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和公虎在陸地戰鬥中的排名分別是第幾位?能否進前十?

馬旭的老婆律文君


雄獅和公虎是貓科動物中戰鬥力最強的兩種動物,而且貓科動物本身在食肉目下就屬於頂級的獵食者,因此,單從陸地上的動物來說,它們的戰鬥力進入前十名是絕對沒問題的。那麼,雄獅和公虎的戰鬥力在前十中能排第幾呢?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陸地戰鬥力能排前十的動物。

陸地上戰鬥力排名前十的動物

第一名:大象

大象是現存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動物,沒有之一。現存的大象可以分為三大類-亞洲象、非洲象以及非洲森林象。在這三種大象中,以非洲象的體型最大,亞洲象次之,非洲森林象最小。但是即使是非洲森林象都有著平均3噸以上的體重,像成年的非洲象體重平均都有5噸以上。

大象除了有著龐大的體型外,它們還有著靈活且有力的長鼻以及平均6公分的皮膚厚度,這使得大象攻守兼備,因此在非洲大草原上,即使是成群的獅子都不敢招惹它們。

第二名:犀牛

作為陸地上體型第二大的動物,犀牛的戰鬥力僅次於大象。雖然犀牛沒有長且靈活的鼻子,但是犀牛有著平均50公斤每小時的奔跑速度,配合上它平均3噸左右的體重,它的撞擊不亞於古代攻城用的攻城車,而且犀牛的面部還有一根粗壯的角,這使得它的殺傷力更加的強。

除了攻擊性強以外,3公分的皮膚厚度足以擋住大部分食肉動物的利爪和犬齒,並且犀牛的皮膚最大的特點並不是厚,而是堅硬。

如果說在非洲有獅群都不敢招惹的動物,除了大象就是犀牛了。

第三名:灣鱷

灣鱷又稱殺人鱷,它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鱷魚,也是唯一一種可以在海水中生活的鱷魚。成年的灣鱷有著平均4.5米的體長以及平均800公斤的體重。灣鱷長著一張擁有超過1000公斤咬合力的血盆大口,即使是以堅硬著稱的烏龜在它強大的咬合力下也會瞬間化為碎片。除了攻擊性外,鱷魚的皮膚非常的堅硬。

相信許多小夥伴都聽過“鱷魚王洛龍”,它就是一條成年的灣鱷,它的皮膚甚至能夠抵擋近距離手槍的射擊。

攻守兼備,水陸兩棲,灣鱷是當之無愧的“水中霸主”。

第四名:河馬

河馬是非洲五大獸之一,體型僅次於大象和犀牛,是陸地上體型第三大的動物。在非洲,河馬是唯一一種敢於鱷魚在水中正面交鋒的動物(尼羅鱷,體型第二大的鱷魚,比灣鱷要小一些)。成年河馬的平均體重在1.3噸左右。除了龐大的體型外,河馬還長著一張可以張開90°的大嘴,它的咬合力高達800公斤以上,再配合上它長約50公分的犬齒,幾乎被它咬住的動物全是貫穿傷(致命傷)。

第五名:北極熊

北極熊是陸地上現存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成年北極熊站立身高約在3米左右,體重平均也有500公斤左右。在所有的熊科動物中,北極熊是最純正的食肉動物(其他熊科動物大都為雜食偏素食的動物),它有著平均800公斤左右的咬合力以及強有力的熊掌。在捕獵時,北極熊能夠將一頭成年的海豹一巴掌拍暈,可見其戰鬥力之強。

第六名:科迪亞克棕熊

科迪亞克棕熊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熊科動物。成年科迪亞克棕熊站立身高超過3米,體重平均550公斤,與北極熊一樣,科迪亞克棕熊也有著強大的咬合力以及拍擊力,而且科迪亞克棕熊的爪子長且鋒利,僅僅是長度平均就有10公分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科迪亞克棕熊有著發達的嗅覺,能夠聞到1500米以外的氣味,因此,想要偷襲它是不可能的。

第七名:東北虎

作為現存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東北虎無疑是“貓科之王”,獨居的習性讓它有了強大的戰鬥力。成年東北虎的平均體重為195公斤,雖然東北虎的體重在大型動物中不算出眾(與熊類相比),但是東北虎有著貓科動物共有的靈活性,在戰鬥中,靈活性是戰鬥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而且東北虎還有著平均400公斤以上的咬合力以及6公分的犬齒,具備瞬間獵殺大型動物實力。

第八名:非洲獅

現存的獅子有兩大類-非洲獅和亞洲獅,相比而言,非洲獅比亞洲獅要大很多,而且生存環境也要惡劣很多(亞洲獅在國家公園內,非洲獅大都在純野生環境下)。

作為非洲的草原之王,非洲獅以群居的習性,強大的戰鬥力成為了這裡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成年非洲獅有著平均190公斤的體重以及350公斤以上的咬合力,即使單挑,在非洲的食肉動物中,它也沒有敵手。

第九名:亞馬遜森蚺

亞馬遜森蚺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蛇,它有著平均6米以上體長,作為純正的食肉動物,亞馬遜森蚺最大的武器就是纏繞。美國的生物學家曾經做過一個纏繞力實驗,即使一個成年人穿著特製的鎧甲被纏繞,也因為其纏繞力過大不得不中斷的實驗。

