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有著阿里巴巴股份26%,為什麼不拋棄軟銀,成立一個新的阿里巴巴?

心中有十萬個未解謎題


中國有句諺語,叫做喝水不忘挖井人,所以馬雲不會踢走軟銀,其實也沒這個踢走的權限啊。

人家軟銀幾十年前投資了阿里巴巴,買的就是阿里巴巴的股份。如今阿里巴巴上市,軟銀自然成為了最大的贏家,除非軟銀自己賣出手裡的這些股份,否則,馬雲是沒有辦法踢走軟銀的。

這就是資本市場,誰叫當初沒人願意相信馬雲,而只有孫正義願意呢??

雖然不能直接踢走軟銀,但是馬雲還是動了一些腦筋,想了一些辦法,削弱了孫正義對於阿里的吸血效應。

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年以來,阿里巴巴的強大孵化出了許多優質的項目,比如達摩院,比如菜鳥聯盟,比如阿里雲,比如螞蟻金服等。

而這些公司,其實都不直接歸屬於阿里巴巴旗下,並且都是獨立存在,只是讓阿里巴巴參股的。

這樣的話,就可以大大削弱了軟銀持有的股份權重。

如果馬雲當初把這些項目全部歸類於阿里巴巴旗下,那麼軟銀持有的就是他們大全部的股權,但是現在拆分獨立門戶,其實這樣的股權就被稀釋了。

所以,對於阿里巴巴來說,讓軟銀繼續持有,算得上是報恩,也是人家投資應該獲得的收益。但是對於未來的螞蟻金服,未來的達摩院,阿里雲來說,馬雲是不喜歡讓孫正義得到太多便宜的。畢竟孫正義“壞”得很,抵制華為,套現阿里,投靠美國,這對於馬雲來說,是非常氣憤的!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不是馬雲不想而是他不敢想!

日本的軟銀持有阿里巴巴26%的股份,按照4萬億港元的市值,軟銀在阿里巴巴就擁有1萬億的資產,這筆錢可不是一般企業能夠承擔得了的,1999年互聯網市場非常低迷,馬雲用6分鐘說服了日本軟銀的孫正義,孫正義給阿里巴巴投資了2000萬美元。就是這兩千萬美元讓阿里巴巴有了機會逐漸成長為國內市值最高的公司,同時軟銀也獲得超高的回報,在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2000萬美元一下變成了580億美元,而現在按照港股4萬億元算那就是1萬億港元,這個投資估計是全世界最牛的。

那麼按照題主的思路拋棄軟銀,成立一個新的阿里巴巴可行嗎?

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說成立一個新的阿里巴巴肯定是最好的,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資金不外流,但是你有沒有注意一個問題?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這是自古以來的大道理,馬雲作為一個商人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信譽,當年如果不是孫正義掏出2000萬美元投資阿里巴巴,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阿里巴巴,或許馬雲也成為不了國內的首富。

阿里和馬雲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依靠了軟銀的幫助,如果當下撇開軟銀建立一個新的阿里巴巴,這就好像“背信棄義”一樣是個偽君子。

現實中有很多合夥創業當成功的時候卻轟然倒塌,因為這些人把錢看得太重,以前的合夥精神不再友好關係一下破裂,最終友誼被踐踏。互聯網競爭太大

阿里雖然是國內最大的互聯網企業,但是在電商行業還有著拼多多、京東、蘇寧、國美等強大的對手。

像拼多多這個後起之秀,幾年的時間市值還曾超越京東躍居第二位,現在的互聯網購物平臺已經趨於穩定,而馬雲想要再一次創立一個新的阿里巴巴出來,難度比當年更高,縱有億萬財富也很難在打造一個商業傳奇出來。

因此筆者認為不是馬雲不想這樣做,而是他不能這樣幹,一旦做了將名譽掃地,而阿里巴巴也將會處於危險之中。


黑暗科技世界


假設馬雲強行拋棄軟銀,會帶來嚴重的商業道德,信譽和法律問題,而阿里巴巴最大的價值在於多方面重大的社會效益!

截止2019年3月31日,阿里巴巴提供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年報顯示,軟銀是最大股東,佔股25.6%;Altba(雅虎母公司)9.4%。最大個人股東為馬雲,佔股6.2%。

阿里巴巴是中國最成功的公司,大股東卻為外資持有,大頭的利潤被外國人拿走了,這對國人始終是一大遺憾!

