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手機銀行都是電子化自助存款,無紙質證明,一旦被病毒清除數據,如何證明存款?

杯中飲日月


您是擔心您自己的手機要是有病毒,會清除了存款數據,是嗎?其實不必擔心,這種事是不會發生的。

因為您的手機就算是中了病毒,也只是手機的運行出現了問題,而您所有的存款信息,都在銀行的APP裡面好好的保存著,是不會有閃失的。

手機銀行在手機中只是一個軟件,它本身和手機是沒有聯繫的。您通過手機銀行進行的存款,轉賬等操作,其實都是在銀行的系統中進行的,所有的數據都由銀行系統來統一保管,通俗點說,手機裡的病毒進入了不了銀行APP的。它們兩個井水不犯河水,只要您不把登陸手機銀行的必要要件洩露出去,您的手機銀行就是安全的,存款信息一切都沒有問題。

想想看,平時手機裡有多家銀行的APP,有時嫌多了,就刪除一兩家銀行的APP,這家銀行裡的存款也能一起沒了嗎,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既然手機銀行是安全的,也沒必要想著如何證明存款了,存款證明不證明,它都會好好地在銀行裡,沒必要擔心它會有風險。

本人專注於分享與銀行相關、和生活貼近的財經內容,歡迎關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目前手機銀行以及網銀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相較於以往到銀行網點辦理業務,有回單,有憑證資料,目前的手機銀行辦理業務都是無紙化的,所以有的人就會擔心,一旦遇到病毒,該如何辦?

自身的手機中病毒

如果是你的手機中病毒,即使是你的手機被格式化了,那麼你的存款信息也無需擔心,因為銀行的系統裡仍然有你的存款記錄,格式化的只是你的手機,而不是銀行的系統,你換一臺手機,重新登錄銀行的APP裡,仍然可以查詢得到你的存款信息。


銀行的系統病毒

如果說是銀行的系統中病毒被格式化了嗎?首先一點,銀行的核心繫統是沒有與外部聯網的,使用的是局域網;再者銀行的營業電腦,是禁止讀取U盤信息也禁止拷貝,所以說銀行的核心繫統要中病毒,幾率微乎其微,大家這麼多年來,有聽過銀行系統中病毒的案例嗎?顯然沒有。此外,對於任何有可能存在的情況,銀行都是有相應的預案的,以本題為例,無論哪一家銀行,對於重要的核心數據,都會有備份,而且不僅僅備份一份;一旦一個數據庫被沖毀,銀行可以啟用備份的數據進行系統恢復,你的存款數據,照樣不會丟失。

總結

無論是你的手機中病毒還是銀行的系統中病毒,對於你個人存款信息而言,都不會有影響,其實你能想到的情況,銀行基本上都有相應的預案,所以根本不擔心資金的安全。


鯉行者


這個真不用擔心,任何事物存在都是有原因的,你能想到的風險,如果沒有妥善的應對措施是不會出現的。

雖然你用手機銀行辦理業務,自助存款,但並不代表你的存款信息和數據儲存在手機裡,手機裡存的只是你的登錄信息,真正的數據信息是儲存在銀行系統中的,打個比方,假如你的紙質存單丟了,你如何證明存款呢?拿著身份證去銀行查詢,辦理掛失,重新補開一張存單,說明信息並不在紙質存單上,假設你的手機丟了,難道手機銀行辦理的存款還需要把手機找回來才能辦理?顯然不是,一樣要通過銀行系統。

有人也許會問,那銀行的數據丟失了怎麼辦?這個也不必擔心。現在大一點的銀行在全國各地有多個數據備份中心,小銀行也至少有兩個數據中心,還有比較完備的數據恢復系統,系統數據一旦出現問題,立即會啟動應急預案,迅速恢復。

有些人會擔心如果手機丟了,錢是不是就容易丟,所以會排斥辦理手機銀行。但其實,要想通過手機銀行把錢轉走,至少需要三個驗證步驟,第一個就是手機登錄密碼,現在不是密碼就是指紋登錄或者掃臉登錄,即使手機被人撿走理論上也登不進去,再一個是手機驗證碼,這個如果手機被人撿到意味著別人能獲取,因為驗證碼會發送到手機上,最後一關是銀行卡密碼,這個別人應該也不知道,所以,三個驗證步驟,至少有兩個是別人無法獲取的,很難被人轉走。

所以,電子銀行還是比較安全的,如果你瞭解運行機制,就不會有這種擔心了。


鑫財經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第一:我們的銀行資產是否安全;第二:怎麼做才能保障我們的資產更安全。基於銀行和我們自身兩個方面,我想我們應該從以下幾點來加深認識。


