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問道孔夫子,去舊迎新+溫故知新,你準備好了嗎?

​ 一純裹著著紅綠棉襖敲鑼打鼓:“今兒是除夕夜咯!”

此刻,看官您或許還在飯桌上繼續奮鬥,也有可能已經窩在沙發上看春晚了。

如此良辰美景,不偷懶都說不過去!可是事情的發展超出我的預料了——即便我竭盡全力說明人們除夕夜活動多多,但孔夫子還是決定給大家帶來除夕夜的特別節目。大過年的還在讀《論語》,這經歷也是夠酸爽的了。


小屁孩問道孔夫子,去舊迎新+溫故知新,你準備好了嗎?

鼠年剪紙風插圖與花朵裝飾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為政第二》第十一則


這一則大家都耳熟能詳,我就不翻譯了。只是到了這新舊年之交,突然發覺“溫故而知新”這句話也不僅僅侷限於學習層面呀!您瞧,除了“溫習已學過的從而獲得新知識”這種理解,也可以是“常常回顧歷史從舊事件中得到新啟發”,我們再把它應用在除夕夜也講得過去呀——重溫過去一年的作為、遇到的事情,從而總結出新的途徑和方法!不然為什麼說“經一事長一智”呢。


小屁孩問道孔夫子,去舊迎新+溫故知新,你準備好了嗎?


辭去舊歲,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其實無論舊年新年,人們都希望自己踏入“成功人士”的圈子:年輕人希望學業進步,做學習方面的成功人士;中年人盼望事業有成,做創業方面的成功人士;老人家渴望團圓美滿,做家庭方面的成功人士……

嗨,孔夫子也很瞭解大家的心思,這不,他立刻奉上了和上文配套的解決方案:


子曰:“君子不器。”

——《論語·為政第二》第十二則


孔子說呀,君子不會成為只有單一技能的人。

您瞧啊,孔子這句話實在有前瞻性!在現今科技發達的社會,僅僅擁有單一技能的人逐漸遭到淘汰,特別是從事簡單重複勞動的人,最典型的就是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人。而孔子提倡的“不器”恰恰是未來幾年成功者必備的素質!

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我們不妨空出時間好好想想自己是否有不被科技取代的能力呢?對2016做個總結,給2017一個更詳細的計劃,這樣不是更踏實了嗎?


小屁孩問道孔夫子,去舊迎新+溫故知新,你準備好了嗎?


一純寫這一則是很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能看到的。

近期我在和不少同齡人(16歲左右)交談的時候,發現不少人對自己以後的人生道路感到迷茫、手足無措。

我感到很痛心:高中的應試教育把學生逼得太緊了,校方希望有好看的高考成績,而孩子在三年裡自主或不自主地把自己塑造成答題機器,高考過後的放鬆,也是一種擔驚受怕的放鬆。公立的教育就跟它的諧音(功利)一樣,完全不理會人性,真的是誤人子弟,甚至害人子弟啊。

我作為一個已經有明確目標的娃,已經嚐到了甜頭,也很想讓我那些在校的同輩們少點苦難,畢竟在中國,大多數人在生命的前二十年都被迫成為了“成功”教育的犧牲品。其實,除了攫取知識,人生還有很多精彩的事情。2017年,我們不妨“溫故而知新”,獲取對自己有用的知識;為實現一個擁有多項技能的精彩人生打下基礎吧!



小屁孩問道孔夫子,去舊迎新+溫故知新,你準備好了嗎?

(本文作者一純,今年18歲,在家自學國學三年,有所感悟,願能與您分享交流,您的點贊、轉發、評論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謝謝!*^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