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疫情下的中國“智慧城市”

外媒:疫情下的中國“智慧城市”


新冠肺炎傳播以來,國外多家主流媒體向我們傳來友好、支持的聲音,沙特“阿拉比亞報”、俄羅斯“塔斯社”、秘魯“商報”、馬裡“門戶網”、法國“未來科學報”、加拿大“環球郵報”等多家媒體發佈報道,將目光聚焦中國“智慧城市”。報道分析中國政府及人民對戰勝病毒充滿信心,以北京、武漢為代表的多城市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抗擊疫情,為世界各地防止病毒擴散提供指導性經驗。但戰勝病毒並非終點,中國大力推動城鄉智慧發展,即使以後再有大型流行病毒來襲,人民也可以通過智能應用程序在家中正常生活,保證社會健康運轉。多篇報道摘編如下:

中國人民眾志成城

“智慧”力量助力戰勝疫情

沙特“阿拉比亞報”2月15日發表文章《疫情之後,中國加快轉型“智慧城市”》,指出:“許多外媒看來,新冠肺炎似乎使中國鋼鐵之城武漢和首都北京實行了嚴格的管制,但如果我們仔細洞察,就會發現,中國政府和人民戰勝疫情充滿信心的背後,是強大的“智慧”力量在支持。”

紅外線測溫實時掌握疫情

避免工作人員感染

法國“未來科學報”2月17日在題為《中國使用多種技術應對新冠肺炎》的報道中說:“在這場跟時間掃跑的戰役中,北京率先在地鐵、機場等人流量密集地區啟用了紅外掃描儀測量乘客體溫,每分鐘能檢測200人的體溫,甚至還可以在3米外準確地檢測處於密集人流中的某個乘客的體溫,即使他戴著口罩或帽子也沒關係。這使工作人員無需近距離接觸乘客即可進行檢查,有效減少了新冠病毒的傳播。”

馬裡“門戶網”2月17日發表文章《面對流行病,新技術有用武之地》,報道了江西紅外無人機測溫的場景, “這是一架裝有紅外熱像儀的無人機,它可以通過觀察可見光和紅外輻射測量體溫,有效觀察距離為3米,誤差範圍為5%。 如果在1米內測量溫度,誤差範圍則可降低到1%”, 江西宜春市某社區工作人員易金玉說,他正在操縱無人機遠程獲取並記錄居民的溫度,避免親自去找每位居民測量體溫時被傳染。

手機應用程序發佈疫情地圖

大數據、雲計算精準防控疫情

馬裡“門戶網”還報道了中國科技公司根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的信息,推出了一項 “附近疫情實時查詢系統”功能,可以在包括北京、深圳和廣州在內的130多個城市中使用。人們能夠在地圖上方便、直接地看到附近給定距離內的已確認病例數。

法國“未來科學報”談到:“中國居民可以手機下載‘密切接觸者測量儀’應用程序,第一時間知曉自己是否已與感染者 ‘密切接觸’。中國香港的監督工作更加嚴格,在家隔離人員必須戴上聯網手鍊,如果手鍊損壞或與手機的距離超過20米,會立即發送警報,以便警方及時掌握隔離人員動態,瞭解其安全情況。”

秘魯“商報”和俄羅斯“明天報”於20月19日分別發表文章《中國藉助高科技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和《中國:與新冠病毒作鬥爭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報道了中國利用科技追蹤的情況:“中國多個科研團隊正在研發能夠繪製和預測病毒傳播的AI,模擬病毒是如何在最初幾天離開武漢並向其他地區擴散的。雲計算能夠通過掃描社交網絡、媒體報道和官方健康數據,來確定病毒最有可能在哪裡傳播,還可以根據患者的年齡、住址及醫療狀況來找到易感人群。”

“零接觸”外賣、快遞服務

幫助民眾在家安心生活

馬裡“門戶網”和法國“未來科學報”均報道了中國推出“零接觸”外賣、快遞服務:“2月6日,一輛白色的自動送貨車在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吉林大街上行駛。 經過幾個十字路口後,貨車到達了武漢市第九醫院的門前。 收件人只需單擊貨車上的電子屏幕,即可輕鬆取回他們的包裹。 這是由京東在線應用軟件開發部門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獨立開發的智能送貨機器人的首次送貨。包裹的接收人、武漢市第九醫院的員工說:‘機器人不僅可以幫我們運送所需的物品,還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接觸傳染。 智能機器人對我們幫助很大。’在南京,為避免接觸傳染,快遞人員無需進樓,機器人就可以將包裹送到居民手中。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工作人員說:“該機器人的電池壽命為10小時,會自己乘坐電梯。”