馬雲是個神奇的人物,具有頂級的智慧,為什麼不設法拋開軟銀呢?

最好的辦法是回購股票。

據說馬雲曾多次試圖從孫正義手中回購股票,孫正義堅決不答應。馬雲跟孫正義關係不錯,但是要說出賣阿里股票,孫正義一向是門都沒有的態度。

支付寶脫離出來,是因為不脫離拿不到金融執照。軟銀和雅虎極不情願情況下,以支付寶33%的權益,才同意支付寶脫離阿里獨立的。

那麼,馬雲可不可以強行拋棄軟銀呢?

首先,當初互聯網泡沫崩潰,大批互聯網企業處境低迷困難,國內沒有人願意投資阿里,只有孫正義獨具慧眼,慷慨投資,阿里當時拿不到這樣大筆投資,能不能生存下來,都是個問題。現在獲得了成功,背信棄義從道義上說不過去。

其次,支付寶儘管是以33%利益回報方式脫離阿里,在國際上還是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再其次,股東權益,這是國際投資市場的基本規則,如果馬雲強行拋開軟銀,軟銀一定會在國際上提起仲裁或者訴訟,是一定會贏的。那對馬雲,甚至對整個中國企業的信用,都會構成重大打擊。

所以,強行拋開軟銀是不可行的,也沒有必要這麼做。

像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使得阿里巴巴的控制權屬於合夥人。而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除了利潤之外,具有廣泛的社會效益。

雖然軟銀拿走了大筆股票收益和利潤,但是,阿里巴巴大大推動了中國電商的發展,使得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方面,中國居於國際領先地位。阿里巴巴在阿里雲平臺等方面也大大推動中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阿里巴巴和馬雲的國際影響力,同時也就是中國人,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可以說,馬雲的成功,阿里巴巴的成功,把中國人,中國企業,中國技術,中國經濟,中國國家形象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所以,除了利潤和股票利益之外,阿里巴巴多方面重大的社會效益才是最根本的意義所在。


原野放歌LZHG


根據阿里巴巴披露的最新股東情況,軟銀股份有限公司依然是第一大股東,持有6.74億股,持股比例為25.9%。


阿里巴巴的成功離不開軟銀的投資,阿里巴巴屬於互聯網企業,在當年電商還未被國人接受的時候,大眾充滿了質疑,在網上買東西靠譜嗎?會不會收不到貨,錢打出去了回不來怎麼辦?這使得阿里巴巴早期的發展其實也並不是那麼順利。

早期的阿里巴巴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持續的燒錢,完善技術建設,不斷摸索經驗,還需要砸錢推廣發展客戶,但是當時馬雲到處找投資,很多人都不看好阿里巴巴,不願投資,而日本軟銀的孫正義則看好阿里巴巴的前景,也看好馬雲的能力,對馬雲的阿里巴巴進行了投資。

孫正義在2000年將本來要投向另一家公司的2000萬美金投資給了阿里巴巴,讓阿里巴巴有了充足的彈約,開始在電商領域攻城掠地,之後孫正義的軟銀集團又追加投資了阿里巴巴4000萬美元,依靠軟銀的資金支持,阿里巴巴迅速發展,成為我國電商份額第一的互聯網公司。

而孫正義也依賴投資阿里巴巴,成為其最為成功的一筆投資,回報率高達數千倍,軟銀最高時持股阿里巴巴比例達到39.6%,之後進行過多次減持,但目前依然持股25.9%,阿里巴巴最新市值為6080億美元,按照持股比例算,軟銀當前持有阿里巴巴股份市值依然高達1574億美元。

那麼軟銀持有這麼多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成長中,軟銀獲利最多,為什麼阿里巴巴不擠走軟銀呢?

