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髮指的行徑,古代居然用活人來殉葬,得虧現在禁止了

1959年考古學家在山東泰安、寧陽兩縣交界的大汶口、堡頭遺址,發掘了成百座墓葬,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石器工具、動物骨骸和人殉骨骸。後來又在山東和蘇北的廣大區域發現了同一類型的遺址和墓葬,統稱為大汶口文化。

令人髮指的行徑,古代居然用活人來殉葬,得虧現在禁止了

從大汶口文化遺址發掘的隨葬品來看,人殉源於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早期的母系氏族階段,距今大約6000多年前。後來的龍山文化(前2350年-前1950年)遺址和二里頭文化(前1800年-前1500年)遺址等也發現了人殉的存在。

到了奴隸社會社會尤其在商時期,由於私有制的出現,產生了貧富差距的現象,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設置了軍隊,制定了刑法,這就形成了奴隸主和奴隸。奴隸是沒有地位和人身自由的,奴隸主每次祭祀祖先都會屠殺大批的奴隸,稱為“人牲”,據甲骨文記載,最多一次屠殺的奴隸達2656個。奴隸主死後還要屠殺大量的奴隸來陪葬,稱為“殉葬”。

令人髮指的行徑,古代居然用活人來殉葬,得虧現在禁止了

1950年在河南安陽殷墟發掘的武官村大墓中發現了大批的殉葬人達79人之多;1976年發掘的殷墟婦好墓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的墓葬,也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商朝王室墓葬。墓內除發掘了大量隨葬品包括青銅器、玉器、骨器、海貝等共計1928件外,另外墓內還發現殉狗6只,殉人16個。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均有殉葬的習俗。《墨子·節葬》“天子殺殉,多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多者數十,寡者數人”。秦國殉葬之風尤其為重,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武公死後從死者66人,秦穆公死後從死者177人,其中還包括他的三位近臣奄息、仲行和針虎,秦始皇死後殉葬者包括嬪妃、工匠等以萬計。

漢唐時期,人殉漸無,宋元時期隨著少數民族的入主中原,又復起,到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又沿用了人殉制,《廿二史札記》記載“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優恤,如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諸家,皆世襲錦衣衛千百戶,人謂之朝天女戶,歷成祖、仁宗、宣宗皆然”。據統計,從明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到景帝,殉葬嬪妃及宮女總計在一百人左右。

令人髮指的行徑,古代居然用活人來殉葬,得虧現在禁止了

《李朝實錄》中記載:明成祖朱棣死後,從宮中挑選了30多位宮女及嬪妃,集中在殿外用餐,餐後被帶進殿內,此時哭聲動天,這30多人一起站在準備好的小木床上,頭伸進繩子裡,太監們撤去床後,集體縊亡。

明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38歲的朱祁鎮躺在病床上,將國家重擔交到了他的兒子朱見深手中,同時鄭重地對他說:“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這個一生富有傳奇色彩、歷經各種磨難、曾將兩次登上皇位、又和他父親朱瞻基一樣在同一個年齡裡英年早逝了。這也是他這一生最英明的決定了。

令人髮指的行徑,古代居然用活人來殉葬,得虧現在禁止了

滿清在入關前就有人殉的習俗,故而在入關後順治帝也繼承了人殉的制度。康熙登基後,他不斷推行漢文化和學習西方文化,又勤政愛民,社會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當時有個御史叫朱斐,他就上書“夫以主命責問奴僕,或畏威而不敢不從,或懷德而不忍不從,二者俱不可為訓。且好生惡死,人之常情,捐軀輕生,非盛世所宜有”。於是康熙在十二年(1673年)徹底廢除了活人殉葬的惡俗。

解放前,我國民間一些地方仍有用童男童女殉葬的事情,他們花錢買上窮人家的孩子一男一女,從頭皮、嘴裡或腳心灌入水銀,使人活活死去,屍身長期不腐,手段殘忍之至。

令人髮指的行徑,古代居然用活人來殉葬,得虧現在禁止了

總結:人殉是人類歷史上的災難史之一,是極其殘忍和不具人道主義的、赤裸裸的剝削和統治的象徵,是封建迷信下的歷史產物,反映了封建時期君主的至高皇權和森嚴的等級制度,隨著人殉制的終結廢止,標誌著人類文明史也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