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六事變如何在日本衝向二戰滅亡之路上踩了一腳油門?

提到侵華戰爭,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樣,熱衷於發動戰爭的往往不是日本上層,而是底層的民眾出身的下級武官。在二戰之前,被日本高層用所謂的“武士道”洗腦的底層軍官,已經徹底失控了,開始變成了一臺無情的戰爭機器,日本國內反對戰爭的將被這臺軍國機器無情碾碎,而日本高層到最後也自嘗苦果,不少人死在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士兵手下,比如說當時的教育總監渡邊錠太郎。

很難想象,到1936年還會有著日本人綁上白布、走上街頭打“尊皇討奸”這種復古的口號。這些起義的叛軍來自所謂的“皇道派”,這些底層的狂熱軍國主義分子們帶著一腔“熱血”,在84年前的一個雪天發動六政變。他們開始肆意地殺戮朝廷內的重臣,這使得一些有遠見、深明日本沒有發動戰爭的實力的文官們(比如財政部長高橋是清)紛紛被殺。在事變之後,雖然事變的軍頭被清算,但是日本也從此徹底變為一臺軍國機器,開始了一場自我毀滅的急行軍,給亞太地區帶來沉重的災難,影響至今。

二二六事變如何在日本衝向二戰滅亡之路上踩了一腳油門?

“尊皇討奸”的叛軍


(1)日本法西斯教主北一輝

在日本徹底軍國化的過程中,日本法西斯主義成為日本軍國主義者的領路人。而這個思想是由北一輝所提出的,他的思想在日本軍人之中得到了廣泛的傳播,特別是底層軍官。北一輝認為“大日本帝國面臨著內憂外患交相加至的未曾有過的國難”,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論點。


二二六事變如何在日本衝向二戰滅亡之路上踩了一腳油門?

日本法西斯教主北一輝


北一輝的比較重要的觀點有兩個,一個是認為日本已經被腐敗的官僚政客和冷血利己的富人們所綁架,後者以一部明治憲法綁架了整個日本,限制住了日本天皇的權力,所以應當對其進行物理消滅,要解散兩院、停止憲法,行使軍事管制。另一個是“南濠北露”擴張思想(濠指的是澳大利亞,露指的是俄羅斯),北一輝主張要建立一個“大日本黃人羅馬帝國”,這樣公然鼓吹戰爭,直接將日本對外擴張告白於天下,賣力為日本的侵略創造輿論的基礎。

(2)皇統之爭

當時的日本軍人分為皇道派和統制派,皇道派綱領是維護日本天皇,主要是底層軍官為首,其中大部分人是出身於農民家庭,了不起是個小地主,在經濟崩潰的大環境中,這些人的家庭生活也是十分艱難,他們看到朝廷的腐敗無能、富人們的驕奢淫逸、高層軍官的冷血利己,這讓這些農民出身的軍官們非常氣憤。在底層軍營中當有士兵收到家裡的來信,信中的種種悲劇讓士兵忍不住哭泣,而一個士兵的悲憤常常引發同僚們同情,因為其他士兵家裡也是一樣的悽慘,經常一個軍營哭成一片。

統制派主要是高層軍官,綱領是維護自己和其他權貴集團的利益。所以在日本軍隊裡,皇統兩者矛盾突出。對於北一輝的思想,其中皇道派是底層,北一輝的思想對他們而言,可以完全接受,特別是制裁財閥的行為。而統制派只接受了第二點,因為統制派大部分都是腐敗的官僚政客和冷血利己的富人們的子弟,怎麼可能自己反對自己。但是對外進行擴張符合他們的利益,所以北一輝的思想在統制派中也有部分市場。

(3)日本帝都的雪夜

皇道派和統制派的矛盾激化,把握權勢的統制派開始公然對付皇道派,要將皇道派勢力較大的第一師團調到“偽滿洲國”去。這樣的行為直接讓皇道派們炸了鍋,本來就是一群激進的年輕人,又聽說要被人從花花世界東京都流放到外地,皇道派開始了內部協商兵變,定的旗號就是“尊皇討奸”。

二二六事變如何在日本衝向二戰滅亡之路上踩了一腳油門?

起義的叛軍


1936年2月26日的凌晨時分,日本帝都風雪瀰漫。皇道派的1473名士兵帶上武器,從自己的駐地出發。這些政變士兵們各個綁著頭帶,在香田清貞大尉為首的政變軍官的兵分多路,在肅殺的東京街頭集合,然後兵分多路,前去刺殺他們心目中的亂臣賊子,一組襲擊陸軍大臣官邸,一組攻佔警視廳。除此之外,還分了幾路前去刺殺首相、藏相(財政部長)、宮內相、侍從長。

(4)兵變開始

在陸軍大臣府邸,川島義之在香田清貞的槍口面前,原本高高在上的陸相被區區一個大尉罵得狗血淋頭,歸順得像個平民。平日裡高唱的武士道精神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只得乖乖地去給叛軍當信鴿。而在首相官邸,首相岡田啟介面對叛軍嚇得走不動了,不過他的妹夫比較有膽量,把他藏起來,主動跑出去高喊“天皇萬歲”,替他擋了槍。因為妹夫被亂軍打死了,所以岡田啟介僥倖躲過一劫。

二二六事變如何在日本衝向二戰滅亡之路上踩了一腳油門?