雖然軟銀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但軟銀對阿里巴巴是進行財務投資,並未對阿里巴巴的經營作出任何干涉,阿里巴巴實行的是合夥人制度,具有自己獨特的管理及決策體系,軟銀的這種投資方式,阿里巴巴是歡迎的,畢竟不管是“軟銀”或者“硬銀”還是其他銀,誰的資金對阿里巴巴來說,效果都是一樣的。

阿里巴巴的成功離不開軟銀,如果自己發展壯大了就把大股東“踢走”,這種行為本身也是不符合契約精神的,如果大家都這樣,以後誰還敢進行風險投資?阿里巴巴作為一家負責任的國際性互聯網巨頭,也不應該這樣做。再者,如果真的要擠走軟銀,需要買入軟銀的股份,目前軟銀持有阿里巴巴市值高達1574億美元,按匯率換算超過1萬億人民幣,阿里巴巴也沒有這個實力買下軟銀的股份。

如果阿里巴巴成立一個新的阿里巴巴,意味著拋棄原有的公司,一切重新開始,那麼僅僅是擁有一個名頭,沒有大量的科技儲備和資源支持,要再造一個阿里巴巴,難度是非常大的。不過其實近些年來,阿里巴巴也在儘可能的脫離軟銀的控股,比如說前些年螞蟻金服從阿里巴巴中剝離出來,引入了很多國資,也明顯的降低了軟銀在螞蟻金服的權益。


財經宋建文


太晚了,現在拋棄軟銀代價過大,雖然說軟銀目前持有阿里巴巴的26%股份,但是阿里巴巴在港股上市後市值突破4萬億港幣,成為了港股的股王,26%股份市值1萬億港幣,這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其實有公司願意接盤,也是大公司,最起碼很少公司能有這麼多的現金流。

至於另外成立一個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體系已經成熟起來,再次成立一個阿里巴巴需要時間去整理,加上電商市場的份額已經基本消化完,目前重頭來過的成本過高,而且不一定能夠成功,如果另外成立阿里巴巴也不太可能主攻之前的行業和業務。

另外軟銀對於阿里巴巴來說是有恩情的,當然互聯網泡沫的時候,軟銀為阿里巴巴帶來資金和技術的支持,可以說是幫助阿里巴巴開了一個好頭,而且軟銀對於阿里巴巴管理層是絕對信任的,不干預阿里巴巴的日常管理,和阿里巴巴合夥人也達成了協議,只需要日常躺著就能夠賺錢。

雖然說軟銀是日本公司,但是軟銀現在已經不完全是日本公司,當中也有中國的成分,目前軟銀最大的股東是南非標準銀行,持有20%的股份,而南非標準銀行最大的股東是中國工商銀行,持有60%的股份,可見當中的關係,這可能也是阿里巴巴可以在國內安心發展的原因之一。

最後總結,阿里巴巴不拋棄軟銀是原因有二,其一是拋棄時間太晚,目前成本過高,其二,軟銀有中國成分,也算是一家子,拋棄動機減弱。


財經樂少


1、螞蟻金服當初從阿里巴巴獨立出來就是這樣的操作手法

大家都知道支付寶開創了移動支付的新時代,而2014年成立的螞蟻金服就是支付寶的母公司,這個公司就等於是從阿里巴巴獨立出來的,螞蟻金服多值錢,大家想想就知道了,螞蟻金服估值超過2000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科技獨角獸,而這麼龐大的資產原本是應該屬於阿里巴巴全體股東的,這裡面當然也包括軟銀,所以阿里巴巴把螞蟻金服獨立出去,軟銀和其他股東都是不同意,不開心的,但是因為阿里獨特的合夥人制度,大股東不同意也沒有辦法,最終還是讓馬雲給分離出去了。但是不管怎麼說,這種做法在道義上市違反商業道德的,所以後來採取折中的做法,螞蟻金服把33%的股份給了阿里巴巴,這才皆大歡喜。

2、尚德施正榮、萬科高管也都這麼幹過

很多大公司的高管,因為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但是從資本角度來說,持有的股份比例又比較低,有時候就難免出現心理不平衡的情況,所以施正榮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然後把產品高價賣給上市公司,而萬科高管團隊也是利用自己的決定權,通過相關制度“合理”的給自己發放高薪,這些都是管理團隊利用公司資源為自己謀取利益的行為,理論上都是有問題的。

3、凡事皆有度,規則之內可以做,超出規則就會失去道義

如上面所述,馬雲和萬科高管做的事情,大家雖然覺得不合理,但是還能接受,但是施博士的做法,就是超出大家所能接受的限度了,當然這家當時如日中天的公司後來也倒閉了。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最近,阿里巴巴成功回到香港上市,上市首日市值便突破4萬億人民幣,超過了騰訊3.2萬億人民幣的市值。不過,卻有網友提出,阿里巴巴是中國最成功的公司,大股東卻為外資(軟銀)持有,大頭的利潤被外國人拿走了,這對國人始終是一大遺憾!馬雲是一個傳奇人物,擁有頂級智慧,為什麼阿里巴巴不設法拋開軟銀呢?

