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童”這種生物為什麼會存在於日本的傳說中呢,世界上其他地區有類似的生物嗎?它的原型是什麼?

牧儒囧途


邪靈河童會吃游泳者的內臟?中國和日本都有這種怪物


2009,地處嘉陵江邊的廣安市出了一件怪事。下午一點,嘉陵江巡警大隊接到一條出警通知:有市民報案稱在嘉陵江發現一個怪東西,有許多村民正在圍觀,要求巡警立即出警處置。隨後,正在值班的區公安巡警大隊接處警中隊長劉和平,立即率領黃榜斌等民警火速趕往現場。現場已經圍了一大群為首的是一個老漢,此時他還在激動地大聲解釋剛才的事。民警出示警官證,向這個周姓老漢瞭解情況。但老漢情緒過於激動,一時間語無倫次,民警聽了很久也不明要領。

傍邊的群眾說:這個老漢剛才跟我們說,他在嘉陵江邊種地,無意中看到江邊小溝裡面有個像狗一樣的東西。這個狗只有頭部和頸部在水面上,長時間停著不動。周老漢一時覺得有趣,就跑到溝渠邊,喊了兩聲。這個狗轉頭盯著他看了一會,但還是不動。周老漢仔細看,發現狗很不同尋常。

他的嘴巴似乎是尖尖的,頭不像狗頭,倒像是猴子的頭。周老漢就更好奇了,他跑到溝渠邊,拿起鋤頭撥弄了那個狗一下。誰知道,那個狗發出一聲尖利的叫聲,然後突然從水裡面高出一截。周老漢清楚的看到,這根本就不是狗,而是一個怪物。他很像一個小孩,但嘴巴是尖尖的,頭是圓圓的,全身黏糊糊的,像青蛙一樣。更讓人吃驚的是,狗有著猴子一樣的手臂。他用力一下,將周老漢的鋤頭打掉,然後一個猛子扎入水裡,不知去向。在他翻身的時候,周老漢清楚的看到他有一個烏龜一樣的殼,而且他的手不是猴子那樣的手指,而是類似於青蛙的蹼。

周老漢大驚之下,一跤跌倒,差點混入水中。站起來,他就大喊大叫,說見到了怪物。幾個路人圍過來,看了一會,這個怪物已經游到嘉陵江中。他們幾個人對著怪物指指點點,那個怪物突然又叫了一聲,扎入水中,再也看不到了!

民警聽了這番描述,也半天回不過神來。中隊長劉和平問:你們是不是看錯了,就是個狗吧。誰知道,一個年輕人拿出他的手機,放給中隊長劉和平看。視頻確實看到一個模糊的東西在江中,像是猴子猴子雖然會游泳,誰見到過猴子游江的?

當地記者知道這件事後,要來了這個手機視頻,交給四川的動物學家。動物學家看了很久,明確表示這不是猴子也不是狗。正當記者莫名其妙的時候,動物學家突然說:我看,這是一個河童!

河童?河童是什麼?

其實,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什麼是河童。

大家都聽過《西門豹》的故事吧。魏文侯時,西門豹任鄴縣令。他破除的祭祀,就是祭祀給所謂的河神就是河童。

河童的傳說在中國至少有3000年之久,最早起源自中國黃河流域的上游!

傳說中,河童是生活在水中,半正半邪的生物。根據古書《幽明錄》上的記載這種生物名叫「水蟲」,又名「蟲童」或「水精」。他的外形酷似裸體的孩子,有的像三四歲,有的則像十一二歲。他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也有雙手和雙腿。

不過,河童不是人類,他的皮膚是溼潤的,一旦離開水皮膚就乾涸,它就會死。這酷似兩棲動物,用皮膚呼吸。

河童最大的特點,就是頭上有個凹陷,像盆一樣。傳說認為:河童頭上戴一盆,受水三五尺,只得水勇猛,失水則無勇力。

河童有時邪惡,有時善良,但大部分時候他是邪惡的。平時河童基本都在水中,依靠魚蝦為生,不會隨便上岸。

一旦長時間上岸,河童皮膚就會幹掉,很容易死去。雖多吃魚蝦,但河童並非完全肉食動物,他們很多時候也吃蓮藕、西瓜、蘋果等瓜果蔬菜。河童最喜歡的就是黃瓜,見到黃瓜就會忘記一切,甚至冒險去摘取。今天的日本人,還把醃黃瓜叫做綠河童!

河童有時候邪惡,但膽子不大,很多時候比較膽小,只能暗中使壞。

不過,一旦遇到洪水氾濫的時候,河童們就一反常態,會大量的害人。

上面說到的西門豹的故事,就是鄴城洪水氾濫,才會多次用活人祭祀河童。傳說河童如果吃了祭祀活人的肉,短期內就不會作亂。

中國河童傳說最早是在黃河中上游,後來陸續在長江中下游也有發現河童。其中,尤其以十年有九年氾濫的湖北省鄂中地區最多。

當地人認為河童是邪惡的怪物!平時他們埋伏在江河和池塘裡,暗中偷襲人類和牲口。河童比較矮小,他們不敢襲擊大的牲口,只敢將雞鴨最多就是羊拖入水中淹死,然後吃掉他們的內臟。所有的河童都非常害怕牛,因為牛的體型巨大,力量又強,河童們不是他的對手。水牛還會游泳,一旦惹惱了他,就會在水裡追擊河童。

