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書法臨習完的紙張如何處理?

老鐘


要想寫好書法字體,就必須需要大量的紙張,許多書法用紙,尤其是宣紙,價格都比較高,長期寫的話是一筆很大的支出。那麼,當你練習的書法紙張越來越多,堆積如山的時候,怎麼處理呢?

我覺得你給分為這麼幾個階段。

第1個階段,選擇用水寫布或者是毛邊紙,價格都比較便宜。這個時候的書寫主要針對初學者,水寫布能反覆使用,比較便宜的毛邊紙,一刀可以用好長時間。在這個階段所有的紙張直接當垃圾賣掉或者是當柴火燒掉。當然感覺比較有價值的,可以拍照片留念保存,同時也有助於自己瞭解自己的書寫進步程度。

第2個階段,是練習臨摹作品的階段。

這個時候的花費會多一點,你要買一些比較適合的書法紙,或者是一些作品紙。這個時候書寫的時候要有格式,有章法,大小款式都要中規中矩,或者是具有一副完整作品的模樣。這個階段你寫的比較優秀的作品可以適當的留下來,其餘的作品不妨把它打包下來,裝備當廢紙賣掉或者是作其他用途。

第3個階段是你的作品比較成熟的這個階段。

當你的字寫得越來越好,而且自己也具有了價格價值的時候,你書寫的這些作品,就可以被收藏或者是出售了。當然這個時候的作品,你除了參加比賽,創作出來一幅純粹作品以外,除了少數的被廢棄扔掉以外,大多數都可以把它保存下來。但是保存的這些儘量是精品。

書法繪畫都需要相當多的工具材料,也會產生非常多的廢物,要學會有條理的整理和收集以及保存收藏,否則的話自己的書房就會變得雜亂不堪,連你自己都難以忍受。


素心明月


練習書法,個別人,一般的情況下,練習的紙,都自己存著,保管著,等待書法練好成熟那時刻,在拿出來,看看自己當初開始寫的是什麼樣字的,可以做比較了。

就拿我來說吧,我一個事多的人,有時無聊,就拿出筆來練練,還不短的練習毛筆,但是,我沒有老師指導和指導,就憑字帖練習,到現在也沒成就,也寫不好,也學不會,別看我無事的練習,練習的時間可是不短了,就是沒進步,我可是服我自己了,沒辦法,練習的毛筆字紙也不少了,開始還留著這些練習了毛筆字的紙,可是練來練去沒進步,就扔掉了。

看我寫的字東倒西歪的,沒有力度沒有味道,沒有一點樣子,我寫的毛筆字拿出來亮相,那可是醜到家裡,

沒不過事的,我沒有文化,有不是知識分子,不值得被別人笑話,呵呵,獻醜了,謝謝,


石雕齊哥


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吧:

我開始學書法時大概是小學三年級。作為80後的少年,家又在鄉下,那時候家裡窮,父母又沒念過什麼書大字不識幾個,偶然的情況下在家裡發現幾本清朝和民國時期的醫書,覺得上面的字挺有意思(都是繁體字),於是就開始臨摹。那會兒家裡還沒有毛筆,只有軟筆,也沒有專門的紙張,所以就用學校發的作業本和鋼筆用的墨水用來書寫臨摹。雖然父母那一輩人因時代變遷經歷過“糧食關”、“文革”等,但一直很重視讀書,不允許我們這些晚輩不愛惜書本知識,哪怕是已經寫過了字的紙張也不允許隨地丟棄,所以只能收集起來存放著。後面我自己又用壓歲錢買了毛筆墨汁又去古玩書畫市場買了幾本印刷的字帖。九幾年時“供銷社”賣的毛筆一元錢一支,墨汁一元五毛錢一瓶,和現在的物價沒法比,那時候對於自己買學習用品父母也是大力支持。最開始摹臨的是家裡的醫書,後面摹臨顏真卿的楷書,後面又摹臨柳體、隸書、魏碑、行書、草書,一直持續到考上大學。家裡面堆了一大堆摩臨書法的紙張,每次翻看都會看到一種進步,從最開始的稚嫩到成熟成形演變成自己的風格,這是一種堅持和成長的過程。每看一次都有一種感慨,這就是自己的成長經歷。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經歷都不同,想法也不同,希望我的經歷對大家有用!


