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行政訴訟法》第49條,發生哪些事,已經立案會被駁回起訴?

文章導讀:發生哪些情形,已經立案的案件會被駁回起訴?我們看看《行政訴訟法》第49條是如何規定的。

一、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法條,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4、屬於人民法院受案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5、《行政訴訟法》第五十條規定,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出具註明日期的書面憑證,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分析《行政訴訟法》第49條,發生哪些事,已經立案會被駁回起訴?


二、 京雲房產律師瞭解到,有這些情形之一的,已經立案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1、不符合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情形。

不符合第49-1項規定,是指起訴人或原告與被訴行政行為無利害關係。第49-3項規定的“事實根據”,主要是指證明被訴行政行為存在的證據。起訴能滿足受理即可。京雲拆遷團建議起訴人起訴時言簡意賅,採後發制人之術,不在“事實與理由”處詳細論證所訴行政行為的違法性或無效。

2、超過法定起訴期限且無正當理由的。

3、錯列被告且拒絕變更的。

4、未按照法律規定由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的。

“未按照法律規定由代表人為訴訟行為的”,基本上是作為被告隊友的第三人的抗辯條款。

5、未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先向行政機關申請複議的。

6、重複起訴的。


分析《行政訴訟法》第49條,發生哪些事,已經立案會被駁回起訴?


7、撤回起訴後無正當理由再行起訴的。

8、行政行為對其合法權益明顯不產生實際影響的。

本項規定由舊解釋第1-2-6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的規定,演變而來,更為確切。

9、訴訟標的已為生效裁判所羈束的。

10、不符合其他法定起訴條件的。

人民法院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逕行裁定駁回起訴。

可以解讀為,本款規定符合審判實際,減少各方訟累。


分析《行政訴訟法》第49條,發生哪些事,已經立案會被駁回起訴?


京雲房產律師團提示您:

1、《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範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複議,對複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複議,對複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第四十五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複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複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複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複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四十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4、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除了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之外,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關注“京雲房產律師團”頭條號,私信留言,可享有一對一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