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到底有多弱,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永嘉南渡之後,經過百年休息的南朝,國力究竟如何?

不知有漢,無論晉魏的武陵郡,真的是躲避亂世中的世外桃源?

經過百餘年的變遷,王朝人口分佈發生了哪些變化,對後世有何影響?

南朝這些事,只需要5分鐘,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為了捋清楚這些問題,我們先看兩張圖。

南朝到底有多弱,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西晉初年郡國戶口分佈


南朝到底有多弱,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劉宋王朝郡國戶口分佈

上圖一張是根據《晉書》記載,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的天下戶口分佈。另一張圖是根據《宋書》記載,南朝劉宋年間的天下戶口分佈。《宋書》中戶口數的具體年代雖然不詳,但從所載疆域來看,毫無疑問是歷史上劉宋王朝最大的版圖,這個時間大約在公元420年至423年之間。將這兩組相隔百餘年的數據稍作分析,或許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永嘉衣冠南渡之後,經過百年休息的南朝,國力究竟如何。

西晉初年(公元280年)的天下戶口總數二百四十餘萬戶,人口一千六百多萬。而到了南朝最強盛的劉宋(公元420年-公元479年),王朝戶籍上的戶口總數只剩下約八十四萬,人口五百三十多萬。相比於經過三國亂世之後的西晉初年,劉宋的戶口和人口僅僅只有前者的34.3%和33.2%。

南朝到底有多弱,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劉宋年間全國戶數與人數與西晉初年對比

這個數據,如果與黃巾之亂前的東漢相比,更加的不忍直視。

南朝到底有多弱,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三時期全國戶口總數對比

不足東漢末年十分之一的戶口數量,即便是號稱南朝最強的劉宋王朝,其國力到底如何,也一目瞭然。

其實自永嘉衣冠南渡以來,東晉一朝內亂不止。因為皇權不振,王敦、陶侃、蘇駿、桓溫、桓玄等權臣一個接一個的向建康城內的司馬家皇帝發起挑戰。其結果是南朝主要疆域的荊揚二州戰火紛飛,相比於當時的北方,混亂程度也不妨多讓。

一百多年之後的劉宋王朝,荊州與揚州地區的戶口分別只剩下了西晉初年的45.8%和86.3%。此外,另一個在晉朝初年人口稠密的地區益州,也因為經歷過幾次大的動亂,戶口急劇下降。儘管如此,上述提及的幾個地區,戶口數仍佔據了整個劉宋王朝戶口總數的50%以上。

南朝到底有多弱,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西晉揚州包括劉宋時揚州與江州,西晉時荊州包括劉宋時荊、雍、郢、湘州。

公元420年,宋武帝劉裕建立宋朝,依靠強大的武力,劉宋的疆域版圖已推進到黃河南岸。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似乎下一步就是一統天下。但潛藏在光輝表象之下的,是南朝疆域內凋敝的人口,和被戰爭折騰得千瘡百孔的土地。南朝君臣沒有休止的內鬥,將南朝本就不多的國力消耗殆盡,恢復中原,終究只能是鏡花水月。

乃不知有漢,無論晉魏的武陵郡,是否真的是躲避亂世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記》人盡皆知,這篇出自於晉末宋初年間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文章,內容到底是胡編亂造,還是有據可依。通過可視化數據,或可以找到答案。

對比數據發現,武陵郡的戶口在這一時期內下降明顯,甚至超過了荊州地區的平均值,世外桃源更是無從談起。但值得注意的是,毗鄰武陵郡的天門郡在這一段時期內戶口數量還略有增加。天門郡以郡內有山峰上有一處數十丈的開口而得名,與《桃花源記》中記敘“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頗有相似之處,或許陶靖節所說的世外桃源正是天門郡,也未可知。

南朝到底有多弱,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武陵、天門、豫章三郡兩時期戶口變化情況

另外,在上一篇分析三國時期的文章中,不少條友提及江西北部豫章郡似乎未經戰亂,是一個避亂的好地方,在此一併列出。

南朝到底有多弱,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豫章、天門、武陵三郡地理位置

從數據上看,豫章郡的戶口下降明顯,這要歸咎於豫章郡重要的戰略位置。地處東晉荊州和建康這兩個啞鈴狀分佈的權利軸心的中間,註定了其無法在東晉君臣互毆中置身事外。

經歷百年變遷,人口分佈發生了哪些變化,對後世有何影響。

北方長期的戰亂,使得很多世居北方的漢族遷往了南方,這無疑加速了長江以南地區的發展。

從戶口分佈上看,晉朝初年的南方戶口均勻分佈在長江沿岸,以蜀郡為中心的四川盆地、南郡為中心的江漢平原和丹陽為中心吳越地區呈三足鼎立之勢。而到了一百多年後的劉宋時期,已經變成了吳越地區一家獨大,這個只佔有全國5%土地面積的地區,居住有全國30%的戶口。

南朝到底有多弱,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劉宋王朝各州戶口統計

吳越地區人口集中與其臨近政治中心有必然聯繫。但不可否認,這個地區也有著遠超其他地區的地理環境優勢,在時代的風口下,吳越地區很快成為了南朝政治經濟中心。

隨著國家統一,政治中心遷往北方,吳越地區在全國的經濟地位保留了下來,時至今日,這一地區依然是中國最為富庶的地方。

相較於晉初,劉宋年間地處嶺南的廣州,戶口數有明顯的上升。東晉末年,盤踞廣州的軍閥盧循沿贛江、湘江進攻荊州與建康。這一軍事行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卻開創了自嶺南進攻中國的先河。偏安海隅的廣州能夠負擔起一次大規模的進攻,對中原王朝施加影響,已足夠說明廣州在晉初到劉宋百餘年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百餘年後,南梁將領陳霸先追隨先烈的腳步,從廣州起兵,一路攻進建康,最終建立了陳朝。經過漫長的南北朝時期,廣州實現了從可有可無,到影響時代進程的逆襲。

後語

作圖不易,諸位條友看過後,如果覺得還過得去,請點個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