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石刻:莊嚴古樸,形態精妙的《張猛龍碑》

漢末三國時期,正楷書走上了歷史舞臺,在隨後的魏晉南北朝數百年間,王朝頻繁更選,戰亂不息,尚武之風大盛,文字的書寫也出現了空前的靈活性,使還不大成熟的楷書面目紛呈。尤其是在北魏期間,北方少數民族鮮卑人入主中原,建都洛陽,開鑿了著名的龍門石窟,出現了大量石刻墓誌銘和造佛像記,數以千百計的這些碑刻文字,便被稱之為“魏碑”。它成了楷書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方面軍”,和後來的唐楷構成了楷書的兩大流派。

北魏石刻:莊嚴古樸,形態精妙的《張猛龍碑》


這裡,我們在形式和風格各異的傳世魏碑中選出《張猛龍碑》加以賞析。

《張猛龍碑》刻於北魏晚期的正光三年(522年),現存於山東省曲阜孔廟,碑主是當時魯郡太守張猛龍,全文一千餘字。康有為評價它是“正體變態之宗”“結構精絕,變化無端”,定為“精品上”。

我們首先看它的用筆。此碑以方筆為主,方圓結合。由於當時書寫者一般席地而坐,這姿勢和人的生理特點使書者自然而然地斜著執筆,加上刻工的習慣,方筆便成為主要的筆畫形態。方筆給人的視覺效果是剛健、凌厲、雄強、外露。但是此碑自覺地避免了一般魏碑的刀刻痕跡方筆相當內藏,收筆又往往作圓收,部分起筆也以圓起,例如“漢、長”等字的橫畫。這樣就把那種凌厲之氣收斂了許多,雖有“劍拔弩張”之勢,卻無“鋒芒畢露”之嫌,氣蘊變得含蓄而又耐人尋味起來。

北魏石刻:莊嚴古樸,形態精妙的《張猛龍碑》


其次看筆畫。線條的質感和形態呈多樣性,粗細、方圓、剛柔、放收、正反相映成趣。例如,撇畫:“天”重下筆“文”輕下筆(成蘭葉撇);“春、源”直出“方、風”鉤出。又如捺:“天、承”成方角捺出,而“震、長、改”則圓潤送出。又如橫折:“煥、神”起角,而“石、尋”涵容。這意味著褙書筆畫的處理相當自由而又不失法度,顯得生動而活潑。

再看結構。結體變化極多,表現為隨字成形,皺正相生,險中求穩,內緊外張。上下結構者自然寫長,如“帝秀”;左右結構者自然寫扁,如“松、地”;均勻結構者則自然寫方,如靈、軒”;形態外向者讓它開張,如“天、震”;形態內向者讓它收斂,如“刃、周”。這種隨字成形的方式顯示出尚未達到唐楷法度森嚴的階段,惟其如此,觀賞者可以儘量展開想像的翅膀,或視之為高山、磐石,或視之為大樹、亭臺,可隨意感受,恰恰是魏碑美之所在。正相生又是一個特點。

北魏石刻:莊嚴古樸,形態精妙的《張猛龍碑》

例如橫畫斜行,左低右高,於是加重右邊,把右邊結構寫低以求均等,像“體、神、積”等字;又如“源”字中間的“曰”三橫三走向,“尋”字下面的豎鉤與主筆橫成三角形構架。這種在不平衡中求平衡、在險中求穩的辦法有時還出現在上下字之間,例如“泫慕”字,泫字取右上斜勢,慕字則取右下傾勢。所以儘管筆畫安排得很奇險,併產生了強烈的動態,但重卻仍然很穩定,讓觀賞者像看雜技演出似的,既為演員捏一把汗,又為其穩穩當當而叫好。還有一個特點是內緊外張:從“承、震、長”這些字中看出,其字心收緊,而筆畫向四面伸張,大大誇張主筆的骨架氣勢,顯得十分舒展,由於形成從字心向外放射擴散的形態,而讓觀者產生巨大張力的感覺,令人歎為觀止。

北魏石刻:莊嚴古樸,形態精妙的《張猛龍碑》


《張猛龍碑》是書法史上著名的魏碑。因為它既體現了魏碑的雄強共性,又接受了南朝書法的影響,透出靈秀之氣,筆法結構精絕,個性突出,已體現出初唐楷書的趨勢。它沒有記錄下書寫人,但不影響我們就碑論碑,通過對它的觀賞和借鑑,對於我們學習楷書是很有啟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