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桃殺3士”的晏嬰情商有多高?‖分分鐘教我們如何做人

“2桃殺3士”的晏嬰情商有多高?‖分分鐘教我們如何做人

高密有煌煌四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司馬遷《史記》記載,公元前21世紀夏朝第一個國王禹因其母女志生於高密而封國高密。西漢於濰水畔置城陰城,隋朝大業年間遷城於故獻。不到三十年遷址今縣城址。在四千多年悠遠而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濰水之濱、膠河岸畔這塊古老的土地上,上演了無數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人生大劇。在這走馬燈一樣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云云眾生中,有一個人雖越千年,但依然星光熠熠。他就是祖籍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的高密三賢之一的晏嬰。

晏嬰被人尊稱成晏子,在古代,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被稱為“子”的。看看被稱為“子”的都是哪些人?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韓非子、管子、晏子……晏子是是春秋時期齊國人,是與管仲齊名的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那豐富有趣而又充滿智慧的人生中有數之不盡的奇聞趣事,每一個故事裡都充滿他那雲淡風輕卻又縝密嚴謹的人生智慧。老易今天選取幾個小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讀者朋友能有所收穫。

智解殺人令

“2桃殺3士”的晏嬰情商有多高?‖分分鐘教我們如何做人

有一次,齊景公的一匹愛馬突然死了,景公怒不可遏,當即就下令要把養馬的人抓來肢解了。左右武士刻不容緩,正準備風風火火地去抓人。

這時,晏子對齊景公說:“我們都是有格局的人,即便是殺人也得講究點手法。請問聖人堯舜禹在肢解人的時候,是從身體的什麼部分開始的?”

景公頓時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也覺得自己太沖動、太殘暴了,於是退一步說:“那就不肢解吧,把他送到監獄官那裡去處死算了。”

晏子說:“這個人的確該死,但是他還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誤,請准許我說說他的罪狀,讓他死也死個明白。”

齊景公說:“好啊,那你去吧。”

晏子就開始對著養馬人說他的罪狀:“你犯了三條大罪:國君讓你養馬,你卻把馬養死了,這是一大死罪;所死之馬又是國君最喜愛的,這是二大死罪;因為你養死了馬而使國君殺人,老百姓不明所以,以後還認為國君是暴君。其他諸侯聽說了也會認為國君是一個昏君。你養死了馬,卻敗壞了君王的名聲,這是第三大死罪。今天把你送到監獄,你知罪嗎?”

齊景公聽聞以後,不得不長嘆一聲說:“我明白了,你放了他吧,不要敗壞了我的仁德之名。”

自汙釋役人

“2桃殺3士”的晏嬰情商有多高?‖分分鐘教我們如何做人

和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君王一樣,齊景公也喜歡“搞工程”,工程是業績、身份、實力的象徵。但在那個一磚一瓦都要靠人力的時代,這樣的工程往往是老百姓身上的枷鎖,沉重而壓抑。

有一次,齊景公命令修築高臺,搞得齊國民眾苦不堪言。晏嬰就到朝中覲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勸服齊景公撤銷修建高臺的命令。

然而,得到允准後的晏嬰並不是馬上跑到工地上去宣佈:“我在大王那裡為你們說情,大王決定不修高臺了,你們可以回家了。”恰恰相反,而是跑到工地上去施加壓力,督促進度,甚至還狠毒的抽打那些偷懶的民工,等到打得累了才回到家中,悄悄地安排傳令官到工地上去下令停止施工。

民工們終於可以回家了。聽聞這個消息後,民工們如遇大赦,對齊景公感恩戴德,但對晏嬰這個人就恨得咬牙切齒。他們哪裡知道能夠回家,完全都是晏嬰的功勞,真正的罪人才是那個齊景公。晏嬰是把賢名給了君主,惡名留給了自己而已。因此來說,晏子這樣的賢能之臣是歷代君王們夢寐以求的

晏嬰答叔向

“2桃殺3士”的晏嬰情商有多高?‖分分鐘教我們如何做人

春秋時期魯國的左丘明所著的《左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公元前589年,齊景公派晏子出使晉國,請求晉國讓齊景公續娶晉國公主。