實際上,馬雲曾多次試圖從孫正義手中回購股票,孫正義堅決不答應。從表面上,馬雲與孫正義關係還不錯,但是隻要提出要出賣阿里股票,孫正義一向是毫無商量的餘地。在孫正義看來只要軟銀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是絕對不會拋售阿里巴巴股權的。截止2019年3月31日,阿里巴巴提供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年報顯示,軟銀是最大股東,佔股25.6%;Altba(雅虎母公司)9.4%。最大個人股東為馬雲,佔股6.2%。

那麼,馬雲是否可以強行拋棄軟銀,另外成立一個新的阿里巴巴呢?顯然不可能。第一,當初互聯網泡沫崩潰,大批互聯網企業處境困難,國內沒有人願意投資阿里,只有孫正義獨具慧眼,慷慨投資。如果1999年阿里拿不到這樣大筆投資,能不能生存下來,都是個問題。如果現在阿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後,就強行拋開軟銀。軟銀肯定會在國際上提起仲裁或者訴訟,贏得勝利是毫無懸念的。那不僅是對阿里巴巴,甚至對中國企業的信用,都會形成重大打擊。

第二,當年支付寶要從阿里巴巴脫離出來,因為不脫離拿不到金融執照。軟銀和雅虎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以支付寶33%的權益,才同意支付寶脫離阿里獨立的。可見,軟銀和雅慮還是能夠顧全大局,犧牲一已之利的。與此同時,當年馬雲提出同股不同的股權架構時,是要讓管理隊在阿里巴巴擁有絕對話語權,軟銀和雅虎也並沒有反對。因為孫正義並不是經營者,而是風投,是財務投資者。孫正義不會經營任何一傢俱體的公司。如果你硬要他控制公司,他還要自己去物色職業經理人呢。

第三,如果阿里巴巴要拋開軟銀,重新開電商品牌,那麼就要拋棄掉所有資產。因為法律禁止控制人同時經營多家公司。如果你A公司是賣服裝的,就不能另開一家服裝店買衣服。這是違反公司法的。阿里現在不可能拋棄軟銀,因為阿里巴巴馬雲等還有十八羅漢的益,還是企業實際控制人和經營者的利益。

此外,阿里巴巴如果拋開軟銀,去開一家新的電商網站,那孫正義正好白白的獲得現有的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和天貓。估計軟銀很樂意,阿里巴巴馬雲肯定不樂意了。從目前看來,軟銀沒有謀求過阿里巴巴的控股權,即使股份佔比過高也不會去做。而馬雲則認為除非他自己想要退出,否則軟銀這種只想財務投資的方式,也隨它去吧。

第四,馬雲與阿里巴巴管理團隊的格局不同,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除了利潤之外,還要獲取廣泛的社會效益。雖然軟銀拿走了大筆股票收益和利潤,但是,由於軟銀孫正義當年的慷慨投資,使阿里巴巴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這無疑也推動了中國電商業的發展,同時使得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兩個方面,中國居於國際領先地位。而阿里巴巴在阿里雲方面也大大推動中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飲水要思源,沒有人家軟銀、雅虎的國際資金的投資,中國的電商和移動支付根本達不到目前發達的程度,現在軟銀只要一個財務投資的要求,只能讓他成為阿里的大股東。

阿里巴巴和馬雲是有國際影響力的人,他們不會拋下當年重金投資阿里巴巴的孫正義,這樣負面影響實在太大。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孫正義不但造就了阿里巴巴,還使中國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更何況,孫正義雖然是阿里巴巴的大股東,但並沒有謀求阿里巴巴的控股權的意圖,軟銀在阿里巴巴只是一個財務投資者,所以雙方二十年相處下來關係還算不錯。既然孫正義想一直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權,就隨它去吧!