無人機抗擊疫情

發揮“非一般”的作用

中國無人機輔助抗擊疫情,得到了不少外媒的關注,馬裡“門戶網”、法國“未來科學報”、阿聯酋“空中新聞”、沙特“中東報”均對該方面內容進行了報道:“無人機在建築物上空向街道噴灑消毒劑,並喊著:‘把窗戶關好,待在家裡。’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工作人員說:‘裝有10升消毒劑的無人機可以噴灑約8,000平方米的表面。’其實,無人機早已在中國許多村莊應用,原先是用於田間撒藥,現在經過改裝後被用於進行街道消毒。 另有一些無人機則負責向隔離在家的居民運送藥品或口罩。在這場‘戰疫’中,中國的無人機發揮了‘非一般’的作用,消毒街道、為居民送藥、提醒民眾戴口罩、遠程測溫……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為城市營造出無菌環境。”

高科技輔助醫療

為醫護人員減輕壓力

一款又一款高科技產品被推向“戰疫前線”,中國力量再次點亮世界。馬裡“門戶網”報道:“2月5日,‘火眼’實驗室在武漢正式投入試運行。該實驗室每天可以對多達1萬個病毒樣本進行核酸擴增測試,平均4到6個小時便可獲取測試結果,極大增強了武漢和鄰近城市的測試能力。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機器人——一種機械手臂,該機器人可以代替護士用棉籤在患者喉嚨裡進行拭子收集。”

該網還說:“自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在武漢投入使用後,中國三家移動網絡運營商在36小時內為醫院覆蓋了5G網絡,並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建立起遠程諮詢系統。北京還捐贈了可執行發送測試表和藥物等任務的醫療服務機器人、熱圖像芯片、紫外線消毒燈和專業空氣淨化器等。藉助這些高科技,中國將能夠以更具針對性和更科學的方式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俄羅斯“明天報”說:“新冠肺炎暴發後,由於就診人數激增且傳播速度極快,很難進行精準的診斷和定量分析。計算機可以通過斷層掃描幫助醫生診斷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自動為單個患者生成精準的診斷結果,大大提高就診效率。根據對這些大量醫學圖像的觀察分析,醫生可以更好地評估疾病的進展以及研製藥物對已確診患者的影響。該系統由中國IT公司華為和華中科技大學的專家學者開發。華科大的白翔教授指出,該系統可以輔助醫生更高效地區分新冠肺炎的早期、進展期與重症期,有利於早期篩查與防控。阿里巴巴在多個平臺上推出了在線免費問診服務,以減輕疫情期間醫療機構的負擔。”

戰勝疫情並非終點

未來的中國城市將更加“智慧”

沙特“阿拉比亞報”認為:“戰勝新冠肺炎並非終點,中國將快速奔跑在發展科技的道路上,全力打造‘智慧城市’。即使以後再有新的大型流行病毒來襲,人民仍可以通過智能應用程序足不出戶安逸生活,保證社會健康運轉。”

該報還引用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發佈的計劃,並對中國未來“智慧城市”做出多維分析:中國多家公司正準備在醫療、民生等各個領域開發具有先進技術,高性能和久經驗證的有效產品,提高國家綜合能力,促進和簡化服務。 根據計劃,未來中國可能會打造虛擬辦公室和學校等遠程服務,這意味著我們在科幻電影裡看到的故事即將成為現實。

科技醫療:中國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本身已擁有先進的醫療資源,疫情結束後有望完善“診斷助手”系統輔助醫學檢查和諮詢,並可以通過語音詢問並記錄患者信息和健康狀況。未來中國城市,人工智能應用程序或將肩負起診斷患者病情的艱鉅任務,輔助醫生提供病情的初步診斷,錯誤率低於5%,還可以通過學習將診斷的準確性不斷提高。

智慧辦公:中國還希望通過雲計算,人工智能,面部識別和大數據分析技術開發“數字辦公室”系統,提高個人和團隊工作效率。另外,虛擬現實技術或將用於舉行會議、供應生產線、開發在線合同簽署等系統。

智能運輸:除了無人機和機器人等“零接觸”投遞業務外,中國一些城市也可能將無人駕駛應用於快遞服務,以解決非常時期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的問題,同時確保持續的工作和生產,為公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中國還將利用大數據應用和人工智能服務公共交通,標記人群活動密集區域的數據。

遠程教育:中國的學校還將運用5G網絡、雲計算、面部識別技術和直播手段,通過互聯網建立線上教育平臺,打造全新教育模式,減少交通成本,甚至可以進一步實現城鄉地區教育平等化發展。

加拿大“環球郵報”2月13日發表文章《中國採取高科技監控技術對抗新冠肺炎》,說:“中國政府與高科技公司聯手開始利用監控設備以遏制病毒傳播”,並引用香港大學流行病學家本傑明·考林(Benjamin Cowling)的話為中國“戰疫”加油鼓勁,他說:“如果有一個國家能夠成功控制病毒傳播,那一定是中國!”

編譯:張惠芹、齊濟、陳靜、董楊、蓋夢麗、劉思朗、劉興運、李娜、梁穎

單位:北二外全球輿情與受眾研究基地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張惠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