叛軍進犯首相府


最招日本底層軍官痛恨的還有日本朝廷的大管家高橋是清,這個人主張削減軍費,因為他看到日本在戰爭的鉅額軍費會拖垮日本。而底層武官們覺得他袒護財閥,搜刮百姓,要對他進行天誅,於是已經是風燭殘年的老頭被皇道派又是打槍又刀劈一陣折騰,最終死於非命。和他一樣死於非命的的還有內大臣齋藤實、教育總監渡邊錠太郎。也有人僥倖生還,比如天皇侍從長鈴木貫太郎被人搶救了回來。

二二六事變如何在日本衝向二戰滅亡之路上踩了一腳油門?

日本朝廷的大管家(藏相)高橋是清


(5)佔領永田町

在雪夜中,皇道派把自己看不順眼的大臣們一頓狂屠,順便佔領了首相府、陸相府、警視廳、幸永飯店、山王旅館等,控制了永田町,這些原本的軍官像極了自立為王的山賊。除此之外,他們還覺得自己立了大功,要求高層要重用皇道派,實行危險,擴充軍備,嚴懲統制派。換句話說,就是要給底層這些皇道派錢和權力。

二二六事變如何在日本衝向二戰滅亡之路上踩了一腳油門?

“不知我等是愚是狂”的叛軍


這些皇道派軍人都是一些底層武官,不懂政治,只以為自己這麼鬧,權利和錢就會自己過來。在完成了做掉朝廷大官之後,還興致勃勃地在幸永飯店開慶功會,一點都不知道大難臨頭。

(5)等不到的維新大詔

在二二六事變一發生,日本天皇就氣得跳腳,根本不承認這兵變是尊王,要是承認了,不就相當於是裕仁下令把大臣宰了嗎,這鍋他不想背。裕仁直接罵道這是“殺害朕的臣下”,馬上叫人去收拾叛軍。統制派一聽,立馬來勁了,直接藉著事變光明正大肅清政敵。

二二六事變如何在日本衝向二戰滅亡之路上踩了一腳油門?

帶有坦克、榴彈炮、毒氣彈的鎮壓軍隊


2月28日,統制派調來2.4萬人馬,將永田町圍得水洩不通。在永田町裡高聲歡歌的叛軍們還在眼巴巴等著維新大詔,結果等來的是帶有坦克、榴彈炮、毒氣彈的鎮壓軍隊。統制派用廣播和傳單告訴叛軍趕快滾,並且用氣球飄起標語“赦令下達,不許反抗”。日本叛軍在打也打不過,逃也逃不掉的情況投降,返回軍營。其首領當即有2人自殺,其餘被捕,後來被清算。其中,日本法西斯教主北一輝也因為此事被處決。

二二六事變如何在日本衝向二戰滅亡之路上踩了一腳油門?

叛軍首領被處決


(6)結語

二二六兵變是一場反對軍閥和財閥的叛軍起義,最終以叛軍首領身死為結束。這場事變中,日本底層激進的武官殺掉了還保存著理智的高層,比如說深知日本打不起仗的藏相高橋是清。皇道派狂熱好戰的軍官們用自己的“熱血”為統制派鋪平了道路,也加快日本徹底軍國化的步伐。

在二二六事變之後,日本軍國的高層中的理智分子開始變得噤若寒蟬,誰都明白如果不順著好戰分子的心思,就容易在夜半時分遭遇狂熱分子的“天誅”,從而導致身首異處。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理智的日本人也只能被這臺失控的軍國機器裹挾。比如說日本最大的知美派山本五十六,這位哈佛畢業的高材生深知底特律汽車城的恢弘和德克薩斯州石油產業的發達。他曾經跟自己的同僚說過,“美國工廠的煙囪比日本的樹還多”,日本的國力是遠敵不過美國。然而在深知不敵的情況下,他還是得發動對美國的襲擊,最終導致身死國滅。

二二六事變如何在日本衝向二戰滅亡之路上踩了一腳油門?

知美派山本五十六


和山本五十六一樣的想法還有石原莞爾,他曾說“太平洋戰爭如果是一場1萬塊的賭局的話,日本充其量只有1千,而美英則有一百萬”。但是這個發動九一八事變的軍頭卻因為此事被底下激進的軍官罵為懦夫和和平主義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見當時的日本已經徹底淪為軍國機器了,只要反對開戰就是日本的國賊,就要受到來自底層武官們的“天誅”。

在二二六兵變之後,日本朝廷中理智的人們已經失去了話語權,就開始往滅亡之路上一路疾馳,最終做出了在盧溝橋上肆意挑釁、在珍珠港上空狂扔炸彈、在新加坡肆意殺戮這樣侵略罪行。在犯下一系列滔天大罪之後,日本軍國機器徹底失控了,而能夠制止他的也只有廣島和長崎的爆炸聲。

二二六事變如何在日本衝向二戰滅亡之路上踩了一腳油門?

廣島廢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