不執著財經


阿里巴巴有著國際化的道路要走,這是從馬雲開始創業的時候就有講到,要做世界一流互聯網公司。既然要做國際一流,軟銀不僅僅能在國際化方面給予阿里巴巴最大的幫助,更能在國際化管理、服務、拓展業務方面給予最大的幫助。

當然,還有一點:“吃水不忘挖井人”!軟銀孫正義作為阿里巴巴成長道路上的重要環節,甚至說起到的是決定性投資。如果,自己成功了就把曾經幫助自己的人甩掉,這樣做也太不厚道了。要是未來自己經營遇到了危機,還有誰能幫助自己呢?根本就沒人了。再者,軟銀投資阿里巴巴可以說是純投資,而沒有干涉阿里巴巴的經營,這一點阿里巴巴根本沒有必要拋棄軟銀。於情於理,阿里巴巴不會拋棄軟銀成立一個新的阿里巴巴。

很多讀者對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為軟銀,感覺心中不滿。其實,這個事情金老師特別理解阿里巴巴。在前幾年創業的時候,當時聘請了幾位業務員。那個時候自己也是創業期,日常工作基本都是與業務員在一起,逐漸對他們也就有著瞭解。

其中有一位業務員,我到現在印象都特別的深刻。創業的時候,我在意的是業務員基本素質要高一些,所以給予的工資也是同行業較高的。這位業務員是零經驗,當時也是為了平衡業務員管理,所以水平參差不齊,這樣方便人才的儲備可選優,管理方面調整度也強一些。

當然,這位印象深的業務員,並不是好的方面,而是壞的方面。做的商貿生意,很多店面的第一次合作都是鋪貨生意,也就是第一批貨不結賬,等到二次要貨的時候再來結第一次的賬。

大概過了半年的時間,他過來找我辭職。我心想,平常他乾的不錯,工資發的也挺高的,為什麼還辭職呢?道出緣由,說自己家人有生病需要照顧,不能再來工作了。我想著,家裡有困難,辭職就辭職吧,半年多的培養,也就算了,畢竟都有困難的時候。領走的時候,還多支付了他一個月的工資。

後來的事情,我就驚呆了!我才反應過來,原來是背後有一套!

因為做的商貿生意,主要是白酒。城市中的白酒品牌本來就很多,代理費用也是逐年降低。他就找了一個類似我做的品牌的白酒,然後將原來他在我公司經營的渠道,上他代理品牌的酒。不僅僅如此,為了緩解他資金的問題,還把我當時第一次鋪貨的酒款結走了!

開始的時候,我並不知道是他。畢竟鋪貨店面管理的多了,有些時候業務員也搞不清楚什麼情況,以為是店家不想要貨開玩笑的。這個事兒持續了一個星期,業務員感覺越來越不對勁,才向我反應。我才去一些日常關係不錯的店面,詢問詢問情況,得知是之前辭職的那位業務員做的事情。

這才知道,我成了“冤大頭”。更甚的是,這位業務員開始挖我的業務員,想著直接有效銜接業務。

對面的人如此“叫囂”,我當然也不會手軟。知道他所為,那就乾脆來個“對轟”。

當時,十分的冷靜,沒打電話,也沒去尋他的店!我與業務人員開了一次特別的會,因為我也不知道有誰想去他那裡,所以乾脆就連我的業務員也矇在鼓裡,先打個迷魂陣。

我們要先做好辨識,因為之前我們沒有統一的服裝,所以讓人魚目混珠,特別是熟悉業務的前業務員。所以,第一件事情我就做了統一服裝和統一牌號。統一服裝以後,就統一的再去一趟市場,進行活動推銷,訂購5件,我們直接免除上一次訂貨1件的錢。然後再在我們的產品貼有特殊標籤。不僅僅如此還有專門的價籤等。

我深知原來鋪貨的錢,有一部分都是被那個業務員收走了。我去收,只會引來店面的反感,我只能做好標識,提高店家的認識,才能將生意維持下去。並且為了不讓類似產品當做我們的產品銷售,對產品與商家也做了辨識。

經過這個事情,大概有2個月的時間,那個業務員又來我店面找我。因為他的貨,賣不出去,走流通店面的路基本也被我堵上了,表示希望能原諒他。

我只對他說了一句:吃水不忘挖井人,然而你卻忘的一乾二淨,我們不是敵人,也不是朋友。

所以,題主講到阿里巴巴為什麼不拋棄軟銀,金老師是深有體會的。如果是我,我也不會拋棄,對自己人生道路上有幫助的人,感激才對,而不是拋棄。


厚金說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種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權謀之術首先在法律層面就行不通,公司之所以叫法人,就是因為他的一切行為都有法可依,記住是一切行為,投資人為什麼敢把真金白銀投到你公司?除了看好你公司的發展前景,有十足的法律保障才是他敢於承擔投資風險的基本依據。

為了規避類似的風險,《公司法》專門有一個關於“濫用公司人格”的規定,所謂“濫用公司人格”指的就是公司股東以自己的意志操縱公司意志,使公司成為傀儡,成為逃避債務、規避風險的工具。題主這種想法正是惡意轉移公司資產的行為,對於惡意轉移公司資產造成股東虧損的,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可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再退一萬步,就算沒有法律的問題,如果正如題主的想法實踐了會有什麼後果呢?

