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八一製糖廠

為改善人民生活,1952年,王震提出了在新疆建設一座製糖廠的設想。1952年8月,原兵團副司令員、八一製糖廠第一任政委李廷智奉命籌建八一製糖廠,後因財力不足而停建。

1956年,王震來石河子視察時,又對張仲瀚說,兵團要克服一切困難建設一座製糖廠。王恩茂也非常重視糖廠的建設。根據王震和王恩茂的指示,張仲瀚立即部署力量,籌集資金,組建班子,八一製糖廠的籌建工作再次上馬。這次籌建依然面臨著沒有資金、沒有設備、沒有技術人員等諸多困難。但大家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積極想辦法克服困難。

國家計劃委員會於1958年3月11日批准八一製糖廠的投資預算為1692.579萬元。雖然預算批下來了,但因為國家還處於困難時期,無力投資。為了發展,兵團黨委號召從部隊轉業到兵團的10萬指戰員,用轉業費支援八一製糖廠的建設。全體指戰員紛紛響應兵團號召,把1700萬元轉業費交到了糖廠基建財務部門。建廠概算為1692.6萬元,後經審核改為1517.6萬元,全部工程竣工實際投資卻只有1320.4萬元,比概算投資節約了372.2萬元,比核定投資節約197.2萬元。建廠資金全部是兵團轉業官兵的轉業費,沒要國家一分錢。

有了資金後,亟待解決的是製糖設備和技術力量問題。糖廠籌備處將從江蘇嘉定縣(現劃入上海市)、廣東梅縣招聘的199名初、高中畢業生,送到東北阿城、佳木斯糖廠培訓。同時向國家輕工業部呈送了求援報告。輕工部急糖廠所急,決定從部屬單位和黑龍江省幾個糖廠以及有關工廠調聘技術工人,支援八一製糖廠的建設。1958年春,10多個工種的110名技術人員來到了新疆石河子。

石河子八一製糖廠經過一年多的勘察設計,於1958年7月動工興建,從破土動工到建成投產,僅用了1年零5個月,投產時間比原計劃提前15個月。糖廠廣大職工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自制設備349臺,總重量922噸,自行安裝501臺的全部設備。

石河子八一製糖廠


全廠職工在黨的領導下,發揚頑強拼搏、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於1959年12月7日建成新疆第一個製糖廠,並一次試車成功,結束了新疆不產糖的歷史。

八一製糖廠的建設受到了許多兵團領導的關注與支持。建廠過程中,張仲瀚多次親臨現場,聽取彙報、解決問題。製糖廠建成時,自治區黨委、新疆軍區、兵團黨委的領導王恩茂、賽福鼎·艾則孜、呂劍人、曾滌、辛蘭亭、扎克洛夫、郭鵬、陶峙嶽、張仲瀚等同志前來祝賀。

石河子八一製糖廠


糖廠投產後,遇到三年困難時期,生產原料短缺,每年收購的甜菜只是生產能力的10%至15%。1963年,國家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甜菜產量開始逐年上升。1966年,糖廠加工甜菜19萬噸。“文化大革命”時期,甜菜產量急劇下降,每年加工10萬噸左右,製糖生產長期處於吃不飽的狀態。這種狀態徘徊到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甜菜產量再次上升,1984至1985年生產期,糖廠加工甜菜30萬噸,平均日加工1478噸。1985年實現利潤1474.58萬元,是投產30年經濟效益最好的一年。1959至1988年,糖廠的工業總產值累計達8.356億元。

齊心協力共建糖廠

八一製糖廠由小到大,成為全國六大甜菜製糖廠之一,是全廠職工發揚南泥灣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幹出來的。