河童一旦發現周邊有牛出現,就會躲藏起來。

最可怕的是,他們還會襲擊人類。由於不是成年人的對手,河童專門襲擊在水邊玩耍的兒童,將他們拖入水中淹死,然後吃掉他們的內臟。

有時候,河童也會在水中偷襲游泳的成年人。河童會突然抓住這些人的腳,讓他們無法遊動,被活活淹死。

以上,都是河童的日常的表現。

每當洪水發作,河童就變得特別猖獗。

傳說中,鄂中大洪水時,河童不四處出動,將牛馬等大牲口拖入水中淹死,甚至敢於襲擊成年人。

清朝時期,一個楊姓農婦回憶讓人震驚。當時她家傍邊的河堤突然垮塌,河水衝過來,將他的丈夫孩子全部捲走,她自己抱住一棵大樹才僥倖生還。她在大樹上困了1天1夜,疲憊之下靠著數睡著了。睡眠中,農婦突然趕到有人用力拉她的腳。他睜開眼睛一看,驚得渾身發抖。拉她腳的是像小孩一樣的怪物,渾身黏糊糊的,嘴巴是尖尖的,眼裡露出邪惡的光。怪物用力拉扯她,似乎要將她拖入水中。農婦情急之下,用盡全力一腳將河童踢入水中,隨後拼命爬到大樹的高處。河童不死心,圍著大樹轉了好幾個圈,和農婦對峙。幾十分鐘後,河童不敢再爬上去,只能潛入水中走了。

在同一場大水中,也有其他人目睹河童大嚼被淹死的馬內臟,甚至還吃淹死的人。

有意思的是,河童的記載並非中國獨有。看看

我們的鄰居日本也有很多關於河童的傳說。

傳說河童住在日本各地的河川或池子裡,根據民俗學者石川純一郎的研究資料,河童傳說分佈極廣,包括日本的東北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關西的石川富山縣、中國地方(日本的地名)、四國地方、北九州島地方、九州島的佐賀宮崎縣以及奄美諸島和沖繩縣。幾乎只要有日本人的地方,就有河童的傳說。

日本民俗學家柳田國男在《山島民譚集》裡也寫過一篇「河童駒引」(河童把馬拉進河裡的傳說)的研究,說它的形體像青黑色的猴子,手腳似鴨掌,頭頂凹陷處像頂著一個碟子,無論是水中或是陸地上,只要碟子裡面的水不幹涸,則力大無窮能與人或馬角力,所以說在日本有句俗話形容天大的災難,就叫做「河童滅頂」。雖然日本全國各地都有河童出沒的傳言,不過其中卻以琵琶湖的河童傳說起源最早、也最為正統,其附近的安土寺裡甚至藏有河童的木乃伊。

這是至今關於河童最直接的證據!

據說琵琶湖中棲息著各種不同種類的河童,其中一些「品行」較差的河童,每年都害許多無辜的人溺斃。不過,這些河童大部分時候並不是為了吃人,僅僅是因為惡作劇。

河童極少有一群行動的。日本人認為,一群河童湊在一起,就會有很大的力量,會為禍人類。

據說有一位名叫九千坊的頭目,帶領著河童一族從日本中部輾轉來到九州的球磨川雲仙溫泉一帶的地方住了下來。他經常率領著部下出現在村莊邊,大肆襲擊人類和牲口,由於他擁有能夠將馬拉到河邊的怪力,所以村裡的人都敵不過他。知道此事極為震怒的熊本城主加藤清正,決定和河童決戰。加藤清正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幼時曾跟隨豐臣秀吉將運,與柴田勝家殊死之戰時,展露其高超的武藝。在關原之戰一役投奔德川家康,戰後成為熊本城的城主,以勇猛善戰和城堡建築聞名於世。

加藤清正為了打敗河童一族,不僅在河川裡放毒,還組織大量農民把燒燙的石頭往水池裡丟,讓河童們四處逃避。

最後,他用大量的水果,引來了了河童最討厭的山猿,對他們群起攻之。河童是最怕山猿的,因為河童的行動較慢,山猿則非常迅速。河童和山猿經常發生廝打,每次都是河童吃虧。最終,河童無法在這裡生存,一部死於水中,大部分離開了這裡。

為什麼日本河童如此出名?還是在於日本國,有相當數量的河童木乃伊存在。

最著名的河童木乃伊,基本都在九州。傳說全日本的人都比較害怕河童,一般不敢攻擊河童,但九州人最強悍,他們經常和河童對戰,殺死了不少河童,獲得了一些他們的屍體。

最為著名的河童木乃伊,是佐賀縣伊萬里的松浦酒造所蒐藏的。這個木乃伊高大概是0.5米,樣子同傳說中極為相似。外觀看起來像猿猴,頭頂上有個碟子狀的凹陷處,長得像怪物一樣的河童。日本動物學家曾認為這是猿猴的木乃伊,後來經過X光透視,發現這個木乃伊的骨骼同猿猴有很大區別。

