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超人,爸爸去哪兒了

《奇葩說》這六季有一期的辯題是: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

看這一期視頻的前一個小時,我把新買來的70kg重的滾筒洗衣機挪到20cm高的底座上。楊小胖時不時的想"幫幫忙",我擔心會誤傷她,好緊張,挪好後已是大汗淋漓。

剛剛經歷高強度運動,再看"媽媽是超人"這樣的辯題,好應景!

楊小胖還不能理解超人的意義,也說不出"媽媽是超人"這樣的話來。可是作為媽媽,我要怎樣理解這句話呢?這句話真的是讚美嗎?

首先聲明,我不是單身媽媽。老公的工作是銷售,每月在家的時間很有限,急著回,趕著走。所以家裡的事情,他基本幫不上什麼忙。

換燈泡、清洗地熱過濾網、修開關、換水龍頭,現在再加上楊小胖的吃喝拉撒、陪著讀書、陪著成長,我都覺著我正在向超人方向上快速進發著。


媽媽是超人,爸爸去哪兒了

1、但是做超人,你願意嗎?

早上上班,楊小胖送我出門,站在門口,跟我握著手,說著Byebye,還要用她稚嫩的嗓音囑咐一句"媽媽小心點,外邊路滑"。這時候,我覺得值得,做超人,我願意。

看著她用稚嫩的小手指著繪本上的字,靠著記憶邊點邊講故事。這個時候,我覺得對她的陪伴值得,做超人,我願意。

學著繪本里的嘿嘿熊幫媽媽洗碗,還沒吃完飯,就急著說:"媽媽不洗碗,寶貝洗碗。"搬來小凳子,站上去,打開水龍頭,用小胖手裡裡外外沖洗著碗。這個時候,我覺得值得,做超人,我願意。

安裝洗衣機的叔叔到家裡來,臨走時,楊小胖的一句:"謝謝叔叔,叔叔再見"。這個時候,見她身心健康成長,我覺得值得,做超人,我願意。

當公司通知我從下月起工資上漲的時候,辛苦的工作有了回報。這個時候,我覺得值得,做超人,我願意。


媽媽是超人,爸爸去哪兒了

但是,生活並非一帆風順,有因難、有挫折的時候,我也想有個依靠。

2、 做超人,我心有不甘!

睡覺前,我和楊小胖一起數數字,背兒歌,最後互道晚安,說完"Good night "以後,她會摟著我的脖子,再補上一句:"有媽媽在,寶貝不怕。"這個時候,她是不是也在想"爸爸去哪兒了?"

爸爸負責掙錢養家,媽媽負責陪娃長大。這樣的說辭,像極了王朝雲戲說蘇軾的"不合時宜"。

爸爸掙錢養家,那媽媽掙來的錢都幹嘛了呢?——貼補家用。為什麼要貼補?爸爸掙的錢不夠用唄。

我也曾有這樣的想法:媽媽賺錢養家,爸爸來管家。待深入思考後才知行不通。

你可賺錢養家,他也可管家。可是他管家,你放心嗎?他陪孩子,你放心嗎?所有的不放心累加在一起,就只有一個結果:你賺錢,你管家,你帶娃。


媽媽是超人,爸爸去哪兒了

自己主動給自己套上了枷鎖,還有誰能幫你解開。

但是我也有我的活法,我也有喜歡的口味,我也有要相聚的朋友,為了賺錢、理家、帶娃,這些需求都要無限期的向後。

做超人,也就罷了。難過的是要做放棄自己需求的超人。

所以做超人,我心有不甘。

3、 如果爸爸不缺席,我們會甘心做超人

羅胖的跨年演講裡引用脫不花的一句話:"不要辜負這個時代給女性的機會。"

女性用自己的努力,更好的適應了職場的需求,但是也給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男人一樣思考,像女人一樣行動。"

相信獨自帶娃的媽媽不只我一個人,而這些職場機會讓我們身上又多了一個角色——優秀的職場人。

因為內心不夠強大,我們不敢做專職家庭主婦。安全感驅使我們即便是"累成狗",也要兼顧工作和家庭。為了家,為了孩子,更是為了自己。

我們自己的選擇,後果我們承擔,理所當然。可是爸爸真的就能置身事外嗎?

知乎上有一句話:沒在深夜一個人默默痛哭過的女人,不足以話人生。

那些讓我們痛哭的不是工作任務,不是家務,不是帶娃的辛苦,而是沒有來自家人的理解與擔當。

孩子生病,你有沒有聽過來自遠方的爸爸這樣的埋怨"怎麼搞的,怎麼能讓孩子生病了呢?"

離家一個月突然回家的爸爸,發現廚房地面有點髒,一臉鄙夷"家裡怎麼這麼髒,你有多久沒擦地啦!"

這樣的時候,你是不是想給他個耳光,讓他閉嘴。

當你午夜哭泣時,如果有人攬你入懷,會不會淚水就不會那麼苦澀了。

說到底,媽媽甘心做超人,少不了爸爸的支持和關懷。爸爸能做那個兜底的人,媽媽的拼博才有依靠,才有生活雖然辛苦,心裡甘甜的感覺。


媽媽是超人,爸爸去哪兒了

楊小胖說過:有媽媽在,寶貝不怕。

我希望會有那一天,我也想說:只要有你在,我什麼都不怕。


作者簡介:70後大齡寶媽,餘生用文字來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