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受努爾哈赤器重且戰功赫赫,為何最終被殺?

lvningwei


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個兒子,和多爾袞、多鐸都是大妃阿巴亥所生。

阿濟格膀大腰圓,作戰勇猛,具有滿族人粗獷豪放的性格,從青年時期就東征西討,立下無數戰功,官爵也越來越高,深得努爾哈赤寵愛。


在大清滅亡明朝的過程中,阿濟格更是首當其衝,和多爾袞、多鐸三兄弟一起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說清朝大部分是這哥仨打下來的也不過,後來參加又剿滅李自成、掃平姜瓖叛亂等無數戰役,功勳卓著,順治登基以後封其為和碩英親王。


但後來阿濟格開始居功自傲,目空一切,因為自己功勞大,有本錢,做事自然就沒了分寸,不但不服從命令,還直呼順治黃帝為“儒子”,並且要求給自己加官進爵。

多爾袞病逝後,阿濟格感到沒有人壓制自己了,就想趁機奪權,企圖把持朝政,但以失敗告終,後被囚禁,但阿濟格不思悔過,被囚後還口出狂言,非常囂張,順治最後沒有辦法。只好把他殺了。

阿濟格的結局可以說是自作自受。後來乾隆給多爾袞和多鐸都平反了,但卻沒有阿濟格什麼事兒,看來他是永無翻身之日了。



歷史微點


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二的個兒子,跟多爾袞是同胞兄弟。

此人驍勇善戰,打過明軍、朝鮮、李自成、劉宗敏、吳三桂、洪承疇等,縱橫南北,幾乎沒有打過敗仗、

雖然有些戰爭,他不是主要的指揮者,不過他總是被委以重任。他的爵位、親王位、大將軍位都是自己一手打出來的。

此人頭腦簡單,性格粗暴,驕橫放縱。

多爾袞攝政期間,一直都很倚重他。

不過,到了順治七年,多爾袞與他在邊外圍獵時,多爾袞病危不起,獨自召見他議論後事。

多爾袞死後,阿濟格認為自己應該替代他做攝政王。他脅迫一些大臣附己,被大臣密告鄭親王濟爾哈朗。

大學士剛林也發現了阿濟格的狂悖舉動,獨自策馬七百里回到京師,告發了此事。

朝廷於是佈下重兵,發現阿濟格與其子勞親果然舉止異常,濟爾哈朗派兵將其一舉拿下。

為此及時阻止了兵變。後阿濟格被順治帝賜死。

這事不難看出,悲劇的發生在於阿濟格狂妄自大,以為自己完全可以代替多爾袞攝政。

其實,從當時的政治力量來講,當時的多鐸、豪格、濟爾哈朗等,勢力並不比他弱,阿濟格還無法坐大,也沒有朝野的支持。

兵變失敗或者說無人附議他當攝政王,都是情理之中。


借我力比多


愛新覺羅·阿濟格(1605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多爾袞之胞兄,母為大妃阿巴亥。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七月十五日,阿濟格出生,其名字的滿語意思為“小”

一、阿濟格生平及功績

天命十一年(1626年),他偕同臺吉碩託討伐喀爾喀巴林部,再跟從大貝勒代善討伐扎魯特部,這兩場戰役都有戰功,因功封為貝勒。頗受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寵愛

天聰元年(1627年),他偕同二貝勒阿敏攻打朝鮮王朝,連克五城。並跟從皇太極討伐明朝,偕同莽古爾泰守衛塔山的糧運,擊敗明軍兩萬

天聰二年(1628年),阿濟格因為擅自主持其弟多鐸的婚禮,被削去爵位,後來再恢復原位。

天聰三年(1629年),他偕同貝勒濟爾哈朗攻打錦州、寧遠等地,焚燬明朝在此地的積糧,俘虜明軍三千人。再跟從皇太極討伐明朝,率左翼四旗和蒙古軍隊攻克龍井關,攻克漢兒莊城,再攻克洪山口。進軍至遵化,攻擊斬殺明山海關總兵趙率教。逼近北京

天聰六年(1632年),跟從大軍討伐察哈爾,林丹汗因而逃跑。皇太極轉移軍隊前去攻打明朝,令阿濟格統率左翼及蒙古兵攻打大同、宣府,全部繳獲明朝張家口儲藏的犒邊財物

天聰八年(1634年),跟從大軍討伐明朝,與多爾袞、多鐸一起入龍門口,攻克保安州、靈丘

崇德元年(1636年),阿濟格進封為多羅武英郡王。同年偕同饒餘貝勒阿巴泰及揚古利討伐明朝,從鵰鶚堡進入長安嶺,逼近延慶。越過保定到達安州,接連攻克昌平、定興、安肅、寶坻、東安、雄縣、順義、容城、文安諸縣,五十六戰全部獲勝,擒明昌平總兵巢丕昌等,俘獲人畜十餘萬