日本學者目前肯定這個木乃伊不是猿猴,也認為不是什麼河童,而可能是某種不知名的靈長類動物。

有意思的是,河童的木乃伊在日本真的不少。

2004年,日本宮崎縣“都城島津傳承館”首次向公眾展示了島津家族從江戶時代傳承至今的“河童手足”。由於實物已經變成木乃伊,“河童手足”的真偽成為關照焦點。傳承館表示希望大家親眼來確認是不是真的。

此次公開的木乃伊化的河童手足有兩隻,一隻長8釐米,另一隻長15釐米,傳承館並沒有明確指出哪一隻是手,哪一隻是腳,傳說中的手足蹼也沒有。

據傳承館透露,大約在1818年-1830年期間,一名島津家族的武士在現在的宮崎縣三股町的河岸邊用刀砍死了1個河童。當時這名武士正在河邊飲馬,1個河童突然從水中衝出,拖拽馬匹入水。武士驚怒之下,用武士刀對河童猛砍幾刀,斬下了他的一手一足。河童受重傷後,跳入水中逃走。傳說河童的血有毒,武士被河童血濺滿全身,回去便身患重病。

一名友人為祈禱其康復特意請來巫醫,該武士慢慢康復。作為答謝禮,這名友人收到了“河童”的手足,並將它獻給了都城的島津家族大名。

2004年,都城島津家將河童手足和1萬件古文書、工藝品捐贈給了都城市。

除了這些木乃伊以外,之前最有名的是大阪寺廟內的河童木乃伊。不過,由於大量民眾到寺廟去觀看,而不去禮佛。寺廟僧侶將木乃伊鎖了起來,拒絕外界採訪。

日本近代目擊河童的事件就很少了。同中國一樣,日本在工業化的同時,大部分河流嚴重汙染,很多河流被填埋、即便河童真的存在,也失去了生存的環境。

最近一次目睹河童,就是1991年。

1991年6月30日,宮崎縣發生了河童目擊事件。當天,住在宮崎縣的松本,買好了東西返回到家中。剛打開門,他突然聞到了一股濃烈的腐爛氣味,噁心極了,房間裡還出現了許多奇怪的腳印。松本仔細觀察這些奇怪的腳印,他發現,這些腳印長度為12釐米左右,步幅約為60釐米,不可思議的是,這些腳印都只有三個腳趾,腳趾之間好像還有蹼一樣的東西。

松本覺得肯定是有什麼動物闖入了自己家中,於是他跟著腳印追了出去。在屋外,松本果然看到了搞破壞的動物,它身高約為1米,看起來就像一個小孩子,長得像人也像猿猴,手腳上都有蹼,背上馱著龜背一樣的甲殼。松本從未看到過這麼奇怪的動物,於是趕緊拿出相機拍了照片。

照片公佈後,很多人都說照片中的怪物就是傳說中的河童,於是,在日本立即掀起了尋找河童的熱潮。遠野市的遠野電視臺甚至出價1000萬日元,發起了捕捉河童的運動,可惜的是,始終沒人能拿到這筆錢,因為這個生活再也沒有出現。

對於河童,目前有三種解釋。

第一, 動物學家認為,所謂河童多是人的錯覺,他們基本都是各種類的猴子。在長江和黃河邊的很多猴子會游泳,他們為了尋找水果樹方,往往會做長距離遊動。由於白天人類很多,猴類怕被人類捕殺,多在夜晚游泳。晚上人看到水中游動的猴子的影子,很多時候就誤認為這是河童。

第二, 動物學家認為,所謂河童,很可能是一種原始的大蜥蜴或者巨型娃娃魚。這兩種動物都是兩棲的,平時大部分生活在河邊和池塘。這兩種動物都是食肉的,尤其大蜥蜴性情兇猛,可能會襲擊雞鴨之類的家禽。平時他們多臥在水中,只有頭部和肩部露出水面,看起來似乎就是一個河童。

第三, 河童是某種未知生物。中日都有大量關於河童的回憶,甚至還有多個木乃伊存在,正常來說不會兩國人合力編造這種故事。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河童可能是一種遠古時期存在的未知生物,可能是猿類的一種分支。科學家認為,這種生物可能在幾百年前還有少量存在,但近代應該早已滅絕。


薩沙


先說結論:河童的傳說可能和龜有關。

這就是河童,像不像?



河童的歷史:

河童在日本雖是知名度與鬼和天狗齊名的妖怪,但令人意外的是,其名稱與形態特徵到了近世才得以確立,是一個新妖怪。中世辭典《下學集》(1444)中有關河童的記述只有“水獺衰老即化為河童”一句,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相關記載或圖像資料。近世之後,關於河童的記述才開始頻繁出現,從《日葡辭典》(1603)中的“河郎”詞條起,江戶時代的百科辭典《和漢三才圖會》(1713)、《日本山海名物圖繪》(1754)等許多文獻中均見河童記載。

江戶時代,編寫百科辭典的博物學家就“河童”是否是真實存在的動物這一問題展開過討論。因為如果“河童”真實存在,就有必要將其作為動物的一個種類收錄進百科辭典。在這次討論中,博物學家們得出結論,認為在日本擁有多種不同稱呼的“河童”與“水虎”稱的是同一生物。在小野蘭山所著《本草綱目啟蒙》中有關於“水虎”的解釋,詳細描述了水虎的特性,善於誆騙人,喜歡慫恿人和自己摔跤後把人拖到河流深處,喜歡吃黃瓜,以及尖鼻子等外形特徵。