石河子八一製糖廠


製糖所需設備,有的是從外省區訂購,有的是在新疆製造,而更多的設備是職工們親手製造的。因為當時全國正在開展“大躍進”“大鍊鋼鐵”運動,承擔設備加工製造的單位紛紛退回合同,物資部門也減少了對糖廠鋼材和生鐵的供應。面對這種情況,糖廠建設一度陷入困境,是繼續進行還是暫時下馬?1958年8月,籌備處開會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建制糖廠也是一場戰役,有條件要打,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打。通過商議,大家決定:採取削、減、代、緩的辦法,自己動手製造設備,千方百計,保證1959年第4季度投產出糖。

這樣,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糖廠職工既要承擔設備安裝工作,又要自己製造製糖設備。根據設計,工人們需要自己製造的大型設備有甜菜泵、切絲機、浸出罐、結晶罐、蒸發罐、甜菜升運機等380多臺設備,重達941噸,佔製糖廠總設備數的86%。其中,製糖設備228臺,重736.5噸;制酒精設備92臺,重114.6噸;電站非標準設備29臺,重71.5噸,設備工具31臺,重18.4噸。所有設備設計製造完成,按工作量計算需要14.3萬個工作日,要到1961年2月才能完成。

糖廠第一個承擔設備製造任務的是鍛工組。他們的工房是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破舊豆腐房。組長林池帶領10多個小夥子用蘆葦把漏雨的屋頂補好,沒有門板,就自己用葦草編個簾子掛在門上,再在硬紙板上寫上“鍛工車間”四個大字掛在土牆上,鍛工車間就這樣誕生了。不幾天,鍛工車間的工人們生產出了第一批鉗子、車刀、卡尺、劃規等工具,為糖廠的設備製造拉開了序幕。

鉗工出身的許顯斌承擔起了設計任務。沒有設計室,他就自己動手建起一間乾打壘房子,也在門口的牆上掛了個寫有“設計室”的紙牌子,這就是糖廠第一個“設計室”。許顯斌在這裡每天工作12小時,嘔心瀝血地繪製各種製糖需要的機械設備的製造圖紙,如卷板機、土大刨床、翻砂沖天爐等設計圖紙,為糖廠製糖設備的製作立下了頭功。

製造結晶罐、蒸發罐、浸出罐所需的主要材料是鋼板,平均厚度在10至12毫米,罐體高度為9米,直徑為3米,這些龐然大物都是工人們用扳手手工扳壓成弧形,再用榔頭敲打出造形來的。罐體封頭製作是重頭活,需要8塊直徑3米、厚12毫米的鋼板拼接而成。工人們把8塊鋼板放在地爐上燒至攝氏800度,再人工捶打成形。炙熱的高溫將工人們的鼻子都烤出了血,臉也烤脫了皮,卻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為了加快工程進度,他們分成兩班,24小時的輪著幹。

在這艱苦的設備製造工作中,工人們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改良工藝,提高了工效。老鉚工徐鳳坤試製了一臺手拉吊錘,提高了工效,人們把這種操作法稱為“徐氏拋鼓法”。28歲的肖君在結晶罐花板的反弧線劃法上突破了行業慣用的投影劃法,根據自己的經驗自創了一套劃法,提高工效10倍,他的這套方法被職工們稱為“肖氏劃線法”,並廣泛推廣。在製作浸出罐和洗滌槽篦子時,需要衝制8萬多個方孔或長方孔。在一無衝床、二無壓力機的情況下,老鉗工梁禹和率領全組人員不分晝夜設計製作了手搬剪刀式土衝床,提前完成了衝孔任務。

三大罐的製作任務於1958年9月中旬完成,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個多月。工人們緊張的勞動鏡頭,還被中央新聞紀錄片廠攝製成了《新聞簡報》。

1958年8月,轉入三大機的製作,即甜菜泵、切絲機、壓濾機。科技人員首先對這三臺機器的設計圖紙作了重大修改,將平盤式切絲機改成離心式,將壓濾機改為管式過濾器。製作“三機”的難度,遠遠超過“三罐”的製作難度。僅甜菜泵的轉子就有16頁圖紙,需要用鑄鋼澆鑄。當時,新疆沒有一個廠家敢接受此項任務。老工人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採取土洋結合的辦法,來攻克難題。在製造甜菜泵轉子時,沒有鑄鋼件,就用圓鋼堆焊。承擔轉子製造的老工人劉洪元,文化程度不高,看圖紙都有些困難,他跪在地上反覆研究圖紙,腿跪腫了卻毫不在乎,硬是把甜菜泵的製造難題攻克了下來。