崇德二年(1637年),碩託攻打明軍駐地朝鮮皮島,沒有攻下,阿濟格率領所屬的部隊水陸並進攻克皮島,斬東江總兵沈世魁。

崇德四年(1639年)至崇德八年(1643年),阿濟格多次受命率兵攻打明朝關外重鎮,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戰果。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八,皇太極無疾而崩,清政權內部圍繞著皇位的繼承問題,開展了一場爭權奪利的鬥爭。這也為後期被殺埋下伏筆

順治元年(1644年),阿濟格跟從攝政王多爾袞在山海關之戰中大敗李自成大順軍,同年十月順治帝在北京登極後,封阿濟格為和碩英親王,序稱“八王”。 受命為靖遠大將軍,率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等滿、蒙、漢軍3萬餘,自山西入陝,追擊李自成大順軍至湖廣。

順治二年(1645年),俘殺大順政權的權將軍劉宗敏、軍師宋獻策,招降明寧南侯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總督袁繼鹹部的馬步兵10萬,相繼佔領河南、湖廣、江西、江南的63城。多爾袞開始算起阿濟格的總賬,除了不候詔班師外,還有謊報李自成死亡、在午門張蓋坐、脅迫地方官員、擅取鄂爾多斯和土默特之馬以及稱順治帝為“孺子”等,貶阿濟格為英郡王,但不久就恢復親王的爵位。

順治五年(1648年),封平西將軍,出兵鎮壓天津、山東曹縣一帶的抗清隊伍。當年冬天,大同總兵姜瓖倒戈反清,阿濟格奉命去平定。

順治六年(1649年)正月,姜瓖的部將劉遷進犯代州,阿濟格派遣博洛前去救援、圍困劉遷才得以解圍。 在這期間,阿濟格的兩名福晉的死訊傳來,在大同督師的多爾袞勸阿濟格回京,阿濟格謝絕說:“連攝政王為了國家都忙不過來,我怎敢因為妻子之死而耽誤國事?” 八月二十八日,姜瓖的部將楊振威殺了姜瓖,歸順清軍,次日阿濟格率軍進城,毀壞大同城牆並製造大同之屠後還師。

二、阿濟格被殺原因

①參與奪權

順治七年(1650年)冬,多爾袞率阿濟格等往邊外圍獵,年底,多爾袞病危,自知不起,獨自召阿濟格秘密議論後事。多爾袞死後,阿濟格欲當攝政王,暗中派人往召其子勞親,令其多率兵來,並囑勞親不要把多爾袞病死及調兵事告知諸王。

與此同時,阿濟格又脅迫多爾袞所管兩白旗大臣附己,遭到拒絕後又以兵戎相威脅。於是,兩白旗大臣決定往“依皇上為生”,並向鄭親王濟爾哈朗告發阿濟格乘喪欲謀亂奪政。跟隨多爾袞圍獵的大學士剛林早已察覺阿濟格的意圖,搶先獨自“策馬行”,日夜疾馳七百里抵達京師,告發此事。清廷立即關閉九門,在阿濟格回京的必經之路德勝門外派駐重兵,以防不測。

不久,多爾袞柩車還京,行至石門時,阿濟格與其子勞親合軍,令部下大張旗幟,環喪車而行。順治帝親率諸王、大臣迎柩車於德勝門外,阿濟格父子居首而坐。濟爾哈朗等見阿濟格身帶佩刀,舉動叵測,派兵緊密監視,並將其隨從三百騎盡收誅之,從而粉碎了阿濟格的兵變計劃,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動亂

②不思悔改

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議政王大臣會議議阿濟格罪,將其幽禁,其子勞親被革去王爵,降為貝子。阿濟格在幽禁期間,不僅沒有一絲收斂,反而益加狂暴無禮,在監房內私藏大刀,暗掘地道,聲稱要放火燒燬監房。