不僅博物學家對河童有所記述,儒學家古賀侗庵也曾收集河童的資料,著有河童研究書籍《水虎考略》,還曾創作過河童寫生畫。其後,松浦靜山所著隨筆《甲子夜話》(1821)中也有許多關於河童傳說的記述,畫卷與浮世繪亦對河童形象多有描繪。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河童在江戶時代被圖像化,其形象也逐漸固定下來。江戶時代,人們將河童看作“真實存在”的生物,但進入近代以後,人們對河童的認識發生改變,開始將其定位為想象世界中的事物。芥川龍之介的《河童》(1927)、火野葦平的《河童昇天》(1940)與《河童隨筆》(1955)等小說中都有關於河童的描寫,小川芋錢的畫作也對河童有所描繪,河童就這樣作為大眾文化的題材得到廣泛傳播。另外,河童傳說在現代也多有應用,如利用河童傳說振興地方經濟的活動與漫畫《妖怪手錶》等。

伴隨河童形象的變化,河童的行為也發生過戲劇性變化。

林羅山的《梅村載筆》(17世紀中期)就記載了河童拖拽人、牛、馬入河,被人類所擒。

山岡元鄰的《百物語評判》(1686年)中也記載了“河太郎”會將小孩拉入河中。

殘壽的《死靈解脫物語文書》(1690年)中提到被丟入水中淹死的孩童會化成河童附身於人。

此外還有神田玄泉的《本朝補苜》(1719年)和貝原常春的《朝野雜載》(1734年)都明確記載了河童會侵犯女性。

總而言之,至18世紀中期,文獻中記載的都是河童的負面形象,對人類來說,這個時期的河童是一種可怕的妖怪。

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關於河童謝罪和報恩的故事逐漸傳播開來。

1950年左右出版的《寓意草》(岡村良通)就記載了武藏國(今日本關東地區)川越附近,一位和尚從當地人手中救出河童,第二天收到了河童送來的魚。

還有春名忠成的《西播怪談實記》(1954年)中,也記載了河童將接骨妙藥傳授給人們,作為返還被切斷的手臂的謝禮。

另外,津村正恭的《譚海》(1795年)也記載了類似的因返還手臂而傳授妙藥的故事。

根據中村禎裡的研究,關於河童的故事大致有三個變遷,分別是河童對人類的攻擊、人類的反擊和河童的失敗,以及河童向人類歸順。與19世紀中期以前的河童相比,這個時期的河童不再奪人性命,妖怪立場弱化,正在失去“妖性”。換言之,以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為中心,河童的行為描述進入轉換期。隨著時間的流逝,河童故事裡關於其行為的負面描述慢慢減少,開始出現積極正面的因素。

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的河童形象變化時期,龜形河童與其正面積極的行為幾乎同時出現,而這些新行為所透露出的意象與龜崇拜相似,這讓人不得不懷疑二者的關係。如河童傳授的妙藥可以使人長壽或除病去災;河童贈送魚等物品來報恩以及看到河童的人會發財正是龜富裕形象的表現;有的地區將河童當作神來祭祀,體現了龜通神的特性,等等。龜形河童主要流行於江戶地區(今日本東京),如果說龜型河童的出現與龜崇拜有關,那麼我們有必要對江戶地區的龜崇拜與河童進行考察。

東京都臺東區合羽橋商店街又被稱為“河童橋”,當地立有一塊石碑,講述了江戶時代文化年間(1804-1817)商人合羽屋喜八修建工程得到河童幫助的故事。合羽屋喜八為了治水,用自己的錢財修建工程,但是工程難度大,進展極為緩慢。隅田川的河童見狀,被他的精神感動,每晚偷偷幫他修建,最終完成了工程。而且看到河童的人生意興隆成為了財主。那麼,為何河童偏偏從隅田川出來呢?筆者查閱了江戶時代隅田川的地圖,發現隅田川除了現在流經龜沢、靠近龜戶以外,曾經有一段還經過龜有。這三個地方在江戶時代就已存在,從地名看受到了龜崇拜的影響。例如龜戶天神社的池塘裡飼養了大量的烏龜,立有龜趺、龜石,洗手池也是龜的形狀,可見受龜崇拜影響之深。

神戶市中央區多聞通三丁目的湊川神社有南北朝武將楠木正成之墓,此墓為龜趺樣式,為德川光國與朱舜水所立。碑面有德川光國手書“嗚呼忠臣楠子之墓”,反面刻有朱舜水所寫《楠公贊》,從中可以看出受到朱子學的影響。受佛教和道教影響的朱子學注重理與氣,這點被認為與龜相通,“螭首龜趺”便成為了有志於朱子學之人墓的樣式。當然,光囯的墓也是儒式龜趺。可以說龜崇拜寓於朱子學之中,作為其一部分對人們產生影響。