按照題主的想法,就是要把阿里所有資產全部注入到另一家與軟銀無關的新公司,這個時候新公司還能叫阿里巴巴嗎?顯然是不可以,因為阿里巴巴這個字號已經有人在用了。哪阿里巴巴、1688、淘寶、天貓、菜鳥這些優質資產轉到新公司後還能叫原來的名字嗎?也不行,因為商標在前公司手裡。

如果這些都得不到,哪新公司最終得到的其實只是複製了阿里產品的框架而已,說白點就是山寨了一個1688,一個淘寶,或者一個天貓而已。現在來思考一個問題,阿里巴巴最值錢的東西是什麼?是1688網站嗎?是淘寶網站嗎?其實都不是,他最值錢的就是“阿里巴巴”和“淘寶”這樣的金字招牌,網站代碼可以複製,但金字招牌你沒法複製,拿商業術語講這叫品牌價值,阿里巴巴是一個輕資產類公司,他的品牌附加值是非常高的,一旦放棄品牌價值,他的產品終將淪為平庸。

失去阿里巴巴品牌的新公司會困難重重。

首先,有了過河拆橋的負面影響,新公司的業務雖然與原公司一樣,但他沒有品牌,公司商業形象和信譽也會一落千丈,從零開始重新打造一個新品牌的成本幾乎是無法估計的,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更不會給你太多的時間去做從零開始。

其次,信譽的降低會直接導致新公司融資困難,有了軟銀被卸磨殺驢的前車之鑑,還有那個投資者敢給你投資?

作為新公司進行債券融資肯定是沒有可能的,哪信貸融資能不能行得通呢?十有八九也是沒戲,因為對投資人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可是嚴重的失信行為,這樣的企業那個銀行敢放款?

所以,企業融資的三大渠道已經全部封閉,沒有錢你拿什麼繼續經營?

第三,拓展市場會陷入重重困難,國內市場自不必說,國際市場怎麼辦?相比國內,歐美市場可是十分重視企業誠信的,本來歐美市場對中國企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偏見,現在又搞出一個惡意轉移資產侵害股東權益的事,合作伙伴離你而去那是必然的。

總而言之,任何一家一旦發生這種惡意轉移公司資產侵害股東權益的事件,他的後路肯定會履步維艱。

再說說之前的支付寶事件吧,這可是截至目前馬雲唯一的黑點啊,諸如美團王興之類競爭對手也是屢次藉此說事,可見這種事的性質有多惡劣了。但支付寶事件也有他的特殊性,鑑於國家政策,想要獲得金融牌照就必須獨立行走,這事雖然對股東不利,但軟銀肯定是支持的,因為軟銀雖然持股26%,但自始至終他從來沒有干預過阿里巴巴的經營策略,對馬雲團隊從來都是百分百支持的,雖然不知道有沒有具體協議,但從過往來看說馬雲團隊和軟銀絕是對外一致行動人也不為過。

如此理想的財務投資人,危難之時為自己伸過手的人,居然有人天天想著把他踢出局,為什麼?

必須得明白一件事,不論誰做阿里大股東,外國人也好,中國人也罷,國家的稅收一分錢都不會少,也一分錢都不會多,該是多少還是多少,只要正常納稅,誰是大股東對你對我又有什麼影響?