順治八年(1651年)十月十六日(11月28日),諸王以阿濟格悖亂已極,留之恐貽後患,應立即處死。奏入,順治帝令其自盡,除宗籍,其子勞親一同被賜死。

三、歷史評價

阿濟格在清朝初期貢獻很大,可謂殺敵英勇、戰績顯赫,為大清朝初期平定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攝政王多爾袞病重時,阿濟格因參與密謀欲承襲攝政王位之事洩露而遭到了幽禁。阿濟格的家人和手下都受到牽連獲罪,不少人被處死、抄家或是鞭責、革職,並由此興起一場大獄之災。阿濟格最後被順治皇帝賜死。這也是阿濟格頭腦簡單,性格暴虐,待人狂妄所致,故後人評價英親王阿濟格“剽悍少謀”。

順治帝:“王及行間將士馳驅跋涉,懸崖峻嶺,深江大河,萬有餘里,勞苦功高。

乾隆帝:“英親王阿濟格秉心不純,往追流賊,謊報已死,又擅至沿邊索馬,且向巡撫囑託公事,過跡昭著。雖前此亦有微功,究不足以抵其罪,黜爵實由自取。



陳默164657799


\t其實多爾袞本人也看不起自己的這位親哥哥阿濟格。因為他除了會衝鋒以外,並沒有什麼政治頭腦。這就比較頭疼了,多爾袞三兄弟,兩個都是豪傑,就這麼一個是草包。

\t多鐸早逝,使得多爾袞少了一直臂膀。

其實多鐸並不比自己的哥哥多爾袞差,他智勇雙全,可以說是滿清入關最重要的武將。他尤其擅長跟多爾袞打配合,原本安排他南下剿滅南明政權,可是發現李自成餘部比較難對付,所以他揮師北上,和多爾袞大軍聯合夾擊李自成,最終一舉蕩平北方所有軍事力量。

隨後他又率軍南下,抓獲南明福王。可惜多鐸英年早逝,據說是因為萬能的天花。這個時候多爾袞就剩下一個兄弟了,那就是阿濟格。阿濟格也是一位英勇善戰的將領,曾經擊敗李自成,殺掉劉宗敏,可謂是戰功赫赫,可是他腦子不夠用,所以多爾袞在多鐸去世以後,感到壓力很大。

\t阿濟格並不受多爾袞喜愛,總是被多爾袞打壓。

阿濟格雖然英勇善戰,但是他並不遭多爾袞喜愛。最初的原因可能要追溯到他們的母親阿巴亥被殺的事情,

當時皇太極代善等四人逼死了阿巴亥,多爾袞和多鐸年紀很小,沒辦法管這件事。而阿濟格已經22歲,足以承擔起保護母親的責任。可是阿濟格什麼都沒有做,多爾袞發自內心地對這位大哥表示反感。

\t阿濟格自以功多,告多爾袞曰:“輔政德豫親王徵流寇至慶都,潛身僻地,破潼關、西安不殲其眾,追騰機思不取,功績未著,不當優異其子。鄭親王乃叔父之子,不當稱‘叔王’。予乃太祖之子,皇帝之叔,宜稱‘叔王’。”多爾袞斥其妄,令勿預部務及交接漢官。---《清史稿》

後來阿濟格總是謊報軍情,濫殺投降士卒,又不按照多爾袞的計劃去辦事,似乎是不太服氣自己的這個小弟弟。多爾惱羞成怒將其親王之位廢除,當然隨後又給他封上了親王頭銜,畢竟是自己的親大哥,在跟其他人爭鋒的時候,這也是一支力量。不過阿濟格在要求給自己叔王身份的時候,卻遭到了多爾袞的拒絕,這一年是1649年,多鐸剛去世,阿濟格就要求加封,這也是對多爾袞的一種威脅。

\t多爾袞去世以後,阿濟格妄想奪權。

多爾袞是突然去世的,誰也想不到39歲的多爾袞,正當年輕力壯的年紀,突然就去世了。而第一個得到這個消息的人,就是阿濟格。阿濟格知道多爾袞死了以後,立刻帶著多爾袞的屍體回到京城,他還帶了幾百個隨從,妄圖奪取多爾袞的攝政王大權。哪曾想老謀深算的濟爾哈朗早就在等著他了。阿濟格一趕到京城,就被濟爾哈朗等人卸除了兵權,抓了起來。

\t多爾袞左右訐阿濟格欲為亂,鄭親王濟爾哈朗等遣人於路監之。還京師,議削爵,幽禁。逾月,複議系別室,籍其家,諸子皆黜為庶人。十月,監守者告阿濟格將於系所舉火,賜死。---《清史稿》

這次奪權活動尚未開始就宣告失敗了。其實我們是可以理解阿濟格的,畢竟多爾袞是有機會做皇帝的,可是他沒有做,不過皇權是在手裡的。多爾袞死了,自然是要他最親近的一個人來接替他的職位,而多爾袞沒有兒子,只能讓這個大哥來頂替他的職位了。結果計劃失敗,最終被順治帝賜死。

到底是阿濟格想奪權,還是順治帝要清算?