晉國負責接待的大夫叔向對他十分傲慢和刁難。但他應對得體,妙語連珠,為齊國贏 得了聲譽。堪比近代周恩來總理的外交佳績。

酒過三巡,看不起晏嬰的叔向見晏子五短身體,穿戴裝束也極為寒酸,就含沙射影地說:“大國使節代表國家的臉面。有人藉口節儉,顯窮酸相。這是吝嗇,與節儉有什麼關係呢??”晏子明白叔向是以穿戴相譏諷,並不動怒,從容地說:“豐不忘災,收不忘欠,衣可避寒,食可果腹,使用有度,謂之節儉,它體現的是君子的品格。糧食充於倉,而餓殍遍於地,方是吝嗇,吝嗇體現的是小人的惡德。”

緊接著晏子又說:“我以為,量入為出,有計劃地加以使用,富貴時不過分地囤積,貧困時不向人借貸,不放縱私慾, 不奢侈浪費,常常想到百姓的疾苦,就是節儉。如果貪婪無度,搜刮民財,錢財充棟,卻從不想散財給窮苦的百姓,即使他用錢如水,也是吝嗇。”

聽了這充滿正氣的回答叔向肅然起敬。但不甘心讓晏子佔了上風。他看著晏子寒酸的穿戴繼續問:“一個人怎麼樣才能稱得上光榮呢?”那意思是你別不知好歹,身為一國大臣穿成這樣不丟人?晏子侃侃而答“侍奉雙親於床前謂之孝,盡心盡職,以死報國謂之忠,手足相顧,愛弟尊兄謂之友悌,愛護民姓,體恤民苦謂之仁。一個人廟堂之高而憂天下百姓,居人臣之榮而修身養性,以輔佐江山社稷為己任,如此謂之光榮。”那意思也很明確,一個對上不忠, 對下不仁,對父母不孝,對弟兄不愛的人,你穿得再怎麼人模狗樣又怎樣呢?

一席德育課下來,話雖不多,句句在理,充分顯示了晏子一個智者的才華和做人的智慧。

不棄糟糠妻

“2桃殺3士”的晏嬰情商有多高?‖分分鐘教我們如何做人

齊景公有個女兒,不僅人生得乖巧可愛,惹人喜歡,而且知書達禮,落落大方。齊景公對她視若掌上明珠。可是女兒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一直沒嫁出去,這可把齊景公愁壞了。

按說國王的女兒不愁嫁。但當時的社會有個風氣,講究門當戶對,諸候的女兒要嫁給另外諸候的兒子,國王的女兒要嫁給別國國王的兒子。愛女心切的齊景公擔心女兒嫁到別的國家去,父女就再難見面了,而且一旦兩國交戰,女兒的處境艱險,因此不願女兒嫁到遠方去。

他想把女兒下嫁給文臣武將,這樣是離女兒近一些,可以常見到女兒,但他又擔心門不當戶不對,被人笑話,丟了皇家的面子。

想來想去,他想到了晏子。晏子身為齊國的宰相,女兒嫁過去,做相國夫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勉強能說過去,也不算辱沒門庭。其實此時的晏嬰已是歷靈公、莊公、景公三朝的老臣,年紀也不小了。齊景公愛女心切,沒顧及到這些。他知道晏嬰是一個願則性很強的人,在原則問題上不肯變通。這事又不好讓別人去說,一旦不成,傳出去,皇家尊嚴事大。他只好屈尊親自到晏府,登門徵求晏子的意見。晏子見國君到來,慌忙出來拜見,“不知君王駕臨,有失遠迎,臣罪該萬死!”齊景公一改往日的威嚴面孔,和晏嬰套近乎,“相國不必客氣,寡人在宮中呆膩了,來到相府與相國嘮嘮家常。” 晏嬰吩咐家人趕快擺酒,為國君接風。晏嬰喚出夫人來給齊景公斟酒。齊景公問:“這是相國夫人嗎?”晏子回答:“對,這是臣的糟糠之妻。”

齊景公等晏夫人退下後,說:“你的夫人是又老又醜。寡人有個女兒,年輕又漂亮,就把她嫁給相國做妻子吧!”晏子聞言猛然離座,對著齊景公恭敬地回答說:“君王乃酒後戲言。臣妻現在是又老又醜,可她也有過年輕漂亮的年華。她為臣生兒育女,侍候雙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對她有過承諾,糟糠之妻不下堂。國王您斷不會讓臣子違背了做人的原則!”景公一聽,順坡下驢,“戲言耳,不必當真”。

