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位於淮海西路上的上海第十鋼鐵廠(以下簡稱“上鋼十廠”)始建於1956年,在過去,它因為創下了年產冷、熱軋帶鋼 40萬噸的紀錄而鍛造了一段輝煌時光;之後,這裡被改建為市中心的一座藝術社區——紅坊,鬧中取靜之地,讓不少文藝青年邂逅了美妙的藝術休閒時光。而今,“老廠房”迎來了第三次變身,正在逐步建起現代化的商業綜合體——上海融僑中心。


01

上鋼十廠——國內首塊鍍錫薄板誕生


上鋼十廠曾生產出了國內第一塊錫鍍薄板(俗稱“馬口鐵”),之後,電鍍錫機組試製成功,使國產鍍錫薄板的產量和質量有了新的突破。


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上鋼十廠原貌


錫鍍薄板是食品、化工、醫藥等工業產品的重要包裝材料,也是電訊儀表、輕工、手工業的重要原材料。20世紀60 年代初,國家每年花大量外匯進口鍍錫薄板。


1961 年12 月1 日,上海第十鋼鐵廠以生產副廠長為首,成立了由幹部、技術人員和工人組成的三結合試研小組,試製鍍錫薄板。


試研小組從一隻鐵鍋、一隻油桶、一些木箱子開始。最初,由於試製的油輥式鍍錫機工藝不全、設備簡陋以及操作方法不當,一些鍍錫板的表面坑坑窪窪,另一些又出現高低不平的線條。經過反覆試驗,終於在1962年3月成功試製出第一塊鍍錫薄板


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上鋼十廠鍍錫鋼帶車間


1965 年,國務院有關部門決定,國內要進行四項工程(即連續酸洗、冷連軋、連續光亮退火、電鍍錫等機組)試驗。由於上鋼十廠產品專業化程度高,又有製造熱鍍錫機組的成功經驗,因此成為實驗基地。


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上世紀70年代 由上鋼十廠工會和長寧區工人美術創作組共同編繪的連環畫《推鋼姑娘》


1970 年8 月,經過各企業、各研究所相互配合,我國第一座鹽酸塔式連續酸洗機組建成,並於國慶節前酸出第一根長帶鋼。1971 年下半年始,三機架冷連軋機組投入小批量試生產。1971 年底,我國第一座700 毫米電鍍錫機組正式建成,並於1972 年1 月21 日鍍出第一批電鍍錫薄板


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上鋼十廠原貌


電鍍錫機組試製成功,使國產鍍錫薄板的產量和質量有了新的突破:年產由6000 噸躍上10000 噸;鍍錫層薄而均勻,表面光潔如鏡。此後,每年節省錫100噸左右,並減少了環境汙染,還為國家節省了外匯。


上鋼十廠生產的產品商標為“三川牌”,“三川”藉助我國三大江河:黃河、長江、珠江的形象,來表示上鋼十廠的三大類主要產品:熱、冷軋鋼帶,鍍錫板帶,薄壁焊管。它們猶如祖國的“三川”那樣源遠流長,銀光閃耀,通向全國各地。


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02

紅坊——雕刻時光的現代藝術中心


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進入新的產業調整階段,大型工業廠房逐漸向郊區搬遷,基於“城市再生”理念在全球的成功實踐,許多大型工業廠房又得以重生,為城市重建起諸多新的座標,於是,上鋼十廠舊址變成了現代藝術園區“紅坊”,成為一張由藝術、文化、時尚相融合的城市名片。


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走進紅坊,你不禁會被那些隨意擺放的雕塑所吸引,它們都是利用鋼鐵廠內原來的廢棄材料製作的,每一件作品都值得細細品味,這些不只是文藝青年的專屬,進來的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的啟發,得到不同的靈感。


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經過十年的運營,紅坊的A、B區(上海城市雕塑藝術中心所在地,原上鋼十廠冷軋車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為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名單上唯一一處工業遺產


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03

上海融僑中心——文化藝術與商業結合的綜合體


2019年,紅坊正在進行著第三次變身,這次將建設起現代化的文化藝術結合商業、辦公的綜合社區——上海融僑中心。上海融僑中心將汲取紅坊的文化藝術基因,保留紅坊部分標誌性紅色廠房及優秀雕塑,塑造更具活力、更具藝術氣質的城市文創地標。


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上海融僑中心規劃效果圖


本項目總建築面積23.1萬平方米,擬建3幢商辦樓、4幢辦公樓、1幢商業樓。建築設計強調“品”的概念,品味藝術、品味生活,著力打造舒適宜人的城市藝術公園,讓人慢慢駐足,體會建築的多樣性、自然性和唯一性。


上鋼十廠“剛柔並濟”,將再一次優雅變身!

規劃效果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