其實說阿濟格要奪權,這種可能是很微小的。因為他沒有這個腦子,他雖然曾經跟多爾袞要求過做叔王,不過這不能成為他想要奪權的證據。而且他剛入京就被抓了,誰也不知道阿濟格接下來要做些什麼,就算是在牢獄之中招認一些事情,也可能是被順治帝給逼的。所以阿濟格的腦子是不足以謀反篡逆的。我認為這是順治帝在清算多爾袞之前,所做的一次準備。

阿濟格可以說是多爾袞最後一個強有力的支持者,雖然多爾袞有很多手下,可是他們都不成氣候。而阿濟格是親王,戰功赫赫,在軍隊和朝中都有話語權,這樣的人如果還活著的話,那順治能不能順利地清算多爾袞呢?顯然是不能的,所以阿濟格的死,是因為多爾袞和順治的仇恨才對,跟他本人有沒有謀逆奪權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t總結:阿濟格赳赳武夫,是不會謀逆奪權的,他只是多爾袞的犧牲品。

  1. \t多爾袞三兄弟中,多鐸是多爾袞最信任的人,多鐸不辱多爾袞的信任,為一統江山做出了巨大貢獻,可惜英年早逝,多爾袞失去了重要臂膀。
  2. 阿濟格並不受多爾袞的信任,因為他沒有保護好他們的母親,而且總是一副赳赳武夫的形象,讓多爾袞十分頭疼,所以多爾袞選擇打壓阿濟格。
  3. 多爾袞在39歲的時候突然病逝,阿濟格覺得有機可乘,立刻帶著多爾袞的屍體回到京城妄圖奪取政權,結果失敗被抓。
  4. 我認為阿濟格並不想奪權,就算想也沒有這個實力,所以這是順治帝為了在兩個月後清算多爾袞所做的第一個準備而已。

\t多爾袞是大清穩定中原的總舵手,有了他的謀劃,滿清王朝才算是真正坐穩了江山。可惜順治帝出於個人原因,依舊對多爾袞實行清算,讓不少人寒心。不過因為沒有阿濟格這樣的親王為多爾袞說句公道話,這件事也就這麼落實了。


江湖小曉生



阿濟格是誰呢?

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第十二子,多爾袞一奶同胞的哥哥,是清朝的英親王。

本來清初的八大鐵帽子王應該會有英親王阿濟格一席之地,結果他偏要作死,什麼都沒有了,反倒是皇太極第五子,戰績功勞遠遠不如他的莊親王碩塞成為了八大鐵帽子王之一。

那麼英親王到底幹了什麼事呢?

那就是欺主。

順治七年冬多爾袞在塞外猝死以後,阿濟格想接管多爾袞的勢力,結果沒成功。

然後這個有勇無謀之人又極端蔑視順治帝,只帶幾百人回京,妄圖繼續架空順治帝,成為第二個獨攬大權的攝政王多爾袞。

但想象很美好,現實很殘酷,阿濟格回到北京,還沒有進城就被抓起來,因為阿濟格的罪過太大,順治帝認為是奇恥大辱,畢竟多爾袞架空順治帝多年,主要原因是順治六歲就登基,年幼不懂事。

而當時順治都14歲了,阿濟格還想架空他,簡直是太小看順治帝了,所以阿濟格最後的下場是被削爵幽禁賜死。

不僅是自己身死,連爵位都被剝奪,原本可以成為鐵帽子王,自己的子孫可以享福二百多年,結果鐵帽子王沒有了,自己兒子那代開始就成為普通宗室,不過還好沒有跟著都被處死。


宋安之


阿濟格上房揭瓦來著,一時間“biubiu”聲不斷----“摔瓦之聲大作”,看守沒人敢靠前,那麼歡實的阿濟格恐怕根本不用人救也能從火場中跑出來,管不敢管,救不敢救,只能報告領導,諸王大臣會議決議嚴懲,於是順治下令阿濟格自裁謝罪。

阿濟格的“預謀奪政大罪”是坐實的,即便這樣,在幽禁初期,阿濟格也受到了優撫,吃喝住用一樣不少,光伺候他的婦人就達到300人,僕從眾多,無奈這個阿濟格和朱高煦是同一類人,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不停的作死折騰,終於把順治折騰急眼了,於是就賜死阿濟格,順治處理阿濟格下手偏軟,比不上皇太極的殺伐果斷,甚至比他兒子康熙和孫子雍正都差很遠。

