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名遠播朝鮮、韓國和日本,打的日本300年不敢言戰事,他是誰?

威名遠播朝鮮、韓國和日本,打的日本300年不敢言戰事,他就是明朝著名將領李如松。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號仰城,遼東鐵嶺衛(今遼寧鐵嶺)人。祖上因躲避唐末變亂遷居朝鮮,明朝時期迴歸。遼東總兵李成梁長子,明朝名將,為壬辰抗倭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極大貢獻。

威名遠播朝鮮、韓國和日本,打的日本300年不敢言戰事,他是誰?

李如松

李如松少年時曾拜徐渭為師學習兵法,並隨父親李成梁四處征戰,驍勇善戰,熟悉軍事,多年的戎馬生涯,讓李如松得到極大的鍛鍊,已具大將之才。萬曆二十年(1592年),寧夏鎮原副總兵哱拜發動叛亂,李如松臨危受命,帶兵平叛。 這就是著名的“萬曆三大徵”中的第一徵。此戰中李如松指揮若定,抓住戰機,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平息了叛亂。

然而此時,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日本權臣豐臣秀吉結束了日本戰國時期的紛爭,執掌日本的軍政大權,其野心也隨之驟然膨脹,居然制定了佔領朝鮮、征服中國,進而向南洋擴張的軍事侵略計劃。

威名遠播朝鮮、韓國和日本,打的日本300年不敢言戰事,他是誰?

日本戰國時期形勢圖

萬曆二十年(1592年)四月十三日,壬辰倭亂爆發(被韓國吹上天的朝鮮名將李舜臣指揮的鳴梁海戰,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當時統治朝鮮的李氏王朝不堪一擊,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朝鮮三都(京城、開城、平壤)十八道全部被日本的15萬大軍攻克。唇亡齒寒,朝廷任命李如松為東征提督,命其抗倭援朝,世界史上著名的壬辰抗倭援朝戰爭爆發,這就是“萬曆三大徵”中的第二徵。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七日,明朝東征大軍兵臨平壤城下。盤踞平壤的是日將小西行長(這可是日本響噹噹的大人物)指揮的侵朝日軍第一軍團,總兵力18700人。明軍在李如松的英明指揮下,打的日軍完全喪失了戰鬥力,此役日軍減員11300餘名,僅餘6600人,減員近三分之二;明軍陣亡796人,傷1492人。此戰明軍與日軍的陣亡比例約為1(明軍):15(日軍),李如松憑此一戰,威名遠播明日朝三國。

威名遠播朝鮮、韓國和日本,打的日本300年不敢言戰事,他是誰?

遼東鐵騎

李如松率軍入朝參戰僅僅一個多月,便收復失地五百餘里,大軍繼續向南開進,兵鋒直指王京漢城(今韓國首爾)。然而,12萬日軍面對僅僅3萬多明軍竟然龜縮一團,不敢出戰而明軍由於兵力有限,無法展開強攻,於是雙方在漢城一線展開對峙,一時間戰局似乎陷入了僵局。但是,當李如松派兵燒掉日軍糧倉的時候,這一僵局被打破了,勝利的天平往明朝、朝鮮聯軍這邊傾斜。最終,日軍簽訂停戰協議。東征大軍在入朝參戰的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裡,掠地千里,橫掃半島,收復平壤、開城、王京(漢城)三都。

威名遠播朝鮮、韓國和日本,打的日本300年不敢言戰事,他是誰?

遼東鐵騎

然而,英雄命短,在一次與韃靼的遭遇戰中,李如松因為寡不敵眾,壯烈犧牲,終年五十歲。

李如松一生南征北戰,立功無數,常常身先士卒,威名遠播朝鮮、韓國和日本,打的日本300年不敢言戰事,功勳赫赫,名垂青史。

大家感覺怎麼樣?歡迎留言評論!喜歡我的作品,就關注訂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