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主要有三位學者主張河童形象為龜,分別是小野蘭山、慄本丹洲及古賀侗庵。特別是古賀侗庵在其作品《水虎考略》中明確指出“關東水虎皆老巨鱉。”古賀侗庵從小便跟隨父親赴江戶學習,從1809年開始成為幕府的儒學者,進入昌平坂學問所擔任儒官。當時正值寬政異學之禁,幕府中松平定信復興朱子學為正統儒學,視陽明學、折衷學、古學等學派為異端邪說加以禁止,而昌平坂學問所作為幕府教育機關,自然是復興朱子學的重要場所。因此,不難想象朱子學通過昌平坂學問所對當時的知識階層(儒學者)產生了重要影響,那麼龜崇拜作為朱子學的一部分,潛移默化影響了古賀侗庵。


戰時燈火


提到河童,也是日本妖怪圈比較有名的。

很多妖怪題材的動漫中都有這位“小朋友”的身影。但形象往往是很可愛的,那麼日本妖怪傳說中的河童是什麼樣子呢?

關於它又有怎樣的故事?

為什麼黃瓜又叫河童?

因為它們都很綠?!?!

帶著這些問題,跟小編來認識一下這位“妖怪圈裡的小童星”

—河童

河童身長一米左右,像四五歲的小孩子,圓眼睛尖嘴巴,手腳成蹼狀,皮膚赤黑或青黑,全身滑溜溜的,帶有麟甲。

臀部有三個肛門,頭髮稀少,中間有一個盤子,據說盤子有水的話河童就有活力。

河童喜歡和小孩子玩相撲,不過,河童也會將人、牛、馬等引下水,從肛門處掏食他們的內臟。

雖然河童會時不時的會給人帶來危害,但它被人捉住後會寫悔過書,交出“祖傳秘方”也就是一些秘密藥方,還會幫人插秧,給田地引水。

這樣一來,河童反而具有了可愛的一面。

它之所以在動漫裡出鏡率這麼高,原因就是如此。

根據民俗學者石川純一郎的研究資料,河童傳說分佈極廣,包括日本的東北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關西的石川富山縣、中國地方、四國地方、北九州島地方、九州島的佐賀、宮崎縣以及奄美諸島和沖繩縣,依據各地方言的不同,河童的稱謂也不同。共通點是「居住在河川的孩子」所以叫做「河童」。

原本河童是水中的精靈,被當做是河神受到民眾的膜拜,也有一種說法是河童是水神的使者,由水神降下的霜幻化而成。

在日本的壽司料理店裡,黃瓜被稱為“河童”,因為黃瓜是它最喜歡的食物。

據老一輩說,一邊吃黃瓜一邊渡河,會被河童拉進水裡。

日本 也有一種髮型叫“河童”;

日語中“河童被河水帶走”,是形容人也有失足的時候。

“河童的屁”是指輕而易舉不值一提。

據說日本佐賀縣伊萬里的松浦酒造蒐藏了一具河童木乃伊,體長大約是40公分,與柳田國男先生所描述的河童如出一轍,外觀看起來像猿猴,頭頂上有個碟子狀的凹陷處,長得像怪物一樣的河童,不過經過電視臺的查證,這個木乃伊的標本有造假嫌疑。

另外大阪的瑞龍寺也有河童木乃伊標本的照片,但是拒絕給外界採訪。

在中國其實也有河童,我們稱之為水虎,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常見的鬼怪。

最早起源自中國黃河流域的上游,據本草綱目記載,水虎是居住在湖北省的河流中的妖怪。

河童到底只是傳說還是確有此種生物,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END-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我們的回答,請關注“日本物語”頭條號,更多好玩有料的日本圈子、新鮮事、視頻,盡在知日圈app。


日本物語


“河童”是水妖中的一種,是我們聽過日本妖怪中最出名的妖怪之一,它還有別的名稱,比如叫河太郎或者叫川童等等,日本曾經翻拍過我國的四大名著《西遊記》,在部影視作品中,沙僧的形象就取自河童。在我國的一些地方流傳著,二戰時期,日本把河童帶到了我國,也就是民間俗稱的“水猴”或者“水鬼”來防範游擊隊。當然這些傳說也顯示出當時游擊隊戰績突出,深入人心。但日本合同也有很多的樣貌上的差別,比如有的河童有甲殼,有的河童頭戴帽子,還有的河童只是一個赤身裸體的生物沒有甲殼。


在日本的河童並不是要把人拉進河裡,而是喜歡把馬拉進河裡。河童心眼很壞,會摳掉人的肛門球,別把人淹死在河中,肛門球就是在肛門附近的一個器官,日本至今仍然流傳有一幅日本江戶時代的《摳門球之圖》,圖畫中河童把人按在水裡邊,從肛門裡邊摳出了人的肛門球,說實話,這幅圖有點有趣又有點噁心,反正把我看懵了。日本漫畫如《夏目友人帳》《滑頭鬼之孫》都有對河童的描述,河童十分喜歡和人相撲,而且必須要贏,如果他贏不了,就會一直纏著這個人。所以有人說,在和河童相撲的時候,一定要採取適當的時機輸給河童,而且要不被他看出來,要不然你的肛門球就會被河童取走。