多爾袞是因病重墮馬,而非墮馬病重,我在其他文章專門寫過,不多贅述。自感時日無多,在多爾袞彌留之際,急召阿濟格交代身後事,二人在病榻前究竟說了些什麼,沒人知道,後來多爾袞被順治清算,阿濟格被軟禁,這事也就更沒人稀罕知道了,所以此事成謎。

多爾袞死後不久,阿濟格即召集300騎兵命令他們直奔京師而去以事接應,多爾袞生前的心腹剛林看出苗頭不對,所以日以繼夜快馬350公里趕回京城提前報告了阿濟格的異動,使朝廷有了準備,通過戒嚴、關閉九門加強了防範,才能一舉將阿濟格拿下,而剛林卻沒有因為這個大功勞而免罪,不久後,多爾袞被清算,剛林作為攥官修改實錄為多爾袞歌功頌德,還參與永平密謀,所以被處斬並沒收家產充公。

就在京師做出防備動作並已就緒,只待甕中捉鱉之時,阿濟格還在調兵遣將威脅下屬,他想借用的力量無非就是兩白旗,但是不同於多爾袞和多鐸,大多數人對阿濟格都是持鄙視態度的,勇猛有餘,智商欠費,所以沒人敢跟他玩命,對阿濟格的“大事”,旗臣們無論內心還是外在都是拒絕且完全抵制的。脅迫諸王,脅迫兩白旗旗臣宣告失敗,但是阿濟格還是沒有及時收手。

阿濟格的舉動已經引起了所有人的警覺,一直以來,阿濟格的脾氣秉性大家都知道,有勇無謀,不學無術並且好勇鬥狠,目標無法達成必定會打擊報復,所以大家就轉而將希望投向多爾袞的老冤家,濟爾哈朗,並且自己的軍營都做了相應的防備措施。

阿濟格看所有人都不買他的帳,一怒之下調來兒子勞親的大隊人馬,在臨近京師的時候匯合,以圖大事,當時的態勢是阿濟格和勞親兩隊人馬圍著多爾袞的靈柩前行,如果順治有靠近的舉動就可以一舉拿下,可惜出迎的濟爾哈朗一群人早已經知道了他的計劃,唯一不知道計劃敗露的,也就只有阿濟格父子了......

阿濟格父子被當場抓捕,阿濟格暫時幽禁,畢竟戰功赫赫,位高權重,處理意見上還要統一,勞親直接被降為貝子,其他參與兵變的統領全部被殺家產抄沒。

阿濟格剛被幽禁的時候,除了不能出門以外,一切應有盡有,受到了優待,過了不久在處理意見上比較統一以後,就安排阿濟格挪了挪窩,他的兒子們都“開除”宗室,雖然悽慘,但好歹小命還在,但阿濟格可不管那套,一是本身脾氣暴躁,二是害怕最後的清算結果會是死路一條,所以......所以他讓侍奉他的人用鋼刀給他挖地道......當初初見這段資料的時候,我無語很久,難怪旗臣們死也不支持他,這腦子也是沒誰了。

這事哪裡瞞得住,那是必須要被發現的,即便順治不想知道都不行,於是乎,金銀、傭人被減去好多,阿濟格再次暴怒......把衣服堆一起點火燒屋子,很奇怪,他是怕死還是不怕死,他就不怕把自己一起燒死麼,唉。最終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咱們來總結總結這個人。

無論是皇太極時期,還是順治一朝,阿濟格的武功卓越,建功無數,甭管是明邊還是朝鮮包括後來的肅清“賊寇”,都活躍著他的身影,但在他獲取功勞的時候,大小毛病一直不斷,不服訓教,這是脾氣這方面。

智商方面一直是他的短板,皇太極並不是藉機打壓他這個鑲白旗旗主,實在是他快把皇太極氣瘋了,阿濟格做主多鐸的婚事也就罷了,偏要找皇太極三令五申不許通婚的“死敵”,那皇太極能放過他麼,全世界都知道這事,偏他覺得沒啥......

