麻煩了一點,但是卻是實打實的有效,而且,這個方法也不是我一個人說的,在某釣魚視節目上,一位專門用洗腳盆打窩的老釣手,也是使用的這個方法,各位釣友如果想釣到更多的魚,也不妨試一試。

打窩後很久沒一口,想要快速發窩就要這樣做,魚鉤剛剛下水就咬鉤

2.春季打窩時切記,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我們在夏季垂釣時,即便是我們的釣點選得不怎麼好,但是隻要我們的窩料選對了,味型選對了,餌料的霧化狀態也可以,也能釣到魚,為什麼呢?因為夏季魚比較活躍,會四處遊走尋找食物,可是春季萬物復甦魚即便是外出找食物也不會離開窩點很遠的地方。所以魚基本上都會在自己的窩點附近覓食,如果你的打窩位置比較遠的話,那麼想釣到魚也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很多老釣手都喜歡每次打三個窩點,然後每個窩點釣半個小時左右,看一下哪個窩點的魚更多,然後再對那一個窩點打重窩,重點垂釣,這樣他們每次都能爆護。

打窩後很久沒一口,想要快速發窩就要這樣做,魚鉤剛剛下水就咬鉤

3.在打窩之前要先探明水底的情況,很多釣友聽得不是太明白,舉個簡單的例子,例如水中如果有淤泥的時候,我們打的窩料就不應該是酒米等比較重的窩料,這樣打進去之後,大部分都沉入了淤泥底中,對於誘魚基本上就失去了作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打一些顆粒型的粉狀窩料,這樣入水之後快速擴散,也能引來不少魚進入我們的釣點。許多的釣魚人朋友們,往往喜歡,到了水邊之後,把釣椅魚竿一扔,然後就往裡面狂撒窩料,別的啥都不管,所以即便是你用和別人一模一樣的窩料,別人卻能爆護,但是你卻一直空軍,很多時候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沒有事先探明水底情況。

打窩後很久沒一口,想要快速發窩就要這樣做,魚鉤剛剛下水就咬鉤

釣魚人大熊總結:以上的三個打窩方式是我們釣魚人朋友們在實際垂釣時,經過多次的垂釣測試後得出來的結論,對於我們實際垂釣來說幫助還是挺大的,不過有一點釣魚人大熊還是不是太建議的,因為有些釣魚人為了達到一些視頻效果,往往喜歡用一些非常大的洗腳盆,每一次弄一腳盆的窩料去水裡面用窩料換魚,這個是我們普通釣友不提倡的,感覺就完全失去了釣魚時的那種閒情逸致的境界了,各位釣友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