改制切絲機是在沒有資料、沒有圖紙的情況下進行的。李耘廷、孫克忠、張綱、姚豪雄、陳長貴、任義檗等工程技術人員在一本科技雜誌上看到了一張簡單示意圖,在示意圖的啟迪下,他們創造性地設計出了離心式切絲機圖紙。離心式切絲機刀框架直徑有一米多,模型翻砂十分困難。機修車間的予佔泉、周盛明、王恆吉、石立志等老工人克服工棚小、爐子小、人員少的困難,經過多次澆鑄試驗,終於成功。技術員張綱和工人一起操作,現場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頭髮長得能扎辮子了,也沒有空去理髮。

製糖生產需要充足的水源,但從河流引水投資過大,只能打井解決。根據設計需要,水井的直徑為6米,井深為22米,水位高15米,井壁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每日供水2萬噸。打這麼大的水井,在當時的新疆還從來沒有過,沒有施工隊有能力承接這項任務,沒有辦法,工人們只好自己動手。1959年6月,水井破土動工。原先準備挖一個直徑七八米、深10多米的大坑,然後再用混凝土加固井壁。誰知還沒有挖到預定的深度,就有大量水滲出,井壁發生塌方,無法施工,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度。打井工人們只好將直徑擴大到20多米,企圖創造較寬敞的施工現場。但這樣做,不僅土方量猛增,井下出水量也猛增,給施工帶來很多困難。工人們泡在水中施工,一干就是10多小時,泥水、汗水混在一起,每個人都成了泥人。當井打到18.5米深時,因沒有大功率水泵排水,井內積水越來越深,經計算,井內出水量已超過生產用水量,打井工程才宣告完成。

1959年春節期間,建廠轉入全面安裝階段。龐大的設備要一件件地吊裝就位。當時,因沒有現代化起重機械,工人們採用棍棒抬、繩索拖、絞磨推等土辦法來代替大吊車。結晶罐每個重10多噸,要從零米平臺吊裝到11.5米高平臺上安裝就位,職工們硬是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往上挪;製糖車間的上百臺大型設備也是用這種土辦法吊裝就位的。這年春節,近百名工人是在工地上度過的。大年初一,籌備處領導李廷智、王桂秋到工地給工人們拜年。

1959年9月底,距計劃投產時間只有兩個月,但製糖車間的13臺分離機因剛到貨,還未安裝到位。籌備處下達了緊急安裝任務,發出了最後衝刺的號令。隨後,籌備處組織精兵強將上陣,成立兩個突擊隊,晝夜施工。邵家駿所在的工組只用了13天就完成了兩個月的計劃任務,使分離機提前轉了起來。

機修車間剛建時只有兩臺鑽床、3臺車床、1臺牛頭刨床、1臺砂輪機。這樣的家底,要承擔300多臺設備的製造,有些還是高精度的機械設備,談何容易。但他們解放思想,發揚螞蟻啃骨頭的精神,自己動手,製作工作母機。他們先後製作了土龍門刨床、洋龍門刨床、小車床、大車床、卷板機、剪刀機、沖天爐、夾板錘、直流交流電焊機、鏜床等49臺工作母機,為製造生產機械設備創造了條件。

自力更生紮根邊疆

建廠時期,工地上活躍著一支青年突擊隊,隊員們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辦起了“青年業餘小工廠”。上海嘉定學員蔣燧昌為廠長。每天晚上或節假日,他們活躍在工廠裡,製作簡單的製糖設備和文體器材,如分配槽、水桶、管道彎頭、籃球架、樂譜架等,青年號磨刀機就是陳其禮、陳月蓮利用業餘時間製作的。