評說古今


臨習書法,可以說是非常費紙的,練習書法的花費成本之一,另外就是墨水和字帖,對於喜歡練字的人來說,自己的字寫完一張字,就特別有成就感。對於臨習完的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辦法,大概有以下幾種:

一、掛起來,或者貼到牆上,當然這也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因為每寫一張,總感覺不好,如果立馬扔掉,又感覺到特別遺憾,捨不得扔,寫完的字就像自己身上掉下來的孩子,掛起來有好多好處,和現在寫的不斷對比,然後有利於以後提升

1.可以自己欣賞,自己好不容易寫出的作品,掛在哪裡,滿足自己的小虛榮。2.可以和以後寫的對比,發現自己的問題,有助於後面自己的提升,有利於提升書寫者的信心。

二、放地上,全部一堆堆在一起,這種人也很多,就是不斷的練習不斷的寫,實戰偏多一點,注重操作,一般比較踏實,臨帖的比較認真,一張一張擺放整齊,然後積攢好多好多,我開始就積攢了好多,好幾捆,最後沒地方放了,然後賣掉了。

總之學習書法的人,自己寫的作品一般不會隨便亂扔,都會積累起來,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會去賣的,因為這都是心血,都是自己點燈熬油積累出來的,臨完的紙放在哪裡也算是有個心理安慰。


姚若兮


堆積一起久久回頭翻閱一下,以便總結提高,到最後應該是賣廢品吧?[呲牙][呲牙][呲牙]應該是值個幾毛錢的,還有什麼更好的用處?我小孩寫字那個差呀,要他們練字又不練,天天打遊戲,硬叫他們練就在旁邊不斷打擾我,所以,存住估計也難以傳承[呲牙][呲牙][呲牙]



王克兵49517


你對書法臨習完細紙如何處理?

說實在的練書法挺費紙的,如果全部保存好很佔空間,寫了就扔又有不忍心認真的傑作,這幾年我是這樣做的:

1:每天練習完的紙別急到丟棄,整理好放到一邊,練習完後對帖做個總結,挑出自己認為滿意的出來掛牆上再琢磨對比一番,重新對帖練習,養成溫故而知新。

2:一週或一個月整理可以反面重複利用完再丟棄騰出空間,做到節儉。

3:重複以上2點作法,然後把覺得自己最滿意的保存起,拍照給書友交流方法、或老師指點迷津。因為每一個階段的練習效果都是不一樣的,以作交流用。

4:如果有多餘空間可保存起來一起賣廢紙處理掉,換錢賣瓶墨水也好。謝謝!


文川閣


  • 文舍堂一家之言。

我臨習完的習作要保留一段時間,自己認為好的保留時間要長些,一般的保留時間短一些,特別不好的就丟掉了。


保留的理由有三點:一是比對作用。可以用來比對,看自己臨習一段時間後有沒有進步。前面臨習的可以做參考,找出自己在臨習方面的問題。

二是示範作用。我的做法是,把在自己寫的很好的字剪下來,和字帖放到一起,用這個字做為一個所謂的階段性標準。這樣日積月累寫的好的字多了,自己提高的就快了。大家看一下,像這樣的習作我一般要留一斷時間?

  • 這裡的墨字,尉字,佳字,神字等,自己認為好的就剪下來。

三是重複利用。我練字的紙是摩擦力大的毛邊紙,在空隙的地方可以寫小楷。寫完小楷後在紙的背面可以練草書。這樣可以節約很多紙。


長期練字紙和墨是很費的,所以要把它好好的利用起來,古人說惜墨如金,就是這個道理,下面也是我留下來的習作。


文舍堂


基本上臨習完後的紙張,有二種處理方式:

1、直接扔了,當成垃圾一樣,並無二致,裝到垃圾袋一扔了事;

2、保存起來,當成書法練習的見證,偶爾拿出來翻看,感慨一番。

二種處理方式,也代表了人的個性使然,有些人即過不追,尤其是臨習的紙張,他已經完成了使命,我們就讓它去吧。

也有些人,喜歡懷舊,喜歡收藏關於自己生命中的很多“美好”,這種人感情豐富,偶爾多愁善感,但有時候也情深義重。

但終究我們熬不過歲月,你扔掉也好,珍藏也罷,除非你成了名家,要不也是無用之紙了。


設計師清華


我就丟一些留一些看似入眼的







賈平2


臨寫完的紙張大都是先整理好放在一起,自己滿意的可以先貼在牆上可以隨時看看,再挑挑問題進行改正進,下次有滿意的再替換掉,大部分用過的紙都堆在一起了,時間長了再處理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