親哥仨,多爾袞和多鐸是真親,唯獨他這個做大哥的,在兄弟三人中都不受其他二人待見,為了爭功,明明李自成跑掉了,他謊報稱李自成已死,招致多爾袞對其不滿,結果多鐸積功親王,而他則越混越回去,郡王一枚。

多爾袞擅權,將濟爾哈朗踩到腳下後,讓多鐸任輔政叔王,多鐸剛死,阿濟格就瞄準了這個位子打算接任,多爾袞能不知道他這個哥哥腦子裡裝滿了肌肉麼,自然是不同意,他就連多爾袞一起恨上了。

多爾袞的遺言肯定沒交代過讓他奪權,阿濟格沒有那個頭腦,這一點多爾袞這幾十年已經看透他了,並且阿濟格沒得罪過的人屈指可數,沒有絲毫凝聚力,在多爾袞擅權期間就更別提了,擅作威福的阿濟格連皇帝一起罵,上至天子,下至走卒,基本沒有不恨他的,他根本成不了大事,所以以睿親王多爾袞的計算,他當然知道他哥爭權方面是沒戲唱的,一切都是阿濟格自己作死。


古今通史


阿濟格的死,其實是自不量力的結果,更是因為多爾袞的死,讓阿濟格失去了靠山,從而被視作多爾袞黨羽剷除。

愛新覺羅·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個兒子,是多爾袞的同母兄弟。

皇太極繼位後,十分重用阿濟格,在歷次戰爭中,都衝鋒在前,和弟弟多爾袞一起,立下赫赫戰功。

不要看多爾袞比阿濟格小,但卻是非常有謀略和智慧,這正是阿濟格欠缺的,也是最終導致阿濟格被殺的關鍵因素。

阿濟格也深知這一點,所以對弟弟多爾袞非常順從,在皇太極死後,多爾袞想爭奪皇位,阿濟格是最忠實的擁護者,但是事情並未達成,皇太極幼子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

順治時期,多爾袞為攝政王,封阿濟格和碩英親王,拜靖遠大將軍,出征陝西,一舉拿下了陝西、河南、湖廣、江西等地,大敗李自成,殺死劉宗敏等人,此時的阿濟格,真的是春風得意。

有一種人一到巔峰就開始得瑟,阿濟格就是這種人,順治六年,阿濟格請求攝政王多爾袞,封自己為叔王,但被拒絕,從此一顆騷動的心再也無法安寧。

順治七年,攝政王多爾袞突然病逝,第一個知道死訊的就是阿濟格,阿濟格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他暗中到處聯絡,隱匿多爾袞死訊,想要自己做攝政王。

然後阿濟格用粗暴的方式企圖威脅正白、鑲白旗大臣歸附自己,遭到拒絕,逼著兩白旗大臣向鄭親王濟爾哈朗告發阿濟格意圖謀反。

大學士剛林星夜疾馳七百里抵達京師,京城得知消息,關閉九門,並在阿濟格回師的德勝門外駐紮重兵,以防阿濟格造反。

阿濟格押送多爾袞靈柩回京,在石門和兒子勞親和兵,大張旗鼓的押送多爾袞靈車向京城進發,順治皇帝率領諸位王爺、大臣前去德勝門迎接,濟爾哈朗忽然看到阿濟格身帶陪刀,恐怕他突然發難造反,於是派兵先發制人,將阿濟格三百隨從全部殺死,並將其拿下。

為滿清立國立下赫赫戰功的阿濟格,就這樣被抓,而後被順治皇帝幽禁賜死。

其實在明離子看來,阿濟格想當攝政王不假,但真要說他企圖謀反,那真的是欲加之罪,其實阿濟格被幽禁而死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是多爾袞的人,多爾袞死了,為了皇權迴歸,阿濟格自然是孝莊太后和順治剪除多爾袞黨羽的一號人物了。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遭帝厭惡

皇太極對兩白旗與多爾袞三兄弟的政策是以拉為主、以打為輔。因為兩白旗實力雄厚但旗主年輕,一旦拉過來可收如臂使指之效。皇太極即立初期在兩白旗中主要是對阿濟格進行敲打。阿濟格在三兄弟中最為年長,且早歷戰陣,為人雄武、粗獷,不太受約束。所以,皇太極首先拿阿濟格開刀。 [36] 

天命十一年(1626年)十二月,蒙古扎魯特部的臺吉恩格參出逃,準備投靠阿濟格旗下,按照努爾哈赤時代的八旗規矩,特別是像恩格參這樣的蒙古貴族,理應受到一定程度的優待,至於出逃以後選擇何旗作為歸屬應該以其人的個人意見為主。但是,皇太極存心要打擊阿濟格,也就自然顧不得許多,那時候皇太極和德格類的關係正處在蜜月期,皇太極就做主把恩格參撥給德格類,可恩格參本人還是要投到阿濟格的門下。德格類大怒,派人去把恩格參追回,派去的人被魯莽的阿濟格砍傷,皇太極就此問罪阿濟格,罰了阿濟格1000兩白銀和七匹馬。 [36] 