真正的愛情不是轟轟烈烈,而是淡淡如水,貧賤時不相棄,富貴時不相忘,相守一生。晏嬰用他的行動展現了高尚的人格。

二桃殺三士

“2桃殺3士”的晏嬰情商有多高?‖分分鐘教我們如何做人

齊景時齊國有三個勇士:田開疆,公孫接,古冶子,人稱“齊國三傑”。這三個人勇武異常,深得齊景公寵愛。他們恃功自傲,勢力越來越大,直接威脅著王國的統治。晏嬰屢勸景公除掉這三個人,然而景公優柔寡斷,遲遲沒表態。

某日魯昭公訪問齊國,齊國由晏子陪國王會見,三位勇士佩劍立於殿下,態度十分傲慢。晏子決定設計除掉這三個心腹之患。酒至半酣時,晏子向國王說:“國王您園中桃子已經熟了,金桃世上難得,我去摘幾個請二位國君嚐嚐鮮吧?”齊景公大悅,允准去摘。滿園的桃子個個碩大新鮮,香氣撲鼻,晏嬰卻只摘了六個。七個人摘了六個桃,齊景公問:“園子中只這幾個桃嗎?”晏嬰說:“還有,但沒太熟,我挑了六個熟的。”魯昭公邊吃邊誇獎桃味甘美。齊景公一邊吃一邊不忘讓魯國的隨訪大臣叔孫大夫和晏嬰吃:“二位不必謙讓,每人飲酒一杯,食桃一個”。君王有令,兩人每人吃了一個桃。

此時,盤中只剩了兩個桃子。晏嬰提議說;“所剩兩桃君王傳令殿前近臣,誰的功勞大,武功強誰就吃桃,如何?”齊景公同意,於是傳令下去。聞言,公孫接率先走上前來,拍著胸膛說:“有一次我隨國君打獵,是我打死了草叢中的猛虎救了國君。如此大功,還不應該吃個金桃嗎?”晏嬰說:“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賜酒一杯,桃一個。”公孫接飲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古冶子見狀,厲聲喝道:“打死一隻老虎有什麼稀奇!當年我送國君過黃河時,一隻大黿興風作浪,咬住了國君的馬腿,一下子把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進洶湧的河中,捨命殺死了大黿,保住了國君的性命。像這樣的功勞,該不該吃個桃子?”景公說:“當時黃河波濤洶湧,要不是將軍斬黿除怪,我的命早就沒了。這是蓋世奇功,理應吃桃。”晏嬰忙把剩下的一個桃子送給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開疆看桃子分完了,急了眼,吃桃事小,面子事大:“當年我奉命討伐徐國,捨生入死,斬其名將,俘虜徐兵5000餘人,嚇得徐國國君俯首稱臣,就連鄰近的郯國和莒國也望風歸附。如此大功,難道就不能吃個桃子嗎?”晏嬰忙說;“田將軍的功勞當然高出公孫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經沒有了,只好等樹上的桃子熟了,再請您嚐了。先喝酒吧。”,田開疆手按劍把,氣呼呼地說:“打虎、殺黿有什麼了不起。我南征北戰,出生人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兩位國君面前受到這樣的羞辱,我還有什麼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說罷,竟揮劍自刎了。公孫接大驚,也拔出劍來,說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將軍功大倒吃不到。我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說罷也自殺了;古冶子沉不住氣了,大喊道:“我們三人結為兄弟,誓同生死,親如骨肉,如今他倆人已死,我如何苟活,於心何安?”說完,也拔劍自刎了。

古人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御人之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無過即有過

“2桃殺3士”的晏嬰情商有多高?‖分分鐘教我們如何做人

晏嬰的相府裡有一位名叫高繚的高參,入府三年,從沒做過什麼錯事,可是有一天,晏子卻把辭退了高繚了。相府裡的許多人不理解,有的甚至當面對晏嬰說:“高繚做事謹慎,三年來沒有過錯,先生不但不給他爵位,反而把他辭掉,這好像說不過去吧!”

