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曹操統一天下的巨大阻力,讓他只能一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

大馬哈魚12


曹操不稱帝實因“內憂外患”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明確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現代人所瞭解的曹操大多數是通過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特別是以此為劇本拍攝的電視劇而得來的。《三國演義》是小說而不是史書,本身就是一個有傾向性並經過藝術加工了的作品。這部作品塑造了“三絕”即“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和“奸絕”曹操,

也就是說《三國演義》對於這三個歷史人物的描寫存在很多的虛構成分,為了突出他們的“絕”可能會把別人的功勞和事蹟歸功於他,比如赤壁之戰取得勝利的主要領導者和戰略制定者是周瑜而非諸葛亮,關羽也沒有過五關斬六將那麼傳奇,同樣,史書裡記載的曹操也不像小說裡描述的那樣奸詐。

曹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書法家,他出身行伍之間,靠自己的智慧與膽略在群雄逐鹿中逐漸脫穎而出,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鮮卑、高麗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他精兵法,善詩歌,

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現在正式回答問題。

在三國中,曹魏勢力最大,雖然可以稱帝,但曹操一生以漢臣自居,最高被封為魏王。與其說曹操不敢稱帝不如說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在眾人勸他稱帝時,他說了一句話:“若天命在我吾,吾為周文王。”

瞭解商周歷史的人應該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那就是把“稱帝”的任務交給“武王”兒子吧。做出“不稱帝”的戰略選擇是在他分析了“內憂外患”以後做出的,下面我們就逐個來分析他所考慮的“內憂”和“外患”。

曹操的“內憂”主要有三個:首先,“挾天子以令諸侯”是自己政治崛起的最大戰略優勢,諸葛亮《隆中對》中指的“天時”,

曹操可以用漢帝之名來討伐任意一個割據勢力而不用承擔“出師無名”的風險,曹操的一生充分利用了這個優勢而統一了北方。如果曹操稱帝,他不僅會喪失這個政治優勢還會在史書丹青上落一個“多權篡位”的罵名,“君君臣臣”的思想在曹操的內心仍然是個最大的障礙,即使後來曹丕稱帝也是通過“禪讓”的方式來取得政權並善待漢獻帝;

其次,曹操飽讀史書,以史為鑑。“春秋五霸”當時的實力都可以取西周王室而代之,但沒有一個冒天下之大不韙,他們都借西周王室來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實力;“戰國七雄”中也只有秦國經過幾代人的積累統一了其他六國而取東周而代之;

在三國當代,袁術以為得了傳國玉璽而稱帝,定都壽春,國號仲家,在位不到兩年就被群起而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當時曹魏領導集團中以荀攸、程昱等代表的士族至始至終以漢臣身份追隨曹操,他們接受不了曹操稱帝。

由於魏國地理位置的原因,魏國與吳國、蜀國相比面臨的外患更多,西北方向有匈奴、鮮卑和蒙古,東北有高麗,西南有蜀國,東南有吳國;而吳國只面對魏國與蜀國,蜀國只面對魏國、吳國和南蠻。但曹操所面臨最大的“外患”還是“吳蜀聯盟”,據史料記載,當時最能代表國家實力的三個統計指標是人口、州郡與兵力;曹魏政權這幾個指標大約等於吳蜀兩國之和,加上吳蜀兩國都有“天塹”為屏障,魏國並不能迅速消滅吳蜀,這也是曹操不急於稱帝的重要原因。 但作者認為,曹操不稱帝的因素種“內憂”大於“外患”。

所以,曹操去世以後,曹丕即位,很快就導演了“禪位”而稱帝。

以上就是對問題的回答,希望對大家瞭解曹操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