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阿里、海爾的組織新範式,本質都是解決“關係”問題

來源:覆盤筆記簿(ID:whz531david)


華為、阿里、海爾的組織新範式,本質都是解決“關係”問題


華為、阿里、海爾,都是金字塔尖上的公司,也是中國取得成功的全球化標杆企業。


歐睿國際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18年,海爾連續10年拿下全球家電零售第一的寶座;在紐交所發佈的2019年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中,海爾以品牌價值163億美元排第89,也成為史上第一個進入百強的物聯網品牌。


海爾全球專利數超3.8萬項,覆蓋25個國家和地區,發明專利佔比、海外專利數量、PCT申請量均居行業第一。更累計提出國際標準制修訂提案90項,參與制定56項,主導發佈了172項國家行業標準,為家電企業之最,併成為唯一進入國際電工委員會決策層的發展中國家企業。


在2019年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榜單中,阿里巴巴排名第7,市值4720億美元,是中國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而華為更不須多說。2018年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相當於阿里、騰訊、百度總和),同比增長19.5%,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海外,排名2019年世界500強第61。華為到底有多牛?看看美國特朗普政府對其“圍追堵截”就可見一斑了。


華為、阿里、海爾,他們如此強大的秘訣是什麼?有無共通之處?中國的本土企業,與其向歐美、日本企業學習,是不是不如就向我們身邊的華為、阿里、海爾學習,會更加有價值?


企業持續成功=戰略*組織能力


戰略正確的前提下,組織能力無疑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手。通過覆盤我們來看看,華為、阿里、海爾是如何進行組織創新來推動戰略實現的。


華為、阿里、海爾的組織新範式,本質都是解決“關係”問題


1

海爾:“人單合一”激發活力

進而滿足客戶體驗


9月21日,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現場聆聽了張瑞敏首席在海爾主辦的“第三屆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的重磅演講。


張瑞敏詳細闡述了“鏈群合約、自組織、自驅體系、增值分享、三生體系、共贏增值表”等人單合一模式的新發展,提出向物聯網時代轉型,必須要打破工業時代的舊規則,創造性重組、引領新規則。海爾正在變成一個生態品牌。


人單合一模式的三大要素

分別是:鏈群合約、自驅體系和增值分享。


“鏈群”是海爾的首創,即小微與小微合作方共同創造用戶體驗迭代的一種生態鏈。海爾已形成了4000多家小微。


針對“鏈群合約”,張瑞敏指出:


自組織在哲學上有兩點要求,一是引進負熵,二是正反饋循環。


引進新生力量就是引進負熵,正反饋循環即自增強,就是一步步往上走,乾的更好,得到更多,得到更多,乾的更好。自組織追求高目標,事前要對賭,目標很高,分享誘人,但必須對賭,做不到要承擔責任。


鏈群的目標體系是用戶體驗自驅;

鏈群的組織體系是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

鏈群的激勵體系是增值分享。


按照丹娜·左哈爾提出的量子管理理論,所有人都是一個能量球,就看你能不能創造一個平臺把所有人的能量發揮出來。領導應該是僕人領袖,把所有人都變成領導者。“人單合一”就是量子糾纏,員工和用戶完全連在一起。


華為、阿里、海爾的組織新範式,本質都是解決“關係”問題

▲海爾“鏈群合約”生態圖


“人單合一”模式的核心是通過小微生態鏈平臺打造,激發個體價值的最大化,在滿足用戶體驗的同時,整體解決如何創造財富以及如何分享財富的問題。


聽著海爾國際論壇上國外經濟學大師、管理學大師們對“小微”、“人單合一”提出的種種疑問,不禁讓我想起了巴西那家著名的“任性”公司——塞氏企業。


塞氏企業屬製造行,上世紀90年代,巴西通脹嚴重,經濟政策混亂,塞氏公司本來瀕臨滅亡。但現任總裁賽姆勒接下公司後,解僱了三分之二的主管,開展了取消考勤、員工自定義薪資、自定義工作時間等“員工自治運動”。最後公司不但奇蹟般地實現了年均27.5%的增長,還逐漸轉型成為高科技服務業。