晏子對左右勸阻的人說:“我是一個有很多缺點的人,需要周圍的人時時警醒,正象一塊彎彎曲曲的木料,必須用規矩來畫,用斧子來削,用刨子來刨,才能造就成好的器具。我手下的人,就應像這些規、矩、斧子、刨子,幫我去掉那些不能成器的地方,以利我修身養性,更好地幫齊王治國。可是高繚入府已經整整3年了,從未提出過任何批評意見建議。我並非聖賢,平時工作中難免有失誤,可是高繚只是一味順從我、稱讚我,這與我與齊王有什麼好處呢?非但沒有,反而有害。所以我決定辭退高繚”。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一個國家要民富國強,一個民族要生生不息,一個社會要文明進步,一個個人要與時俱進,必須要有修正機制,要有淨化機制。晏子身居高位時依然保持清醒難能可貴。

識人於微末

“2桃殺3士”的晏嬰情商有多高?‖分分鐘教我們如何做人

晏子擔任齊國之相時,專門有一個替他駕車的車伕。

車伕的妻子某日突然要求和車伕離婚。問其原因,他妻子說:“晏子雖身高不滿六尺,卻身為齊相,名聞天下。而我今天出門時看見他,態度謙和,十分和藹。相反,你只是一車伕,卻耀武揚威,得意洋洋,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是相國似的。”

從此之後,車伕謹慎小心,謙虛謹慎。待上以恭,待下以和,虛心學習晏子的接人待物處事治國之道,好象變了一個人。晏子不解,問之,實話相告。

晏子又經過一段時間考驗,覺得此人可用,便舉薦他做了一個官。

人無完人,有德之人可用。俗話說不換思想就換人。對於那些思想解放、與時俱進、謙虛謹慎、有德有才之人,從細節方面進行觀察,考察然後舉薦,說明晏子是一個非常注重細節又求才若渴的人。

晏子使大楚

“2桃殺3士”的晏嬰情商有多高?‖分分鐘教我們如何做人

晏嬰這個人是身高不夠,智慧來湊。

其實《晏子使楚》這個故事在中國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了,所以老易也就長話短說了。

在出使楚國的時候,楚國人想要羞辱他。先是以狗門“迎接”他,被晏子一句“出使狗國才走狗門”懟得楚國啞口無言。然後楚國國王譏笑齊國無人,派了一個這麼個“看不過去”的人來做使者,晏子不卑不亢,說齊國人才濟濟,使者的品級是根據對方的實力來委派的。最後,楚國拖上一個在楚國犯案的齊國盜竊犯來諷刺齊國人都是偷雞摸狗的鼠輩,晏嬰則回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這即是把楚國說成是產盜賊的來源,說是水土不好,在齊國是好人,到楚國就變成盜賊,極好地反駁了楚國的羞辱。這對楚國簡直是更大的羞辱。

從此也可看出,晏嬰絕非那種遵守周禮禮制的溫順之人。但即便是面對質疑,面臨羞辱,卻始終能不卑不亢,寵辱不驚。回答問題是能有理有據、條理清晰。這是我們很多人都應該學習的。當下的社會從來不缺“憤怒”和“認慫”,缺的是晏子這種不慌不忙的理智。

老易有所思

“2桃殺3士”的晏嬰情商有多高?‖分分鐘教我們如何做人

晏嬰,享年78歲,雖然五短身材,貌似武大郎,但有一顆澎湃的大腦,遍佈思想的溝回,深藏智慧的內存,為人機智,能言善辯,為人公道,體恤百姓,堅持原則。太史公對他十分仰慕,“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為之執鞭,所祈慕焉。”。 孔聖人對他稱讚有加:“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作為浮世芸芸眾生之一,我們或許終極一生也不可能擁有晏子那樣的地位和成就,也可能如晏子那樣通達智慧,但是,從晏子的這些小故事裡,我們還是可以見微知著,學到很多對自己為人處世的道理和原則。不卑不亢、有理有據、進退得當、張弛有度、不貪功、不霸名、有情義、有胸懷、善總結、樂發現,這些都是老易的所得,你們有什麼收穫呢?歡迎留言交流!

作者簡介:人稱“老易”——一個打鐵專業的畢業的閒散大學生。喜歡“亂說”,無論經濟、生活,不管歷史、文化。唯一不聊的就是打鐵。如果你不反感老易亂說,請關注《老易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