首先,對於銀行來說,如果出現數據安全問題,導致的損失將是無法估量的。因此也是絕對不允許出現問題的。

其次,銀行對於保障客戶資金的準確性和安全性,也是有一系列保護措施的。

銀行管理流程中涉及到:風險管理、運行環境管理、運營維護管理、災難恢復管理、監督管理等,能夠提供事前監測、事中監控、事後恢復等多角度的安全保障。


不過,我們也應該意識到一點,即便是再安全的防護,也可能存在潛在的風險。而採取更安全的方式、更先進的技術,是解決問題的核心關鍵。

比如當前,不管是我們政府還是科技企業,都在不斷的推進區塊鏈技術,而區塊鏈技術所具備的:去中心化、密碼學、共識等特點,對於金融機構來說是一個非常安全的信息存儲方式。

最後,我們還應該認識到一點,保障資金安全除了做固定的存儲之外,我們還可以適當的選擇一些穩定性的投資。至於具體的投資板塊,應該因人而異,儘量選擇你所擅長的領域,能夠規避風險的領域。


展合智慧生活


銀行和資產管理機構可以簽發資產證書。如果你有大量的資金,你可以申請簽發資產證書。二是保存交易信息。電子賬戶將提供電子交易記錄,如果您保留了相關交易信息,可以作為憑證。例如,如果您在某一天、某一個月、某一年保存存入銀行的電子交易記錄,如果沒有資金,即使您忘記自己取錢,銀行也應提供相應的交易信息;第三,交叉驗證,我們投資其他金融產品,通常通過銀行轉賬,而轉賬記錄是一種很好的交叉驗證方法。當然,還有其他方法,比如截圖、記賬等等。但是,一般來說,只要在每次交易後檢查結果,就不必仔細保存所有數據。


莉莉說科技


謝謝。

手機銀行實質上是一個客戶端,也就是一個操作的平臺。你的所有信息的儲存,都在銀行的大型服務器信息處理中心裡面,所有的交易記錄,同時也保存在人民銀行的支付結算中心,另外還有容災備份。

當手機銀行APP卸載後,絲毫不影響你在銀行的任何保存的信息,比如存款、貸款、交易、支付、結算、信用、密碼等。

現在的電信詐騙,騙子通過惡意程序、釣魚程序以及其他黑客行為,也就是說的病毒程序,實際上把你的操作信息竊取了,包括身份證信息、登錄賬戶、密碼,直接進入了你的手機銀行,這樣騙子就變成了你,直接操作你的手機銀行APP,然後實施轉賬,把你的錢轉走了。

其實,如果現實中你的銀行卡丟失了,只要你的身份證沒有一起丟,密碼沒有洩露,並且及時掛失,撿到的人想取款,是相當難的。當然也有極個別的例外。

同樣,你的手機不小心丟了,要立即到電信運營商中,鎖定手機號碼,更換sim卡,到手機設備雲平臺上刪除相關信息。這樣你根本不用擔心,銀行信息會被別人竊取,存款被騙子盜取轉賬。



天下多少事


同學,你好

本人從事金融IT多年,對銀行的系統架構有一定的瞭解。

能開發這種植入的病毒程序,一定是很黑的黑客。

從銀行架構來說,可以看看一下的銀行架構。

從ATM終端、POS機想要做一筆業務,流程是:終端組包,將帶有業務信息的請求報文發到前置系統,前置收到請求報文,進行解析處理、提取關鍵字段重新組包再發給ESB系統,ESB系統也進行報文解析,處理發給核心業務系統,核心業務系統再進行處理,進行數據庫相關操作,再把處理後的結果一一返回,直至反饋終端,用戶可以得到反饋,業務成功還是失敗,失敗原因。

簡單來說,在金融領域想做一筆交易,整個鏈路是很長的,不說內部的防火牆,風控系統,各環節的監控,鏈路分析、確保原子性。

以前美國發生的銀行攻擊事件,那時候確實有不成熟的地方,今天就不一樣了,看看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系統都能上馬,技術方便已經很高端了。

所以,這個問題不是說不存在,我認為很難出現,有風險意識就行。

保留現場數據和監控記錄,任何傳票信息就行,銀行還是很開明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用。


barbarian


記得以前回答過類似問題,貨幣電子化後,關於用戶資金的證明確實有必要進行明確,雖然並不一定是因為病毒或者數據修改的問題。

安全不只是技術還有心理因素

現在,隨著網絡和貨幣電子化的發展,紙質的存單已經非常少,甚至一些互聯網銀行,根本就不存在紙質的存單。這讓很多傳統的用戶感到一絲擔憂:自己手裡只有一張不能自己讀取的銀行卡,甚至連卡都沒有,只是一個賬戶和密碼,如何保證自己資金的安全呢?