但我們看到的很多影視形象中,河童的頭頂都會有一個帽子,其實那並不是帽子而是一個盤子。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傳說,住在河邊的人因為很害怕河童,尤其害怕河童把自家的小孩帶走,所以他們經常會把供奉神的飯留給小孩吃,這樣就可以保護小孩。每次小孩子們出門玩耍,他們都會叮囑小孩,如果在河邊遇到了一個不認識的小孩,一定要鞠躬行禮,因為那個小孩可能就是河童。如果你鞠躬行禮,河童也會同樣對你鞠躬,只要河童一鞠躬,頭上那個碟子裡盛的水就會落下來。水沒有了,河童就會很虛弱,沒有機會使壞了,這個和我國民間傳說中的“水鬼”的特質是一樣的,水鬼在水裡邊特別厲害,但是一旦離開水就會全身虛弱。


在日本關於河童來源有很多的說法,有人說是一位特別會做木偶的匠人,他做了很多木偶,但是他卻不是一個珍惜木偶的人。有一次他把自己做好的木偶丟到了水裡,產生了靈魂的木偶很生氣,於是這股怨氣就化作了河童。還有的說河童本來就是生活在水裡的水神,他保護一方百姓平安,在洪水來的時候,他幫助百姓渡過了危險期,平定了洪水。但是洪水退後,人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卻忘記了救過他們的水神,水神充滿了怨氣,就化作了河童,專門報復忘恩負義的人類。


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防治河童的方法,除了上文中所說的吃供奉神的飯,還有就是在身上帶一把劍或者鏡子,因為天縱雲劍和八尺鏡都是日本神話中的神器,或者帶一些金屬製品,據說河童十分討厭金屬做的東西,還有就是點一把火,也可以驅趕走河童。河童除了喜歡相撲和摳人的肛門球外,很喜歡依附在女性的身上,尤其是處女的身上。我們都知道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河流眾多,所以幾乎日本的每一個臨河地方都有關於河童的傳說。臨河居住的人們,尤其是青年男女們都喜歡在河邊幽會,據說男女在河邊幽會的時候,千萬不要有什麼過激或者親熱的舉動。因為如果有這樣的舉動的話,河童看見了就會很興奮,河童一興奮就會附在女生的身上,尤其是處女更容易被河童依附。


據說只要河童依附在女人的身上,這個女人就會變得十分的浪蕩,還會發出賣弄風騷的叫聲,吸引別的男性。因為這都是被河童看到在女人河邊的舉動以後,河童處於興奮狀態,附在了人身上的原因。因為這個狀態下的女人很容易造成身心疲勞,所以不久之後,女生就會因為力氣用盡,虛弱而死。拯救這些女人的辦法,只有將這些女人捆住,帶到一個沒有水的地方,或者捆到乾燥的木樁上,只要河童離開了水就會變得虛弱,同時向神明祈求保佑。祈求的過程中,一定不能沾到水。如果沾到水的話,神明降臨,也不能驅趕走河童,因為河童會因為沾到水恢復力量,並且因為人的驅趕而心生怨氣,變得十分強大。


紅雨說歷史


“河童”這種生物為什麼會存在於日本的傳說中呢,世界上其他地區有類似的生物嗎?它的原型是什麼?

不說呢,顯得自己又無知了,其實,耳聞過呢;可是,說了呢,其實也是靠空想推測,這玩意確切沒見過,道聽途說,嘴上說著有勁,心裡也還是沒底。

但,既然一如問題所說,是傳說,為什麼會存在於日本傳說中呢?那,為什麼不可以存在日本傳說中呢?因為是傳說唄。

世界上其他地區有類似的生物嗎?生物?這個貌似沒有吧,不是現實的,要是有了,還會是傳說嘛?

它的原型是什麼?這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見解不一呀,據說是一種“水虎”,可水虎又是啥玩意,於是,又據說,這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鬼怪了。說是最早起源自中國黃河流域的上游。

其實,本來也就是嘛,連日本人本身包括他們的文化文字都包含在我們大漢民族文化圈內,小小傳說中的“河童”還能例外。黃河是河童原型產出的地方,我們的大中華的驕傲啊。呼呼,

河童,有些傳奇的描述說,“六十多公分高,四十來斤重,有說紅色有說藍色,長著發光的圓眼,鼻子突出、嗅覺敏銳、四肢修長,口中上下各有四根尖牙,手臂斷了能再生,每個手四根手指,指間有蹼、背上有甲殼,臀部長了三肛門......”嘖嘖,咋看都是四不像,鳥嘴、龜背、鴨子腳、小孩臉蛋,鬼模樣,

厲害了,黃河裡出了這樣厲害的河神之子,理當膜拜呀,偉大的黃河呀,我們的黃河連周易都誕生出來了,是群經之首,世界最最智慧的書啦,相傳河出圖洛出書,河馬載著天機之圖,洛水神龜背上刻著智慧之書,哎,對了,這就與河童扯上了點聯繫,那小日本傳說中的小“河童”不就也是龜背嘛,你看,莫非是黃河洛河裡那個龜背刻著洛書的大神龜的子孫唄,所以優雅的叫它了河童。hh其實是我們的水虎......