看來,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條路徑的關鍵是人力資本的增值。如果用一句話來歸納海爾的成功,即通過改變生產關係,解放生產力。以人單合一模式激發組織與人的活力,進而滿足客戶體驗,創造價值。


2

阿里:持續變革

“合夥人制”保證文化與價值觀傳承


阿里在9月宣佈的“新六脈神劍”中,將“擁抱變化”修改為了“唯一不變的是變化”。的確,阿里的20年發展史,就是一部組織變革史。


2013年新年伊始,當時的CEO馬雲發動了一場組織變革,將半年前成立的7大事業群拆分為25個事業部。當時,馬雲在發給全體員工的名為《變革未來》的郵件中開篇就提出了組織變革的緊迫感:

變革是痛苦的,但要是我們不變革,我們未來會連痛苦的機會都沒有!


自張勇2015年接任CEO一職後,阿里又進行了3次系統性組織變革:


張勇接任後3個月就宣佈成立中臺事業群,構建“大中臺、小前臺”組織機制和業務機制;


2017年年初,實施面向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和新能源戰略的組織架構調整;


2018年11月,又宣佈了新組織變革,張勇在內部信中指出:“我們就要面向未來,不斷升級我們的組織設計和組織能力,為未來5年到10年的發展奠定組織基礎和充實領導力量。”


今年1月,張勇正式公佈了“阿里商業操作系統”,以“造風者”姿態定義新生態:阿里巴巴將未來定義為“數字經濟”時代。


正是基於對組織變革的熱衷,阿里在不斷重塑企業的生命力,支撐起企業發展之魂。阿里的願景是“活102年”,在通過持續變革保持活力的同時,阿里又通過獨特的“合夥人”制度保證了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的傳承,確保了整個組織既蓬勃進取、大膽創新又行之有序,這一點更加牛。


9月10日馬雲在阿里巴巴20週年年會上宣佈辭去董事局主席時的講話言猶在耳:“今天不是馬雲的退休,而是一個制度傳承的開始”。


華為、阿里、海爾的組織新範式,本質都是解決“關係”問題


關於交接與傳承,馬雲整整準備了十年。在2009年,阿里就建立了充滿阿里特色的合夥人制度。


馬雲說:“我們建立的合夥人機制創造性地解決了規模公司的創新力問題、領導人傳承問題、未來擔當力問題和文化傳承問題。


這幾年來,我們不斷研究和完善我們的制度和人才文化體系,單純靠人或制度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制度和人、文化完美結合在一起,才能讓公司健康持久發展。”


合夥人制度下的領導人成功交接,這是阿里的偉大成就,也是中國合夥型組織的里程碑事件。阿里雖然使用了“合夥人”一詞,卻與《合夥企業法》等法律意義上的合夥人有著本質區別。


結合阿里官網及其美國紐交所上市時刊發的披露文件,我將阿里合夥人制度的獨到之處歸納為以下四點:


1. 合夥人是動態調整的,包括合夥人的數量與具體人選。


2. 合夥人通過排他性對半數以上董事的提名權,以及在特定情況下對董事的指定權來控制董事會,進而掌握公司控制權。


華為、阿里、海爾的組織新範式,本質都是解決“關係”問題


3. 合夥人的紅利分配區別於股東分紅,股東分紅是從稅後利潤中予以分配,而合夥人的紅利分配則作為管理費用處理;合夥人間的紅利分配比例也是動態的,根據合夥人對阿里的貢獻以及對阿里使命、願景、價值觀的推廣等因素考核確定。


4. 合夥人選舉時一人一票的投票制度,以及選舉權不與股權等因素掛鉤,使得阿里合夥人制度具備完全的人合性,而不是資合。


阿里成功的關鍵,仍然是對人力資本的高度重視;沒有阿里的合夥人制度,就沒有今天阿里的“猛將如雲”。


馬雲沒有“離開”,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擁有”。


3

華為:奮鬥者文化下的“全員虛擬受限股”


