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曹操统一天下的巨大阻力,让他只能一辈子挟天子以令诸侯?

大马哈鱼12


曹操不称帝实因“内忧外患”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明确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现代人所了解的曹操大多数是通过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特别是以此为剧本拍摄的电视剧而得来的。《三国演义》是小说而不是史书,本身就是一个有倾向性并经过艺术加工了的作品。这部作品塑造了“三绝”即“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和“奸绝”曹操,

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对于这三个历史人物的描写存在很多的虚构成分,为了突出他们的“绝”可能会把别人的功劳和事迹归功于他,比如赤壁之战取得胜利的主要领导者和战略制定者是周瑜而非诸葛亮,关羽也没有过五关斩六将那么传奇,同样,史书里记载的曹操也不像小说里描述的那样奸诈。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身行伍之间,靠自己的智慧与胆略在群雄逐鹿中逐渐脱颖而出,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鲜卑、高丽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他精兵法,善诗歌,

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现在正式回答问题。

在三国中,曹魏势力最大,虽然可以称帝,但曹操一生以汉臣自居,最高被封为魏王。与其说曹操不敢称帝不如说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在众人劝他称帝时,他说了一句话:“若天命在我吾,吾为周文王。”

了解商周历史的人应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那就是把“称帝”的任务交给“武王”儿子吧。做出“不称帝”的战略选择是在他分析了“内忧外患”以后做出的,下面我们就逐个来分析他所考虑的“内忧”和“外患”。

曹操的“内忧”主要有三个:首先,“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自己政治崛起的最大战略优势,诸葛亮《隆中对》中指的“天时”,

曹操可以用汉帝之名来讨伐任意一个割据势力而不用承担“出师无名”的风险,曹操的一生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而统一了北方。如果曹操称帝,他不仅会丧失这个政治优势还会在史书丹青上落一个“多权篡位”的骂名,“君君臣臣”的思想在曹操的内心仍然是个最大的障碍,即使后来曹丕称帝也是通过“禅让”的方式来取得政权并善待汉献帝;

其次,曹操饱读史书,以史为鉴。“春秋五霸”当时的实力都可以取西周王室而代之,但没有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都借西周王室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实力;“战国七雄”中也只有秦国经过几代人的积累统一了其他六国而取东周而代之;

在三国当代,袁术以为得了传国玉玺而称帝,定都寿春,国号仲家,在位不到两年就被群起而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当时曹魏领导集团中以荀攸、程昱等代表的士族至始至终以汉臣身份追随曹操,他们接受不了曹操称帝。

由于魏国地理位置的原因,魏国与吴国、蜀国相比面临的外患更多,西北方向有匈奴、鲜卑和蒙古,东北有高丽,西南有蜀国,东南有吴国;而吴国只面对魏国与蜀国,蜀国只面对魏国、吴国和南蛮。但曹操所面临最大的“外患”还是“吴蜀联盟”,据史料记载,当时最能代表国家实力的三个统计指标是人口、州郡与兵力;曹魏政权这几个指标大约等于吴蜀两国之和,加上吴蜀两国都有“天堑”为屏障,魏国并不能迅速消灭吴蜀,这也是曹操不急于称帝的重要原因。 但作者认为,曹操不称帝的因素种“内忧”大于“外患”。

所以,曹操去世以后,曹丕即位,很快就导演了“禅位”而称帝。

以上就是对问题的回答,希望对大家了解曹操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