在南美洲熱帶雨林中,除了美洲豹,沒有動物能夠威脅到它的存在。

第十名:科莫多龍

科莫多龍也就是科莫多巨蜥,它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蜥蜴,成年的科莫多龍體長平均在2.5米左右,體重平均在70公斤左右。雖然從數據上看,科莫多龍並不出眾,但是它有著堅硬的皮膚作為防禦,有著佈滿細菌和毒液的大嘴作為攻擊武器(被它咬中的動物,僅需要一口就會血流不止),再加上它強有力的尾巴能夠掃擊對手。

這讓科莫多龍成為了最可怕的蜥蜴。

總結

我認為陸地上動物的戰鬥力排名前十依次為:大象、犀牛、灣鱷、河馬、北極熊、科迪亞克棕熊、東北虎、非洲獅、亞馬遜森蚺、科莫多龍。

而雄性東北虎和雄性非洲獅的排名依次為:第七名和第八名。原因很簡單,在同科動物之間的較量中,體型是勝負的一個關鍵因素,而最大的雄性東北虎比最大的雄性非洲獅要大。


獵奇動物社


既然是陸地純肉食猛獸,那麼雜食類,爬行類和兩棲類動物不在此列。

NO.10~非洲獵豹

說起獵豹不免讓人感慨,大自然給了它美麗的身形和極致的速度,卻沒給它肉搏的實力。但不管怎樣,獵豹保持著陸地最快和捕獵效率最高的貓科動物兩項頭銜,也不見得真是個“戰五渣”。

NO.9~南非棕鬣狗

棕鬣狗主要是食腐動物,儘管它們也會自己打獵,但卻大多靠搶劫為生。棕鬣狗體重大約在40公斤左右,但奪食之強橫比它親戚斑鬣狗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經常搶奪胡狼、野狗、獵豹甚至雄性花豹的食物。

NO.8~高山霸主雪豹

這是一種生活在海拔3000米的斑斕生靈,是和老虎有點血緣關係的貓科豹亞科動物。體重大約40公斤左右,但戰鬥力爆表,甚至可以殺死十倍體重的獵物。看過雪豹獵殺岩羊,與岩羊從懸崖墜落至少30米而毫髮無傷,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讓人驚歎。

NO.7~黃石馬更歇狼

說起北美大灰狼只是一個統稱,而馬更歇狼不僅是北美最大的灰狼,也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灰狼。其中現生活在黃石公園的狼屬於最典型的馬更歇狼,雄性的平均體重達到51公斤,雌性45公斤,不愧是世界第一大狼。

NO.6~加拿大美洲獅

生活在加拿大的美洲獅是體形最大的美洲獅,雄性平均值70公斤,而雌性偏小隻有40公斤左右。美洲獅雖然名字中有個“獅”字,但和獅子沒有半點關係,它是貓科貓屬,而獅子是貓科豹屬。美洲獅是貓科貓屬中最大的貓科動物。

NO.5~南非斑鬣狗

海伊娜,似犬非犬,說貓不是貓,兼具貓科的力量和犬科的耐力,形態卻又類似於熊。“女權”主義,母性當家,呆醜的外表下包藏著一顆兇殘殺戮的心,人送匪號“非洲二哥”。因其特殊的生理結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科學家認為是雌雄共體,是唯一一種走在食草動物群中不引起驚慌的大中型食肉猛獸。

NO.4~伊朗波斯豹

大眾常說的花豹其實有好多種,華北豹、非洲豹、金錢豹等都是花豹。而生活在西亞的波斯豹是當今現存最大的花豹,雄性平均體重達到了70公斤,體長最大可接近2米。令人惋惜的是,即便是像波斯豹這樣體形健碩的猛獸也面臨著滅絕的威脅,令人不勝唏噓。

NO.3~潘塔納爾美洲虎

美洲虎又叫美洲豹,一種動物兩個不同的叫法。雖然美洲豹或美洲虎名字中有“虎”或“豹”字,但這種強大的貓科動物既不是虎也不是豹,它就是貓科豹屬下面一種獨立的貓科動物,與獅、虎、豹並列。潘塔納爾的美洲豹是美洲豹家族中巨頭,雄性平均體重100公斤,可上樹捉猴,下水捕鱷,是一種能力十分全面的貓科猛獸。

NO.2~非洲獅亞洲虎

獅虎之爭由來已久,古今中外莫不津津樂道,繼而口水相加,包括動物學者也爭的面紅耳赤,這麼些年來雙方支持者也沒爭論出個結果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在大自然野生環境下沒有任何雙方實戰的案例以供參考,所以把兩大獸王並列第二。

NO.1~福克斯灣北極熊

熊類一般都是雜食性的,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北極熊。北極熊是純肉食性猛獸,捕殺海豹、海象等甚至有過捕殺白鯨的記錄。而福克斯灣的北極熊雄性平均漸進體重達到了驚人的579公斤,這是什麼概念!巨大的身軀,絕對的力量,無愧當今現存陸地食肉猛獸NO.1。


領家老頭


森蚺真的是個神奇!怎麼能長到那麼大個!我們的龍圖騰就是看到它了嗎?

我認為,動物界是各有各的地盤,在各自地盤上都會有食物鏈最頂端的霸主,沒必要非要分個孰是孰非,這就是大自然的力與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