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陽到北京,我給你一渠清水,你給我一片綠色


2014年12月12日,歷史永遠銘記。1432公里的南水北調中線乾渠,打開閘門正式通水!這條日夜不停的中華水脈,源源不斷地滋養北國廣袤大地,賦予它無限生機!這世界規模最大調水工程為人類生態文明,融入中國智慧,開啟無限未來。

從南陽到北京,我給你一渠清水,你給我一片綠色


千里長渠出九重 一泓碧水潤北國

“出陶岔、過埡口,飛渡槽、鑽暗涵,一泓清水,不捨晝夜;一路逆勢北上,穿行千里;沿途分流,潤澤京津冀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面通水至今,已累計調水超260億立方米,以其巨大的社會、經濟、生態綜合效益,充分證明了它是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改善水生態環境的“國之重器”。

從南陽到北京,我給你一渠清水,你給我一片綠色


橫跨豫鄂兩省的丹江水庫常年庫容290.5億立方米,相當於杭州西湖蓄水量的2萬多倍,水源充足、水質好無汙染、地理位置好,可以實行自流輸水,不需要動力提灌加壓,減少了鉅額投資的優勢,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在視察黃河時,首次提出南水北調的宏偉設想。2002年12月,國務院決定啟動南水北調中線調水工程,拉開了調水工程淅川移民的序幕。中線工程將從丹江水庫引水,自淅川九重渠首出發,一路經南陽、鄭州等地,穿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送水入北京、天津以及河南河北。

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輸水總乾渠的引水渠首。工程包括上游引渠護坡、引水閘及電站。上游引渠段全長約4.4千米,閘壩頂高程176.6米,引水閘分3孔,閘總寬31米。利用渠首上下游20餘米水位差,建設水電站1座,水電站裝機容量5萬千瓦,安裝2合大型發電機,單機容量2.5萬千瓦。整個工程批覆總投資8.5717億元,其中電站投資2.9308億元。具有發電、防洪、灌溉、航運、旅遊、養殖等綜合功能,被稱為“中國的阿斯旺水壩”、“流動的黃金海”。

擔負著渠首樞紐建設任務,14.4公里的乾渠開挖任務、投資13億多的復建工程、繁重的水質保護和移民遷安任務,以及“四年任務兩年完成”、“不傷不亡不漏一人”的嚴格要求,淅川人民選擇“為國家讓路,為水脈犧牲。”全縣幹群上下齊心、克難攻堅、務實拼搏,兩年時間順利完成了16.5萬移民的遷安任務。

中線工程全線貫通,“南水”已成為京津冀豫2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顯著改善了沿線群眾的飲水質量。水質監測數據表明,幾年來中線工程輸水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以上,Ⅰ類水質斷面比例達到80%左右。除供水外,這項工程在生態效益方面也十分顯著。近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向沿線30多條河流補水,使河湖水量明顯增加。2018年至2019年,中線工程實施了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補試點工作,累計向滹沱河、滏陽河、南拒馬河3條試點河段補水13.9億立方米,形成長477公里的水生態帶,地下水回補影響範圍達到河道兩側近10公里。

京宛合作 丹江成為“流動的黃金海”

伴隨著丹江大壩的修建以及丹江水位的提升,淅川人民上演了一出水進人退、拋家舍業、背井離鄉的移民史詩。為了國家大局,為了民族大義,蘊藏在淅川兒女心底已久的愛國情懷、大局意識、奉獻精神、民本思想、協作理念得以全面展示和集中爆發,並在風和雨的交織中,在血與火的拼搏中,鑄就成偉大的移民精神。

從南陽到北京,我給你一渠清水,你給我一片綠色

     2019年3月7日,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對中外媒體講河南出彩故事,專門提到舍小家顧大家的“淅川移民群體”。

從南陽到北京,我給你一渠清水,你給我一片綠色


“淅川移民群體”是淅川縣整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數量的總稱。該工程啟動之後,全縣16.5萬移民舍小家,為國家,背井離鄉,搬遷到了全省各地,加上1959年建設丹江大壩時搬遷的人數,整個淅川移民總數為36.7萬人。

2009年8月16日,南陽市委、市政府與淅川縣委、縣政府在滔河鄉姬家營村舉行盛大的移民搬遷啟動儀式,歡送首批移民喬遷新居,拉開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渠首大移民的序幕。2009年9月1日,經過16天的艱苦奮戰,順利完成首批10個試點村移民搬遷,1.08萬移民遷至平頂山、許昌、漯河等六個地市開始新生活。2010年9月4日,第一批大規模移民圓滿結束;僅用80天時間,搬遷76批次,動遷庫區移民60886人,10859臺(次)搬遷車輛,浩浩蕩蕩往返於24個外遷安置縣,行程相當於3個兩萬五千里長徵。第二批移民從2011年5月5日開始到8月25日,用110天時間完成10個鄉鎮,101個村,8.6萬人的搬遷任務。剩餘的城郊社區移民於2011年10月26日如期完成搬遷。

如今,淅川縣的16.5萬移民,均被安置到全省6個省轄市的28個縣(市、區)的208個移民新村。這麼多年來,移民像一粒粒種子,落進異鄉的土地,他們牢記“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快致富”的新目標,正昂首闊步走向新時代。



曹國宏 劉海波 科技日報記者 喬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