質躍


其實河童是一種比較晚近(近世)的妖怪現象。也就是說,河童根本不是類似妖狐那樣,有著顯赫的身世和輝煌的歷史。河童的家喻戶曉,其實更多的是得益於近代,尤其是明治、大正時期文學家那種“披蘿帶荔,三閭氏感而為騷;牛鬼蛇神,長爪郎吟而成癖”一肚皮不合時宜——比如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河童》。

在王朝時代的志怪筆記《今昔物語》中沒有關於河童的任何記載。直到了室町時代的文獻中才有“獺老為河童”的記載,但也是除此之外就什麼都沒了。而同一時期的《百鬼夜行繪卷》以及大量的妖怪繪卷、物語、繪本中也都未曾見到“河童”。到了安土桃山時代,關於河童的記載仍舊是粗陋異常。比如1603A.D.出版的《日葡辭書》中就有“カワロゥ”詞條,並註釋道:

“似猿的一種動物,棲息在河中,與人一樣有手足。”

現代日本人的“河童”觀念的形成,和江戶時代知識分子的博物學編纂(包括民俗情報的收集和說明圖的製作)是直接相關的。比如,十九世紀初的名醫奈須恆德在文政五年(1822A.D.)出版的《本朝醫談》中就有這樣的“高論”:

“筑紫地方多河童之祟;周防、長門(山口縣)有犬神、養蠱之祟。除詛咒和狐精附身之外,還有山男(山魈)附身、妖貓為厲,故當以甘松薰,或用金銀花煎湯”。

到了現在,河童的傳說分佈於日本各地。如岡山縣的ゴンゴ,似小孩或龜,喜與人類相撲;靜岡縣的川猿,可能是河童、猿、水獺的結合,好酒膽小;靜岡、愛知縣的川小僧;高知縣的芝天狗似猴;另外,山梨縣カンチキ背龜甲,顏似烏天狗,從人肛門中抽出內臟吃;青森縣的水虎,可吸血或附身,都很危險。



河童在古代有時是一種令人感到畏懼的妖怪,而生性頑劣。但據說這種妖怪精通醫術,尤其是骨科。所以很多人都準備好供品以乞求河童偶爾也發發慈悲,救人於危難。

一般來說,河童的身型跟六到十歲左右的小孩相差無幾,並且是一種摻雜了烏龜、猴子、鴨子和青蛙的混合體:比如它們身材矮小、渾身長毛猶如猴子;背部通常長著一個類似龜甲的殼狀物;擁有青蛙一樣巨大且帶蹼的手腳;嘴部像鴨子一般呈喙狀,但滿口鯊魚似的銳利牙齒……所有的河童都有頭上扣皿狀物的特徵(故河童禿頭),在其中盛有液體,而這液體就是河童超自然神秘力量的來源。當河童上到陸地以後,他必須時刻保持“碗”裡的液體不灑出來或蒸發掉,不然就會馬上變得虛弱無力。當液體枯涸時,河童甚至會面臨生命危險。在一些現代動畫中,這個凹下去的“碗”往往被莫明其妙畫成凸出來的光頭,猶如南蠻僧(耶穌會傳教士)的光頭。河童也具有變身能力。當然,因其體型限制,它們通常選擇變成小孩、矮個兒僧侶或者是縮著骨頭的老太婆。

河童有一種嗜好就是拖人入水或與人類相撲,以方便摘取人類肛門中的——尻子玉。注意,這個奇怪的東西不是汙穢之物,而是人丹田之中的“元氣”的物化。所以捕捉釣河童之法,即用肛門吸引河童,再撒網捕之。不僅是尻子玉,河童還嗜食黃瓜。為了得到黃瓜,這些水中的妖物可以不顧一切。在河童肆意出沒的地區,有的居民會在出行時把黃瓜帶在身上,以求能在遇見它們時,給自己換來一線生機。還有些人則期待通過提供黃瓜,來讓河童施展它們的神奇醫術治病救人。 所以在壽司店菜單上,“黃瓜卷”大多都被寫成了“河童卷”。

河童的起源一種有爭議,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種妖怪的起源絕非來自中國。有些網絡上的文章聲稱“河童”的原型是來自於南朝劉義慶所撰的《幽冥錄》中關於“水精”的記載,這也是亂講。因為《幽冥錄》一書至宋元之際便已經失傳,現在的都只是集腋成裘的各種片段。這些殘章斷簡中並沒有任何類似於河童的記錄。現存的《幽冥錄》中確實記載了“水木之精”名為‘藻兼’,這種妖怪“夏巢幽林,冬潛深河”,但卻都是“絳衣素帶,纓佩甚鮮,皆長八九寸,有一人,長尺餘,凌波而出,衣不沾濡,或有挾樂器者”。一派仙家氣象,絕不是河童那種魑魅魍魎式的怪異形象。

至於所謂的河伯為河童原型說就更是不著邊際。在中國古代河伯是神界中諸侯王一樣的存在,絕非是尋常的水怪。而且雖然都有生性淫蕩而且性能力彪悍的傳言,但河伯的形象一直是身姿窈窕,儀容妖冶的翩翩少年,而河童始終是醜陋可怖的非人類。

河伯的形象,始終是十分撩人。

而河童的形象一直不佳,直到近代也是如此。


在中國最類似於河童的妖怪,是一些民間傳說的“水猴”。這是由淹死之人的怨氣所化,而日本的河童原型也有說是半路夭折的小孩屍體丟棄到河水中。小小的屍體隨著水流漂浮而下,遠遠望去,被其他地區的人誤以為是生活在水域的怪物。