天聰二年(1628年),阿濟格同意多鐸迎娶阿布泰的女兒,惹怒了皇太極,阿布泰是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的弟弟,也就是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兄弟的舅舅,此人深得努爾哈赤的信任,天命年間是著名的八位“都堂”之一,且名列靠前。但他和皇太極之間關係很糟,主要是政治上的糾紛,所以,皇太極即立以後,阿布泰的日子不很好過,從總兵官的位置上跌落到遊擊。而且,皇太極還不允許貴族們和阿布泰家族發生姻親關係,阿濟格卻不管這一套,仍舊堅持多鐸可以和舅舅阿布泰的女兒成親,皇太極因此大發雷霆,專門下達命令責罰阿濟格,奪去阿濟格的鑲白旗旗主地位,以多爾袞代之。 [36] 

愛新覺羅·阿濟格反對遷都

據隨清軍一起入關的朝鮮官員所言,阿濟格在入關之初時反對遷都,對多爾袞說:“我們剛得遼東時,沒怎麼殺戮,結果我們滿人好多都被遼民殺掉了。所以現在應該趁著兵威,大肆屠戮,留下諸王來鎮守北京,主力部隊回到盛京,或退保山海關,就沒有後顧之憂了。”多爾袞則反對道:“先汗(皇太極)曾說過,一旦得到北京,馬上遷都,以圖進取。況且現在人心未定,決不可以就這麼回關東。”阿濟格和多爾袞由此產生嫌隙。 [37] 

愛新覺羅·阿濟格求封叔王

順治六年(1649年)三月,清廷二號人物豫親王多鐸去世。在大同的阿濟格自認為功勞卓著,聞訊後派人向多爾袞說:“輔政德豫親王征討流寇時,在慶都躲到偏僻地方,在潼關、西安時不全殲其眾,追剿騰機思時不取其國,功績並不顯著,不該對其子給予優厚待遇,鄭親王(濟爾哈朗)是我們叔父的兒子,不應該叫叔王。我是太祖的兒子、皇帝的叔叔,應該叫叔王才是。”多爾袞斥其狂妄,阿濟格又請求營建府邸,諸王大臣要求削其爵位,多爾袞沒有同意,但禁止阿濟格干預朝廷事務及交接漢官。多爾袞左右訐阿濟格欲為亂,鄭親王濟爾哈朗等遣人於路監之。還京師,議削爵,幽禁。逾月,複議系別室,籍其家,諸子皆黜為庶人。十月,監守者告阿濟格將於系所舉火,賜死


用戶109276552841


阿濟格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生母為大妃阿巴亥,多爾袞、多鐸都是他的親弟弟。作為天生神將,阿濟格不僅身材魁偉,而且驍勇善戰,年紀輕輕地便參加對蒙古巴林部、扎魯特部的戰事,並因功獲封為貝勒。努爾哈赤非常喜歡阿濟格,以至於皇太極第二任正妻烏拉那拉氏,路上遇見阿濟格後不下轎,竟然被公爹下令休離。



皇太極在位期間,阿濟格曾參加過一系列對明朝的戰事,除在遼錦一帶用兵外,甚至還闖入過關內,掃蕩河北、騷擾北京等地,並取得過56場戰事全勝的驕人戰績。除此之外,阿濟格還參加過攻伐蒙古察哈爾部及朝鮮的戰事,對於鞏固清朝的大後方立下蓋世奇功。正因為戰功赫赫,阿濟格被進封為多羅武英郡王,極受皇太極器重。


阿濟格雖然英勇善戰,但為人雄武粗獷、不受約束,難免會因為做事張揚,受到皇太極的懲罰。天命十一年(1626年)十二月,阿濟格因與異母兄德格類(努爾哈赤第十子)爭奪蒙古扎魯特部降服的部民,從而發生激烈的爭執,並砍傷後者派來的使者,因此被皇太極罰銀千兩、馬七匹。


天聰二年(1628年),阿濟格公然違抗皇太極禁令,擅自替幼弟多鐸做主,讓他迎娶舅父阿布泰之女為妻(皇太極與阿布泰關係不和,並對他非常忌憚),由此被罷免鑲白旗旗主的職位。但沒過多久,皇太極考慮到阿濟格人才難得,還是恢復了他的旗主職位。



