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還不知道去做自由重量?只知道做器械訓練怪不得你長不了肌肉

2020年第一篇 關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每天都會發些訓練計劃給大家參考,但很多人都很奇怪為什麼我發的都是偏向自由重量的訓練,器械動作為輔。這次就詳細的告訴大家這是為什麼,請認真看,這就是你增肌增力的鑰匙。如果你喜歡本篇請多多支持 關注轉發收藏哦。


器械訓練與自由重量訓練的區別

器械訓練:健身的人用這種訓練方式在肌肥大的過程中,自身的力量卻沒有明顯增加變好。

20年還不知道去做自由重量?只知道做器械訓練怪不得你長不了肌肉


自由重量:你永遠需要保持穩定中軸(核心),並且四肢發力,你永遠都需要經過這個正確的用力流程,中軸穩定就是開啟肌肉發力的開關。

20年還不知道去做自由重量?只知道做器械訓練怪不得你長不了肌肉

你可以觀察健身房的有些人,用器械式訓練很多年,線條十分的出色。器械訓練在70/80年代開始隨著健美運動普及流行,開始在世界範圍內慢慢風靡起來。

20年還不知道去做自由重量?只知道做器械訓練怪不得你長不了肌肉

器械訓練的好處說白了就是方便並且安全,很多人私信我的朋友們,其實你們看看每個器械上的右上角或左上角都有動作流程的,並沒有難度。因為每個器械都有自己的固定軌道,即使你的動作不太標準傷病也不太會找上你。

之所以固定器械會流行起來主要是因為,在過去大型連鎖健身房,尤其在北美洲 ,健身房老闆發現如果投入一次性的成本,在場館內放置這些健身器械之後,可以減少人力成本,不需要花高價聘請專業的健身教練來教顧客技術動作,低技術的教練甚至可以兼顧銷售的職務,他只要比你先學會那些器械的使用方法,隔天就能帶著別人操作這些器材(為那些專業好好帶學員的教練致敬)。

雖然很方便也很安全,但是固定式器械的訓練收益就很差了。如果我們在訓練中沒有遵照人體的發力原理來做訓練,我們經常舉起的是對於目標肌群不夠重的重量。比如你拿100-150公斤才能進步的重量,可因為你的動作不夠標準甚至很糟糕,你只能拿一半的重量去訓練,你以為這一半的重量是你的極限重量,實際上這並不是你的極限。

為什麼你舉不起真正能讓你進步的訓練重量?

從人體的結構來看,人是少數能站立的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的脊椎是與地面平行,四隻腳行走,前肢與後肢動作協調,而人類站起來得到的好處是能靈活運用雙手(解放了雙手),人類有聰明的頭腦與靈活的雙手,站在食物鏈頂端,而對於脊椎來說,豎起來的脊椎是一個很不利的東西。

20年還不知道去做自由重量?只知道做器械訓練怪不得你長不了肌肉

因為脊椎本身沒有垂直方向的太好的承載力,更不好的是脊椎自身並不穩定,脊椎的任何錯動,都有可能影響身體兩側的脊椎神經。

如果你現在去舉一個重量,你的中軸(核心)不夠穩定,這個重量一拿可能危及你的脊椎神經安全,這個時候你的身體會主動鎖住關節活動或收回力量的方式避免做這個危險的動作,所以你會覺得那一半是你的極限重量。

然而如果懂得穩定中軸(核心),你可能拿起來的就是120-200公斤在做訓練,那個強度才能刺激你肌肉刺激你力量增長(對於你的身體來說你只舉起50-100公斤,所以你的訓練不會有效)。這裡引出一個訓練口訣中軸穩定,四肢發力。

中軸(核心)你需要怎麼穩定呢?

脊椎沒有承載力沒有關係,人類早就發現了非常有承載力的東西那就是體腔(身體的腔室 胸腔 腹腔 盆腔)。如果用呼吸法去調節體腔的內壓,那個壓力就會讓你的身體像打滿氣的籃球,一個成年人站上去踩不扁,籃球本身是空心的,不打氣只是一層皮,一個成年人在打滿氣的籃球上跳來跳去,籃球還是保持不變,這就是氣體壓力的效果。

胸腔有壓力,承載力就有。腹腔靠的是腹式呼吸,橫膈膜下降,繃緊核心肌群,核心肌群做等長的肌力收縮,這時候鞏固了腹腔的結構,施加壓力變成剛性的腹腔,這時候承載了體外重量並保護了腰椎。所以如果沒有先穩定住核心,身體根本不會允許我們用力量,所以

中軸穩定,四肢發力就很重要。

假設這時候我們做的訓練都是不需要穩定核心的,任由四肢發力。

1.日常生活中舉起大重量都需要核心穩定來發力。

2.不穩定核心,訓練效果有限。

一些小夥伴可以記錄一下,比如做倒蹬機,一開始可以用四片來訓練,練半年之後可以用5-6塊來做訓練,在練兩年變成7-8片做訓練,練10年還是7-8塊(我說的是一邊8片),這是為什麼? 因為參與的肌群太少,進步的幅度太小。但是如果用深蹲硬拉,有些人甚至進步了10年,他們還在進步。

為什麼有如此巨大的進步空間?

因為它中軸穩定,四肢發力 ,它整合了全身的肌群,都去對抗同一個外力,這個進步空間是長達數十年的,如果一個人從18歲開始用正確的方法去訓練,他甚至能進步到他中年時。

20年還不知道去做自由重量?只知道做器械訓練怪不得你長不了肌肉

器械訓練第一大問題

器械式的訓練並不是不好的,它是補強輔助用的,受傷的運動員適合做器械訓練,大重量做完之後,還要補一點訓練量適合做器械訓練。所以大型連鎖健身有很多器械,但它一定有一塊自由訓練區,讓你做完大重量訓練之後,用一臺臺器械來補強。

很多小夥伴都把器械當成了自己訓練菜單的全部,把器械全部做一圈耍一遍,你會發現練了一段時間,你的進步還是很少(我無中生有了 那個人就是我 我浪費了一年時間)。許多人反應我說的不對,自身是有進步的,因為你練了總歸比不練的好,但問題是你進步的幅度,訓練的收益太少了(我看自從餘額寶收益少了都沒人放錢進去了,怎麼你們訓練還是那麼死腦筋)。投入了2-3年,別人都三大項加起來上200-300公斤了。

你用器械式訓練練完,在投入自由訓練中,你會發現你好像從來沒有健過身一樣,因為小菜吃太多了,主菜一個都沒吃到。

器械訓練第二大問題

過多的穩定訓練量,導致力量沒有增長,以至於運動員用這種形式訓練,在肌力成長的過程中,力量反而沒有變好,而自由重量你永遠都需要穩定中軸,四肢發力。

中軸的肌群是用來練習穩定性的,粗壯的胸肌背肌是用來加強核心穩定的,核心穩定能力越強,力量發力也越強,能夠帶給你的運動表現也越好,

這就是本期的重點,自由重量訓練為主,器械訓練為輔。不需要補強的時候甚至不需要器械,不要本末倒置了。


最後看完本篇的朋友,希望你們把自由重量訓練加入自己的訓練菜單當中,真正的發動自己的身體-這臺超級跑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