日本民俗學泰斗柳田國男曾經對於各種日本妖怪的發生原理做出了一種解釋——即“妖怪是古代的神的零落”。也就說,是佛教的傳入和大和國的信仰——神道的崛起,造成了之前日本列島上那些部落的守護神失去了自己的信徒,淪落為妖怪。柳田國男的這種觀點後來變成一種泛方法論,長期籠罩著、甚至可以說是支配著日本的人類學和宗教學的領域。對於柳田國男的“零落說”最早構成方法論意義上的再審查的契機的,是原日本民俗學會會長宮田登在《妖怪の民俗學 日本の見えない空間》所提出的理論——即妖怪發生的條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境界”,即異質的時空環境結合後的所產生的適宜妖怪出現的時間和地點。最典型的就是妖怪和幽靈之間存在明顯差別。首先妖怪多出沒於固定的場所和時間,只要避開了就不會遭遇到妖怪。而被幽靈糾纏上的人,雖逃走萬里之外亦必追來。所以民俗中有很多利用人體部位的組合,從廣域的自然空間中切割出異空間,以窺破妖怪正體的招術。比如,日本人認為從胯下可以看到幽靈船、妖怪,當然也包括河童。

關於河童還有一個十分恐怖的說法,那就是河童會在公廁中襲擊人的傳說。則與傳統日式公廁的構造有關。在日本,老式的公廁都是架設於河流之上的茅房 ,又被稱為“川屋”。這就為河童攻擊人類提供了方便。也就是說,每當人們如廁,踏上腳板,跨開兩股從腳下木板縫隙下望時,“可看到遠處河灘上泥土和野草,菜地有盛開的菜花,蝴蝶紛飛”。而大小便從幾米甚至十米高掉進河裡,隨水而去……然而就在沉靜在冥想之中、享受著生理上的釋放時,河童就會利用起這個人類毫無防備的片刻,躲在腳踏木板的底部伺機發起攻擊。它們藏在陰翳之中,就像釣魚一樣等著當某個人前來“就位”——然後,不聲不響抬手對準袒露無覺的肛門,在猝不及防間把該人的五臟六腑全部掏扯出來,從中尋找珍貴的"尻子玉"。

而這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傳說也在上個世紀中期在中國演化成了可怕的梅花黨特務潛伏公廁之中,用綠色的假肢給如廁之人的肛門上抹毒藥,以製造人心恐慌和社會動盪,這種具有新時代特色的“傳說”。


日本人民關於河童的想象——最後一個是某個寺廟中收藏的河童木乃伊。


陳大舍


因為古代對待未知事物的恐懼,所以民間會幻化出許多神話鬼怪故事。“河童”也是其中一種。

“河童”最早出自於中國的鬼怪傳說,原名“水虎”。

中國的“水虎”

相傳河童,也就是水虎,是居住在今湖北省河流中的妖怪,形如三歲兒童,全身覆蓋著刀槍不入的麟甲,在陸地上傷害力不高,但卻能在水中稱王。從它的原名“水虎”來看,河童在水裡是能和鱷魚這些河川霸主媲美的。

據《水經注》記載,水虎性格可怕,經常把爪子放在岸邊,等一些好奇心重的小孩去摸它的爪子時,就把他們拉下水,殺之。

據《本草綱目》所記,水虎脾氣不錯,不會輕易傷害人類,只有你去惹它的時候,他才會反。但也只是啃咬,而不會殺人。

兩種書籍,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大概兩位作者看到的不是同一種河中怪物吧!而日本的著名畫家,則偏重於《本草綱目》的說法,並把“水虎”改名為“河童”,記錄在其畫作——《今昔畫圖續百鬼》中。

我們現在從各方面瞭解到的河童,基本都是一個呆萌、可愛,有時又很兇,有著小孩子性格的妖怪,主要還是鳥山石燕的原因。


日本的“河童”

“水虎”傳到日本後,改名為“河童”,還添加了更多的外貌特徵,使其看起來更形象、更生動,並且在日本各地,到處都有流傳著“河童”的傳說。“河童”已經成為了日本妖怪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河童被日本人幻化為水神的童子,專門負責幫助水神治理地方水域,這就把河童從一個普通的妖怪,尊崇為神之部下了。日本人對河童的喜愛,不亞於其他人氣極高的大妖怪,不止在畫集裡,還有動漫、文學、電視、紀錄片裡,經常可以看到河童的身影。

甚至還有一檔紀錄片裡,有關於捕捉到河童的記錄。但後面也被驗證了是假的,只是當地的老闆為了吸引客群而想出來的招數。

而值得一提的是,河童最深入人心的形象:烏龜臉,頭上頂著一個盤子。其實這是因為十六世紀,葡萄牙傳教士到日本傳教時,由他們的服侍和髮型演變而來的。

因為河童被譽為水神的使者,而葡萄牙傳教士遠渡日本時,也普遍被認為是“來傳播神的旨意的使者”。這和河童被委派治理各地水域的傳說,確實有點相像。

所以河童的傳說來自中國,而它的原型則是十六世紀的葡萄牙傳教士,這實在是很有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