等到皇太極暴崩後,王公大臣們經過一系列的博弈,最終決定由年僅6歲的皇九子福臨即位,並由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共同輔政,時在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由於再無皇太極的壓制,阿濟格又變得驕橫起來,甚至稱呼順治帝為“孺子”。不僅如此,阿濟格自恃功勞甚偉,且是多爾袞的兄長,但卻沒能撈到攝政的位子,心中極度不爽,漸漸地竟跟弟弟間產生了齟齬。


順治元年(1644年),阿濟格跟隨多爾袞在山海關之戰中擊潰李自成的大軍,隨即攻取北京並迎奉順治帝定都於此。事後,阿濟格因戰功赫赫,被進封為和碩英親王。隨即,阿濟格被任命為靖遠大將軍,率吳三桂、尚可喜的軍隊攻擊李自成的敗軍,從山西、山西,一直追到湖北。



在此期間,阿濟格俘殺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軍師宋獻策,招降南明大將左夢庚、袁繼鹹部眾十萬餘人,並相繼佔領河南、湖廣、江西、江南63座城池,戰績極為輝煌。然而就在清廷下詔褒獎阿濟格並命其班師時,後者卻在沒有彙報的情況下,竟然擅自率軍北返,結果徹底激怒了多爾袞。為了懲罰兄長,多爾袞下令將阿濟格降封為英郡王,但不久又恢復其親王的封號。


此後數年間,阿濟格以平西將軍的身份,負責鎮壓天津、山東曹縣一帶的抗清義軍,並攻打據城起事的大同總兵姜瓖。順治六年(1649年)八月底,姜瓖被部將所殺,阿濟格率軍入城,隨即下令毀壞大同的城牆,並對城中的百姓進行大屠戮,場面慘不忍睹(詳情見《清世祖實錄》)。



早在攻陷大同之前,阿濟格自恃功勳蓋世,便向多爾袞提出建議,請求封他為“叔王”,結果被後者斥責為狂妄。阿濟格見多爾袞不答應,便請求營建府邸,同樣遭到弟弟的拒絕。多爾袞對兄長的作為很是憤怒,下令禁止阿濟格干預朝廷事務及交接漢官。然而,多爾袞的舉措,並不能阻止阿濟格對最高權力的追逐。


順治七年(1650年)冬,多爾袞率阿濟格等人前往邊外圍獵,結果不久暴死在喀喇城。阿濟格自認為時機已到,便決定乘機作亂,並威逼多爾袞的黨羽、親信投靠自己,結果收效甚微。與此同時,濟爾哈朗等人已經得知阿濟格準備作亂的情報,於是提前做好準備,並在阿濟格回京的必經之路德勝門外將其逮捕。



阿濟格奪權計劃“流產”後,與其子勞親一起被革爵、幽禁。然而,阿濟格在幽禁期間沒有絲毫的收斂,反而變得更加狂暴無禮,甚至聲稱要放火燒燬監房,由此徹底激怒順治帝。順治八年(1651年)十月,阿濟格被賜自盡、除宗籍,勞親一同被賜死。阿濟格死後多年,一直揹負著“罪人”的身份,直到乾隆十一年(1746)才獲得平反,其園寢也得以重修。


多爾袞左右訐阿濟格欲為亂,鄭親王濟爾哈朗等遣人於路監之。還京師,議削爵,幽禁。逾月,複議系別室,籍其家,諸子皆黜為庶人。十月,監守者告阿濟格將於系所舉火,賜死。見《清史稿·卷二百十七》)。


史料來源:《清史稿》、《清太宗實錄》、《清世祖實錄》


文史磚家


阿濟格作為公認的滿洲第一猛將,其所取得的戰功自然在諸王貝勒中名列前茅!尤其是多爾袞掌握最高權力以後,作為他的一母同胞,阿濟格和多鐸備受重用!無論是清軍入關還是入關後對南明政權的征討,阿濟格和多鐸都是左右路大軍的最高統帥。他為清軍入關和平定中原做出了巨大貢獻,不可磨滅!

順治七年,多爾袞臨終前曾經將自己的哥哥阿濟格叫到身邊,部署身後之事和對權力的移交!當時,多鐸已經去世,多爾袞很可能希望阿濟格能繼續掌管清朝最高權力,可是這個毫無政治智慧的莽夫又怎麼是濟爾哈朗的對手!

就在阿濟格運送多爾袞的遺體回京之前,在濟爾哈朗等人的周密安排下,已經將軍隊和朝政大權牢牢掌握,而且做好了防範阿濟格的一切準備!

沒有了多爾袞和多鐸的支持,阿濟格只能算是一個勇猛的將軍。多爾袞死後,他還想著爭奪順治皇帝的權力,等待他的也只有死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