為了節省建廠投資,糖廠本著“先生產、後福利”的原則,將原規劃的職工宿舍樓建築項目砍掉,號召職工們自己打土塊、修窯洞、建住房。職工們住在自己修建的10幢窯洞、地窩子和簡易土塊平房內,同吃、同住、同勞動,每天工作14小時。

建廠期間,糖廠有一個出了名的“紅管家”楊治德。他是老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徵,參加過南泥灣大生產。進疆後,他仍然保持著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的紅軍傳統。1958年3月,為了解決全廠職工、家屬吃菜問題,他領著13名工人,用8把砍土曼開墾了10多畝荒地種植蔬菜,從一里外挑水澆苗,同時還養雞、養豬、養牛、養羊。僅1961年一年,他們就生產蔬菜46萬公斤、肉食4500公斤、雞蛋1.2萬個、牛奶1.3萬公斤。

隨著歲月流逝,楊治德慢慢老了,籌備處領導將他調到倉庫當主任。他到倉庫工作後,看到庫房小,有許多貨物露天堆放,日曬雨淋,逐漸腐蝕,就撿舊木料、舊磚塊搭起臨時庫房;庫房內數十萬條糖袋,他都要定期翻騰檢查,發現有被老鼠咬破的地方,就用針線縫好;對車間交回的舊膠鞋,他自己掏錢買來膠水,補好後再發給工人使用;他利用休息時間撿螺絲、螺帽、邊角料、舊棉紗、廢鐵絲,修舊利廢;堆在露天的鋼管生鏽了,他就擦掉鏽,塗上防腐油。倉庫裡堆放著成百上千噸物資,他沒有佔過一點便宜;他撿的廢料成堆成垛,沒有拿過一個鐵釘、一寸木料給自己用。他帶領大家生產那麼多的菜、肉、蛋,沒有為自己拿過一個雞蛋、一斤蔬菜。他進疆20多年,床上鋪的是舊軍毯,腳上穿的是舊軍鞋,身上穿的是補了10多個補丁的舊軍裝。1963年5月28日,《生產戰線報》刊登了他的模範事蹟。

建廠的施工現場還活躍著一支“娘子軍”,她們扎鋼筋、挖土方、推絞磨,啥都幹過。“娘子軍”中有一個出了名的“鐵姑娘”,叫趙連珍,是來自上海嘉定的工人。她在東北學習時期,正遇哈爾濱市遭洪災。在防汛前線,她和男同志一樣泡在齊腰深的水中築堤壩,被評為哈爾濱市防汛模範。學成回到八一製糖廠後,正遇建廠施工的緊張日子,她挑擔子、送材料,比小夥子還跑得快,挑得多。她在八一製糖廠工作期間,先後被評為兵團“三八”紅旗手、青年積極分子、優秀團員、自治區先進工作(生產)者等。

1959年12月7日,糖廠建成投產。但新的設備、新的工藝也帶來了許多操作技術方面的新問題。為了解決石灰窯加料不到位問題,老工人梁禹和、沙志德率領學員鍾振家、顧兆廣等在40米的高層上,一次又一次地進行調試。風雪交加,寒風刺骨,他們裹著皮大衣24小時堅持維修調試,保證了製糖廠的正常生產。

八一製糖廠原計劃1961年2月建成投產,結果在1959年12月建成了,比原計劃提前15個月,為國家節約投資154萬元,僅設備製造這一項就節約了77.7萬元。

1959年12月9日的《生產戰線報》頭條新聞報道了八一製糖廠的正式投產的消息:自治區現代製糖工業的先聲,兵團八一製糖廠正式投產!這座糖廠年產糖二萬七千噸,從此自治區變輸入為輸出。

1994年6月,已是耄耋之年的原國家政協副主席王恩茂提筆寫下這樣一段話:八一製糖廠,開創了新疆製糖工業的光榮歷史,為發展新疆製糖工業,改善各族人民生活作出了難忘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