奈客


實際上,馬雲曾多次試圖從孫正義手中回購股票,孫正義堅決不答應。從表面上,馬雲與孫正義關係還不錯,但是隻要提出要出賣阿里股票,孫正義一向是毫無商量的餘地。在孫正義看來只要軟銀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是絕對不會拋售阿里巴巴股權的。截止2019年3月31日,阿里巴巴提供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年報顯示,軟銀是最大股東,佔股25.6%;Altba(雅虎母公司)9.4%。最大個人股東為馬雲,佔股6.2%。

那麼,馬雲是否可以強行拋棄軟銀,另外成立一個新的阿里巴巴呢?顯然不可能。第一,當初互聯網泡沫崩潰,大批互聯網企業處境困難,國內沒有人願意投資阿里,只有孫正義獨具慧眼,慷慨投資。如果1999年阿里拿不到這樣大筆投資,能不能生存下來,都是個問題。如果現在阿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後,就強行拋開軟銀。軟銀肯定會在國際上提起仲裁或者訴訟,贏得勝利是毫無懸念的。那不僅是對阿里巴巴,甚至對中國企業的信用,都會形成重大打擊。

假設馬雲強行拋棄軟銀,會帶來嚴重的商業道德,信譽和法律問題,而阿里巴巴最大的價值在於多方面重大的社會效益!

截止2019年3月31日,阿里巴巴提供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年報顯示,軟銀是最大股東,佔股25.6%;Altba(雅虎母公司)9.4%。最大個人股東為馬雲,佔股6.2%。

阿里巴巴是中國最成功的公司,大股東卻為外資持有,大頭的利潤被外國人拿走了,這對國人始終是一大遺憾!

馬雲是個神奇的人物,具有頂級的智慧,為什麼不設法拋開軟銀呢?

最好的辦法是回購股票。

阿里巴巴有著國際化的道路要走,這是從馬雲開始創業的時候就有講到,要做世界一流互聯網公司。既然要做國際一流,軟銀不僅僅能在國際化方面給予阿里巴巴最大的幫助,更能在國際化管理、服務、拓展業務方面給予最大的幫助。

當然,還有一點:“吃水不忘挖井人”!軟銀孫正義作為阿里巴巴成長道路上的重要環節,甚至說起到的是決定性投資。如果,自己成功了就把曾經幫助自己的人甩掉,這樣做也太不厚道了。要是未來自己經營遇到了危機,還有誰能幫助自己呢?根本就沒人了。再者,軟銀投資阿里巴巴可以說是純投資,而沒有干涉阿里巴巴的經營,這一點阿里巴巴根本沒有必要拋棄軟銀。於情於理,阿里巴巴不會拋棄軟銀成立一個新的阿里巴巴。

很多讀者對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為軟銀,感覺心中不滿。其實,這個事情金老師特別理解阿里巴巴。在前幾年創業的時候,當時聘請了幾位業務員。那個時候自己也是創業期,日常工作基本都是與業務員在一起,逐漸對他們也就有著瞭解。

螞蟻金服當初從阿里巴巴獨立出來就是這樣的操作手法

大家都知道支付寶開創了移動支付的新時代,而2014年成立的螞蟻金服就是支付寶的母公司,這個公司就等於是從阿里巴巴獨立出來的,螞蟻金服多值錢,大家想想就知道了,螞蟻金服估值超過2000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科技獨角獸,而這麼龐大的資產原本是應該屬於阿里巴巴全體股東的,這裡面當然也包括軟銀,所以阿里巴巴把螞蟻金服獨立出去,軟銀和其他股東都是不同意,不開心的,但是因為阿里獨特的合夥人制度,大股東不同意也沒有辦法,最終還是讓馬雲給分離出去了。但是不管怎麼說,這種做法在道義上市違反商業道德的,所以後來採取折中的做法,螞蟻金服把33%的股份給了阿里巴巴,這才皆大歡喜。

2、尚德施正榮、萬科高管也都這麼幹過

很多大公司的高管,因為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但是從資本角度來說,持有的股份比例又比較低,有時候就難免出現心理不平衡的情況,所以施正榮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然後把產品高價賣給上市公司,而萬科高管團隊也是利用自己的決定權,通過相關制度“合理”的給自己發放高薪,這些都是管理團隊利用公司資源為自己謀取利益的行為,理論上都是有問題的。

3、凡事皆有度,規則之內可以做,超出規則就會失去道義

如上面所述,馬雲和萬科高管做的事情,大家雖然覺得不合理,但是還能接受,但是施博士的做法,就是超出大家所能接受的限度了,當然這家當時如日中天的公司後來也倒閉了。

人文保險,致力於為保險消費者和代理人,搭建基於社群的良好生態,為客戶提供更具有人文關懷的保險服務。保險,讓生活更美好,歡迎持續關注“梓瑜說人文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