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的人,會和別人說自己得了抑鬱症嗎?

huoluomo


得抑鬱症的人都不同,家族的知識面不同,導致的結果都不同。有的會說,有的就痛苦的說都說不出。說出來會更難受,別人會安慰,聽不得安慰。太痛苦了。不安慰還好,越安慰反而苦的喘不過氣來。系統知識是抑鬱症的良藥。任何問題遇到系統知識立馬解決。只要講出日常生活中的事,就知識是家族的哪塊錯誤知識導致,正確知識補充替代錯誤知識,錯誤知識就截流了。


用戶水1579992882313


抑鬱症的人會不會和別人說自己得了抑鬱症,這個問題很複雜,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患者的家庭環境,對於抑鬱症的認知,所處社會對於抑鬱症的認知,心理承受能力,是否存在病恥感等等。

抑鬱症患者的心理變化

其實抑鬱症是一種情感性精神病,是完全可以存在自知力的,也就是我們說的可以意識到自己患有抑鬱症。但我們現在社會的抑鬱症大環境很不好,人們給抑鬱症患者的空間,或者說對於抑鬱症患者的理解非常少,甚至很多人對於患有抑鬱症的人是存在明顯的偏見的。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會有所體會,所以讓一名抑鬱症患者主動說起自己的抑鬱症,好像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可以,我還是會建議我的患者大膽的說出來,起碼跟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說起自己的疾病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也永遠不會因此而丟人。


我接觸過很多抑鬱症患者,他們通常會提到一件事,怎麼我就得了抑鬱症呢?我怎麼就會得了抑鬱症?人們都聽說過抑鬱症,但都沒有真正想過自己會不會得抑鬱症。大部分人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去接受自己患抑鬱症這個事實,而且接受抑鬱症患者可能出現的很多負面的變化:

  • 比如總是覺得很累,極易疲勞;


  • 比如反應速度突然變慢,思考簡單淺顯的問題也需要很長時間;

  • 比如注意力難以集中,經常會溜號、跑題;

  • 比如記憶力變得不好,常常丟三落四。

這些其實只是抑鬱症患者感受到的抑鬱症狀中的一部分,但卻給原本自信、堅強的抑鬱症患者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和打擊,很多人因此消極、悲觀,甚至一蹶不振。我們可以想象,這個時候患者的周圍如果還充斥著不負責任的,負面的批評和中傷,那麼哪有抑鬱症患者的內心會強大到無所畏懼呢?

我身邊的抑鬱症患者的遭遇

有時候,抑鬱症患者會出於求救,或者尋求幫助的原因,將自己的病情有選擇性的告訴要好的朋友或者家人,但有的時候,可能第一選擇反而是要好的朋友。

我的門診經常會接待一名初三學生,複雜的單親家庭環境,讓小女孩出現了悲觀、自卑,無助,無望的負面情緒,甚至已經長時間失眠和曾經出現過明顯的自殺念頭。女孩曾經分別向父親和母親求助(父母早已分開),但母親讓她找父親,父親說她“裝什麼裝”,後來女孩求助自己的好朋友來陪自己到醫院看病,本來很正常的求治行為,被這位女孩信任的好朋友搞砸了。

女孩的好朋友也是個長相甜美的小女孩,看著就很善良,但卻在就診後將女孩的病情和在醫院門診偷拍到的照片都發到了朋友圈。這使女孩感到很憤怒,甚至十分崩潰,走在學校都被同學們以異樣的目光注視。

這樣的行為原因可能包括未成年人的好奇心和炫耀心理,但跟本上還是存在著對於抑鬱症的患者的錯誤認知,即使女孩的朋友也覺得自己的好朋友是所謂的“小心眼”“矯情”,何況其它吃瓜同學看到朋友圈的反應呢?

所以,真的有很多抑鬱症患者是不敢將自己的病情告訴身邊的人的,因為她們怕得到的不是理解和支持,而是輕視與嘲笑。

抑鬱症患者應該如何面對抑鬱?

說到底,抑鬱的本質是情感的低落,越是負面的,難以讓人接受的言語或評價,越會導致患者情緒崩潰,越容易壓抑,悲觀,甚至絕望。

抑鬱症患者需要的是及時有效的科學治療,但同樣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情感支持,起碼我們應該告訴他們,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很對人都在對抗自己的抑鬱,堅持住的就會勝利,起碼也會離勝利更進一步,放棄的,只能被抑鬱症吃的死死的,如待宰的羔羊,早晚沉淪於無盡的絕望之中。

戰勝抑鬱症,我們需要科學的武器,規範的醫學治療就是最好的武器,也許藥物的副反應確實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影響,但也遠遠好過抑鬱的折磨。除此之外,一定還有物理治療的方法能夠幫助到你,比如無抽搐電休克,就是治療抑鬱症最安全又快速的物理治療方法。

關於抑鬱症的治療,是個體化明顯的選擇,所以不同的抑鬱症患者的治療方法和經驗一定是不同的,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尋找一個值得信賴的醫生,然後完全去信任這名醫生,跟著醫生的指引前進。不管路途有多遙遠,相信你一定會走到健康的彼岸的。


我說精神


走出抑鬱的心藥——活在當下!所有心理問題都是在壓力下逐漸沉浸在過去或者未來的意想中不能自拔!當你察覺自己又在想時,提醒自己:活在當下(因為你既不可能活在過去,也不可能活在未來),把自己注意力拉回關注當下!經過一週練習,(正念辦證行為療法)你就會找回自信。抑鬱本只是心理問題,負面思維形成習慣而後身體產生不適症狀,睡眠不好吃安眠藥調整,定義成病反而壓力巨增。抑鬱藥能改善症狀,但完全走出來關鍵在自己改變負性思維習慣,改變的方法就是轉移注意力:(多和家人一起看電視交流,玩遊戲,培養愛好,鍛鍊,愛大自然旅遊去。改變認知: 不過度關注小事,就是常說的不鑽牛角尖,不看網上負面信息。每人都有煩惱要會放下


佛雲心靜自然涼


有時候會開玩笑說一句,反正也沒人信。😏[笑哭][笑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