請不要笑,如果你不擔心,是因為你錢不夠多,多到一定程度你也會擔心。比如我一個朋友,在網上投資了很多錢,開始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後來意識到後,放棄了很多其他投資,把資金大量轉回到銀行裡了。

雖然現在電子銀行安全性足夠高,數據存儲也非常完善,但是,大部分用戶是不瞭解銀行的數據存儲機制的,對銀行的容災系統更是所知甚少,擔心是很正常的。用戶的關切就是市場,因此這個問題確實需要考慮。

學會簡單的自我保護

記得前期曾經有一個案例,用戶拿十年前的紙質存單到銀行取款,被告知已經該存單以前掛失過,沒有相關數據,取不出錢,但是銀行又拿不出相關證據。於是用戶憑存單把銀行告上法庭,最後法院判決銀行照單賠償用戶本金和利息。且不說這個案例真實的原因,如果儲戶手裡沒有存單,肯定是打不贏這個官司的,因為他手裡沒有任何證據。

當然,這只是極少的個例,又處在貨幣電子化的進程之中,用戶不必為此感到擔心。我們只是要學會保護自己就夠了。保護自己資產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您可以參考使用。

一是銀行和資管機構是可以開資產證明的,大量資金的話,你可以申請開具資產證明;二是保存交易信息。電子賬戶都會提供電子交易記錄,如果您保存了相關交易信息,是可以作為證明的。比如你保存了某年某月某日存入銀行的電子交易記錄,如果這筆錢沒有了,銀行要提供對應的交易信息,哪怕是您自己取了這筆錢忘記了;三是交叉驗證,我們投資其他理財產品,一般會通過銀行轉賬,轉賬記錄是交叉驗證的好方法。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截屏,記賬等等。但是,一般說來沒有必要這樣仔細保存所有數據,只要在每次交易之後進行結果核對就可以了。

相信以後會有更加讓人心悅誠服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資產,比如區塊鏈技術。


互金直通車


銀行和資產管理機構可以簽發資產證書。如果你有大量的資金,你可以申請簽發資產證書。二是保存交易信息。電子賬戶將提供電子交易記錄,如果您保留了相關交易信息,可以作為憑證。例如,如果您在某一天、某一個月、某一年保存存入銀行的電子交易記錄,如果沒有資金,即使您忘記自己取錢,銀行也應提供相應的交易信息;第三,交叉驗證,我們投資其他金融產品,通常通過銀行轉賬,而轉賬記錄是一種很好的交叉驗證方法。當然,還有其他方法,比如截圖、記賬等等。但是,一般來說,只要在每次交易後檢查結果,就不必仔細保存所有數據。


科技每日觀察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目前手機銀行以及網銀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相較於以往到銀行網點辦理業務,有回單,有憑證資料,目前的手機銀行辦理業務都是無紙化的,所以有的人就會擔心,一旦遇到病毒,該如何辦?

自身的手機中病毒

如果是你的手機中病毒,即使是你的手機被格式化了,那麼你的存款信息也無需擔心,因為銀行的系統裡仍然有你的存款記錄,格式化的只是你的手機,而不是銀行的系統,你換一臺手機,重新登錄銀行的APP裡,仍然可以查詢得到你的存款信息。

銀行的系統病毒

如果說是銀行的系統中病毒被格式化了嗎?首先一點,銀行的核心繫統是沒有與外部聯網的,使用的是局域網;再者銀行的營業電腦,是禁止讀取U盤信息也禁止拷貝,所以說銀行的核心繫統要中病毒,幾率微乎其微,大家這麼多年來,有聽過銀行系統中病毒的案例嗎?顯然沒有。此外,對於任何有可能存在的情況,銀行都是有相應的預案的,以本題為例,無論哪一家銀行,對於重要的核心數據,都會有備份,而且不僅僅備份一份;一旦一個數據庫被沖毀,銀行可以啟用備份的數據進行系統恢復,你的存款數據,照樣不會丟失。

總結

無論是你的手機中病毒還是銀行的系統中病毒,對於你個人存款信息而言,都不會有影響,其實你能想到的情況,銀行基本上都有相應的預案,所以根本不擔心資金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