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仗是人們追求文字“對稱”之美
詩詞中的對仗,在文章中稱作“對偶”,單獨拿出來又與對聯的形式一致。它是漢語言在形式上追求“對稱”的一種極致之美。在傳統文學中、在世俗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能見到“對偶”的影子。
對偶的產生,如果從人的審美上來說呢,就是人類對對稱事物的喜愛和追求。
對稱,是宇宙萬物大至宏觀世界小至微觀世界的普遍存在的現象所共同具有的特性。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
“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自然所賦予的形體、肢體都一定是成雙成對的,這是造化的作用,它說明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自然界的事物總是成雙成對的,不體現對稱性的物體可說是沒有的。如:天地、陰陽、高低、遠近、大小、雌雄;人的雙手、魚的兩腮、鳥的雙翅、葉的脈絡……無不對稱。
正因為如此。
從古至今,國人一直追求著造物裡的對稱美,在許許多多中國的文化中,我們似乎都能看到對稱元素的攝入,建築、繪畫、詩歌、瓷器、圖章、書法等都講究對稱,反映著中國人獨有的陰陽平衡概念。
自然賦予了人們欣賞對稱美的條件和能力,也使人們找到了表現這種對稱性原理的語言形式―對仗。顯然,對仗是人類依照自然對稱美的規律創造的表現形式。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我們所說的對仗,可以這樣理解,都是國人追求漢語對稱的一種延展。
那麼,漢語為什麼能夠有實現我們在語言上對稱美的條件呢?
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我們的漢語天生對仗。無論生活中、書本上、成語裡、俗語裡處處都有對子。
半斤八兩;茶餘飯後;七上八下;鳥語花香;虎頭蛇尾;高談闊論;天涯海角;海闊天空; 雞鳴狗吠;狼心狗肺;虎背熊腰;獐頭鼠腦;金枝玉葉;粉身碎骨;狂風暴雨;胡言亂語;生龍活虎;和顏悅色;刀子嘴、豆腐心….
知其然,我們還知其所以然。
漢語為獨立方塊字,是一字一音,音節整齊,調分四聲,音義形結合,單音詞使用頻率高,極易組成字數相等的並列偶句,在對偶中求詞義的對稱和語音的平仄相押。漢語文字的特徵,使得對仗有了同時具備視覺美、聽覺美、意象美的可能。追求語言的對稱美,漢語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為其他任何文字所難企及。
梁啟超在《飲冰室文集》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駢儷對偶之文,近來頗為青年文學家所排斥,我也表示相當的同意;但以我國文字的構造,結果當然要產生這種文學,而這種文學因有其特殊之美,不可磨滅。”
詩詞中對仗的規則
對仗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這是因為古代的儀仗隊是兩兩相對的,這就是“對仗”一詞的來歷。
對仗的規則,簡單來說,主要有三個。
1、上下聯字數一定要相等。
2、詞性一致:即上下聯相應的位置上的字,詞性需要相同。
3、平仄和諧。
我們知道,律詩中,形成了一種規則,約定俗成的習俗,就是中間兩聯對仗。首尾不對仗。這是律詩成熟之後主流都是這樣的形式。當然,在律詩形成初期,也有不完全按照這種方式的,比如首尾對仗,中間不對仗的情況。同時,也有像杜甫這樣的,喜歡四聯全部都對仗。
如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首聯不對仗,尾聯不對仗。中間兩聯,也就是第二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留。對仗。第三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對仗。
再如溫庭筠的七律《蘇武廟》: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
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第一聯不對仗,尾聯也就是最後一聯,不對仗。中間兩聯,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對仗。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對仗。
唐代詩人杜甫,在律詩上的成就非常高。他的五律中精妙對仗俯拾皆是。我們隨便列舉一些,感受一下:
1、晚涼看洗馬,森木亂鳴蟬。
2、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
3、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
4、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
5、犬迎曾宿客,鴉護落巢兒。
6、飯抄雲子白,瓜嚼水晶寒。
7、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 。
8、入河蟾不沒,搗藥兔長生。
9、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
10、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11、轉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
12、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
13、仰面貪看鳥,回頭錯應人。
14、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5、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16、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
17、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
18、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
19、病葉多先墜,寒花只暫香。
20、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21、乾坤萬里眼,時序百年心。
22、無名江上草,隨意嶺頭雲。
23、天地身何在,風塵病敢辭。
24、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
……
對仗的優勢與困境
對仗的好處,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它給我們呈現了一種完美,對稱的完美。
在那樣短短的兩句中,字數一致,詞性一致,平仄相對,同時也和其他的不對仗的詩句一樣富含非常豐富的含義,是一種形式和內容統一的美。
如此完美的對仗有什麼缺點嗎?
