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罩,大視野——再論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

作者簡介:李曉旻,勝科納米(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

從事半導體芯片和新材料領域的失效分析和材料表徵20餘年。由他創辦的勝科納米(新加坡)有限公司,勝科納米(蘇州)有限公司,勝科納米(馬來西亞)有限公司,服務全球超過1500家高科技企業客戶,參與這些客戶的輔助研發和產品改良。客戶群涵蓋了原材料,製造設備,芯片設計、製造、封裝,分立器件,終端產品全產業鏈。勝科納米被譽為“高科技領域幕後的隱身英雄”和“芯片醫院”。

小口罩,大視野——再論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

趁這波疫情在中國大陸逐漸趨於平穩之際,我們回顧一下,口罩這個疫情剛需消耗品的價格變化,以及所產生的一系列神奇連鎖反應。

在口罩成品價格普遍上漲5-6倍的今天,我們先來看看各個成本元素的變化趨勢。

(下列漲幅通過不同渠道的業內人士獲得,可能有些偏差,但整體趨勢比較可靠)

原材料:

熔噴布漲12-15倍(據悉仍在快速上漲通道中)

鼻樑架、口罩帶等輔助材料都有幾倍的上漲

包裝紙 價格未動


人工:

設備安裝維護技術工人 薪資漲4-5倍

產線操作工人通過加班 薪資漲2-3倍


設備:

產線設備漲3倍 (較兩週前稍有回落)

產線方案圖紙漲幅不詳,但銷量大增

讓我們拿五倍通貨膨脹率的口罩這個極端案例,來解讀一下通貨膨脹過程中,成本結構和財富分配方式發生的微妙變化:

上游原材料供應鏈領域

熔噴布作為最重要的瓶頸戰略資源,其產量瓶頸牢牢鉗制了終端產品的產量。所以熔噴布受到了強力追捧。其漲幅遙遙領先於口罩成品幅度,可以說是此次通脹過程中巨大的受益者。

非瓶頸原材料,也都受到了追捧。但由於供應量大於實際需求量,價格漲幅勉強跟得上甚至低於通脹率。

極端案例是口罩包裝紙,由於其供應量遠遠大於實際需求,所以價格幾乎沒動,在這次口罩價格上漲過程中,包裝紙幾乎沒有受益。


生產設備領域

在兩週前,口罩生產線設備現貨價格也曾經被炒高到4-5倍左右(據說當時連Demo機,老掉牙的癱瘓設備都被高價搶走了),但目前價格已經稍有回落。這表明作為長期固定資產投資,市場的投資理念還是逐步趨於理性。大家都考慮到這個投資回報的長期可持續性,最終反饋到了設備價格上。

但在這裡,格外有趣的是設備圖紙方案。雖然大多交易方都不願直接透露成交價,但可以肯定的是價格只會上漲,甚至上漲幅度不低。結合銷售量猛增的事實來看,作為知識產權的設備圖紙,或許是本次價格上漲過程中最大的受益方。原因很簡單,作為研發形成的知識產權成果,可以在幾乎零成本的狀態下無限複製,複製所得幾乎完全是淨利潤。無疑是一本萬利的買賣。這是知識產權的威力。

小口罩,大視野——再論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

從人工成本來看

掌握核心技能的設備裝配技工薪資上漲基本匹配了通貨膨脹率。

換言之,技能是不貶值的。

而純勞動力型的操作人員,雖然通過加班加點賣力工作,也獲得了更多回報,但他們的薪資增幅追不上通貨膨脹速度。相對於口罩價格的實際購買力下滑了。

在短短一個月的價格劇烈波動期,經過市場的自發平衡,市場給這些成本元素再次定價。這個非常有趣的極端案例可以歸納出很多結論:

1)價格上漲極大刺激了投資和實體生產。中國僅用幾周時間就實現了日產三千萬片到日產一億片的產能飛躍。合理的實體產品通貨膨脹對刺激經濟是有利的。

2)民營經濟在這次快速擴產的過程中表現出靈敏的商業嗅覺和強大的執行力。絕大部分產量擴張都發生在民營企業中,甚至好多民營企業大廠改造原有產線跨界生產口罩。

3)掌握瓶頸戰略物資的人仍可以躺贏“飛來橫財”。

4)產能過剩的產品無法從通貨膨脹中獲益。像從前聽說的,鋼鐵產量過剩,為了創造短期GDP,為了消耗鋼材庫存,而再建一個鍊鋼廠的故事,還是別做了,不會有收益的。

5)掌握技能的勞動者在通貨膨脹過程中購買力受影響不大。技能不會貶值。所以對個人而言,最好的保值方式是不斷提升自己技能。

純勞動力工作者薪資上升幅度將跟不上通貨膨脹速度。同時又面臨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替代的擠壓。這個群體的實際購買力將會逐漸下滑。

類比房地產行業,蓋房子的工人買不起房,這是未來大趨勢。

6)掌握知識產權的人將在整個通貨膨脹過程中獲得雙重收益。既能享受物價上漲帶來的IP價格上漲,同時又能享受到在投資刺激下快速擴產的無成本複製收益。或許會成為整個過程中的最大贏家。

小口罩,大視野——再論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

在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下,知識產權既可以作為商品直接交易,又可以隱身附加在高科技價格產品中間接兌現。正如我們可以直接購買專利授權生產藥物,也可以高價進口藥物成品。其實藥價的90%甚至99%都是在支付知識產權費用。這個無形資產財富池的可想象空間是空前巨大的。操作得當,其規模甚至可以超越房地產。

這就是我此前建議的“構建無形資產財富池吸納增發貨幣”的動機。

最後,針對越來越嚴重的中國境外疫情傳播,我突然有種直覺,中國這次建立起來的龐大的口罩生產能力,或許很快會形成龐大的口罩出口業務。幾周時間內,中國又可以向全世界證明很多東西:

1)掃光全世界的口罩儲備,證明了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

2)生產出全世界需要的口罩,證明了最大製造國地位

3)產品未必需要出口某特定國家,也能形成貿易順差

小口罩,大視野——再論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

如果大家結合兩週前我寫的那篇《從房價到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口罩這樣一個具體而微的極端案例,無疑是濃縮版的未來經濟結構調整方向和社會財富分配方式。

小口罩,大視野。管中窺豹,一葉知秋。疫情仍在肆虐,全世界都要加油!

願大家都可以早日摘掉口罩,暢快的呼吸新鮮空氣。健康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