華為成功的背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全員虛擬受限持股”制度。根據工商信息,任正非持有華為股權1.01%,華為投資控股公司工會委員會(以下簡稱華為工會)代全體員工持有98.99%。


華為工會通過授予員工“虛擬受限股”的方式,完成員工股權激勵。擁有虛擬股的員工,可以獲得分紅,以及虛擬股對應的公司淨資產增值,但沒有所有權、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員工離開華為時,股票由華為工會回購。


經過十多年的連續增發,華為虛擬股的總規模已達到驚人的134.5億股,在華為公司內部,超過8萬人持有股票,收益相當豐厚。


華為、阿里、海爾的組織新範式,本質都是解決“關係”問題


華為的“虛擬受限股權”制度正式實施於2001年,之後又增加“飽和”(即職級頂格配股)的限制制度,以及2014年開始增加了“TUP”(即獎勵期權計劃)等制度予以不斷完善。


任正非認為,正是虛擬股權制度幫助華為從30年前的5個人、兩萬元發展到今天的驚人規模。


華為發展史也是一部波瀾壯闊的組織變革史。華為用了十多年時間去打破科層制管理,建立客戶導向的流程文化。華為用制度化的方式主動地將“變革”融入組織。


如2019年7月,任正非在《BG組織變革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提到:“改革將分三步走”,將組織變革這樣一個宏觀而遠大的目標作明確切分,第一步改變作戰方式,第二步改地區部,第三步改機關等。


除了員工激勵與打破科層制,不要忘了華為還有赫赫有名的“奮鬥者文化”。華為認為,為客戶創造價值的任何微小活動,在勞動的準備過程中為充實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奮鬥,否則,再苦再累也不叫奮鬥。


需要指出的是,華為的“全員虛擬飽和受限股權”制度,並非《公司法》意義上的股權,而更像是比特幣的發行機制。


它在公司產權上體現的不是資本主導,而是人力資本的轉化及“奮鬥者”利益共享。


它讓任正非在牢牢把握控制權的同時,成了一位“慷慨大方的散財童子”。華為能走到今天,“奮鬥者”利益共享機制及其強大的企業文化建設,一定是最重要的幾個原因。


4

大變革造就偉大企業

本質上都解決了“關係”問題


華為、阿里、海爾,行業、發展背景、組織模式等雖有非常大的不同,但成功基因是相似的。比如,都具有偉大的願景、使命,甚至在價值觀方面,都同樣強調客戶體驗、客戶至上。


都把人力資本置於貨幣資本之上,非常重視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的核心推動力,為此設計了完善的激勵體系,並把人力資本作為頭號大事來經營。


向華為、阿里、海爾學習,“以客戶為中心”幾乎成了中國企業普遍唸叨的價值觀,但真正做到的有幾家?


究其原因,差距基本都在對自身人力資本的經營。組織模式、組織能力沒跟上,“以客戶為中心”始終只會是一句掛在牆上的口號。


秦朔老師說,中國商界已經進入“拼人時代”。拼人效,拼人品,拼人脈,拼團隊,拼領導力,拼使命願景價值觀,拼接班人。


過去拼成本,現在要拼人的創造力。


的確,客戶價值在哪,企業戰略就應該在哪;而客戶價值要落地,拼的就是組織能力;組織能力,最終靠的是人才;處理好組織與人才之間的關係(包括管理模式、分配模式、價值觀共同體等),有效激活人才與組織,是當下所有企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用工模式創新、激勵模式創新、組織模式創新,應當圍繞組織能力建設,而不只是聚焦薪稅社保成本。


組織與人之間到底應當構建何種“關係”,才能推動企業乘風破浪?僱傭關係?基於利益分配的合夥關係?價值觀共同體的類宗教關係?聚散兩依依的夥伴關係?


我相信,世上永遠沒有完美的模式,只會有更適合的模式——組織創新、激勵創新與變革,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