有時候,最大的優點在有的時候是最大的缺點。
按照這樣的思路去理解,對仗的問題也就出來了。
在追求極度完美的形式的時候,造成了形式的呆板,缺少變化、缺少生氣。
可是,人們對於完美的形式實在是太沒有抵抗力了,所以大家不願意犧牲這個完美的對仗形式,故而去想辦法補救。
對仗問題的補救辦法
1、首尾兩聯不對仗
畢竟,律詩四聯全部對仗的話才是極致。但全部對仗就太呆板了。
故而人們捨棄了四聯全部對仗,二把中間兩聯對仗保留。
那麼,為什麼要中間對仗,首尾可以放棄呢。這跟寫詩文的規律有關係。
古典詩歌的創作章法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就是我們熟知的起、承、轉、合,關於起承轉合之法我們可以做一個形象化的比喻:
做運動需要熱身吧。這就是起。做完運動需要調整吧。這就是合(即所謂的結),中間是運動量最大的時候,就是承和轉。
換一種比喻,聽故事也是一樣,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更明確些。
這段話裡面其實就是在說中間兩聯對仗,而首尾兩聯不對仗的原因。
我們讀詩要有個進入的過程,然後有一個走出來的過程。
有一句話叫做
以散句襯整句。
就是用不對仗的對句,鬆散些的,去映襯對仗的句子,整齊的。
2、為了應對對仗的呆板問題,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在對仗聯本身下手。
舉例說明。比如我要寫《登樓》
第一聯,起,起要和題目有聯繫,在題目的基礎上起。所以起要承擔點題的任務。
第二聯,承,承是在起的基礎上,順著往下說,如果第一聯寫登樓的背景了,第二聯的承可以寫登上來看到什麼了。
第三聯,轉,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又一個承,但是,詩講究變化。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要轉,轉就是變化。可以登樓所見,也可以寫登樓所感,但要和第二聯不一樣,有變化。
如果按照起承轉合的方法來進行律詩寫作的話,第二聯和第三聯的角度必然是不同的。多些變化。也就減少了呆板。通常就是第二聯和第三聯之間,一聯寫景,一聯抒情。情景交融。是相互關聯的。
以杜甫年輕時寫的五律《登兗州城樓》為例: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餘。
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杜甫登上兗州城樓,看到了浮雲大海泰山,看到了秦碑、魯殿,發了一通感慨。感慨人世的渺小和宇宙的永恆。
我們看詩的二聯和三聯。
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餘。
一聯景,一聯情,情景交融,都是為了表達人世的短暫,歷史的永恆。內在的聯繫增加了詩的緊密。這是從內容從寫法上的。
當然,人們對於每一聯之間也下功夫。
每聯之間,雖然事物相似,畫面統一,但也要有對比。有高低,有遠近,有強弱。同時,又是統一的,和諧的畫卷。
比如:
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
是自然景觀,但有高,有低。浮雲高,平野低,但構成了一個統一的畫面,和諧的色彩。
比如: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餘。
都是歷史的遺蹟,有山上的,有城中的,有變化,也聯繫緊密。
以上說的這些都是在對仗的時候,儘量去尋求突破,突破對仗呆板的困局,但這些辦法都是在平行對(平行對是對仗的兩句詩各有其獨立的意義,只不過把它平行排列在一起罷了。)的基礎上進行的。當平行對不足以滿足人們對於糾正和補救對仗的呆板問題的時候,流水對就出現了。
流水對的完美出現
流水對,也叫走馬對或活對,因其上下兩句一氣貫注,如流水之不斷,最為生動自然,可以說是“神來之筆”。
與常見的平行對不同的是,流水對有如飛翔中的蝴蝶翅膀,是活的、運動的。在語法上,流水對在出句與對句在意義上和語法結構上不是相對,而是上下相承,兩句不能互相脫離,更不能顛倒,在語言結構上有一定的前後秩序。一般來說,前後兩個句子在意義上有連貫、因果、條件、轉折等關係。
在唐詩中有很多流水對,比如:
1、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4、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5、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6、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7、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
這些流水對都是一句話分兩句說,出句獨立起來意義不全,只有和對句連在一起,才能表達出完整的意義。意思上的連貫就加強了形式之間的連貫,促進了詩的脈絡之間的聯繫。
我們在閱讀和學習唐代的詩歌時候,在領略對仗之美的時候,如果對流水對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就會使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對仗這種完美的語言形式,感受古詩詞帶給我們的美感。
(本集完)
閱讀更多 李江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